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應用是AI產業發展瓶頸也是最大機會

當前,人工智能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並將其納為國家發展戰略。數據爆發的增長,算法創新加速,和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讓人工智能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從一個學術熱點變成投資熱點、產業熱點。AI產業正在快速的上規模,市場需求也開始井噴。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應用是AI產業發展瓶頸也是最大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在2019年AICC人工智能計算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能夠從數據當中獲取信息和知識,相比以前的IT技術的應用,溢出效益更顯著,影響力也更大,所以對於製造業轉型升級,對於目前國家在推動的新舊動能轉換,人工智能要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AI和人的混合智能

從生產的角度來看AI發展,通過計算力已經引發了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的變革。王恩東認為,未來AI和人本身的混合智能會成為趨勢。進入智慧時代,生產力的三要素都會深受AI的影響,產生革命性的變革,AI技術會對勞動者本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將有很多職業和崗位會被AI替代。

計算力已經成為生產力,在企業層面,在國家層面,已經逐漸在體現出來。十年前,全球最值錢的十個企業,絕大部分是做能源、金融、通信的傳統產業,而今天全球最值錢的公司,蘋果、谷歌、阿里巴巴、騰訊等等,基本上做的都是與互聯網AI相關的企業,這些企業一方面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最值錢的企業,同時也是計算力消耗最大的企業,前十名的市值排名與其計算力的擁有量排名基本上一致,在計算力方面的投資,是對企業的價值,尤其是未來發展潛力,評估的根本依據。

通過2018年AI計算力國內的城市排名中可以看出,國內城市在計算力投資方面做的好的城市,經濟發展也排在前幾位,在新舊動能轉換也比其他城市快。 從國家發展來看,計算力的投入,AI的投入,對於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

計算機體系結構創新黃金期

2011年穀歌大腦學會了認識貓,2012年多倫多大學辛頓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採用深度學習的方法獲得了ImageNet圖像識別比賽冠軍,可見圖像圖形識別,在認知計算等方面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興起,算法和數據的發展提供了支撐,計算力、計算技術的創新,起了更關鍵的作用。

相比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應用,人工智能對於計算力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王恩東強調,AICC大會的會標就是一個無限的數學符號。傳統的計算,像事務處理,對於計算力需求不是很大,因為應用規模和場景有限。當進入人工智能領域,才發現AI對於計算力的需求不是線性的增長,是指數級的增長。

從2012年至今,每三個半月,用於AI計算的計算量會翻一倍,從2012年至今,AI計算的能力增長了30萬倍,同時期的芯片性能提高了30倍左右,這遠遠超過了摩爾定律。所以,計算力的提升,對於體系結構也提出了挑戰,在半導體技術逐步接近極限的情況下,計算力的提升更多是通過體系結構創新來滿足的,從而計算機的發展,迎來了體系結構創新的黃金期。

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戰

識別度不高,準確度不高,是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戰。王恩東認為,提高準確度就要提高模型的規模和精細度,提高線下訓練的頻次,這需要更強的計算力提升。目前很多本身資金比較充裕的公司,比如大型互聯網公司或者明星AI創業公司,有能力部署規模比較大的AI計算平臺,算法的模型已經達到千億參數、萬億訓練數據規模,所以,這些公司在AI的訓練方面處於領先位置,其產品也就處於領先位置。

IDC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基礎架構產品在中國未來五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33%,這個增長速度是普通IT基礎設施投資的三倍,像阿里、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在開發AI芯片,也出現了寒武紀等開發專用AI芯片的公司。隨著計算需求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的架構、芯片和其他技術出現。

AI產業化

如果說人工智能是一個投資的風口,並不為過。必定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資金有50%以上也是以投入AI本身的產業發展為主。儘管近幾年這個過程在悄然變化,看起來不是很快,但是已經在發生了。根據IDC的數據,從2018年起,金融和傳統企業和政府用戶,在人工智能基礎架構領域的採購量超過了互聯網,並且這個趨勢還會保持下去,尤其是中國,在安防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

AI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已經在各個場景中都會體會到,比如銀行辦業務,面對的是智能終端設備而不是人工。現在電信運營商、大型企業的熱線服務,在接電話處理業務的已經不再是人工,而是一個智能系統。這些變化使很多企業都認識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今天不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來發展上會遇到困難遇到瓶頸,甚至發展不下去。

中國的AI投資已經跟美國相當,但在核心技術的投入和麵嚮應用的深度研究,中國還有差距。王恩東強調,技術要產業化,生態的作用巨大。要發展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進入各個傳統產業,不能僅僅靠技術本身,生態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應用是AI產業發展瓶頸也是最大機會

國內很多人工智能的應用都是單點單技術的應用,像人臉識別、考勤打卡,交通監控管理,這些方面用的比較多,在美國,AI用來改變業務流程,與其他技術整合應用,他們用在金融業的風險管理、證券行業的高頻交易等等,改變這些行業的應用模式。

王恩東指出,國內也有一些創業公司開始做用AI改變業務流程的工作,應用是AI產業發展的瓶頸也是最大的機會,要從根本上解決應用的問題,要建立開放融合的人工智能生態,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軟件,產業的上中下游要緊密配合,面向多樣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向終端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才能讓人工智能用起來。

在這個以智慧化、智能化發展的時代浪潮中,AI仍然還是黑科技,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還需要更多的應用落地,只有讓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感受到AI的存在,那才是一個理想的未來。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希望業界能夠有一個良好生態平臺,讓更多的企業一起成長,一起為未來的智能社會建設添磚加瓦。(文/時代洞察創始人 徐培炎@賽迪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