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20萬,距南寧市100公里

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8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上思縣來說,人口超20萬,縣城距南寧市僅100公里,距防城港市116公里,距東興市130公里。在歷史上,上思這一地名因為一條河而得名。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20萬,距南寧市100公里

首先,上思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介於東經107°33′~108°16′,北緯21°44′~22°22′之間。東與欽州市交界,西與寧明縣接壤,北與扶綏縣毗鄰,東北與邕寧縣相連。縣境東西長約68.1公里,南北寬約49.5公里,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上思縣的縣城距南寧市僅100公里,距防城港市116公里,距東興市130公里,也即該縣擁有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就上思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之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思縣一帶屬象郡這一建制。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20萬,距南寧市100公里

到了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今防城港市上思縣一帶屬合浦郡地。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該地區分屬鬱林、合浦二郡地。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上思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初為交州的鬱林、合浦二郡地,至永安五年(262年)改屬鬱林郡地。西晉消滅東吳後,今上思縣一帶屬鬱林郡地。東晉時期,分鬱林郡設立晉興郡,該地區屬之。南朝宋、齊、梁、陳時,今上思縣一帶分別屬廣州的晉興郡地和南定州的晉興郡地。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該地區屬鬱林郡。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20萬,距南寧市100公里

唐朝貞觀十二年(638年),清平公李弘節遣欽州鎮守寧師京沿劉芳開至交趾的故道,在今上思縣一帶設立瀼州。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瀼州改為臨潭郡;領瀼江(又稱臨江)、波零、鵠山、宏遠4縣。彼時,唐朝又在該地區設立羈縻上思州,屬邕州都督府。就上思這一地名,一說是縣境有瀼江,壯語“瀼”與“上”字同音,“思”為壯語的“溪”,因而得名“上思“。五代十國時期,今上思縣一帶為南漢地,沿襲唐制。北宋建立後,撤銷瀼州,併入羈縻上思州,隸屬邕州。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20萬,距南寧市100公里

最後,元朝建立後,改羈縻上思州為上思州,今上思縣一帶屬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屬左江思明府。洪武二年(1369年),將上思州改稱高噩州;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複稱上思州,今上思縣一帶屬之。清朝建立後,上思州屬南寧府。到了1913年,正式改為上思縣,屬南寧道。1971年,上思縣屬欽州地區。1993年5月,上思縣劃歸防城港市。截至2018年底,上思縣總面積達281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3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