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徐狡诈呢?

刘禹祺---


神机妙算的徐茂公对武则天有恩,死后却被武则天下令开坟斩棺,这是因为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起兵造武则天的反,武则天为了泄愤让人挖开徐茂公的坟墓,没想到挖开之后气的大骂徐茂公老奸巨猾,武则天在徐茂公墓里看到什么这么生气?

徐茂公名世勣,字懋公。归顺唐室后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再后来李世民登基,为了避讳去掉了中间的世字,改名为李勣。

李勣和唐初的名将李靖并称,为李唐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立下三大功绩:一是两击薛延陀,二是大破东突厥,三是击败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在封功臣时,李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

李勣家本是富豪,在他17岁的时侯,看到天下大乱就近投奔了瓦岗寨的翟让,帮助翟让扩大势力,再后来蒲山公李密参于杨玄感反叛失败,跑到瓦岗山取代了翟让的位子,此后李勣帮忙出谋划策,攻下黎阳,开仓放粮,十天时间就招募到二十多万人,李密的实力大涨。

公元619年,李密跟王世充交战失败,选择归降占据关中称帝的李渊,李密原来所占的地盘都成为李勣所有,李勣却没有选择据地称王,而是也选择了归顺李唐,他没有直接把土地、人口上表献出给唐高祖李渊,而是派使者先交给李密,让李密自己献给李渊,这样功劳就是李密的,李渊知道原委后,赞叹李勣是个纯厚的良臣,下诏为李勣封赏,并赐姓李。



再后来李密反叛李唐被诛杀,李勣跟李渊上表说要去帮李密收葬,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李勣没有因为害怕李渊的猜疑,为旧主李密收葬的行为再次说明李勣是个忠义之士。

李勣归顺李唐后,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为李唐开疆拓土,深得李世民的厚爱,有一次李勣得了急病,李世民去看望他,看到验方说要用胡子烧的灰当药引,李世民当即剪下自己的胡须做药引。李世民又曾经在闲暇中设宴,把太子李治托负给李勣,可见李世民对李勣的信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重,害怕太子李治驾驭不了李勣,就使了一招先抑后扬的招,将李勣贬为外官,出任叠州都督。等到李治即位后,再由李治召李勣入朝,委以重任,这样李勣就蒙受了唐高宗李治的恩惠,李勣自然会对李治感恩戴德,为李治尽力。


李勣在武则天立后这件事上给了她很大帮助,唐高宗李治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受到群臣的反对,李治很郁闷,就跑去问李勣,李勣回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治因此下了决心立武则天为后,那些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大臣们后来都遭到了武则天的清算,而李勣因此更加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信任。

李勣颇有知人之明,对自己所喜欢的孙子李敬业曾经下过评语:“破我家者必此儿。”公元669年,李勣病逝,享年76岁,唐高宗李治为他举办丧事,辍朝七日,并赐陪葬昭陵。

后来果然如李勣预言,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先是废了唐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又由自己临朝称制,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起兵造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了一篇著名的《讨武曌檄》号召天下,武则天为了泄愤,将怒火发泄到死去多年的李勣身上,下令削去李勣的官职封爵,还令人挖开李勣的坟墓。


武则天本想着挖开李勣的坟墓看看李勣有多少陪葬品,好安个贪婪无妄的罪名来反击李敬业,不料挖开李勣坟墓后,众人却傻了眼,李勣的陪葬品简单的不得了,只有一件朝服和十个木偶,这对于厚葬成风又位高权重的古人来说是寒酸的不得了,武则天直呼李勣老奸巨猾,李勣陪葬品只有一件朝服表明他就算死了也想着拜见先帝,他是忠臣,现在武则天来挖他的坟,让武则天显的更加卑劣,更加阴损,是极其不道德的。

武则天为了泄愤挖开李勣的坟墓,更是成就了李勣的名声,自然大为窝火,所以大骂李勣狡诈。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为李勣追复官爵,并重新安葬。


挚滗画畫紅尘


唐高宗总章二年,86岁的徐茂公去世了。徐茂公的一生都是非常谨慎的,因此在他死之前,他就告诉自己的亲人,自己死后丧事一定要非常简单的处理。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徐茂公死后,陪葬品只有几个非常简单的木偶小人。


不过,在徐茂公的陪葬品中,有一个物件比较特别。这个物件是一件衣服,也就是这个衣服,最后徐茂公被掘坟后,让武则天看了非常不高兴。

是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呢?和徐茂公的风格一样,徐茂公在下葬的时候,仅仅带了一件常服,这也是唐朝的一种传统,但是,徐茂公除了带常服外,他还带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是朝服。也就是《新唐书》中说的“殓以常服”并多了一套朝服,目的是“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见先帝”。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在天堂如果见到了李世民,就穿着朝服去见李世民,其实,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我们都会说徐茂公是一个非常忠诚的大臣,可是人家武则天不这么认为。

光宅元年九月,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造反,他反对的是武则天,他说武则天篡夺了唐朝的天下。徐敬业想扳倒武则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后徐敬业被武则天铲除,而徐茂公的坟也被武则天挖了。是谓“发冢斫棺”。

武则天看了徐茂公的衣服后说他狡诈,本人并没有查到这是哪里的记载,但是按照《新唐书》中对徐茂公葬礼的记载,武则天看了这一幕很有可能是怒火中烧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徐茂公下葬时所带的衣服,表示了对武则天的质疑与反对。根据传统,一般在任的官员,服务于当下的统治者,这样他们是可以带着朝服入葬的。

而徐茂公竟然说“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见先帝”这样的话,这让武则天看来,你徐茂公这是只认唐朝的天下,不认我武则天的天下啊。

还有一点也有可能让武则天发怒,因为中国有父债子还的传统。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造反,难免不会引起武则天对徐茂公的讨厌,这一点更加增加了武则天对徐茂公的厌恶,所以,武则天说徐茂公狡诈也就情有可原了。


朗照千江月


徐茂公作为唐初名将被赐李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得以高寿善终,可是死后不久她的坟却被武则天让人给挖了,不挖不要紧,挖了倒是惹得武则天大怒,直呼他狡诈!

当初唐高宗李治宠爱武则天,想着立她为皇后,遭到群臣反对,当唐高宗愁闷不展时,徐茂公的回答让他喜出望外!徐茂公只说了一句“此乃陛下家事”,这功勋元老都这样说,李治就理所当然的不用听别人的,自己拿主意立武则天为皇后喽。所以从这个当面讲,徐茂公对武则天是有恩的。669年,徐茂公去世,享年76岁,谥号“贞武”(这个谥号起的很有意思),陪葬昭陵,高宗亲自登楼送葬,痛哭不已。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徐茂公不愧深谙为臣之道,懂得帝王心思,也看懂当时形式,所以顺水推舟送人情。可是他的后代们却没长他的心眼儿,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684年,武则天废唐称帝,引起天下不满,很多人反对,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白白承袭了爵位却给祖宗和后代们带来灾难。也许感觉自己树大根深,公开起兵,请骆宾王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领头讨伐武则天,当然结果是反被武则天给灭了!

武则天发起威来谁都不认,铲除徐敬业后,连同徐茂公的坟也连根端了,可是挖开徐茂公的坟,却发现里面穿的常服和朝服一套,也就随葬五六匹马十个木偶,简朴的让人找不到一点把柄。而就这点东西尤其那件朝服恰恰表明了徐茂公对李唐的忠心!“死倘有知,亡著此奉见先帝”的遗言中只有先帝让武则天气愤,可是这种醋吃的太离谱了,人家总不能再多一句“和武帝”吧!就算是预见到了也不能说出来啊!对此武则天也只能鼻子里出气“老狐狸”了!本来这种迁怒就显得过分了!

好在后来李显复位恢复了徐茂公的爵位和李姓,重新安葬,享高宗庙庭。徐茂公的亡灵经过这一番折腾终于清净了!


墨梅逸清寒


武则天在徐茂公之孙谋反之后下令摧毁徐茂公的墓,并找出证据给他安一个贪污的罪名,为何见到陪葬品之后反而说徐茂公狡诈呢?

徐茂公在李世民夺嫡之时便一路追随,堪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但为大众所周知的是他的狡诈,在党派之争时出谋划策,但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料到若此事战败,必定被株连九族,因此对这次的事件退避三舍。

待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再尽心辅导,李世民也不计前嫌,重用他,他在群臣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待李治继位,重用徐茂公,当李治欲废后另立时,遭到长孙无忌一派的强烈反对,也间接说明了朝堂上的大权被长孙无忌握在手中,李治想独揽大权,借废后再立一事可大力打击长孙一派,奈何遭到群臣反对,李治和武则天的势力还在积累,和长孙无忌一派抗衡略势弱,但在此时徐茂公站出力挺李治,说道这是天子家事,天子可自行决断。徐茂公的战绩和威望也使得众多大臣附议,也为李治顺利立武则天为后立下功劳,李治执政期间有问题也多问徐茂公,徐茂公的雄才伟略使得他协助君王开创盛世。

因此李治对他有着高度的评价,在徐茂公死后,李治还亲自写下碑文,不仅如此,对他的葬礼也赐予非常高的规格,在城楼遥遥相送。徐茂公的家族也风头正盛,事情发展到这里,徐茂公及其家族本该满门荣耀。但事情在荣耀之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

徐茂公的儿子英年早逝,孙子徐敬业承袭爵位;李治驾崩后,李显继位,后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帝,此时武则天也手握指点江上的大权。

此举虽在后世看来为大唐的繁华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女子为男人附庸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大臣不满武则天以女子之身当政,但无力反对,不平之意只能藏于心中。而徐敬业因为犯错被贬,被贬之后愤懑不已,再加对武则天当政的强烈不满,联合同时被贬的骆宾王等人图谋造反,聚会于扬州,以恢复李显帝位的借口举兵谋反,短时间内获得10万人的拥护,而此时朝政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她立刻起兵30万剿灭叛军,临时操练的军队如何能打赢武则天训练有素的30万大军,不久徐敬业战败,逃亡途中被下属杀害。

在一人犯错亲人连坐的时代事情不会这么结束,武则天为杀鸡儆猴,把徐敬业满门诛杀,至此,武则天还不解恨,下令摧毁徐茂公的墓,并且要找出证据给他安一个贪污的罪名。而徐茂公可能料到总有一劫,并没有在棺椁中放置金银珠宝,只一件朝服,这不仅没有找到徐茂公贪污的证据,还反向证明了他的清正廉明,武则天气愤不已。而对于清明廉洁的人总不好再度惩罚,因此武则天大呼徐茂公阴险狡诈,谋逆之事到此结束。


月下论古今


李勣在武则天立后时功不可磨,唐高宗李治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群臣反对,关陇集团的代表长孙无忌更是口吐脏水,强烈抵制,当时开国元勋就长孙无忌与李勣两枚硕果犹存,郁闷不已的李治转身去问李勣,李勣回答道:“此陛下的家事也,何必问外人。”!李治才下了决心立武则天为后;所以李勣因此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李勣有知人之明,观察孙子李敬业后,他有过评语:“此儿必破我家!”,预言后不久,磕然长逝。


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后先废了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由自己临朝称制,李敬业看不下去了,起兵造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这次起兵写下了《讨武曌檄》,号召天下推翻武氏,武后愤怒不已,下令削去李勣的官职和封爵;余怒未消,又强令挖开李勣坟墓。 武后本想张扬李勣坟墓中的陪葬品,表明他是奢侈浪费的人,泡缺个贪污腐败的罪名,来打击李敬业。


可坟墓挖开后,众人却面面相觑,李勣的陪葬品寥寥无几,只有可怜的一件朝服和十个木偶人,这在崇尚厚葬的唐朝简直不可思议,尤其是李勣是位高权重的元老重臣,如此寒酸下葬真出乎意料。


武后没蒙圈,深叹李勣智慧超群,武后明白,一件朝服是李勣向后人表明,九泉之下我要着此服拜见先帝,我是李唐王室的忠臣,后人不要拿我的陪葬品做文章了,聪明的武后,此时感觉到了自已的猥琐与卑劣,感觉抹黑李勣的想法太阴损了,太不道德了。不仅自己的愿望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还落了图谋不轨、居心叵测的骂名,更成就了李勣忠诚廉洁的美名,自然大为光火,大骂李勣阴险而狡诈!


希望星晨58298869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主要体现了武则天的一次错误决定和徐茂公的高远眼光!


简单介绍几句徐茂公

徐茂公很有能力,最初他加入了瓦岗军,和首领李密混,后来李密降了大唐,徐茂公随之加入了李唐,他很受大唐朝廷的重用,还被赐姓李,后来就改名叫了李勣(jì)。李勣忠于大唐,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拒绝参加到兄弟相残之中,最后李世民胜出,仍然重用他。李勣随李世民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累封英国公。

就是这样的一位三朝元老,配享太庙的大神,在死后却遭到了武则天的羞辱,不过,最后受到羞辱的却是武则天,这正是题主说的徐茂公“狡诈”。

得罪了武则天

李勣有一个孙子叫李敬业,在武则天临朝执政时,他站出来反对武则天,与他一起的还有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人,骆宾王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以号召天下,一时间讨伐之声四起,李敬业很快聚集了十万大军,讨伐武则天,武则天则派遣30万大军进行征讨,两军交战,最后李敬业不敌武则天,败下阵来,最终属下砍头献给了武则天,在这其间,武则天剥夺了他的李姓。

徐茂公受到牵连

武则天对李敬业很恼怒,她恨李敬业造反,做了不好的榜样;她恨骆宾王的檄文,将她骂的体无完肤。武则天怒不可遏,一心要惩治李敬业,却无处发作,苦思后,她觉得挖开徐茂公的坟墓,在武则天料想,徐茂公为官多年,陪葬品定然丰厚,正好借此发作,收拾徐茂公一脉。

当徐茂公的坟墓被挖开后,武则天傻了眼,徐茂公的陪葬品只有一身大唐官服和是个木头人。这样忠于大唐、清廉处世的做法,让武则天无法发作,气的武则天大骂一声:“徐茂公,狡诈!”


结语

中国历史唯一的女帝,被李敬业讨伐也是无可厚非,女帝王武则天自作聪明想收拾徐茂公一脉,最终却闹了一个掘忠良坟墓的骂名,她又如何能不恼怒呢?


我是野史日记,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


野史日记


徐茂公一生足智多谋,能掐会算,素有牛鼻子老道之称。

徐茂公一直被戏里称为“狗头军师”,足见其智谋。他的一生可谓是凭借自己的智谋得到的,最开始的时候他投身瓦岗军,在瓦岗军里也是名声大起。他曾扬言,要“站对队”,而他对于站队的经验,则是非常准的。

之后的徐茂公随李密一起降唐,李世密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下特别出色,并且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徐茂公一共辅佐了唐三代,包括武则天的丈夫李治,与武则天的渊源也可以从他们之间的故事说起。

徐茂公一生英明,他擅长算卦这一点其实并不完全,只是他眼光比较长远,看人看事都非常准确。徐茂公能够在帝王身边辅佐,也证明了他本身的才能。

而至于武则天挖了徐茂公的坟,还直呼徐茂公狡诈一说,其中的原因还要从徐茂公说起。

徐茂公弃原主投李密

徐茂公早年就参加了翟让带领的瓦岗军,徐茂公因其足智多谋,深有远见,于是给翟让提议离开他们的家乡去外地谋生。

如此,瓦岗军日益壮大,之后他们结识了李密。李密是当时的一个大英雄,他与杨玄感一起反隋炀帝兵败。之后徐茂公提议翟让奉李密为魏公,李密则带领着瓦岗军更上一层楼。

之后李密与翟让发生了内讧,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同是两个首领,谁又甘心落于人下。在此之际,徐茂公目光长远,选择了有深见远虑的李密,背弃了旧主。

原本翟让是给他一席之地的人,如今徐茂公为了自己的前途毅然放弃了这断恩情。在此内讧之际,徐茂公正如自己所说的要“站对队”,他的选择是站在李密这一队,果然他站对了。

徐茂公“阴”李治

徐茂公随李密一起降了大唐,徐茂公则辅佐了唐朝三代君王,尤其在李世民时期,最为吃香。因李世民以仁德治天下,广纳天下有贤之士,只要有心投奔的,他都不计前嫌委以重用。

像徐茂公这样足智多谋之士,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李世民为稳固自己的江山,对徐茂公等人示以更多的恩惠。到了李世民重病不治时,他想到自己的后代,于是对徐茂公施了一些小手段。

他下贬了徐茂公,只待皇太子要治即位后,再把徐茂公给请回来。如此,徐茂公一定会感恩戴德,尽心辅佐李治。然李治照李世民的去做了,却不知早被伤到的徐茂公早已有了戒备之心。

对君王要事事做到圆满,在李治要废王皇后,扶武则天上位之时。徐茂公就称病不拿意见,而当李治亲见他时,他却说“这是皇上的家事,无须问他人”,如此,不只李治,就连武则天都对徐茂公有所感恩。

徐茂公的墓“内藏乾坤”

武则天称帝之后,大多数人都要反这位女皇帝,徐茂公的后人也不例外,他的孙子徐敬业反的就比较厉害。在徐茂公临死前,其实就已经想到这个结果,后人都会反武则天这位女皇。

凭他对武则天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坟墓会被挖,于是让后人给自己建造的墓里只放了一幅官服,几匹马和一些木人。

武则天挖开墓后,徐茂公用自己的墓证明了自己对大唐的忠心,还意在说明了自己是一个清廉之人。

武则天被徐茂公阴了一把,所以她会直呼徐茂公此人狡诈。徐茂公此人真的是机关算尽,连死都能算上一笔。

徐茂公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然心机太过深沉。


大国布衣


说起徐茂公,可是一个传奇人物,光是名字就有好几个,李勣、李世勣、徐勣、徐世勣、徐懋功、徐茂公……其实,懋功是他的字,茂公却是不规范的称呼,但在民间大行其道。



在唐初名将中,徐茂公的能力和战功仅次于李靖,堪称唐初帝国双壁。徐茂公出将入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直活到唐高宗年间才去世,享年76岁,在古代算得上高寿善终。

徐茂公功高盖世,生荣死哀,唐高宗允其陪葬昭陵,亲自登楼为其送葬,痛哭不已。

可徐茂公想不到,自己在地下的清静会在若干年后毁于一旦,毁在一个女人手中。

当初,唐高宗李治宠爱武则天,想册武则天为皇后,招致群臣激烈反对,李治问起功勋元老徐茂公的意见。徐茂公很聪明,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此乃陛下家事”,意思是说不用听别人的,陛下自己拿主意就行。

李治听了徐茂公的回答,终于下定决心册武则天为皇后,从此开启了武则天的崛起之路。可以说,徐茂公对武则天是有恩的。

斗转星移,时间到了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公然废唐称帝,引起天下不满。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公开起兵,讨伐武则天,还请骆宾王写了一封《讨武曌檄》,把武则天臭骂一顿,文章千古流芳。

武则天何许人也,怎肯善罢甘休?她不但迅速镇压了徐敬业的叛乱,还恨屋及乌,往上追溯三代,把怒气撒到徐茂公身上,下令追削徐敬业的官爵,甚至将其掘墓砍棺,废掉李唐赐姓的李氏,恢复其本姓徐氏。

在众人挖坟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本以为以徐茂公的身份地位,他的陵墓内一定有很多宝贝陪葬品,但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因为徐茂公的墓室内陪葬品十分简陋,除了遗体上的常服(平时穿的衣服),还另有一件朝服(上朝时穿的官服),这种丧葬方式在当时是极少见的。

原来,徐茂公一生低调谨慎,死前留下遗嘱说,“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意思是说他要穿着官服去地下面见太宗李世民,以此表达对李唐的忠心耿耿。

消息传到武则天耳朵里,她禁不住大呼徐茂公狡猾,因为徐茂公以此举表达了自己的简朴低调,以及对李唐的忠诚,对武则天篡唐自立的举动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和鞭挞。

武则天对徐茂公的过分之举引发了后人对她的批判,不过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下诏恢复徐茂公的官爵,重新将其安葬,一代名将终于可以安息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武则天是唐朝一位传奇的女性,早年因为容貌惊人,得到了唐太宗的眷顾,那时的她才14岁。在刚刚入宫的时候,武则天不过是一个才人,后来因为太宗去世,武则天削发为尼,后来受到了高宗的眷顾,被重新带入到了宫中。在经历了太宗时期的历练,加上在寺院中的沉淀后,武则天从一个很是单纯的女子,慢慢成为了一个心有城府,权欲极强的女性。她正是受了那些苦,才知道了成为人上人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受尽了折磨,才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

徐茂公和武则天的渊源

说起徐茂公和武则天还是有一定渊源的,更为准确的说,徐茂公在当初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时,面对群臣的反对,徐茂公还帮了武则天一把。当时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李治在那时想要废掉当时的王皇后,让自己心爱的武则天成为后宫之主,但是因为百官阻挠,李治的想法一直得不到实现。正因如此,李治召见了徐茂公等四位臣子,但当时徐茂公假装称病没有到场,后来根据徐茂公心腹的传达,那次会议中在李治问那几个重臣时,他们都是以反对之词来应付李治。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徐茂公觉得李治在不久后一定会找自己再度议事。果不其然,在徐茂公缺席了那场君臣对话没多久后,李治便找到徐茂公询问他的意见,李治问:““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以为不可,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呢?”,徐茂公在听了李治的话后,先是思考了一会,然后便对李治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在听完了徐茂公的话后,李治也是沉思了一会,然后便从心中坚定了废王皇后和立武则天的信念。

也正是因为徐茂公的帮助,武则天成功的成为了皇后,当然她的心中也知道,帮助她这次上位的,不是别人,便是徐茂公。

其实徐茂公的这个做法,并不是为了去讨好武则天,而是为了迎合皇帝的意思,因为聪明的徐茂公知道,皇帝的真实想法是想立武则天为后的,而这个时候诸位大臣的反对,正好能够显出徐茂公后来的听话和符合皇帝的心意,这对徐茂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财富。

武则天和徐茂公后人的账

但是不论怎么说,徐茂公给武则天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后来的时候,徐茂公后人所办的一件事,使得武则天迁怒与徐茂公,并把徐茂公的坟抛开。

话说,在徐茂公死后,他的后人李敬业(徐茂公因为有功,被李世民赐李姓,后人便都姓李)因为在后来看不惯武则天的当道和干政,便联合骆宾王进行了一次反对武则天的秘密政变。可后来却因为其他的原因,使得这次政变流产。

在武则天掌权后,对骆宾王和李敬业进行了清算,不仅如此,当年曾对她武则天有恩的徐茂公也被一并迁怒(因为李敬业是他的后人),武则天为了泄除心中的不快,便叫人去挖开了徐茂公的坟墓,正准备去鞭徐茂公的尸体时,眼前的一幕使得武则天是又气又惊,因为在这墓穴中居然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空的墓穴(也有人说这是一个衣冠冢)。这才气的武则天大呼徐茂公是如此的“狡诈”!

其实徐茂公当时并没有想到武则天会挖他的墓,他的这种方式只是对自己身后事的自保,可没想到当初的“多此一举”,却在后来逃过一劫。


木剑温不胜


徐茂公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ji),隋唐演义里将他称为徐茂公。李勣历经李世民、李治两朝,富贵不衰。以76岁高龄去世,李治赐他谥号“贞武”,极尽哀容。



助武则天之力

永徽六年,李治在朝堂上提出要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后,当时李勣称病为至。之后李治单独召见李勣,问他顾命大臣褚遂良极力反对此事,难道就这么算了吗?李勣回答: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这样一句看似无意参与,实则暗助武则天的话,让李治下定了决心。

李勣为何帮助武则天,有三点原因:

  • 他看出李治心有不甘,所以不畏圣命,不失为保全自身之法。
  • 讨好武则天,武则天此时在后宫已然势大,这个时候帮助武则天,有益无害。
  • 报复李世民。李世民在临死之前曾经猜忌李勣,无缘无故要李勣出任叠州都督,如果此时李勣有半点不满,就将人头落地。待李治继位以后,再重用李勣。此等帝王权术,也许李勣已经猜透了,所以故意以此报复李唐也未可知。

后人牵连

李勣临死前立下遗嘱:

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明器惟作马五六匹,下帐用幔布为顶,白纱为裙,其中著十个木人,示依古礼刍灵之义,此外一物不用。姬媪已下,有兒女而愿住自养者,听之;余并放出。事毕,汝即移入我堂,抚恤小弱。违我言者,同于戮尸。

李勣叮嘱棺中装殓只用平常衣物再加朝服一套,死后可以见先帝李世民。随葬五六匹马,放十个木偶当陪葬,此外一物不用。可是哪怕李勣如此简朴、自律,还是难逃武则天的清算。当时武则天废李显后立李旦为帝,李旦又上书请辞,请武则天临朝称制,李勣的孙子徐敬业与骆宾王等人起兵反对武则天,结果兵败被杀。


武则天由徐敬业迁怒于李勣,命人将李勣棺木挖出,意欲鞭尸泄愤,结果等到武则天打开李勣棺木后,直骂李勣奸诈。因为棺木里什么贵重陪葬品都没有,武则天挑不出李勣任何毛病,反而掘人坟墓有点过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