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郭德纲能占据相声界的半壁江山?

谭敏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难回答全面的问题,不过综合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相声行业的振兴郭德纲功莫大焉,到底他最大的功绩在什么地方。

第一,郭德纲恢复了传统相声

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相声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而已,这一百多年来名家辈出,创作出来几百段作品,而且留下了很多相声表演的技巧和基本功,很可惜的是这些传承下来的好东西,却被相声演员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郭德纲重新把这些传统相声作品挖掘了出来,在他看来这些相声作品没有过时,只是要个当下的流行观点结合起来。而且老一辈的艺人们已经把所有幽默的技巧,灌注到了这几百段相声之中。

第二,德云社的传习社

任何行业的振兴单靠某个个人是很难的,郭德纲曾经想着凭借一己之力振兴相声,但是现在他意识到了单靠个人别说振兴,就是震动都难,还是手机震动的那种。

德云社的传习社却为相声行业的振兴,打开了一条可行的通道,传习社的教学遵循严格的传统相声教学模式,相声基本功是每位学员必修的内容。

第三,郭德纲对相声表演方式的创新

如今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以前的很多相声作品虽然在当时是经典,但是到今天未必受到欢迎,因为很多传统作品的包袱很少,而且进入包袱比较慢。郭德纲对相声最大的贡献是让相声作品的节奏更加明快,包袱和笑料的比例非常高,这样一来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们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郭德纲是相声行业的半壁江山,是基于他对相声行业的传承和创新,所以这个评价实至名归。

(德云江湖,相声爱好者社群)


相声江湖


郭德纲和德云社能发展至今,号称4百多人,2百多相声演员,占居相声界半壁江山也不足为奇。德云社是民办企业,人额不受限制,郭德纲在十几二十年中,一直在招兵买马,搜罗全国的青年相声演员,以扩展自巳的势力范围,来达到称王称霸的目的。这是体制内无法做到的,体制内有编制的限制,人员不能随便变动,不能盲目发展,所以在人数规模上,比不上德云社。相声作为曲艺的一个种类,对人们的生活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相声也尽有百多年的历史,以前没有相声,人民一样生活的有滋有味,就是在今天,从全国来看,郭德纲的相声影响也是很局限,很多人没有听他的相声,也一样生活的很幸福。而且他的相声不健康,听之只有害处,他的粉丝有的也变的很不讲道理,只要听到有一点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就想骂人,不顾事实,明明是相声不健康,也要说成是天下第一,按他们的说法是社会可以不要文明,但不能缺郭德纲的相声,郭德纲的相声比社会文明还重要,为了发展郭德纲的相声事业,可以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建没社会道德社会文明。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郭德纲的相声应该和社会文明不矛盾,应该助力社会文明道德的发展,应该助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方向一致,相声应该讲艺德,不重视艺德的相声不是好相声,也不值得大力推广。


微不足道之一


半壁江山都不止。

说贡献,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就好比光武对大汉,不仅仅是中兴,而是再造!

说号召力,用不着费公努去巴黎讲中国曲艺发展,卖票大家都买账。

郭德纲火起来之前,相声谁还看?就说苗姓臭狗屎,很多段子还不是借鉴德云社?没郭德纲,青什么社有人看吗?饮水思源,普通人都能做到,不多扯了。

不仅仅是相声,传统曲艺很对都受惠于郭德纲。就好像我,因为一些段子好玩,慢慢也开始听一点京剧,这就是郭德纲的贡献。这贡献,比一万个什么协都大。

对比老相声,德云社节奏快,接地气,又能挖掘借鉴,说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一点不为过。

至于骂的人多,那有什么,人红是非多,气人有笑人无,嫉妒呗。再说,普通老百姓都少不了家长里短。何况实在太耀眼,衬托出别人的酒囊饭袋,遭人恨啊。





刘炜577


1995年郭德纲开始闯荡北京,和李菁张文顺创建德云社,那时他虽然是满腹经纶博学多才,相声功底深厚扎实,但是没有任何的背景名气,特别是无门无派没有师承名分,相声界不认同他相声人的身份,特别是北京的相声界更看中师承,2004年郭德纲的才华实力得了侯耀文的欣赏,他力排众议坚持收郭德纲为徒,自此他在相声界有了正式的师承名分。

在师父侯耀文的大力扶持下,总算是在北京曲艺界站稳了脚跟,有了强大后台德云社2005年横空出世,他成功的把在殿堂上的高雅艺术请回到了观众身边,让相声回归了剧场,郭德纲让传统相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普通大众面前,原来听一段相声不过是十来分钟观众意犹未尽,可是郭德纲的相声铺平垫稳可以有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表演,说的酣畅淋漓听的更是开怀大笑,相声爱好者愿意花钱买票去剧场听相声,相声不仅仅在电视上可以收听收看,原来还可以在小剧场欣赏。


郭德纲一直注重相声后备人才的培养,并且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向相声界输出了一波又一波优秀的相声人才,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不同风格,岳云鹏、张云雷、张鹤伦、郭麒麟 孟鹤堂 朱云峰等人不仅在德云社里是独当一面的顶梁柱,就是放在整个相声界也是响当当的角儿。

郭德纲把相声发扬光大为己任,摒弃了门户之见,除了力捧自己的得意门生之外,还不忘提携其他相声团体的新人,比如西安相声新势力的卢鑫、玉浩,比如嘻哈包袱铺的金霏、陈曦等,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郭德纲把这门传统的艺术带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光大了传统相声,让相声逐渐走出了低迷并且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相声队伍日日壮大,而且郭德纲还让很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了相声,郭德纲把相声当做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他的不懈努力这门传统艺术早就失传了,近几年德云社更是风生水起如日中天,德云社巡演商演人山人海一票难求,占据相声界的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