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瘋狂“追逐”稻?

你知道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是什麼嗎?答案就是稻。中國是亞洲稻的原產地和世界稻作起源中心之一(西非有栽培產量不高的非洲稻,作為另一稻作起源地),史前栽培稻遺存的出土地點已達一百六七十處,時間在萬年以上的就有數處。以中國為中心,進一步向四維輻射,傳播的不僅是有形的稻(包括稻作技術),還有無形的稻作精神文化。

為何瘋狂“追逐”稻?

稻與稻作是兩回事兒

一般來說,伴隨稻的傳入,栽培技術也隨之而來,是為稻作的發端。

然而例外並不罕見:歐洲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進口大米,特別是羅馬帝國和希臘,但歐洲於中世紀後期才開始栽培水稻。稻的栽培技術首先傳入西班牙,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15世紀,意大利才開始種植稻並逐步擴大稻的種植面積。15世紀時,葡萄牙從西非掌握稻的種植技術,並開始在本國種植稻。從稻作角度來說,法國栽培稻要晚於伊比利亞半島。

可以說,歐洲人從很早就瞭解稻米到開始種植,再到逐步擴大種植面積,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又發生了意外“事故”:16~17世紀,瘟疫流行,除了少數水田之外,稻作在歐洲幾乎絕跡。

非洲亦是如此,在不少地區,稻傳入之初僅作為商品存在,並未融入當地的種植制度。等到阿拉伯人將稻的栽培技術傳入埃及時,已經是639年的事情了,此時

距有關亞洲稻在埃及的最早記載正好相隔1000年。在亞洲朝鮮半島地區,距今最早的水稻遺存出現在4300年前,但是稻的栽培技術在全島普及則是在距今2300~2100年的“青銅時代”。

為何瘋狂“追逐”稻?

河姆渡的稻作文化

栽稻有先後

即使是在同一個國家,稻的栽培技術的普及時間也各不相同。

早在公元前4世紀秦朝統一之前,稻的栽培技術便由逃避戰亂的吳越人(江南)渡海帶到了日本九州一帶,這是日本有栽培稻的開端。隨之誕生的稻作文化被稱為“彌生文化”,並直接導致漁獵文化形態“繩文文化”生存空間的壓縮。在此之後,稻的栽培技術在日本多地“開花”:1世紀時,傳入京都地區;3世紀時,傳到關東地區;12世紀時,本州北部才開始種植稻;更晚的是北海道地區,直到明治時期,稻才得以在此地種植。

為何瘋狂“追逐”稻?

日本稻作文化

由於稻可能經過多次引種才能最終在當地紮根,且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也可能分別引種,最終的結果是稻在全區域的普及包含了不同的品種。

另外,有很多國家之間的稻作流動是雙向的。如中國和東南亞均是稻的最早馴化中心,在不斷交流過程中,著名的水稻品種占城稻(越南)在1011年經由福建,引種到我國江南一帶。

再如,朝鮮半島的稻作本從中國傳入,但到宋代時又從朝鮮地區引種了黃粒稻……這樣複雜的傳播路線構成了稻品種的多樣性,也共同構成了傳統種質資源的寶庫。

為何瘋狂“追逐”稻?

稻作文化與銅鼓文化

早在春秋時期,銅鼓便主要用於祈求稻的豐收。中國西南地區是銅鼓文化的發源地,從我國西南地區到東南亞銅鼓發掘的時空序列中,可窺見銅鼓自北向南的傳播路徑,稻作文化的遺蹟等於銅鼓的遺蹟。穀神崇拜也是東南亞神話中門類最全、數量最多的神話系統。究竟是亞洲人飲食習慣成就了稻,還是稻塑造了亞洲人的飲食習慣,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為何瘋狂“追逐”稻?

苗族蠟染銅鼓紋

日本人的稻米情節

著名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認為,實施稻作是“獲得文明證書的一個方式”。

1700年,日本人口已達3000萬,眾多的人口全靠水稻養活。稻對世界的影響,遠不止作為一種提高產量的作物那麼簡單。與中國同為東亞文化圈的日本,可能是受中國稻作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日本人對水稻的熱愛較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憑藉對水稻堅定不移的信念,日本創造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多樣的習俗,塑造了以稻米為主食的日本人的性格和精神。以“飯稻羹魚”為核心的膳食結構,在一定意義上繼承了古代中國江南一帶的文化內核。

稻米這樣一種主食業已成為日本人集體自我的象徵,稻米的重要性在日本主要的節日和儀式中被充分展示,隱喻概念化了自我和他人的關係。

為何瘋狂“追逐”稻?

日本稻田畫

為何瘋狂“追逐”稻

雖然稻由哥倫布及其後的商隊傳入美洲,但種子和栽培技術的傳播以及稻在美洲的廣泛種植,則是來自西非“大米海岸”的黑奴的貢獻,即黑奴的種植經驗和消費量。

稻在美國的傳播,促進了北美灌溉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低窪溼地的開發,進一步加強了堤壩等水利設施的建設;還促進了脫粒、揚篩等農具的發明和完善。到19世紀20年代,稻在美國的生產、加工、銷售已經直接實現了一體化,形成專業化主產區。

為何瘋狂“追逐”稻?

由於稻的單產量遠高於麥,所以稻的傳播對傳統食麥區(典型的就是歐洲)也造成巨大沖擊。即使西方人並不以稻米為主食(當時只有窮人才吃稻米),但因為稻是一種高利潤的經濟作物,在出口創匯中的利潤不容小覷,西方人也都爭先恐後地“追逐”水稻。1740年後,稻成為繼菸草、小麥之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第三大農作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