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春秋”?

YC173554759


《史記》雲:“古者右史記事,左史記言。言為《尚書》,事為《春秋》“。漢太史令司馬遷的這般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自黃帝時,朝廷設有史官,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史官不止一個人,有左史、右史,還有守藏史。老子李耳就是周守藏史。太史令的令字,表示得很清楚,太史令手下還有若干人組成工作組,職官名叫太史,不帶令。尤如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遺憾的是,倉頡寫的史記,至今尚未發現,大概是朽爛了。西周史官寫的史記恐怕也殘損了,或許在漢朝司馬遷時,還有殘留,只是不勝觀覽。司馬遷不得不重新抄錄編撰,靡爛不清之處,不敢亂加猜測杜撰,寧缺勿濫,因而十分簡略。幸好年表甚是清楚,各朝各代都排列得非常規整。書成之時,沿用慣有名稱曰:《史記》。

之前的史記包括兩部分,記國家大事的,書名標題叫《春秋》,以示時間年歲。因為那時一年只分春季和秋季,還沒細分出夏季和冬季。春種秋收,剛剛夠用。屈原有辭曰:“春與秋其代序”。古人以一個寒暑交替週期為一年,再按天數分月份,最後分季節。與天象觀測的星際位置變化也是吻合的。《史記》有《天官書》,以記其事。西洋羅馬曆法的形成也大致如此。

記君主言論的,書名標題叫《尚書》。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東遷帝都為界線。東周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以公元前425年,威烈王姬午為界。因為威烈王23年之前的事情,都記載於《春秋》裡了,要言不繁,不夠詳細。之後的事情,就有很詳細的記載了,但卻沒有彙總成冊,也沒給個書名,所以不再稱春秋。

春秋末期,有左丘明的歷史散文鉅著《左氏春秋》,又叫《春秋左氏傳》,借用史書名號敘事,也用史家筆法,要言不繁。再後秦朝有《呂氏春秋》,亦一脈相承。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從威烈王開頭說起的。自威烈王23年,到赧王入秦,周朝滅亡,177年之內,共有大小正規戰爭208場,不包括邊境小衝突、謀殺行刺,以及宮庭蕭牆之亂。所以稱為戰國。時人云:“春秋無義戰“。意謂從東周春秋時期開始,戰亂越來越頻繁,規模也越來越大。因以戰爭頻仍之象,稱謂那個時代,所以有《戰國策》,盡敘治國謀略兵法爭戰諸事。

周朝列國,原本都是親戚,有血緣關係。但幾代之後就不認了,竟至於互相爭奪兼併。後世秦始皇有鑑於此,改分封世襲製為郡縣制。

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中國奴隸制逐漸崩潰的時期,可以用廢井田,開阡陌為標誌斷代。








華中小隱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

這個歷史年代歌大家都很熟悉吧,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周是分為兩個時期的。

這兩個時期一個是春秋時期,一個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呢,簡稱為春秋,它是指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段時間。但是還有一個說法,是指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這段時間。

這個時期是周王的勢力減弱,而諸侯群雄紛爭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他們史稱“春秋五霸”。

那諸位看官可能要問了,戰國好說,因為正是戰爭混亂的時候,所以起名戰國。那春秋之名又何來呢?

一、春秋時期為什麼會叫“春秋”的來源

在這裡,有書君告訴大家,春秋之名是因為一本書而得名的。這本書就是孔子修訂的《春秋》。

在這裡一定要敲黑板注意一下,《春秋》這本書不是孔子寫的,而是是孔子修訂的。這本書是魯國的史官們記錄自己國家,也就是魯國的歷史的。

它並沒有記載春秋時期其他國家的歷史內容。

有人可能會問了,春秋時期別的國家都不記載自己本國的歷史嗎?有書君在這裡回答大家,各個諸侯國其實也都記載本國曆史,而且記錄本國曆史的書名也叫《春秋》。

可惜的是別的諸侯國寫的《春秋》都丟失找不到了,而只有魯國記錄的《春秋》幸運地留傳了下來。

孔子本身就是魯國人,對本國也算是瞭解,所以他便依據魯國史官所編寫的《春秋》加以整理和修訂,也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儒家經典之一《春秋》。

這本《春秋》記錄著從魯隱公到魯哀公,總共十二代君主242年的歷史。它把這段時期所發生的大事都記錄了下來,以供後人們參照,讓人們從歷史中借鑑以及吸取教訓。正是由於它所記載的這段時期,與東周歷史的時間分段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們才把這段歷史以《春秋》命名,稱為春秋時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這段歷史以《春秋》這本書命名,稱為春秋時期的。

那話又說回來了,這本書為什麼叫春秋,它沒有記錄魯國夏冬的歷史嗎?

二、《春秋》這本書,為什麼會起名為春秋

《春秋》這本書當然記錄了魯國夏冬的歷史了,它之所以起名為《春秋》而不是《夏冬》也是有原因的。

1.春秋兩季是諸侯朝覲和會盟的 時節,發生的事比較多

因為在周朝,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

這兩個季節沒有嚴寒,沒有酷暑,天氣不冷不熱,也正適合諸侯驅車去朝覲周天子。

這樣的天氣,他們在路上也不會太受罪。

春季去朝覲,各諸候國可以把過去一年,自己國土所發生的事做一個總結,也算是我們現在的一個述職報告了。

而在秋季,豐收時節,各諸侯國也可以備些禮物,帶上自己國土的特產為周天子獻禮。

周天子呢,在這個時期就會聽一聽各諸侯國在自己國土職守的情況,也會根據他們提出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

或者是再分配一些任務,交待給各諸侯去做。當然在這個時期,周天子也能順便了解了各諸侯國的衷心程度,讓自己心裡有數。

而且在這段時間呢,各諸侯國之間的使者也會相互往來,趁著好時節,去拜訪拜訪鄰國,交流交流情感。

有時候幾個諸侯國還要時不時地搞個會盟什麼的,一起交流交流政治走向,治國之方什麼的。

這樣看來,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動都是發生在春和秋這兩個季節的。

所以春季和秋季在書中著筆就會佔很大的比重,所以會以《春秋》命名。

2.農耕為主的古代,春種是最重要的經濟活動

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時代,最重要的經濟活動當然都發生在春秋兩個季節了,春種與秋收。

春天正是農忙的時候,各國呢也都不會想著去發動什麼戰爭,先把農耕搞好,這才是首要的。

地都種不好,而去想別的,那這個國家就麻煩大了。

所以呢,在這時候國家的君王為了保證本國今年有個好收成,保證百姓們都能豐衣足食,他也要很忙。

他們忙什麼?當然是要把他們治理國家的能力發揮出來呀。

他需要協調國內的資源,處理好農業與各方面的關係,以確保國家有個好收成。

所以呢,許多和農業有關的具有影響的政令都會在這一時期發佈。

許多有效的農業方面的改革,也會在這一時期進行。所以呢,春季發生的大事就會比較多,當然記錄的也就多了。

3、秋季是糧食豐收和各國醞釀戰爭的最佳時期,所以記錄的事情比較多

秋季是個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了。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算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所以也要記錄下來。

而有的國家呢,總是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總想騷擾或侵佔別的諸侯國。

這個時期由於可以保證糧食的供應,也就具備了發動戰爭的條件。

而農民在這個時候秋收完畢,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農活了,所以也具備了徵調入伍的條件。

因而在這個時期發生戰爭的事件特別多,因為季節剛好,不冷不熱。糧食也備足,不擔心後方無糧草供給。那在這一時期記載的戰爭事件也會比較多。

所以《春秋》主要記載的都是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的事件。

一年中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個最重要的交替,也就把春秋也做為一年的代稱了。

因此《春秋》就取名為春秋了,從字面上來看也就是指代歷史,指代光陰。

一段時期,一部書,這也就是春秋名字的來由。

從《春秋》這部書中,我們窺視到了幾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們所經歷的事情。這是一個最壞的時期,但是在這樣的時期內,又誕生了璀璨的中華文明。

諸子百家就像百花齊放一樣,在這樣一個時期把文明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直到現代也仍然是我們的文化之寶,值得我們一直學習。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歷史上的東周前期,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什麼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今天我試著來回答一下。

(孔子像)

第一,“春秋”一詞出自於孔子修訂過的史書《春秋》。

這本史書記錄了東周時期,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後一共242年的各種大事。這個時間段,和歷史上認定的東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時間大致吻合,因此,就把東周前期這一段叫做春秋時期。

不過,魯國的《春秋》其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歷史,雖然也涉及到其它諸侯國,但是並不完善,為什麼卻能以一個諸侯國的歷史代表整個東周前期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本魯國史書《春秋》是經過孔子編纂的。從漢代把儒學提到至高無上地位的時候,作為儒學宗師的孔子,他所修訂過的史書,當然也具有了崇高的地位,成為儒家也是整個國家的經典之一。因此,把魯國的史書名字,作為一個時期的名字稱謂,也是說得過去的。

二是魯國在周朝諸侯國中具有特殊地位。魯國當年是周公旦的封國,魯國的面積雖小(最早方圓不過百里),但是它具有特殊地位,是負責掌管“周禮”的,也就是執禮的。在周朝,“周禮”是最高準則,是各諸侯國都必須尊崇的。因此“執禮”的魯國就非常尊貴。既然魯國有這樣特殊的地位,說魯國的歷史,代表東周前期的歷史,用魯國的史書名,命名東周前期的這一段歷史,也是說得過去的。

(司馬遷劇照)

第二,“春秋”是代表年的時間概念,“冬夏”不是。

有人還可能問,就算東周前期的命名,是根據魯國的史書《春秋》來的,為什麼魯國的史書要以“春秋”命名,而不是以“冬夏”命名呢?

這主要是在古人的時間概念中,春天是萌發的季節,秋天是衰敗的季節。或者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割的季節。春天到秋天,然後秋天到春天,就是草木生命的一個輪迴,這就有了時間的概念。而“冬夏”沒有這種的典型意義,用以表示時間概念,顯然是不夠恰當的。

古代的史書,在司馬遷寫《史記》之前,主要是編年體,相當於一年的大事記(《史記》用的是紀傳體)。這個一年的大事記,就是以年為單位的。因此,以“春秋”來命名這個時期,也是比較合適的。

(三家分晉)

第三,“春秋”一詞可以概括東周前期的時代特點。

從東周開始,社會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諸侯們開始不聽周天子的話了,不遵守“周禮”了。同時,那些大諸侯們又依靠自己的強大,任意攻打併兼併其它弱小的諸侯,侵吞瓜分小諸侯們的土地,並且把小諸侯給滅了。同時,那些大的諸侯國內部,也會產生分裂,比如韓趙魏三家分晉等等。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時代特點是:有的諸侯變大了,蓬勃發展起來了;而有的諸侯變小的,被別的諸侯給滅了。這種特點,和春天和秋天的萬物態勢,有著天然的相似性,因此,用“春秋”來作為中國歷史發展這個時期的命名,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本文約500字,閱讀需時2分)

“春秋”是我國先秦時期一段歷史的稱呼,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雖然春秋戰國經常連在一起用,但是春秋和戰國其實是分成兩段的。這兩段合到一起,又稱東周時期。

要知道,處於亞洲大陸東部北溫帶區域的中國,自古便有春、夏、秋、冬四季。

哪一年都有春秋二季,但是獨東周前期這段歷史以“春秋”命名,足見其特殊性。

為什麼將東周前半段的歷史,叫做“春秋”呢?

因為號稱萬世師表的孔子,編寫了一部史書,這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的名字就叫《春秋》。

《春秋》這部書,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正好與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到三家分晉(前476)的這段時期沒差多少。

因為《春秋》這部書的重要影響,人們便用“春秋”這個名字,來稱呼這段歷史。

那麼孔子編訂的這部史書,為什麼叫《春秋》呢,何不叫《冬夏》?

中國自古重歷史記載,“君舉必書” ,設左、右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小篆“”字,源於甲骨文,表示手拿竹簡。

記事的史官就按照年月日,記載一天發生了什麼大事,有點像現在的寫日記一般。這就叫編年體史書,記載一年春夏秋冬之事,但是用春夏秋冬四字作為書名有點太長了,就省略點,叫做“春秋”。

可能是古代人也知道春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不似夏天火熱,冬天賊冷。唯獨春天萬物復甦,秋天天高氣爽。

因此“春秋”就成為史書之別稱,進而又成為東周前期這段歷史的名稱。


歷史寶藏


眾所周知,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其中,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當然,這都是後人對它的劃分,當時人並沒有這種說法。

春秋起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計295年。那麼,這段歷史為什麼被稱為春秋呢?這就得從魯國史官以及大名鼎鼎的孔子說起。

魯國是周朝時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一直設有史官,負責把各國大事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由於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因而這部編年史就命名為《春秋》。

《春秋》所記錄的史事從魯隱公元年(前722)起,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止。但為了敘事的完整方便,實際上春秋開始於前770年周平王遷都;至於止於前476年而不是《春秋》一書中的前481年,是因為漢朝時劉向在考訂《戰國策》時,把自前475年到前221年的歷史稱之為戰國。這樣,為了兩段歷史的銜接,春秋就止於前476年。

孔子曾對《春秋》進行了修訂,現存版本,便是他老人家的傑作。由於記事洗煉,意在言外,後來產生了春秋筆法這個詞語。又由於秉筆直書,後來又有”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說法。因而,《春秋》被尊為六經之一。


聶作平


看了本題所有的答案和解釋,大同小異,都歸結到史書《春秋》上,算是基本正確。可是,這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問題的核心是為什麼魯國史學家編寫的這本書叫春秋,春秋最早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從象形文字演變的角度來看,在長江以南的珠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遠古的象形文字春夏秋冬是表示方向的,相當於那時長江流域以北的東南西北。南方人看一年的氣溫和植物的生長,只有春天和秋天,沒有夏天和冬天。所以表示時間時,春秋就是一年。這四個字介紹到北方,經過漫長歲月,才演變為一年四季。

魯國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夏商周時期經濟最發達地區,也是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心。史學家們在編寫東周前半部時期的歷史時,為了反應北方爭霸,東西對進,此起彼伏的歷史,就用了春秋二字,形象地表示這段歷史就是東部和西部爭霸的時期。用這兩個字,還表示了文人對時代的不滿,即春秋無義戰,就是東方勢力與西方勢力的對抗。

具體地說,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至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為西周時期。從此東周王室只有象徵意義,列國爭霸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為春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為戰國時期。

魯國史學家編寫巜春秋》,主要記載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這段時間的歷史事件。《春秋》經過孔子刪訂,補充了同時代北方其他國家的事件和與魯國的關係,成為最完整的記載。漢代以後這本書被奉為歷史經典,所以春秋概念為世人所知,只是人們已經忘記了春秋表方向的初始意義,只知道時間概念了。



幻想的野草


春秋戰國,為什麼不能叫冬夏戰國?

不管春秋還是戰國,都是後人起的名字,項少龍到了那個年代,如果直接說出“春秋戰國時代這個名詞,是要被別人當做神經病的。

春秋之所以叫春秋,是因為魯國的史書《春秋》,戰國之所以叫戰國,是因為西漢時劉向彙編這本史書時,給它起的名字就叫《戰國策》。

不光是魯國的史書名字叫《春秋》,周王室編纂的史書也叫作《春秋》,各諸侯國編纂的史書同樣也可以叫做《春秋》,這種編年史記載而成的書,在那個時代都叫《春秋》,還有《春秋左傳》、《呂氏春秋》,它們都也叫《春秋》。

有人說之所以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只知道有春秋兩季,這是誤解。

《詩經·小雅·四月》裡有這樣的詞句:“四月維夏、冬日烈烈”。


《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夏燻玄,秋染夏,冬獻功。”

看來在那個時代,人們已經發明瞭冬與夏的稱謂,也明確的指認它倆是四季之一。再聯想到古代中原一帶,已經是四季分明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因此這冬夏是已經存在的季節名詞,不容置喙。

那麼為什麼要把這本編年體史書稱做《春秋》,而不是《春夏秋冬》、或者是《冬夏》呢?

一年下來,叫春夏秋冬,當然準確,好像稍有點嫌長,春秋應該就是它的縮寫,之所以不用冬夏為縮寫,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古代春秋兩季有大型祭祀活動,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這兩個季節是非常重要的季節,各諸侯國君也要趕往周王室所在地,搞一些祭祀、會盟等活動。

二、春分秋分這兩個時間點日夜同長,象徵著公平。

三、春天和秋天是中原地區最適合活動的季節,播種前與收穫後,大家閒餘時間也比較多,無需貓冬和避暑。

四、秋天收穫完畢,大家備足軍糧,看誰不順眼才可以出手教訓,吃飽了才能搞事情。

五、以上可見,國家大事基本都發生在春秋二季,在編年史書上佔據了絕大部分篇章,因此叫做春秋,再合適不過。

六、也有記載,說孔子作春秋經,是“始於春,終於秋”,所以叫做春秋。

七、春夏秋冬在表示季節之前,其實也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春代表東,秋代表西,而古代,設左、右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東西也代表著左右,所以史書與“春秋”相互對應。

八、西周之前,的確存有一年只用春秋兩季來表述的這樣的一段歷史時期,相對春、秋這兩位老資格而言,夏、冬這兩個季節的定義要來得晚一些,因此,採用春秋來描述一年的時間,符合先入為主的邏輯。

一家之言,難免疏漏,誰還有新的觀點,歡迎補充!


歷來現實


誠邀。在我國春秋時期是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那麼為何那個時期叫“春秋”呢?



歷史上,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

因為東周自平王東遷後開始逐步衰落,東周分為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區分它們也是為了更好的熟悉歷史。

春秋戰國的前後劃分斷代、不符合通常的以改朝換代為明確標誌的斷代規律;分封制到中央集權封建制、井田制到私田制、禮崩樂壞進一步加劇、鐵器牛耕生產力提高等等這些,幾乎全部都是縱貫整個春秋和戰國時代的漸變過程。



事實上,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與史學界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次有意識劃分。 有人認為認為主要是跟孔子修訂的《春秋》、和劉向編定的《戰國策》這兩本書有關,但這只是一種觀點而已,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最多算是出處的由來,卻並非對春秋、戰國時代有意識的劃分的根本依據。

《春秋》這本書嚴格意義上是魯國的史書,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五十年左右(《左傳》和《穀梁傳》《公羊傳》稍有差別,但也不大)。基本大致對應後來劃分的春秋時代。

而左丘明的《國語》,又稱春秋別傳,起點早了點(西周),但記載的終止時間也是距離斷代很近的智伯被滅(前453年),也就是晉國只剩下三家最強的士大夫-韓趙魏。 不過,這兩本史書的終止時間,很大程度是受限於修定者(孔子、左丘明)的所處年代,也就是無意識地劃分了春秋時代的結尾。

司馬遷的《史記》對這兩段歷史時期做了明確區分。《史記》裡有《諸侯十二年表》和《六國年表》兩文,對此做了總結。


《十二諸侯年表》的結尾時間是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六國年表》的開始時間是緊接著的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然後一直到秦統一天下。雖然《十二諸侯年表》的起點比我們現在認為的春秋時代早(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但兩表之間的劃分界限(前477年),卻是現存權威史學著作裡第一次對春秋、戰國時代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也成為了如今春秋戰國斷代時間的重要依據。

宗法制是周朝的基本制度,也是實施統治的基礎。但是“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卻在事實和行動上,進行了極具象徵意義的舊秩序瓦解。這也就預示新時代的到來,自東周東遷以來,周王室雖然衰落,各諸侯國雖然相互傾軋,這段時間以稱霸為主,稱為“春秋“;而後期士卿大夫權利日盛,奪得了權柄,出現下克上一事,各國不在以稱霸一方為主,而是以吞併為主,也就被稱為“戰國”。


春秋時期之所以叫春秋時期,也是與其當時的形勢有關。


源稚生


先秦時期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春和秋,“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秦朝秦字是春去日,秋去火組合而成,後來才添加了夏和冬。孔子在編寫以魯國紀年為時間線、記錄從平王東遷到他所處的各國的歷史的時候,將書名定為《春秋》。後來西漢劉向私人主持編寫了“戰國”時的史書《戰國策》,《戰國策》是三家分晉後到秦統一六國之間的歷史,所以後人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的時候習慣上稱之為戰國,平王東遷到戰國之前的歷史由於有類似的史書《春秋》,為了好研究,因此將這段歷史稱為“春秋”。“春秋”和“戰國”是以兩本史書命名的,這是亂世的命名法則。後來的“三國”是因為《三國志》,“南北朝”是因為《南史》和《北史》,“五代”是因為《五代史》。人們編寫一部分裂時期的史書,史書的名字叫什麼,這一時期就叫什麼。


單身狗與孤狼


春秋是周朝晚期對國史記實的簡稱。當時,史官們對天子國務活動進行記錄,而周代國事之大,莫過於春秋二季的祭祀大典,這二次大典不僅祭祀天地祖宗,而且內政外交活動十分頻繁,成了國務記實的主要內容。

國史紀實的時間符號多標記為x年春或秋,久而久之,史官們便把春秋當成了本國曆史編年的代名詞。

後來,各諸候國也仿效天子,為本國國君記史,同樣稱之為"春秋"。再後來因戰亂,天子和各諸候國的春秋多失傳,只有魯國的編年史也就是春秋被傳了下來,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春秋》。

魯國《春秋》就是魯國的編年史或朝報,也就是王安石說的"斷爛朝報"或魯迅說的″古久先生的流水帳",後世巫儒餘孽們稱此書為孔二所著,純屬狗戴嚼子胡勒,因為此書最後的記載為公元前476年,這時孔二已經死了三年多,除非孔二變成了鬼來修春秋,否則《春秋》一書和二先生,不可能有半毛錢的干係!

由於周朝未期的編年史統稱″春秋",故週末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春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