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機再製造“引路人”陳湘生院士工作站入駐濟南重工

盾構機再製造“引路人”陳湘生院士工作站入駐濟南重工

陳湘生,隧道與地下工程專家,湖南湘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濟南重工院士工作站首席專家。長期從事地下工程控制地層變形技術的研發工作。建立了人工凍土物理力學基本體系;構建了深井凍結壁和凍結管變形極限雙控的時空設計理論體系和公式;研製了首套離心機土壤凍-融循環模擬裝置並提出了抑制凍-融的實用技術;研發了水平凍結技術,為地下工程中防控突水湧砂提供了金鑰匙。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次;出版專著8部、國內外正式刊出論文90餘篇。

“我是玩土弄泥巴、挖泥打洞的。”在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重工”)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用一句輕鬆幽默的話開場,“但我是帶著任務來的,那就是要在濟南重工建立中國盾構機再製造技術中心!”擲地有聲的話語,瞬間讓濟南重工人熱血沸騰,掌聲經久不息。

與新中國同齡的濟南重工,主要生產製造盾構機等裝備,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軌道交通建設進入了穩健發展期,盾構機的市場需求也趨於平穩,行業和公司都進入了轉型期。“就在這個尋找新動能的關鍵時期,我們和陳湘生院士建立了聯繫,並最終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濟南重工總工程師許京偉激動地描述著與陳湘生的“連線”。

“目前,我們國家的盾構機保有量超過2000臺,這些設備都老化了,維保和再製造迫在眉睫。”作為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的頂級專家,陳湘生時刻關注著行業的發展,“濟南重工是老牌高端裝備生產企業,我們更有底氣和理由站在新發展的前端。再製造是通過研發、大數據分析深度挖掘盾構機的構造,對盾構機進行升級,把現代的技術嫁接到老產品上去。具體來說,就是對盾構機深入研究,找出易損部件,研究易損原因,同時把超前地質預報功能嫁接上,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

院士工作站落地後,陳湘生和他的團隊已在隧道掘進機再製造方面起草了10項國家標準,開展了隧道掘進機減震降噪技術研發工作,並確定了向軌道交通的運行維護方向發展的轉型思路。

作為再製造的一大成果,“超大斷面隧道智能一體化盾構機關鍵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這一項目被列入重大科研專項,為超大盾構機的研發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作為國之重器,盾構機在軌道交通、深井煤礦等領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是生產製造企業不懈的追求。通過這一項目,濟南重工具備了15米斷面盾構機的研發生產能力,公司也將會在煙大海底隧道建設等“超級工程”中佔得先機。

孟曉寧是一名研發設計人員,到院士工作站工作後,她收穫頗多。“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應用有了更深入和系統的認識,工作動力更強了。我將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不斷提升能力和水平,為公司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孟曉寧說。

“陳湘生院士工作站的成立,為濟南重工的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高端技術引領。院士工作站不僅助力濟南重工引進高端人才,更幫助公司建設了高水平創新平臺,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升級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動了企業高質量快速發展。”濟南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寧凡輝表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