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餘下鎮:後寨

[村名來歷]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前,屯田中居人成寨,故名屯寨。清同治元年(1862年)回民起義,屯寨民房大部被燒,後重建村寨于靖王廟後(北)側,故稱後寨。 又言相對於先前被燒燬的屯寨,稱後寨。民國二十二年《重修鄠縣誌》鄉村欄有“後寨”名。下注有“村南有靖王廟,北有藥王廟,東門外有蚰蜒河”。

[村落紀事]

沿 革 明朝屬萯陽鄉保峪裡。清朝末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實行區操制,全縣成立5個區分管13操。轄於二區(區公所駐爐丹村)保峪操新陽裡。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廢區操制改為聯保制,屬保峪聯(聯公所駐佔管營太白廟)四保。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聯保製為鄉(鎮)保甲制,屬羅什鄉(鄉公所駐土地廟橋)二保.1949年6月屬羅什鄉第二鄉。1950年4月屬三區(太平區)七鄉(金雞鄉,駐新寨)。1956年6月(全縣縮編為縣直轄、羅什區、秦渡區、大王區)屬秦渡區蘇泉鄉。1958年8月廢區鄉制,全縣成立八個人民公社,屬太平人民公社(初稱紅旗人民公社,為時數月)龐光管區。1961年5月屬餘下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屬餘下鎮。人民公社時稱後寨大隊。

昔日村貌 村原有城牆,為明崇禎年間修築。村內外有靖王廟、關帝廟、藥王廟、土地廟、龍王廟、馬王廟、菩薩廟、無量廟、魁星樓等,其中靖王廟規模最大。靖王廟在原屯寨北邊,坐北向南,三間兩進,前殿與後殿中間有斜廈房。前後殿均五脊六獸,平臥立方,雕樑畫棟,磚雕牆頭,十分壯觀。後殿裡有靖王劉勝的塑像。 這裡除劉姓人祭祀祖先,也是村裡議事的地方。建國後,這些廟宇陸續被拆除或移作他用。村東有蚰蜒河,從南山彎彎曲曲而來,沿途又匯合幾個泉眼,水流拐彎為村帶來水磨、水碾之便。

槐樹之殤 後寨村西原有一古槐樹,直徑在兩米左右,村人有“三人樓不住,四人抱不完”的說法。高約15米,樹冠遮蔭可達近畝。1955年修築戶龐公路,此樹正當其衝,村人決定將樹賣掉。這樣大的樹一般人是沒辦法伐倒的,便找到有數百年做鍁把和伐樹經驗的西羊村。 他們來了幾個人,拿著竹筒在樹身敲打打,認為樹心已空。村人不明就裡,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最後按八百元議定價錢。  

過了兩天,西羊村套著大車,來了十餘人。他們拿事先焊好的三條解鋸(共長約四米)開伐,一邊兩個小夥子拉鋸。有經驗的老人不停地給鋸口打楔子(以防夾鋸)。經過一整天拉伐,終於伐透,但樹卻穩穩不倒。最後用大繩攀住樹股,以六七個牛才拉倒。俗語有“賣樹不賣股”,加之樹心並不空,西羊村人也就依了。村子將樹股解成板賣掉,置了一套鑼鼓傢什。村東門外、蚰蜒河西有一株白楊樹,直徑一米,高五六丈,樹頂常年棲居著白老鸛鳥,後也被砍伐。

【民間傳說】

靖王的傳說 劉勝,漢文帝之孫,漢景帝的庶子,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長。漢文帝時曾封為侯,封地以終南山曲峪口以北東西十里,沿曲峪河兩岸直至渭河南岸,如此廣大地域為其囤糧的軍寨,而居住地為今蔡家坡北的劉家寨。漢景帝即位又封他為中山靖王,封國在今河北滿城一帶。東漢時期,劉備起兵宣稱自己

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十三代玄孫,取得三分天下的業績。劉勝到河北滿城就國,蔡

家坡劉家寨留下其後輩(劉勝有120個兒子)一支,逐漸發展壯大。在清代及其以

前,新寨、後寨的劉姓每年清明都要去蔡家坡祭祖。因是劉勝的後代,其居住的

村曾稱侯爺寨、新侯寨。後人簡稱為後寨、新寨。

周建邦打狼 周家住在村西北角路邊,民國某年春天,母豬下一窩豬娃被狼吃掉,周建邦十分氣憤,決心逮住狼報復。佈網、挖陷阱,設暗器皆無效果,其間又被狼吃一窩豬娃。 某年冬天下了一夜雪,心想說不定狼掉下陷阱。一大早他披上羊皮大衣到地裡,只見陷阱四周有狼的腳印,狼還是沒有上鉤。他撥開一塊雪地,蹲下低頭大便。不一會兒聽見吱吱的踩雪聲,轉頭看見一隻大灰狼圍著他轉圈子。他不動聲色,沒起身穿褲子。狼以為他沒覺察,匍匐著向他爬過來,似乎看他是否睡著。他猛地一起身,用羊皮大衣捂住狼的前半身,使勁摟掬狼的脖頸,然後按倒盡力跺踏,直至狼不再動彈。他將尚有一息的狼揹回家,在柿子樹上猛摔幾下,直至死亡。消息傳開,村人都來看熱鬧。

[村落名人]

白乃金 清同治年間中舉,謁選為官,不知何官,家人保存有傘形紅纓帽子,帽頂有黃銅質的圓珠。後任南四操的總鄉約,人稱三總鄉。據說曾在爐丹村集合南四操的鄉約、甲長講話,講得既富情理又十分得體,至今還有老人提及。

張平順 (1927-1984)自幼腦子靈活,行動利落,年輕學得燒窯的本領,掌握火候準確,燒出的磚瓦質量很高,成為此行業的青年把式。20世紀60年代初,在他的籌劃下白天黑夜連軸轉,給村裡建一座輪窯,因此被吸收為中共黨員。開窯後效益很好,每年要給各小隊分五六千元(那時候1斤麥9分錢,1斤豬肉8角錢)。後來有些居功自傲,管理混亂,賬目不清,被開除黨籍,於悔恨交集中病亡。

   劉養民 在戶縣中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戶縣解放時組織群眾迎接解放軍進城。20世紀50年代初,曾任中共羅什區區委書記,1958年“大躍進”中說了消極話,被認為是右傾,停職多年。“文化大革命”後期主管工業。1972年起擔任戶縣郵電局局長至離休。(段景禮主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30.《戶縣村落記憶》之餘下鎮:後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