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不足百日死去人们说是被他两个陈姓心腹气死的

袁世凯称帝不足百日死去人们说是被他两个陈姓心腹气死的

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在忧愤中死去。死后人们说他系因服用了“二陈汤”的缘故。当然这是调侃之言。

所谓“二陈汤”是中药中的古代名方,这里的“二陈汤”指的是两个人,袁世凯的部下陈宦和陈树藩,这两个都是袁世凯最信赖的人。

就是这两个最信任的人,武力反对袁世凯称帝,别人反对袁世凯还能从心理上接受,这可是两个心腹,关键时刻反戈一击,让袁世凯所料不及,这种打击可是致命的。

袁世凯复辟帝制这件事都知道,不详说,一句话,蓄谋已久。

早在1914年就决定恢复“祭天祀孔”,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袁世凯作为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很明白:任何行动,须舆论先行。慢慢制造氛围,让人们从心理上先适应,才容易成事,所谓水到渠成。

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杨度、孙毓筠、刘师培等六君子组织了“筹安会”,公开策划复辟帝制活动。但效果不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声讨。连梁启超都带头反对,梁启超和杨度还是好朋友,就在称帝这件事上两人水火不容。

梁启超反对称帝,梁启超在当时可是意见领袖,不说是一言九鼎,学界的人望也是数一数二。

当时进步党人蔡锷在北京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极为活跃,引起了袁世凯的严重关切,对蔡严密侦察监视,并派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到蔡锷寓所处搜查。

蔡锷为了逃避袁世凯的耳目,防备被袁下毒手,于是伪装游手好闲,不问政治,每天出入于八大胡同妓院,并与妓女小风仙颇为亲热,名生在外。时日已久,袁世凯以为蔡锷是一个醉生梦死、无政治野心之人,对蔡锷逐渐放松了监视。

就在这个情况下,梁启超怂恿蔡锷去云南发动武装反袁称帝。

袁世凯称帝不足百日死去人们说是被他两个陈姓心腹气死的

梁启超是进步党首领,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主力之一。他在袁世凯

压制反袁派的恐怖时期,就离开北京,经常往来于上海、天津两地,进行反袁串联活动。

梁启超与蔡锷有师生关系,梁在长沙曾开办时务学堂,蔡锷考入该学校上学。蔡原是个秀才,颇具才能,深为梁启超所器重,因此关系甚密。

梁启超和两广方面有联系,知蔡锷与云南方面有关系,为了发动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梁与蔡在天津联络,要蔡去云南活动。

蔡听从梁的指使,与随员戴戡(原贵州巡按使),带上小风仙潜往天津,带上小凤仙是为了掩人耳目,装作游玩的假象。

到津后与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取得联系,掩护蔡锷、戴戡两人去日本,临行前,梁启超将拟就的反袁通电稿交蔡。当时小风仙已决

心嫁与蔡锷,要求同行,经蔡锷再三劝阻,并告以不久即要回来,嘱小风仙回北京等待,一切暂勿扬言。小风仙才同意离开蔡锷。

当时日本当局对袁世凯称帝,出于利益考虑也是坚决反对。

蔡、戴到达日本后,经法越当局同意由日本经河内转往云南,于1915年12月15日到达昆明。

蔡锷本意要借用云南都督唐继尧的力量共同反袁,进行商议,但唐继尧已受袁世凯许愿封为侯爵,唐父对袁十分感恩,阻止唐继尧参与反袁。

当时云南部队包括唐继尧在内的中下级军官不赞成袁世凯当皇帝,得知蔡锷主张反袁,而过去蔡又做过云南协统和都督,在当地有一定声望,因此,拥护蔡锷为护国军总司令。

蔡锷有了武装力量的支持,于1915年12月25日发出通电,宣布独立。

当即率领护国军向贵州、四川出发,进攻北洋军。

蔡锷出兵川、黔,派戴戡为右翼军总司令,指挥熊克诚旅进攻綦江,直攻重庆;派参谋长罗佩金兼左翼军总司令,率梯团长(相当师长)刘云指挥杨蓁、邓泰中两个支队进攻叙府;蔡锷亲自率领梯团长赵又新、顾品珍指挥董鸿勋、何海清、禄国藩、朱德四个支队经贵州毕节、四川永宁、古蔺、纳溪进攻泸州。

还派师长王文华率领四个团在湘西阻击北洋军,取得胜利,北洋军司令官自杀,给袁世凯沉重打击。

北洋军总司令曹锟驻重庆,师长李长泰、张敬尧驻泸州,旅长吴佩孚、齐燮元驻綦江。

曹锟命四川巡按使、成武将军陈宦率领冯玉祥、李炳之、伍祥祯三个混成旅抵抗护国军。

开始,护国军士气很高,攻势锐利,左翼军很快攻下叙府,蔡锷率领的部队也不断向永宁、古蔺、纳溪、江安等地推进。

北洋军人多粮饷足,实力雄厚,不久叙府被冯玉祥部队收复;古蔺、纳溪一带形成拉锯”状态。

但是北洋军始终不能打退护国军,而且后来局势很快变化,各省纷纷独立,护国军向北洋军反扑,节节取胜。

护国军与北洋军实力悬殊,为什么能够节节取胜,因为陈宦和蔡锷既是敌人,又是朋友,两个人暗中有交流。表面上是打仗,暗地里却是互相通气。

袁世凯称帝不足百日死去人们说是被他两个陈姓心腹气死的

陈宦是个官场油子,是一个左右摇摆、两面下注的军阀。他受袁世凯封为成武将军兼四川省巡按使之后,曾派参谋长张某联络曹锟、李长泰、张敬尧等北洋军阀,表白他是死心塌地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袁世凯也确是把陈宦当成心腹加以重用。

但是陈宦和蔡锷的关系甚为密切,相交已久。当蔡锷调到北京任职,初次谒见袁世凯的当晚,陈宦设宴招待,在座的只有蔡锷和陈宦的亲密随从三人。蔡在席间高兴地说:“今天总统称我松坡先生(蔡锷,字松坡),对我非常尊重。”陈宦接着说:“喊你先生,就是要你先死。”

他们若非深交,不可能如此玩笑。

另外蔡锷推荐他的秘书长修承浩给陈宦,后来当川南永宁道尹;还把雷飚(蔡在广西举办陆军小学时,雷飚任小学监督)推荐任陈宦部下旅长。因此,陈宦与蔡锷之间关系甚密,互相通气定在情理之中。

陈宦身边的亲信与蔡锷经常来往,蔡锷初到北京时,陈宦指定自己身边的亲信负责接待,并为日后联络方便,共同编制密电码一本。

由于上述各种关系,在护国军向北洋军进攻期间,陈宦就常常把

北洋军的军事行动用密电通知蔡锷。

因此护国军能在较短时期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是没有原因的。

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又在军事上站住了脚,当时列强各国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也不表示支持态度,使各省都督对袁世凯发生了动摇。

贵州都督刘显世首先宣告独立,接着广西都督陆荣廷、广东都督龙济光相继宣布独立。

不久,四川都督陈宦、陕西都督陈树藩、湖南都督汤芗铭陆续宣告独立。

袁世凯看到各省纷纷独立,极为恐慌,不得不被迫撤销帝制,恢复内阁制,但是袁世凯仍然执迷不悟,还想赖在总统位子上,不肯下台。他打电报给陈宦说:恢复帝制,并非本意,是杨度等人强迫他上了台的。他把复辟帝制的责任,完全推卸在他人身上。

他还说:“此事你所深知”,“希向松坡(指蔡锷)解释”。

他说下台不成问题,只是宗社党和北洋派善后之事需要布置,“祈松坡假以时日”等等。就是想拖时间,再看看形势有无变化。

袁世凯称帝不足百日死去人们说是被他两个陈姓心腹气死的

陈宦转告蔡锷,蔡回电说:袁世凯当总统时,曾向国人发誓不当皇帝,但后来又复辟帝制,袁“忘恩负义,谁人为之担保?”“威信已失,何以临民?”因此坚决反对袁世凯留任总统。

陈宦电复袁世凯,袁又回电说:下野无问题,转告蔡锷宽待时日。并且对陈宦说“执事就可以为我担保”。

后来陈宦接蔡锷回电,劝陈早日独立,言辞恳切。陈宦在蔡锷的推动下,于5月22日发出通电宣告四川独立。

陈宦在通电中说:“我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至于大总统人选,黄陂(黎元洪)合肥(指段祺瑞)均可。

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唾骂声中和各省相继独立之下,结束了他的一生。所以后来有人说袁世凯是服了“二陈汤”死的,这话有道理。因为四川陈宦、陕西陈树藩、湖南汤芗铭都是袁世凯的心腹干将,一直被袁世凯所重用。这三人在短短一周内先后独立反袁,是给袁世凯最沉重的打击。这口气最难咽下。

“二陈汤”严格的说是这三个人的代名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