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加薪從不屬於努力工作的人,職場裡沒有誰欠你那麼多“應該”

1、職場上的“大型努力現場”

職場上每天都是“大型偽努力現場”:

來的最早,走的最晚,上班沒效率,只能靠加班安慰自己;週末還不忘加個班,發個朋友讓領導看到自己如此努力,實際只是在公司刷手機;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其實都是在瞎忙而已。

以上這些看似很努力的人,其實是最碌碌無為沒出息的,升職加薪和他們無緣。

但是他們不會真的意識到自己在做無用功,反而常常自我感動,最常說的話就是:“我這麼努力,憑什麼升職加薪的不是我”,“我每天加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領導為什麼看不好見。”

就像日劇《Legal High》裡說的:

升職加薪從不屬於努力工作的人,職場裡沒有誰欠你那麼多“應該”

越是工作做不好的無用之人,就越是會主張自己有多努力。

職場上,很多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因為我努力工作,所以我應該升職加薪。

但是職場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應該,升職加薪也從不會屬於“努力”的人。

因為職場不是學校,努力只是過程,而職場要的是結果。

2、別讓努力感動自己,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我們天天喊著升職加薪,但是通常你的理由不是工作能力,而是“我來公司兩三年了”“比我晚來的都升職了”“我為公司做了這麼多,有苦勞的。”

看看這些理由,是多麼經不起推敲:

來公司兩三年還沒有升職加薪,問題到底是出在公司還是自己身上?

比你來的晚的都升職了,你該是有多失敗,工作是有多不出彩?

口口聲聲說為公司做了這麼多,可是功勞有多少呢?

苦勞不過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千萬不要拿它當做和領導談判的籌碼。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樣的人才能升職加薪?

升職代表著除了你有工作的能力之外,你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你要為結果擔責。

加薪表示你的做事結果是有成效的,你能為公司創造高效益,自然領導會根據你的價值給你相應的報酬。

所以不管是升職還是加薪,我們都只看兩個字“結果”,做事的結果才是衡量你價值的標準。

而那些偽努力的人,恰恰是做事少了結果。

升職加薪從不屬於努力工作的人,職場裡沒有誰欠你那麼多“應該”

在工作中,假裝努力或許可以感動你自己,但是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舉個例子:AB兩位員工。

A每天加班到深夜,有時候忙到連飯都沒時間吃,但是工作總是完不成或者方案要改無數次才能勉強通過。

B每天上班看似很閒,到點就會準時下班,但是工作有效率交代的任務保質保量。

這兩位員工,誰會更得到領導的賞識呢?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造成的結果卻不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把自己有限的時間花在最有用的地方,關注產出的績效結果,而不是感動於自己每天的深夜加班。

3、一個人的競爭力,多半來自“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既然職場只相信結果,我該如何在工作中多做有結果的事情呢?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提出的【緊急重要度模型】就能很好的幫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此模型職場人或多或少都聽過但是真正會用的卻很少。

緊急重要度模型:緊急的事情先處理,重要的事情要留夠時間處理,緊急又重要的事情馬上處理,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不要著急處理。

正好我們公司的小夥伴最近就進行了一次對此模型的拆解和運用,今天就用同事的例子來做分析:

這是秋葉商學院聲音特訓營負責人張瑩的四象限圖,她的日常工作除了是特訓營的運營人之外,還是公司抖音拍攝的演員之一。

下圖是她的四象限圖:

升職加薪從不屬於努力工作的人,職場裡沒有誰欠你那麼多“應該”

張瑩的【重要不緊急】的工作寫得看起來瑣碎,卻是真正理解了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1】項目覆盤——寫項目覆盤,並不緊急,但堅持寫,對自己工作能力提升很快,所以很重要。

【2】線上老師和小助手感情維繫——這個事情對運營工作,的確重要,沒有日常感情維繫,真正啟動工作時,會出問題。

【3】個人工作能力提升——提升個人能力,永遠是職場上重要的事情。

【4】給家裡人打電話聊天——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家人,家人的確很重要。

【5】買換季的衣服——實話實說,對男生這事不重要,但對女生,這事沒毛病,每個人對重要的事情判斷權重,可以不一樣。

如果我們仔細看張瑩的時間四象限,你會發現她依據自己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優先級,很好劃分了四象限,每一欄內容劃分,都有自己的道理。

比如拍抖音,寫不重要但緊急,非常對!

拍抖音對負責同事是重要的,但對她不是重要的,但是因為要響應,就是緊急的工作,說明她的職業邊界意識很強。

從以上的案例分析,我們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重要緊急的定義

每個人對【重要緊急】的定義是不同的,所以不要複製其他人。

每個人的能力和背景不同,同一件事對不同的人,在重要緊急四象限裡的區分也不同。

比方說,領導安排明天交付一個彙報PPT。

對於PPT高手來說,這就是一件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

但對於PPT小白來說,這就是一件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所以,理解這一點,就明白了,這個重要緊急四象限裡的事情,是可以隨著你的能力變化而動態調整的。

(2) 如何區分重要和緊急?

重要的事情是對你未來或者核心目標有重要影響的事情。

這些事情,要麼緊急,要麼不緊急。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會把看書做思維導讀覆盤放進重要的事情裡。請問看一本書做重要在哪?能給你帶來什麼改變?幫你達成什麼目標?

如果就是想擴充一下自己的知識面,維持一個興趣愛好,那這個書看不看也問題不大。

但如果看一本書是為了習得某種技能或者補全某方面的缺失信息,看完能幫助更好地推進現有的核心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

而緊急程度上,很大程度要看事情的重要程度。

比如我要考某個領域的資格證,考過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的人生,可以提高工作上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這件事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短時間內能實現的,所以它不緊急。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把緊急重要概念和目標對應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緊急的事情建議對標——有截止線又必須完成的目標。

重要的事情建議對標——截止線彈性但完成後對自己改變很大的目標,這個很可能一輩子不緊急。

記住:一個人的競爭力,多半來自“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4、寫在最後

職場上,別再用努力來安慰自己,更不要拿努力當做籌碼,升職加薪永遠屬於用結果說話的人。

如果你的工作還在瞎忙、瞎努力,那從現在開始,運用好緊急重要度模型,學會合理安排工作,多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工作能有效率的完成並且能有好的結果,相信離你升職加薪也遠了!

最後送所有職場人一句話:與其做一個有價錢的人,不如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與其做一個忙碌的人,不如做一個有效率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