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是先解毒还是先改底?

永远有多远43219648


虾塘是先解毒还是先改底?

消毒、改底、解毒这三个操作在水产养殖中是经常用到的,特别是现在这种高温季节中,对于塘口的改底、解毒可能会用的更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养殖水体的活度,这样水质才能利于水产品的健康生长。那么在虾的养殖过程中,虾塘是先解毒还是要先改底呢?对于您这一问题踏火的建议是先改底之后再解毒。


  1. 我们之所以要解毒?主要原因还是水体中的一些死掉的藻类或是重金属离子过多,而引水质不利于虾的生长。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是要从原头上来抑制住藻类的繁殖及加速死藻类的分解速度,但这些死藻在分解时会产生大量对虾有害的毒素。因此我们一般会在用改底药物之过一天之后再用药来解毒(如果倒藻严重的话过半天也可以用药解毒),以消除或降底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2. 同样对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过多,也要先改底后解毒,因为这用药改底之后,特别是用化学药物来改底,其在化学反应中会产生一些金属离子,因此改底之后再用药来解毒,这样可以将水体中的金属离子降到最低。
  3. 当然这只是常规操作方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蓝藻爆发的情况,之后藻类大量死亡,这时水面都会有一股酸臭味,对于这一类情况可先应急式地用药来解毒,先将水质稳定下来再说,但这种操作这之后在培藻、培菌前最好是对水体再解毒一次,这样更利于益生菌的繁殖生长。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口诀就是“调水、解毒、改底”,这就是养虾的一个常规操作,但是这些理念被用烂了,用的变质了。那么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是先解毒还是先改底呢?其实改底与解毒并没有什么先后顺序,这个要看你池塘环境以及你的前后操作。

解毒解什么

很多人经常说解毒解毒,可是我们到底解什么毒呢?目前我们所知的水产养殖中一个就是重金属毒素,这个一般在养虾过程中比较少,养鱼的话可能会用到一些重金属杀虫剂;第二个就是藻毒素,藻类在大量死亡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毒素,到具体是什么毒素很多人也讲不清;第三个就是有机质分解以后产生的氨氮亚盐等毒素。

那么我们使用解毒产品都是什么呢?多数销售人员推荐的都是有机酸,有机酸对于我们改底也并不会出现什么冲突。

改底又是改什么

改底,那又是改什么呢?当我们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沉积物堆积在塘底,我们称之为淤泥,这些泥会形成厌氧层,那么这个厌氧层会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我们通过改底的方式来减缓底层的恶化。

那么底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主要来源就是粪便的累积,另外一个就是死藻的沉降,而我们使用的改底剂多数是氧化剂,与解毒剂也并不冲突。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解毒与改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操作。如果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造成水质突变,我们要进行解毒以及改底,这都是同时进行的;当使用药物以后,会造成一些藻类的死亡,这时候既要改底也需要进行解毒。当养殖时间较久,我们可以只进行改底操作就可以了。


我是珠海禾虫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

珠海禾虫哥


先改底啊,行业内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我有一个养虾的朋友,我和他合资过,所以知道这个。


改良底质的重要性:小龙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塘底环境是小龙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小龙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体色不鲜艳,口味差;同时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污染严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小龙虾生长;而且池底污染严重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小龙虾疾病的发生;据报道,池中溶解氧有54%以上是被底部有机物消耗掉,所以及时分解池底有机物才能减少池底耗氧量,增加水体含氧量,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养虾应在改善养殖池塘的底质上下功夫,池塘底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小龙虾的健康生长,更直接关系到养虾的成败。


  

不良底质的判断方法:   

①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有异味,不易散开;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有异味验证了坏底;   

②料台脏,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   

③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   

④池底出现花白斑块;   

⑤水质变得浓稠,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   

⑥在饲料台吃料的小龙虾突然增多了数十倍;   

⑦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⑧pH值在早晨和下午检测时没有变化。   

养水先护底: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塘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护底。


  

改底的误区:

①经调查,市场80%以上的底改产品都是名不副实带有很大投机性和欺骗性,如解毒底改、净水底改、增氧底改、清凉底改、抗应激底改、大蒜素底改、补钙底改等等,绝大部分都是以大量的低质石粉加少量的化学产品混合而成,用了以后多絮凝或吸附沉积到塘底,形成“聚毒层”,表面上是水好了,实际上是底败了,表面上这类产品低价实惠,实际上后患无穷,代价难以估计。

②一旦发现底质腐败,发热发臭,虾不正常,则心里焦虑无比,投放大量的底改产品,包括大量的微生物制剂,造成虾耗氧和应激。   

提倡生物护底:底质养护的的方法,提倡用微生物型底质养良剂;采用微生物技术改良、养护底质和水质,是小龙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定期使用复合型微生物底质养护剂黑金神或水底双改配合六控底健康,能充分利用复合微生物中各菌种的功能优势,发挥其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等影响底质变坏的隐患及时分解消除,不仅养护了底质和水质,而且控制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养底、护底”而不是“改底”,应将上述产品少量多次地合理使用,使底质由坏到好是在渐变中(而不是在巨变中)完成。   

间接护底: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因为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动物正常的肠胃菌群配制而成,在肠道内定植,利用益生菌代谢的生物酶补充小龙虾体内的内源酶不足,促进饲料营养的吸收转化,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所以不仅能降低饵料系数,而且能从源头上解决对虾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节约养殖成本。   

装好增氧机 护底更轻松:增氧机不仅能活水,在有中间排污口的池塘,还能起到排污的作用;安装增氧机时应能使水流通过各个角落,尽可能地将污物带到中间排污口排出。有效排污的安装法是将增氧机与池壁形成约35度角,沿池壁安装,所造成的水流能将角落的污物一起带走,不留死角。


锐温深评


先用碧水安解毒500毫升用6到8亩, 再用底改产品底改1000g用5到6亩


养殖老农李柯


你这个问题,应该是新手都会面临的问题。虽然有的养了一年也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个优先,哪个延后,顺序并不非常清楚。我觉得应该从原理上理解可能更加简单。

第一,从化学原理上分析:解毒用的硫代硫酸钠和改底用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红片一号),同时使用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当然也并不会产生增益效果。意思就是分开用和一起用只是我们劳动力节省的问题,分开用耽误的时间长一些,一起用工作的效率更高一些。因为这两种成分投入水体以后各自产生的作用和分解的对应有机质和分子不一样,因此分工不同,自然就不会相互影响。



第二个,药品制剂性质上分析:水剂+颗粒。解毒很多养殖户用果酸一类的水剂解毒(泱盛解毒宁,解毒的同时还可以补充虾子体力),配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使用。从药品的制剂类型来说本身一个水剂一个颗粒的,是不能混合同时使用的,但可以分开使用,并且时间间隔也并不作明确要求。市面上也有使用不同成份的过碳酰胺改底,配合水剂的果酸使用也是一样,互不影响。但是过碳酰胺属于功能性的产品,改底效果并不明显,驱杀虫卵尚可,在温度回升以后想要彻底解除底部的有机质,改善底部环境还需要大量技术提升,因此改底还是必须依靠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成分(红片一号)效果才能更加可靠安全。




因此,你说的先改底还是再解毒,或者是先解毒还是再海底,我认为在粗放型的养殖中没有必要追求这么精益的顺序,原则上只要药品成分交叉以后不产生副作用,又能节省养殖用工时间,前后使用由养殖户自己根据情况而定即可。但是,从科学角度一定说两者之间前后使用没有微小差异也是不对的,只是带来的微小差异对于我们粗放型的养殖模式来讲,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不会对我们的养殖产出和整体的养殖安全产生影响。


多多虾谈


先改底,第二天解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