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特殊時期的“自我革命”——解析南下紅軍在蘆山任家壩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一段特殊時期的“自我革命”——解析南下紅軍在蘆山任家壩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任家壩會址所在村落石家溝

一段特殊時期的“自我革命”——解析南下紅軍在蘆山任家壩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石家溝紅軍廣場

一段特殊時期的“自我革命”——解析南下紅軍在蘆山任家壩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任家壩會議會址

作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以自我革命重要特點之一的南下北上之爭,起於甘牧、阿壩,終於雅安蘆山,並最終以蘆山縣召開的任家壩會議為標誌取得了勝利。1935年6月,一、四方面軍會師以後,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南下北上所作的艱苦鬥爭,統一了南下紅軍思想,結束南下錯誤,重新北上抗日的歷史,是一段中共黨史上不可或缺的自我革命的典型案例。而朱德的一面講團結,一面講鬥爭的“轉寰”藝術成為我黨自我革命的寶貴經驗,朱德南下蘆山的黨內自我革命過程可分為“三步曲”。

一、南下過程中朱德同張國燾即講團結又講鬥爭贏得了說服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機會

大家對張國燾在川陝蘇區“大肅反”的歷史的殘酷性應當清楚,如果朱德對張國燾的態度“冷硬甚至對立”,激怒了張國燾,那麼很有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朱德了。這一點,從朱德後來的一段話可以看出,當四方面軍重新北上去同中央會合時,他對五軍團政治委員李卓然說,“你看!現在還是黨的路線勝利了。如果我在初時不忍耐,就不能取得以後在四方面軍工作的地位。如果沒有工作的地位,那麼就不能說服四方面軍幹部了。”

全師以後,張國燾憑藉軍事實力,大肆向黨要權爭權甚至另立中央的緊要時期,朱德儘管意識到張國燾的行為性質惡劣,但他始終堅持天下紅軍是一家,紅四方面軍仍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因此採用了既講團結,又講鬥爭的自我革命的鬥爭方式。徐向前回憶道:“朱德同張國燾的鬥爭,絕不像‘左’傾教條主義者那樣,牙齒露得越長越好,而是心平氣和,以理服人,一隻手講鬥爭,一隻手講團結。我去紅軍總部彙報時,曾不止一次見過他同張國燾談論另立‘中央’的問題。他總是耐心規勸張國燾,說你這個‘中央’不是中央,你要服從黨中央的領導,不能另起爐灶,鬧獨立。張國燾就勸朱德同志出面,幫他做黨中央的工作,要中央承認他的‘中央’是合法的,是全黨的唯一領導。倆人的意見,針鋒相對,誰也說不服誰,但又不妨礙商量其他軍事行動問題。張國燾理不直,氣不壯,矮一截子,拿朱老總沒辦法。朱總司令的地位和份量,張國燾是掂量過的。沒有朱德的支持,他的‘中央’也好,‘軍委’也好,都成不了氣候。張國燾是個老機會主義者,沒有一定的原則,沒有一定的方向。辦起事來,忽‘左’忽右。前腳邁出一步,後腳跟說不定就打哆嗦。朱總司令看透了他,一直在警告他,開導他,制約他。因而張國燾心裡老是打鼓,不敢走得更遠”。張國燾在回憶錄中也承認,“顧到朱德所說留下轉圜餘地的意見”,不敢把事情做絕。

正是朱德這種“轉寰”的藝術鬥爭,使朱德獲得了機會和時間,深入做廣大四方面軍指戰的思想工作。

二、“釜底抽薪”無動聲色地做四方面軍廣大指戰的工作為最終勝利奠定基礎

最初,朱德通過康克清等身邊人員向南下紅軍廣大指戰員傳遞信息,艱難地做四方面軍的工作,張國燾察覺後,把朱德身邊工作人員逐漸進行更換,甚至就連康克清都被調到省委黨校工作,每週才能與朱德見一次面。到了蘆山以後,隨著戰局形式勢的改變,朱德的工作條件、環境了改變了不少。據傅鍾《征途集》回憶,當時,被扣押的廖承志也獲得了一些自由,可以參與工作,他們利用在蘆山飛仙關打下的敵人飛機零件組裝成收音機,廖承志懂10多個國家的語言,他們收聽其他國家的節目,知道了北上紅軍直羅鎮戰役等一系列重大勝利,大大鼓舞了南下紅軍士氣,通過收音機,他們也知道了國際反法斯的戰爭形勢,知道了中國抗日戰爭面臨的形勢,這些信息通過小報或口訊迅速在四方面軍傳播,使廣大四方面軍逐漸意識到張國燾南下的錯誤和中央紅軍北上的正確,為下一步任家壩會議統一思想作好了鋪墊。

鬥爭中,朱德還始終和黨中央保持聯繫,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有效地開展對張國燾的鬥爭和對四方面軍的思想工作。一九三五年歲末,也就是十二月三十日晚八時,朱德致電毛澤東、彭德懷等,提出:“我處與一、三軍團應取密切聯繫,實萬分需要,尤其對敵作戰互通情報,即時建立”,並介紹了四方面軍掌握的敵人調動情況,最後說:“你處敵情近況望告”。一、四方面軍分離後,紅軍總部的通訊聯絡機構被張國燾控制著,這是朱德第一次以個人署名發給黨中央的電報。毛澤東接電後十分興奮,立刻親自起草一份長電,在一九三六年元旦直接復給朱德,一開頭說:“本應交換情報,但對反黨而接受敵人宣傳之分子實不放心,今接來電,當就所知隨時電告。”接著,就將中央紅軍到陝北後的各方面情況和他所瞭解的國內國際時局動向,儘可能詳盡地作了通報。這樣,也為排除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障礙把兩支革命力量再匯聚到一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大決戰”任加壩會議成功孤立並迫使張國燾放棄錯誤思想和行動重新北上抗日

1936年1月26~27日,由南下紅軍省軍級以上高級幹部參加的任家壩會議在中國工農紅軍總司念部這個小院落召開。朱德、陳昌浩、徐向前、傅鍾、張國燾等人參加會議。這次會議主題是“傳達新的策略路線”,“急謀黨內統一”,即以貫徹黨中央瓦窯堡會議和共產國際指示精神,決定結束南下,回師北上,因而是一次具有積極意義的歷史會議。是朱德等革命前輩同張國燾思想的“大決戰”。由於有以上的鋪墊,這次會議十分成功。

時任紅三十軍軍醫院政委的董洪國將軍參加了會議,他在回憶錄中寫道:事先佈置好的三間大房子是會場,到會的人不少,三間房子坐得滿滿的。會場中間的牆上掛著一張世界地圖和一張中國地圖。會議第一天上午,朱總司令作報告,不時指點著地圖,讓我們聽懂、看清。我們聚精會神地聽得很起勁。朱總司令主要向與會人員分析了全球、全國的形勢,讓幹部們深入淺出地瞭解學習、理解瓦窯堡會議精神,認清南下是錯誤的,北上抗日才是正確的。

第二天上午,是總政委陳昌浩作報告,主要講:一是《抗日十大綱領》和《八一宣言》,他逐條講解,說明如何才能堅決執行。二是明確宣佈撤銷以張國燾為首的黨中央(第二中央)。但是陳昌浩解釋說,黨中央的機構要等召開“七大”時再解決,現在成立了三個臨時分局,這三個局都屬共產國際領導。三是講了土地政策問題。四是講了建設大西北根據地和在少數民族地區成立蘇維埃政府問題,還講了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以及注意紀律等問題。

徐向前回憶,任家壩會議討論的主題是黨中央發來的《十二月決議》要點。“《決議》要點明確指出,在民族革命新高潮中,一部份民族資產階級、鄉村富農與小地主、小軍閥,有同情和參加革命的可能。黨的策略路線是發動與組織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結成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反對主要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與反動頭子蔣介石。為此,黨的具體政策上,必須實行若干轉變,如準備直接對日作戰,團結一切革命的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優待反日反賣國賊的白軍航官兵,不再沒收富農的土地和財產,用比較寬大的政策對待工商業資本家等。為堅持黨對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必須反對當前的主要危險關門主義傾向,同時也不放棄反右傾的鬥爭。”

為宣傳任家壩會議精神,紅軍總政治部於1936年2月7日製定下發了《對白軍官兵宣傳鼓動的標語口號》和《對民團、綠林弟兄的標語大綱》。1936年2月8日,總政治部又發出了《關於白兵工作運動周的決定》,確定把“白兵工作作為目前民族革命戰爭新的形勢面前的最中心工作之一”。提出了“關於白兵鬥爭的中心口號”。1936年2月10日製定併發出了《關於目前宣傳工作的報告大綱》。大綱說,目前宣傳工作最中心最緊急的任務,就在於用一切的力量去暴露日本強盜的兇暴侵略行動與蔣介石無恥的賣國政策及欺騙,去說明日本強盜與蔣介石是滅亡中國當前最主要兇惡的敵人,去煽動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中國人聯合起來,去開展民族革命戰爭,匯合土地革命與民族革命的巨潮,結合民族革命戰爭與國內階級戰爭,去戰勝日本強盜及漢奸賣國賊蔣介石,爭取中國的獨立與解放(黨中央指示)。”大綱對目前黨的策略路線作了詳細解釋。

在仁加壩會議後,張國燾儘管仍在為自己的錯誤作百般辯解。但在行動上他還是積極貫徹中央瓦窯堡會議和共產國際指示精神,這說明張國燾立場已經有所轉變,他不再抗拒林育英的調解,不敢再以“中央”自居。任家壩會議後的第二天,張國燾到蘆山縣城召開各機關的活動分子會議,作了《關於民族革命的高潮與黨的策略路線》的報告,宣傳瓦窯堡會議精神。

任家壩會議,標誌著黨中央同張國燾南下分裂黨行動的徹底失敗,中央紅軍北上抗日是完全正確的!蘆山縣任家壩會議,實現了南下紅軍從“南下的失敗”到“北上的勝利”的轉折。

四、任家壩會議的歷史價值、精神內涵分析及蘆山紅色文化挖掘利用方向的定位

自我革命是黨最難能可貴的品質。紅軍長征的鬥爭集中體現在對敵鬥爭、同惡劣自然環境鬥爭和自我鬥爭。歷史證明,三大斗爭中,對紅軍長征勝利乃至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起最關鍵作用的還是黨內的自我鬥爭,即自我革命。

因為“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老鷹一生要活70年左右,但到40歲左右時,它喙不再鋒利,它的爪,變得僵硬;翅膀顯得十分沉重。這時的雄鷹,將面臨痛苦的抉擇,要麼等死,要麼必須想辦法使自己經過痛苦的生死境界獲得再生。 它必須用自己的喙撞擊岩石,直撞得鮮血滿嘴 ,生生地將它敲擊脫落 。而後靜靜地等待新喙慢慢長出;待新喙長出之後,再用它把自己爪上的指甲硬生生的從厚厚的肉一根根拔掉,再苦苦等待新的指甲長出;待新的指甲長出後,再把自己的羽毛一根根拔掉。5個月後,雄鷹就能涅槃重生了。從長征的過程中,黨內自我革命也是十分殘酷和慘烈的,如果沒有黨內自我革命的勝利,毛澤東不會走上領導崗位,如果沒有北上的勝利和南下的失敗,長征不會勝利。毛澤東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而與自己鬥,黨能保持永久先進,而個人能永保青春。共產黨最優良的品質就是能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整黨整風、從嚴治党進行自我革命,儘管痛苦,但能保持黨永遠年輕,站於不敗之地。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自我革命是我黨永葆先進、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而這需要一種“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毅力以及自我革命的藝術經驗。從南下紅軍朱德和張國燾的鬥爭歷史中可以涉取自我革命的毅力和勇氣及歷史經驗。習近平在紀念朱德同志1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也高度評價了朱德在紅軍南下的表現:朱德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錯誤進行了毫不妥協的鬥爭,團結紅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毛澤東同志也稱讚朱德同志在這場複雜的鬥爭中“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因此,蘆山紅軍文化宣傳和利用的定位應當抓住仁加壩會議作為我黨自我革命的一次重大實踐地將朱德與張國燾作鬥爭的歷史作為自我革命的教材加以利用和開發。同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活動正當逢時,且永不過時。(中共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 蘆山縣老區建設促進會 駱志勇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