“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锦屏县因山青似锦,秀丽如屏而得名,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苗疆腹地。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锦屏文书”的发现使锦屏成为继安徽“徽州文书”之后又一个被中外专家、学者关注的“文书之乡”。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锦屏县是我国侗、苗族聚居的边远县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林木生长,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传统人工林区,锦屏人工造林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在中国堪称独特,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早在明代中期,锦屏清水江、亮江流域苗、侗族人民即已习惯了山田互补、林粮间作的生产方式。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派官军进剿锦屏婆洞林宽起义,溯沅江而上进入锦屏。从此,锦屏盛产优质杉木的信息传至江南、华东。明、清时期朝廷到锦屏广征“皇木”,带动了“民间木商”大量涌入锦屏,“皇木”、“民木”贸易兴盛,拉动、刺激人工造林业的兴起并日益繁荣兴旺。吸引本地大量的侗、苗族人民和来自江南、华东等地的汉族人民在锦屏从事木材贸易和人工造林、管林工作。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木材贸易十分繁荣,人工造林技术也已相当成熟,木材贸易、人工造林已成了锦屏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强大支柱产业。相应地,产生了大量的山场、林木、田土、房屋等买卖、租佃、典当的契约、字据、簿册,官府文告,家谱,碑刻,以及反映锦屏县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婚俗、宗教等历史发展情况的有价值材料。这就是“锦屏文书”产生的背景及根源。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2010年,锦屏文书被列入第三批国家《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锦屏县先后投入专项资金修建锦屏文书特藏馆,开展锦屏文书征集、整理、裱糊、入库数字化、编辑出版图书等规范化建设保护工作。目前,锦屏共征集进馆“锦屏文书”6万余件,完成整理编目4.8万余件,裱糊文书3.5万余件,数字化录入5.8万余条。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经中外专家学者对“锦屏文书”进行考证研究的成果显示,“锦屏文书”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①锦屏文书具有突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从收集来的锦屏文书中可以看出,只要是保存有上百份文书的户,其中的文书大都具有非常好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能清晰连续地反映该户历史状况。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②锦屏文书具有鲜明的主题内容,其中以反映林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③锦屏文书具有典型地域意义和突出的民族性。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④锦屏文书具有突出的稀有性。英国牛津大学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柯大卫先生考察锦屏文书中的契约时评价道:“锦屏文书非常珍贵,像这样大量、系统地反映一个地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契约在世界上也不是多见”。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锦屏文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今保存比较完整、系统、集中的文书。这些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珍贵文书,是反映明清时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苗、侗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真实的史料,对研究林学、农学、民族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环境学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锦屏文书”名扬中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