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本都取消了,那些三本學校怎麼辦?

阿凡達41227986


二本三本合併。越來越多的省份把省內的二本三本合併招生,其中原來的二本高校稱作二本A類高校,原來的三本院校如今稱作二本B類高校。

前十幾年間,很多以前的二本高校升級成為一本高校,這也使得很多省份剩下的二本高校只有幾所了,如果這幾所二本高校單獨成為一個批次招生的話有點浪費資源,所以二本、三本合併也是一種歷史趨勢。二本三本合併以後就沒有了三本的稱呼,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數量大大增加,這樣的話能夠大大節約高考招生錄取的時間。



校名更改。二本三本高校合併以後,很多以前的民辦高校更改了名稱,這些學校的名稱更改的和現在的一本、二本高校名字差不多了,這其實是很有利於此類高效長遠發展的。

獨立學院。以前大部分獨立學院都是處於三本招生的,後來部分獨立學院處於二本招生。現在國家制定相關的指導性意見,讓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脫離,這些獨立學院慢慢地就要改成 普通民辦高校學校的名稱也要修改。在最開始的時候修改名稱肯定會影響招生,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的話是有利於此類高效招生的。


師資和生源。二本三本合併以後,原來的那些民辦高校修改了學校校名, 如果後續有更多的資金注入的話,這類高校未來的發展也是很不錯的。高校發展越來越好的話是能夠吸引更加優秀的人才加入,也能夠吸引更優秀的生源。

競爭。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的三本高校,併入二本高校招生,以後未來可以與公辦二本高校甚至是公辦一本高校公平競爭。


饕餮視聽


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劃分概念將退出歷史舞臺。

高考改革取消高考錄取批次,原來安排在第二批次、第三批次錄取的院校,將和原來安排在第一批次的院校同時招生,由學生填報志願、選擇。因此,取消三本,是取消三本招生批次,這些院校將依舊招生,而且獲得和原來一本、二本院系平等的招生機會,而非等一本、二本院校招完之後再招生。

隨著取消高考錄取批次的改革深入推進(2016年,上海取消一批、二批劃分,只有本科批和高職批;2017年,浙江取消所有批次,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專業一起招生,山東也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劃分,融合為本科批、高職批;北京和廣東宣佈從2019年起取消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劃分),我國將不再有所謂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競爭。

取消高考錄取批次後,學生選擇大學,要淡化學校的身份標籤,關注學校本身的辦學質量和特色。事實上,從上海和浙江、山東取消批次的改革看,原來安排在第一批錄取的院校,有的錄取分數已經低於原來安排在第二批次錄取的院校,有的有特色的民辦院校和獨立院校的專業的錄取分數也超過原來安排在第二批次甚至第一批次的院校。這要求學生和家長必須改變傳統的認識。


熊丙奇看教育


我們在填報高校志願時,經常看到不少省份取消三本招生,原三本招生院校放入二本招生,不少考生和家長非常高興,是不是意味著三本院校辦學實力提高,升為二本了?比如2016年遼寧、山東、重慶多個省份都取消三本批次招錄。

我認為三本院校取消,是錄取批次的取消併入本科二批次招錄,其結果必然拉低原二本批次線,比如2016年河南省三本線文科393分,二本文科線458分,2017年取消三本批次,劃入二本批次線,當年文科二本線為389分,與往年三本批次線持平,而原三本院校的院校屬性均為改變,仍然屬於民辦院校或者獨立學院,其財政仍然獨立,自負盈虧,學費仍然居高不下,院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均沒有改變。

三本院校併入二本批次招錄,既有利於辦學水平較高的三本院校與二本公辦高校同臺搶爭優質生源,又迫使二本院校增強危機意識,對考生而言帶來的最大難題就是填報志願選擇院校,不少考生沒有分清獨立學院,高分報考,高額學費難以承受。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最近有許多考生問到,如今沒有三本了,二三本合併了,那麼我怎樣報志願呢?

二三本合併了,只是高招錄取減少了一個批次,從某種意義上說,二本還是二本,三本還是三本。

大家都知道,籠統地說,原來普通類公辦本科院校放在二本批次錄取的,都稱之為二本院校;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等收費較高的是三本院校。

以前這兩個批次分開錄取,如今合二為一,但考生心裡仍要有個界線。

我們不要陷入這樣一個誤區,合併後,分數線降了,二本三本隨意報,想報哪個學校都行。

聽起來不錯,然而填報志願時,考生心裡仍須劃定一個三本分數線。

譬如原來二本線是450分,三本線是400分。合併後產生的新二本線是420分左右。降了30分。

那麼,你心裡該如何劃定一個三本分數線呢?

拿河南省今年的高考分數線為例:

文科一本分數線是547分,二本436分。一二本之差為111分。即436至546之間都是上二本線的考生。你心裡的三本線應該是436至466左右。

理科一本499分,二本374分,一二本之差125分,即374至498之間都上二本線,你心裡的三本線應該是374至404分左右。

唯如此,你報志願時,才真正找準自己的位置。

當然二本批次仍然是平行志願,最合理的佈局是,志願表前邊填報心儀的二本學校,後面填報三本學校。

合併後錄取會出現這種情況,好的獨立院校、民辦高校錄取分數提高了,錄了許多原二本線上考生。有差距的原二本院校分數會降低。

每年二本這個層次考生走的最多,但志願也最難報,轉而回頭復讀的考生也多。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想想清楚再說。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感覺,不一定對,只要能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足矣!

你關注我,我陪伴你。


驊駿


取消三本的稱謂不等於取消原三本學校

提問者提出這個問題:如果三本都取消了,那些三本學校怎麼辦?說明他還沒有搞清楚所謂三本的含義。

所謂三本,是本科錄取第三批次的簡稱。在提到不同場合提到這個簡稱三本的時候,一般有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本科錄取第三批次的這個錄取程序,也叫三本錄取。二是指的參加本科第三批次錄取的學校,也叫三本學校。為了搞清楚這個概念,不得不把包括一本、二本、三本的整個本科批次的概念複述一下。

大學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都是指的招生批次,是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和本科三批次的簡稱。雖然我們已經習慣於把這個稱謂看作是本科高校不同層次的劃分,但是我們必須向說明,所謂一本、二本和三本的本來意義源自計劃經濟時代分批次招生錄取歷史的產物。特別是當時還是效率極低的手工讀取紙質檔案錄取,分批次錄取可以更高效地圓滿完成招生計劃。具體做法是人為地通過行政手段大致按照高校歷史形成的分數層次高低劃分成先後錄取順序,高分的學校先錄取,低分的學校後錄取。這也是當時手工錄取不得已才採用的手段,在目前已經是市場經濟和計算機大數據時代,從高校錄取的技術手段的角度,完全沒有必要再分批次。

雖然錄取批次劃分的初衷並不是為高校劃分層次,但是事實上被劃入本科一批次的高校多為包括名校在內的當時的全國重點高校,被劃入本科二批次的高校多為普通本科高校,而被劃入本科三批次的高校多為21世紀以後本科擴招後新設立的民辦高校或者與公立高校合作的民辦獨立學院。而且各省高招辦在每年高招錄取的時候還通過行政手段規定了各個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一本線、二本線、三本線。對考生來說,只有達到相應的最低錄取批次控制分數線才有資格被該批次的高校錄取。對高校來說,不能以低於本校所在批次分數控制線錄取考生。因此逐步在人們心中,一本、二本和三本確實成了高校層次劃分的一個標籤。各省發佈高校招生計劃時候也是把高校分批次排列的。考生填報高校志願的時候,也是分批次填報的。高校錄取的時候,首先一本高校先錄取,一本錄取結束後沒有被錄取的少數一本線以上的考生和二本線以上考生放到一起進行二本錄取,二本錄取結束後的剩餘考生再進行三本錄取。

本科高校的分批次錄取還影響到中學。各個中學都以學生能被一本高校錄取為榮。社會公認評價高中教學水平的一個指標叫做一本錄取率,就是學校所有高中畢業生考入一本學校的學生比率。或者叫做一本上線率,就是學校所有高中畢業生中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的學生比率。

分批次錄取的初衷雖然只是為了提高錄取工作的效率。但是由於上述原因相當於人為地把高校分為三六九等。不利於高校平等競爭。比如某一位分數只能達到三本層次的考生,由於具備某種特殊才能被一本層次高校看上,也不可能跨越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被一本高校錄取。同樣一位高分考生放棄一本高校寧願到自己中意的三本學校一個特殊專業去讀書也會被嘲笑。分批次錄取也同時造就了學歷歧視。學歷歧視不僅體現在招生環節,也體現在就業環節。就業時候用人單位歧視三本畢業學生。針對批次錄取的這些弊病,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即將在全國鋪開的高考改革將合併本科招生批次。2017年已經在上海和浙江試點實施。將所有高校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和三批次分步驟合併為一個本科錄取批次。未來只有本科,一本、二本和三本的稱謂將不復存在。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批次合併只是高校錄取的時候不再分批次,這個過程並沒有任何一所高校被取消或者解體。所以提問者說的三本取消了是不確切的。不是這些三本學校取消了,或者解散了,是這些原來的三本學校不再叫做三本學校了,而是與原來的一本、二本合在一起統稱為本科學校了。也不存在“那些三本學校怎麼辦?”這樣的問題。或者說原來那些三本該招生還是在正常招生,只是不再叫三本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本科各個批次合併為一個本科批次了,但是它們歷史以來在人們心中的固有的影響將不會在短期內消除。各個學校在人們心中留下的一本、二本、三本學校的層次是不可能一時消除的。甚至在批次合併之後,考生報志願選學校的時候,腦子裡還想的是原一本、二本還是三本的學校。而且也必須承認,在現階段通過這樣的思考更容易快速分辨學校的層次。

各省區在進行招生批次合併的時候,也會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首先合併將本科三批次和二批次合併為本科二批次,一兩年之後再將本科二批次和本科一批次合併為本科批次。讓考生逐步適應。批次合併後考生和家長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不容易區分哪些高校是原二本?哪些高校是原三本?最準確的辦法是閱讀高校的招生章程,看辦學歷史比較短的民辦大學是三本,辦學時間長的公辦學校是原二本。最簡單最快速的辦法是看學費。學費比較高的是原三本。


晨霧


就目前國內的高考情況來看,多數的省份已經取消了三本批次的招生,其實真正瞭解的人都知道,雖然說三本招生取消了,但是換湯不換藥,其本質卻沒有改變。國內現在僅有個別的省份,依舊存在三本批次招生的情況。

一般來說國內所有的三本院校,主要分為兩種:“民辦院校以及獨立院校”。並且獨立院校雖然說是公辦民助,但其性質還是屬於民辦院校。雖然說國內三本批次招生合併到二本批次,但是其招生分數、學費、性質都沒有任何的改變,僅僅是稱呼有些變動罷了。

至於像你問題所說的,三本取消了,三本院校該怎麼辦?

肯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因為三本院校或者說民辦院校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貿然取消的話影響比較的大。目前的話只是將招生批次合併,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的。

對於三本院校,之所以不受人待見!一方面是因為其實力相對公辦的學校多多少少有些差的;另一方面因為其是民辦,學費方面要比公辦的學校貴上很多,這也是其主要的問題所在。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榮耀NLP


你這個概念有問題,首先要說的是不是取消三本,而是三本改制的問題,三本院校轉型的問題。根據關於加大民辦院,獨立學院改制轉型的有關文件,所有的獨立學院都必須轉為民辦院校,和原來的母體脫鉤;對民辦院校進行治理整頓,符合條件的,合併成二本院校;不符合條件的予以取締或轉型。轉型就是轉為應用型高職院校,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因為,三本院校一般來說都是應用型大學,所以教育部的定位是非常準確的,也是切合客觀實際的。

三本院校合併成二本院校,是我國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現在在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採取了這種招生的體制和模式;從全國範圍來看,在2020年前後基本改革結束,全國各地將實行新的招生模式,有不少地區正在採取過度的方式,讓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平穩著陸,無縫對接,確保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圓滿順利完成。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我覺得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挺搞笑的,用一句俗語來說,那就是“脫了褲子放屁”!當然這句話可能不太雅觀,但事實確實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三本其實就是第3批次錄取。高考後,考生的分數出來之後,會劃分幾個等級。能夠達到第一等級分數的學生會在第1批次錄取,也就是說第1批次的考生可以選擇任何一所學校,因為這時候你的選擇權力是最大的,但是並不是你選擇的學校就會錄取你,學校也會根據報名的學生的分數高低來錄取。當第1批次的學生錄取完了之後,會進行第2批次的學生錄取,這時候學校招生沒有招夠的,學校會繼續在第2批次的學生中進行錄取。其次,就是第3批次的學生進行錄取,人數沒有招夠的學校,會繼續在第3批次的學生中進行錄取。


現在在我國大多數的省市,已經將三本取消了,變成了二本,所以現在二三本合併了。許多人可能就擔心了,那些三本取消了,那三本的學校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什麼樣的學校好,什麼樣的學校差,我是由一個名頭決定的,而是由這個學校的綜合實力決定的,在所有的高校排名中,即使他取消了三本學校的名頭,但是依然排名不可能往上增加。所以學生在你報考學校的時候,會根據學校的排名以及學校的綜合實力進行評估選擇學校,而不僅僅會根據這個學校是二本還是三本進行選擇。


就像我們買東西一樣,如果你要去買一條魚,大家都知道,白鰱魚的價格要比花鰱魚的價格低很多,如果有一天白鰱魚改了個名字叫做黃鰱魚,那麼它的價格會比花鰱魚的價格高嗎?其實並不會的,只是換了一個名字而已,到底什麼樣的魚值錢?什麼樣的魚不值錢,消費者心中是雪亮的。


當然國家之所以取消二本和三本,可能更多的也是為了讓學校進行自我競爭,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在自主選擇的時代,沒有二本或者三本的劃分,哪些學校好,哪些學校不好,會更快的區分出來。


之了老師講會計


  多數省份的三本取消了,很快二本也要沒了,這個過程實際上是錄取批次的調整,將原來的本科高校分一、二、三批錄取,最終合併成一個批次。

  本科錄取批次合併,對學校的辦學屬性、收費標準沒有任何影響。三本學校提到二本招生,其民辦的屬性不會改變,高收費也不會改變,短期內高校的社會認可度也不會改變——原來一、二、三本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當然,本科批次合併後,對於原來錄取批次靠後(尤其是三本)的高校是有利的,有實力的二、三本高校,合併批次後將有機會爭搶到更好的生源。


  新高考合併本科批次的同時,也將實行按專業投檔、錄取的模式,這對高校之間的生源競爭必然帶來很大變化——很多高校的冷門專業投檔線會下降,原來二、三本的熱門專業錄取線則很可能會上漲。這是新生、家長需要面對新形勢。


高考志願梁老師


其實,我國高校本來就沒有所謂一本二本三本學校的稱謂,過去因為全國高校錄取時分為一二三個批次錄取,人們就習慣將第一批次錄取的高校叫一本學校,第二批次錄取的高校叫二本學校,以此類推分出了一二三本的高校。

2017年,全國高改開始,部分省份將第三批次與第二次批次錄取合併進行;2018年,一些省份又將第二批次與第一批次的錄取合併進行,只分本科與專科兩個錄取批次,給人一種印象似乎二三本的高校取消了。其實,這只是一個錯覺,原二三本學校還在,只是錄取時與原一本學校同時進行了。雖然說錄取批次合併了,但是錄取時還是按分數從高到低錄取的,原一二三的界限仍在,只是錄取效率提高了。因為,原來只能上三本的分數,無論如何合併錄取批次、如何同時進行錄取,你都是無法讓原一本的高校錄取你的。

隨著高改的深入,有傳聞說原來一些第二、第三批次錄取考生的高校(原二本三本),日後將以收錄高職生為主,不知真假。對此舉措,我舉雙手贊成。

我國高校自擴招之後,經歷了一個大發展時期,一些專科學院甚至一些職業學校,通過合併、升格,成為了本科學校,一時間讓中國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狂飈軌道,大批考生圓了高考之夢。但是,高校教育的一些弊端也開始出現,高等教育質量的下降、以及職業工人培養出現滑坡的現象也顯現了。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事,我一名大學同學畢業分配到一個大專學校當老師,後來這個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因為升本科需要一定的資質,比如師資需達到一定數量與水平,而我同學的這個學校當時是達不到的。為了趕上學校升本這趟車,我同學說,學校就將所在城市所有有中高級職稱的人都聘為老師(有的有教學任務,有的就只是掛個名而已),這樣終於達到了學校升格的資質,學校順利成為了本科院校。大家用屁股想想,都可以知道這樣的本科學校教育質量如何了。這種現象,可以說在許多專科學校升格本科院校過程中是比較多見的。

原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還造成了一些原本只為培養職業技術工人院校的學生,也升高了自己期望,認為自己是大學生了,不能再降格去工廠當技術工人了,使我國職業工人的培養出現斷層,這和現在我們倡導培養“大國工匠”的精神是不相符的。所以,讓一些原本就不夠格的二三本高校迴歸專科(高職)教育,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