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糖控制得好,仍发生并发症?

用户历史天空WZH


糖尿病本应多见于在中老年人,但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40岁以下的青年患病人群正逐年增多。诊断糖尿病以后,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应严格控制血糖,部分患者虽然将血糖控制在了合理范围,但还是避免不了并发症的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并发症血糖长期升高对靶器官造成的慢性损害,随着损害时间的延长,以及损害的加重,会增加靶器官临床并发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会增加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风险;脑血管疾病,会增加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风险;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功能减退、蛋白尿,甚至慢性肾衰竭;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可降低上述并发疾病的风险,但却无法完全避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糖尿病对靶器官的损害发生较早,在诊断糖尿病时,或诊断糖尿病前,可能就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只不过此时损伤程度较轻,不会出现心累、胸痛、头晕、少尿、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等症状。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注意到,空腹血糖正常上限为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上限为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上限为6.0%,但多数患者的这些指标均未控制在正常范围,而是稍高于正常范围,此时高血糖对靶器官的损害虽然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合理控糖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相应风险,但不一定完全避免。

二是糖尿病对靶器官的损害,除开与血糖水平升高有关,还与血糖波动有关。如果血糖出现了大幅波动,即使已经将血糖控制在了合理范围,依然会对微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等靶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摄入高血糖指数食物、进食过多、饮食作息不规律、酗酒、运动不合理等,均会增加血糖波动幅度,不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其次,糖尿病患者胰岛β功能的衰退,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本身也会增加血糖波动;此外,降糖药应用不规范,如诱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也会导致血糖波动。这些因素均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病风险。

综上,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所以依然发生了并发症,是因为多数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前或诊断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靶器官损害,降血糖只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或降低相应风险,很难完全避免;此外,血糖波动也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现代医学最大漏洞之一就是一切凭指标和你輔助检查的报告来診断治疗疾病。凡化验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医生会说没问题。患者更是用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正常的空腹血糖血糖值从3.9mmoI/L一一6.1mmoI/L。这个数值怎么来的,是几千人的大样本,人为的去头去尾取得绝大部份无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区域值。试问6.0和6.1有多大差别,拿到报告血糖6.0mmoI/L的人也许会庆幸自己血糖是正常的,其实真正正常的应该落在3.9-6.1的中位数以下。

原来糖尿病的诊断是血糖大于110mg/dl,相当6.1mmoI/L,国际上由于按这个诊断标准那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了,因此糖尿病診断标准也提高了,于是把空腹血糖超过7.0mmoI/L相当126mg/dl定为糖尿病,哪么血糖在6.1-7.0mmoI/L算什么呢?于题出来一个空腹血糖受损,字面上根本不能理解。而餐后二小时血糖6.7-11mmoI/L又称作糖耐量异常。

其实廿五年前美国已把空腹血糖达到5.6mmoI/L就应当作糖尿病来对待了。因为英国人搞的全世界最大型持续时间最长的糖尿病前展性研究UKPDS在卅年前就提出了:在确诊为糖尿病前的11年,血糖对㣲动脉的损害已经开始了!确要等到11年后达到夠糖尿病的䚲断时才治疗它。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血流减少,而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缺血导致末梢神经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你尽管血糖控制得很好,但高血糖造成供应神经细胞微血管损害导致的末梢神经病变不可能恢复。就像心肺复苏显然成功了,心跳停止4-10分钟大脑的神经细胞己不可逆死亡,抢救回来也是植物人一样。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的问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病史与末梢神经病变并不一致。我遇到过二个因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痛苦不忍而自杀的,虽然都抢救回来了。最好的止痛办法不是维生素B1,B12而是环类或SSRI+小剂量奥氮平。

没病防病比什么都强,从儿童、青少年抓起,管住孩子的嘴和不让胃容量变大,多运动。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此外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密切有关。

2019.8.11




我想说点真话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为什么血糖控制的好,仍旧发生并发症?

根据最新的统计,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人,这么大的群体使糖尿病成为了一个大家关心的热点。很多人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仍然对糖尿病不甚了解,今天我来分析一下为何血糖控制的好,仍然会有并发症。

1.确诊糖尿病之前已经有了靶器官的损伤: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但是实际上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患者相对还是不多见;有很多人是因为并发症而去医院就诊而发现糖尿病的;我之前在内分泌科实习的时候,有个老爷子糖尿病十年了还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为视力减退去眼科就诊而发现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可以损伤血管,造成肾脏、眼睛、心脏等相关脏器的损害;如果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已经有了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即使以后血糖控制再好,并发症依然是存在的;

2.你所谓的血糖控制良好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血糖控制良好:

现在权威部门认定正常人的血糖是在3.9~6.1mmol/L,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吧,它是经过大数据的统计,然后寻找出大多数人的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就把大多数人的血糖水平规定为正常的血糖;但是这样的话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它只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正常的血糖水平,却无法代表所有人的正常血糖水平;有的人虽然血糖低于6.1mmol/L,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他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但是实际上这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高血糖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肯定会有并发症。

最后小结:有的人血糖控制良好却发生了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不过是控制,根本没有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