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簡史——春秋篇

周平王: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


趣話簡史——春秋篇


齊桓王收管仲


趣話簡史——春秋篇


(管仲,民間的財神爺,古代青樓女子所供奉的存在)


趣話簡史——春秋篇


周惠王:小白,以後銅鑼灣扛把子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趣話簡史——春秋篇


宋襄公:要以仁德治天下好不。


趣話簡史——春秋篇


晉文公:你打我呀,打我呀,來打我呀。


趣話簡史——春秋篇


楚將子玉:這種要求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趣話簡史——春秋篇


BUT楚軍敗。

趣話簡史——春秋篇


周襄王:You are my Mr.Right.

趣話簡史——春秋篇



秦穆公:告訴你們,400年後,你們的都是我的!

趣話簡史——春秋篇



楚莊王:我地廣糧豐有兄弟。

趣話簡史——春秋篇


吳王闔閭:阿克琉斯,賜予我力量吧!

趣話簡史——春秋篇


越王勾踐:大王,這坨黃金萬兩有點辣嘴巴啊。

夫差:大概是今天早上吃了點辣椒吧。

趣話簡史——春秋篇



越王勾踐:聽說多吃這個可以明目。

趣話簡史——春秋篇




周平王為了躲避犬戎的侵擾,將國都遷到了東都洛邑,東周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齊桓公不計前嫌,聽從鮑叔牙的意見,拜管仲為相,勵精圖治,國力大增,終成為春秋首霸。惠王十年,賜封齊桓公為諸侯首領。

宋襄公茲甫為人很好。宋襄公的父親病重時,想把太子之位傳給宋襄公,可是宋襄公說:長幼有序,哥哥忠義仁德,應該把王位傳給他。可是這話傳到茲甫的哥哥目夷這裡,目夷說:說到忠義仁德,弟弟茲甫這樣不是更忠義仁德嘛。於是為了躲弟弟茲甫讓位,目夷遠走衛國,至此,茲甫不得不坐上太子之位。

周襄王十四年,宋楚兩軍在泓水相遇,目夷對宋襄公說:“楚軍多,我軍少,不如趁他們在渡河的時候去打他們。”宋襄公說:“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可以趁他們在渡河的時候打他們呢。”當楚軍渡過河,開始結陣的時候,目夷又勸說道:“可以進攻了”。宋襄公卻要等楚軍列隊整齊再開戰。結果宋軍大敗。事後眾人皆埋怨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勸。宋襄公說:“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

晉文公重耳曾為了躲避暗殺,在齊國住了幾年,齊桓公將宗族之女齊姜嫁給了重耳。之後路過宋國,得到宋襄公款待。公元前636年,由秦穆公護送重耳回國。

晉文公看出楚國有意稱霸,率先針對楚國。在與楚國大將子玉交戰時,以楚國有恩於晉文公,交戰時退避三舍為由。誘敵深入,大敗楚軍。

晉文公五年,周襄王寫《晉文侯命》,晉文公稱霸。

秦穆公四年向當時強大的晉國提親,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之後晉國內亂,秦穆公扶植晉惠公,但晉惠公翻臉不認人,反倒發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最後不得已割地求饒,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秦穆公為了掌控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了他。

晉惠公一死,圉就做了晉國君主——晉懷公。結果晉懷公和他老爸一個德性,翻臉不認人,跟秦國不相往來。秦穆公一氣之下決定要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攻下晉都,並派人殺死晉懷公,晉懷公在位不到一年就身死。秦穆公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了重耳。晉文公在位期間,秦國和晉國的關係非常好,被稱之為“秦晉之好”。

春秋時期,楚國是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物產最豐、文化最盛的國家。但楚莊王即位之初,沉迷於聲色,荒於政事。一天大臣伍舉問莊王:“楚國高地有一隻大鳥,棲息三年,不飛不鳴,不知是什麼緣故。”楚莊王一聽,當即回答道:“此鳥不飛則亦,一飛沖天;不鳴則亦,一鳴驚人。”伍舉聽罷,知道楚莊王並非一個昏君。

可是此後數月,楚莊王依舊我行我素,該吃吃,該喝喝。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冒死進誎。楚莊王終於被打動,奮起圖治,誅殺奸臣小人,作用賢良。使得楚國日益強大。

楚莊王八年以“勤王”名義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邊境陳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藉機詢問九鼎之事,意為“問鼎天下,欲取周而代之。”

當時楚、晉為兩大超級強國。楚莊王在管(今河南鄭州)駐軍決定與晉一戰。晉軍內部分歧較大,結果敗在大敗,史稱“邲之戰”。此戰之後,楚國日盛。中原主要小諸侯國皆背晉向楚,楚莊王成為中原的霸主。

吳王闔閭是個非常有才幹、有野心的人。吳王僚十二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內動盪之時,興兵伐楚。闔閭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由此闔閭奪得吳國王位。

闔閭任用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伯嚭為大夫,共同參議國事。任用孫武,並拜孫武為將軍。之後擊敗楚國、越國。吳王闔閭十一年再次擊敗楚國,攻取了楚國的番邑,迫使楚國遷都於鄀,從此吳國威震華夏。

吳王闔閭十九年攻越,越國大夫靈姑浮用戈攻擊闔閭,斬落闔閭腳拇指。闔閭被迫還師,軍隊退卻七里,闔閭因傷重死。

越王勾踐是一個很能忍的人。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夫差為了替父報仇,攻打越國。越國敗。越國通過賄賂吳國的伯嚭,得以保住性命,並主動提出越王勾踐和他的夫人一起到吳國做夫差的奴隸。在此期間,勾踐表現的忠心耿耿,對吳王夫差也是服服帖帖。甚至在夫差生病的時候,嘗其糞便來診斷病情。三年過後,夫差覺得勾踐沒有什麼威脅,便放了勾踐回國。

勾踐回國後,為了不忘會稽的恥辱,把苦膽掛到座位上,坐臥即能仰頭嚐嚐苦膽,飲食也嚐嚐苦膽。並獻上美女西施,弱夫差的心智。

經過近十年的養精蓄銳,一舉擊敗吳國,夫差自殺。文種、范蠡是越國強大、擊敗吳國的最大的兩個功臣。在越國滅了吳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一個“共富貴”的君主,便立刻離開了越國。攜西施泛舟五湖。

范蠡離開越國,在齊國的時候曾寫信給文種,大意是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麼還不快離開呢?

文種在收到信後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