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依然在世,辈分最高的相声演员是什么辈分?还有多少人?

用户7014061022


看到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马志明、杨少华等人,毕竟这些人的名气比较大。马志明作为马三立的儿子理所当然地成了第六代相声艺人,其师从朱阔泉,是由侯宝林带收师弟入的门。杨少华师从郭荣启,对于杨少华的师承,相声圈的很多艺人不承认,后来是马三立老先生带头承认了杨少华的师承。



如今马志明依然活跃于天津相声圈,而杨少华年事已高基本在家颐养天年。除了以上两位,当今相声界还有几位第六代“宝”字辈的相声艺人,他们分别是常宝丰、田立禾、陈涌泉、赵春田、杨宝璋、于连仲,若有纰漏,欢迎大家补充。


常宝丰的师父是马三立,其父亲是相声名家常连安,在父亲的影响下常宝丰自幼便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9岁时常宝丰便进天津电视台录制节目,1985年常宝丰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从而正式踏入相声门。

田立禾是张寿臣先生的关门弟子,田立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相声艺人,其不仅能创作,而且表演别具一格,他曾和多位捧哏名家合作过,在天津相声圈其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艺人,除了表演相声,田立禾老师还曾参演过几部电视剧,如《有困难找民警》,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对田立禾老师的演绎还有印象。





陈涌泉出身于相声世家,其外祖父是“清门”相声的代表人物,陈涌泉自幼对相声痴迷,其是“清门”相声的正统传人。陈涌泉师承谭伯儒,谭伯儒师从郭瑞林,故而陈涌泉也是第六代“宝”字辈相声艺人。陈涌泉是一位创作型相声艺人,其总能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段子。


赵春田师承侯一尘,其曾于1998年获得过相声大赛捧哏一等奖,其基本功扎实,贯口是他的专长。赵春田善于挖掘改良传统段子,20几岁时赵春田在京城就已小有名气,其和常宝华合作表演的多段相声也成了经典。

杨宝璋原名杨云贵,师承淘湘九,后赐名杨宝璋。和很多相声老前辈不同,杨宝璋的从艺经历略显坎坷,杨宝璋出身于贫困家庭,年幼时杨宝璋迷恋上了相声,其时常去开封相国寺听相声,后来淘湘九来到开封相国寺献艺,杨宝璋便恳求淘湘九收自己为徒,淘湘九被杨宝璋的真诚打动收了杨宝璋为徒,杨宝璋拜师学相声一事遭到了其父亲的极力反对,奈何杨宝璋执念于相声,最终其父也只能妥协,就这样杨宝璋成了第六代相声艺人。



于连仲师承郭启儒,其是地地道道的第六代相声艺人,之所以大家对于连仲不太熟悉主要是因为其很少在大的媒体平台表演节目,于连仲是一位军人,更多时候其是在部队演出,他把才华全部奉献给了部队。

以上,便是我知道的还在世的辈分最大的几位相声艺人,若有纰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草根说电影


目前相声界中在世者辈分最高的是“宝”字辈,这些相声演员有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田立禾、姜宝林和陈涌泉等人。



相声界历来讲究师承辈分,早年很多相声演员拜师排字辈时,还会特意改下名字,以此证明自己是某个师承辈分的。当然,拜师也是为了在相声界能有更好的发展。

坊间对于相声界辈分排名流行最广泛的就是“德寿宝文明”这样的排序。其实,早在德字辈之前就有好几代相声演员,只是那时相声演员并不多,也没有特意去排字辈。

相声界到了第四代开始,相声演员就发展的很兴旺了,最为知名的就是“相声八德”,这就包含裕德隆、马德禄、刘德智、焦德海、李德祥、李德钖、张德泉和周德山八位相声演员了,这些都是“德”字辈。



到了第五代“寿”字辈相声演员里,他们有张寿臣、朱阔泉、郭荣启、郭启儒、马三立、马桂元、宝寿华、常连安等相声代表。

第六代“宝”字辈相声演员,则有侯宝林、马志明、王凤山、赵佩茹、常宝华、常宝霖、常宝庆、常宝丰、杨少华、尹笑声、姜宝林、田立禾、陈涌泉等人。

第七代“文”字辈相声相声演员里,则有侯耀文、石富宽、马季、常田贵、张文顺、高英培、牛群等相声演员。



再到第八代“明”字辈相声演员,则有郭德纲、于谦、姜昆、冯巩、李金斗、李菁等人。而再往后相声界就没有再排字辈了,即使郭德纲徒弟里有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样的顺利收徒,但终究还是同一辈人。

目前在世的相声演员里,辈分最高的就是“宝”字辈了,他们分别是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姜宝林、田立禾和陈涌泉等人,其中又以马志明最为知名。

原本前几年相声界里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还属“宝”字辈里的杨宝璋,他的师父是陶湘九,而陶湘九的师父是郭荣启的父亲。不过,在2013年不幸离世。



马志明作为马三立的长子,出生相声名家,师承侯宝林、朱阔泉,人称“少马爷”。而且他的相声表演功底深厚,可深得马派相声的真髓。

常宝丰和常宝庆是常连安的儿子,他们都是天津的相声演员,常宝丰的师父是马三立,现为中国曲协会员,早年郭德纲在天津时,还向他学习过相声,可以说是郭德纲的开蒙老师。而常宝庆作为常连安的八公子,擅长捧哏,现为天津名流茶馆相声演员。



田立禾是张寿臣的关门弟子,曾经常与尹笑声、范振钰等人搭档说相声,《八扇屏》就是他的代表作,目前也是资历比较老的相声演员。

陈涌泉出身相声世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后来拜谭伯儒为师。这位相声演员可是能逗能捧,擅长单口相声。曾和李金斗一同搭档说相声,可是非常的默契。



而杨少华也是一位知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承郭荣启,70年代就开始和马志明搭档说相声,到了本世纪初,杨少华和儿子杨议等一同搭档出演了多部戏剧。

所以说,现在相声界里在世的辈分最高的是“宝”字辈,他们分别有常宝丰、常宝庆、马志明、杨少华、田立禾、姜宝林和陈涌泉等相声演员。当然也许还有一些辈分比较高或者辈分比较“模糊”的相声演员,被大伙给忽略了。



对于相声圈里,辈分一事对相声演员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不然早年郭德纲也就不会为了拜师而落魄无门,侯耀文也就不会为了提携郭德纲,而不顾多人的反对收他为徒。

当然,在“明”字辈之后,相声界也没有再排什么辈分了,也许相声演员也意识到相声界的辈分并没有真正对相声起到多大作用,反而有种为了名门而拜师,而不是为了学习相声艺术而拜师。



不过,这些辈分高的很多相声演员,他们一生为相声事业和相声的传承可是做出巨大贡献,这一点也是大家所认可的,他们也希望相声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只是岁月催人老,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声笑语的那些相声表演老艺术家们,多已渐渐步入晚年,很多都已不在人世。这些相声演员里,郭德纲可都得称他们一声“师爷”啊,而常宝丰更是郭德纲的“开蒙老师”!

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更多精彩娱乐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从“相声八德”开始,整个相声界排了“德、寿、宝、文、明”五个辈分,从“明”字往后,相声界同一代传人就没有了统一的排字,比如同样是郭德纲的弟子,却有“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个字!


随着最后一个“寿”字辈相声演员于佑福的离世,相声门里的“德、寿”两科目前已经全部驾鹤西去。健在的最高辈分的相声演员是“宝”字辈,他们分别是常宝丰、马志明、陈涌泉、杨少华、田立禾、姜宝林、常宝庆等等(如有补充,请评论区赐教)。

其中,马三立的公子马志明先生是最年轻的“宝”字辈相声演员。也因为他年轻,辈分又高,所以很多想拜他为师的相声演员,都被他拒绝了,辈分高也是他至今没有收徒的原因。少马爷很明智,你想啊,如果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拜他为师的话,出来就是“文”字辈,像郭德纲这样的中年人都要规规矩矩的喊一声“师叔”,是不是有点尴尬呢?



杨少华也是“宝”字辈里最有争议的一位老先生,因为他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早年间,杨少华在启明茶社说相声,启明茶社的创始人常连安曾经让杨少华喊郭荣启为师父,不过刚开始的时候,郭荣启并没有答应。后来也只是口头承认了这个徒弟,但一直没有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在当时那个年代,“口盟”收徒属于常事,以后可以再补办一次收徒仪式就行了,但随着相声前辈们的相继去世,这就成了隐患,能够证明他们是“口盟”师徒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杨少华也始终没有能够完成正式的拜师礼,郭荣启去世后,杨少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尴尬处境!



正是有了相声界老前辈们的口口相传,很多经典的传统段子才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相声界注重辈分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一种传承,也正是在这种传承下,相声才有了今天全民皆喜欢的局面!


相声迷老于



相声界是最注重师承辈分的,说到这个相声的辈分,我们就从头说一下。相声界公认的开山老祖是朱绍文先生,朱绍文先生有四个徒弟,分别叫做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这是相声辈分最初的一个情况,朱绍文先生给四位徒弟取名字都带一个“有”字,从此之后的相声界每一辈,也都有一个字。


“有”字辈的下一辈是“德”,李德杨、裕德隆、马德禄,马德禄就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父亲。之后是“寿”字辈,张寿臣、李寿增、郭荣起、马三立。不过,目前“寿”字辈以前,包含“寿”字辈的相声演员已经没有健在的了。


现在辈分最大的是比“寿”字辈晚一辈的“宝”字辈,侯宝林大师就是这一辈,还有刘宝瑞、常宝华等,不过均已过世。

健在的还有马三立大师的儿子少马爷马志明,郭德纲的开蒙师父常宝丰,还有杨少华、常宝庆、田立和、姜宝林等。


之后是“文”字辈,这一辈的相声名家也很多,马季、侯耀文等。之后是“明”字辈,郭德纲、于谦、姜昆、冯巩都是这一辈分。明字辈以后,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辈分了,所以郭德纲的徒弟至今还是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各科取名。


说起这个相声界的辈分,往好了说是讲就一个师承,不忘传统。可是实际上,就是一个老旧观念。一方面它就是一个派系划分的意思,不利于相声界的团结。另一方面它限制相声名家收徒。如今的少马爷马志明,那可是顶尖的水平,可惜辈分太高,一旦收徒影响太大,导致一身手艺很难传下去。


其实,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侯宝林大师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当时的马季就没有按照“文”字辈取名,也有打破这些旧观念的意思。可惜,到如今这个相声辈分对于相声演员的影响依然很大!


雨天论娱乐


陈涌泉——疑似寿字辈艺人

陈涌泉先生跟马三立是平辈,这种说法在相声界一度很流行。原因也很简单,陈涌泉父子两代人经历了中国相声族谱里面最难弄的两个特殊情况,怹也算是相声辈分乱象的最好见证者。

乱象一、父子隔两辈

陈涌泉先生师承“清门”名家谭伯儒先生,谭伯儒在相声谱系里面是“寿”字辈,所以陈涌泉先生应该是第六代宝字辈艺人。

但陈涌泉先生的父亲陈子贞是大名鼎鼎的万人迷李德鍚代拉师弟,所以陈子贞先生应该是第四代“德”字辈艺人。

那么按照相声界的规矩,父子都是相声门里人,儿子必须拜师跟父亲同辈的人。就像马三立先生给马志明找门户,直接找到侯宝林先生代拉师弟,谢天顺儿子谢金由李文山代拉师弟一样。

而陈涌泉先生拜了寿字辈艺人为师,自己成了宝字辈,也就是说他父亲陈子贞在相声门里就是他师爷,一听就够乱的,所以这里需要有一个降辈处理。

乱象二、主动降辈分

相声门里降辈分的案例,在第五代门长张寿臣时期最多,因为当时相声行业空前壮大,各种代拉和关系户拜入名师门下,还有很多娃娃腿直接变大辈,弄得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先生得喊十几岁孩子师叔。于是在门长张寿臣的强势压力下,部分为了继续在行里混饭吃的艺人,不得不主动降低辈分。其中就有陈涌泉先生的父亲陈子贞,他跟张寿臣结拜兄弟,等于是从“德”字辈降到了“寿”字辈。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石富宽先生的师爷高德亮先生,他也主动降到了寿字辈,所以石富宽先生本来应该是宝字辈艺人,被师爷给带成了文字辈。当时张寿臣还要求马三立降辈分,但马三立顶住压力没理他,否则德云社的高峰今天就比郭德纲小一辈了。

但这种自愿降辈分的事情,相声行里面也有不认账的,掉头继续用自己之前辈分的也不少,所以陈涌泉先生也可以是寿字辈艺人。


薛永年——正经寿字辈但没几个人认

1941年出生的薛永年先生师承第四代相声艺人韩子康,所以薛永年应该是寿字辈艺人。

但薛永年先生年轻时候因为崇拜张寿臣先生,差点又跳门到他那里,变成宝字辈艺人。

结果约定好的时间到了之后,薛永年先生找到张寿臣先生,张寿臣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因为他年龄太小,所以大家商量决定让他拜张寿臣徒弟朱相臣为师。于是年幼的薛永年先生成了文字辈艺人,跟着朱相臣先生学习相声技艺。

但到20岁那年,薛永年先生正式摆知拜入韩子康先生门下,成为最年轻的寿字辈艺人,至今仍然活跃在文艺战线上。但怹的辈分实在太乱,而且拜两个师傅也在门里比较特殊,所以很多明字辈艺人叫他师叔,而谱系里面他又是寿字辈,可谓一人占几辈。


咸鱼茶馆


对于中国相声而言,坊间一直流传着“德寿宝文明”的排辈之序,这个被大多数人认可,但也有“德寿立仁义”的说法,都缺乏明显的确证,没有一本相声史书记载着按什么排辈,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辈分划分。

马三爷出版过一些关于相声史的书,这些对我们要说的排辈至关重要,1985年马三立出版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还有就是1995年出版的《中国相声史》对相声界人士记载比较详细。

根据这些资料记载,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目前在世的相声老艺人中,只有“宝”字辈了,马志明应是“宝”字辈的代表人物,寿字辈的应该是没有了,在“寿”字辈中最后一位是2013年去世的于佑福于老姑,在她之后“寿”字辈绝迹江湖,少马爷马志明是宝字辈,他也是马三爷之子,1945年生人,他是朱阔泉的徒弟,也向侯宝林学过。

杨宝璋是“宝”字辈的老人了,健在年龄最大的“宝”字辈老艺人就是杨宝璋,他是1926出生,如今已经93岁了,算是高寿,师从陶湘九。据说他参加过德云社十周年庆典,在典礼上还表演了一段“竹城水寨”,其实杨宝璋还有一层特殊关系,他跟侯耀文应该是叔侄,也是郭德纲师爷辈的。



在这五辈中“明”字辈争议是最大的,常说“德寿宝文明”里面的“明”字从何而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说是根据苏文茂先生的大公子苏明杰而来,总之民间说法不一。

常宝华、田立禾、杨少华、姜宝林、尹笑生这些位老先生也都是宝字辈的。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钢铁娱男为您解答娱乐圈大小事!


钢铁娱男


现在世的相声届辈份最大的是"宝"字辈的,如姜宝林、常宝丰等等,其次是"文"字辈的,如魏文亮、田连禾等等。


滨海老姚250636336


现在最高辈分是宝字辈,无异议的,杨宝樟年龄最长,陈涌泉这是在世的唯一的顶门大弟子了。还有天津的田立禾先生这算非世家子弟中年龄最小的了,85了。还有几位世家子弟,于家二兄弟,少马爷,张立林,常宝庆和常宝丰。如果这几位不再带啦师弟,常宝丰是年龄最小的宝字辈。


天真君公83260442


先人驾鹤西游:留下后人为仇::你增我

先人驾鹤西游:留下后人为仇:你增我夺乱相声:失去大众的尊敬……!接着打。


长安00


少马爷已经收黄族民为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