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毛坦廠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版圖的最南端,與舒城、霍山交界的地方,群山環抱著一個小鎮。小鎮不是很大,但很美,一條河橫穿過去,水流淙淙,如泣如訴,千年的清韻流轉著世事的悠遠。清朝人讚譽皖西一帶說: “ 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水陸通”,這兩句詩卻成了毛坦廠鎮的真實寫照。

“毛坦廠”這個名字無法用字面意義來解釋,原來是源於一段與明朝 “馬政”有關的歷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

相傳上古時,皋陶部落曾在此活動。西周時,這裡曾是古六國伯爵級貴族的封地,當年周天子巡遊天下,就曾到過離毛坦廠不遠處的釣魚臺一帶。 上世紀80年代, 在毛坦廠鎮西部的汪家衝發掘出一座周代墓葬, 出土了數件青銅禮器,可以為之佐證。此後,春秋戰國時期的名人孫臏、伍子胥等,都曾在毛坦廠一帶有過活動。在鎮西南的青山堰,文物考古人員曾於上世紀90年代發掘出數座戰國木槨墓,如今鎮南還保留有漢代的房屋遺址。多部文史資料表明,最遲在春秋時期,毛坦廠地區已經是大山深處一個人丁興旺的地方了。

毛坦廠鎮鎮名的由來,有著一個故事。說是元朝末年,隨著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窮苦百姓的反抗此起彼伏,毛坦廠周邊的皇姑寨、響鑼寨、雞鳴嶺、三尖寨和抱兒嶺等地,都成了農民起義軍的營地。毛坦廠一帶不僅成了義軍與元朝軍隊相互廝殺的地方,也成了朱元璋與陳友諒這兩支義軍爭奪天下的戰場。民間傳說雞鳴嶺是朱元璋和陳友諒交戰到此時,正好天亮,朱元璋怎麼也砍不下陳友諒的頭,朱元璋沒有辦法大喊一聲:我為人雄,你去做鬼雄。此時,陳友諒才跌下馬來死於該地。正是這時期,百姓離鄉背井,四處流離,加上瘟疫橫行,這一帶被稱為“茅灘場”,意思是這兒因土地被大量拋荒,成了人煙稀少、茅草叢生的荒涼之地。

朱元璋是從馬背上奪得天下的,當政後便積極推行“馬政”。他認為馬匹擁有量的多少,是國家富強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他大力倡導在全國各“水草豐茂之地”養馬。由於安徽是朱元璋的老家,他對安徽境內的養馬業尤其重視。據有關史料記載:“ 明在內地養馬計有十四監所,其中在安徽境內有五監三十三群。茅灘場由於水草豐茂,逃難的百姓們紛紛從外地回來,他們大量為朝廷餵養軍馬,以代稅糧,不久這帶又漸漸繁榮了起來。現在,這兒有很多地名都與馬有關,像“白馬尖”“駐馬衝” “走馬崗” “飲馬塘” “上馬石”“馬道子”“馬欄口”“馬柵寺”、“養馬衝” 等等,都與那時候大量養馬有著極大的關聯。

“茅灘場”被人們根據諧音,改稱為“毛坦廠”。要按字意來解釋,可以認為“毛”即茅草,“坦” 即平坦大畈,“廠”則並代表了明代時有一種三面或四面無牆的房子,這些無牆的房子被稱為“廠”。

不管毛坦廠的地名有著怎樣的由來,這兒地處深山,水陸交通便捷。到了清代,推行以茶換軍馬的“茶馬政策”,毛坦廠的馬、茶、鹽、農、商五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很快成了聲震大江南北的商貿集散地,一時間裡十分繁榮。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