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劳务派遣制有必要存在吗?你怎么看?

YL老猫


劳务派遣的目的是解决用工困难的问题,有其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现实的社会需求。但因为近些年来劳务派遣公司对劳务派遣员工越来越无下限的剥削,导致对劳务派遣公司的声讨之声日盛!说实话,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讲,我是希望劳务派遣公司消失的;不过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取缔劳务派遣公司能不能解决所有难题,还有待商榷。即使真的把劳务派遣公司这种东西取消了,可能还会有别的用工形式冒出来,其根本和关键还在于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到位。

劳务派遣的现状

以我所在的某事业单位为例,劳务派遣人员和在编人员的工作内容完全相同,但在薪酬及福利待遇上差距甚大。

先说薪酬,劳务派遣员工的薪酬,大部分都没有在编员工的一半多,成长空间也是非常有限,且五险一金极低,尤其是住房公积金,许多劳务派遣员工每个月只有象征性的一块钱,而在编人员普遍都是顶格12%。

再说福利待遇,劳务派遣人员没有第十三个月工资,没有绩效,甚至连加班都没有加班费,唯一的工会福利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发放。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劳务派遣员工没有编制,无论工作干的多好,都几乎没有任何提拔晋升的空间,与所有好事基本绝缘。


劳务派遣受用工单位欢迎的原因

对用工单位来说,劳务派遣人员的优势还是很多的,这里简单列举几条:

一是年富力强。劳务派遣员工普遍年轻,可以承担相对较重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在编人员不愿干、不想干的工作,几乎都由劳务派遣人员来承担。

二是即插即用。劳务派遣员工没有编制,每月的考核还需要用人单位签字盖章,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在用工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领导怎么安排就得怎么干。

三是节省开支。劳务派遣员工无论是薪酬工资还是福利待遇都要比在编员工低的多,同样用一个工可以节约不少的财政开支。

四是风险性小。劳务派遣员工在参加工作前都已经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一旦出现问题,用工单位几乎不用承担责任。

五是可以背锅。要开除一个正式在编员工不容易,但要开除一个劳务派遣员工则相对简单的多,一些棘手的不好处理的问题交给劳务派遣员工做,即使出了问题,也可以让其背锅。

六是没有竞争。因为没有编制,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没有任何竞争的资本,对正式员工来说,劳务派遣员工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许多年轻的正式员工迫切希望单位多用劳务派遣员工,自己的成长晋升之路才能更加顺畅。


劳务派遣制度的弊病

虽然劳务派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人单位用工难的问题,但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对劳务派遣员工来说,前途不明。许多劳务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都是十年劳务合同,但十年结束后,到底是自由发展还是有制度保障,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许多劳务派遣员工也遭遇了“中年危机”,在合同快到期的最后几年根本无心工作。

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说,阻碍了人才的培养。许多单位的领导都有喜欢用人不喜欢培养人的毛病,因为劳务派遣员工的存在,工作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领导也不会有危机感。但劳务派遣员工一旦离开,不少单位就会立马陷入瘫痪状态。

三是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难得到保障。一方面是劳务派遣公司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无情剥削,这是矛盾的集中点和根源;另一方面是对劳务派遣公司监管的缺失,导致劳务派遣公司为所欲为。


破解劳务派遣难题的出路

要想解决劳务派遣难题,单纯的用保留或者取消,显然是不可能解决的。

首先,要从制度上完善。要通过立法等形式,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让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对劳务派遣用工作出明确的规定,合同签订多少年,合同到期后怎么办,合同双方都要履行怎样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二要对工伤、休假、值班等涉及劳务派遣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明确和规定,让劳务派遣员工有维权依据。

其次,要从薪酬体系上完善。要朝着同工同筹的方向努力,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定级、职称、工资成长等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五险一金、加班费、绩效考核、节日福利等问题上,要让劳务派遣员工感受到实惠和尊重。

第三,要从监管上完善。制度再好,不按照制度执行,一切等于零,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要对劳务派遣公司实行零容忍政策,对违反规定侵害劳务派遣员工利益等行为,该约谈负责人的要约谈,该纳入诚信黑名单的要纳入黑名单,违法行为严重的要依法取缔。二要加大对劳务派遣公司违法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的资金成本,让其敬法畏法,从不敢违逐步实现不想违。



综上所述,存在即合理,劳务派遣制度既然能够存在几十年,就说明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指望一棒子打死来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疏堵结合,既要堵住劳务派遣公司违法犯罪的路,也要疏通劳务派遣员工和劳务派遣公司之间的结。奉劝对劳务派遣制度颇有微词的各位,劳务派遣需谨慎,万不得已不可为。

以上,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职场卡哇伊


尽管劳务派遣制和业务外包制也是一种合法的用工形式,在国外职场也大量存在;尽管劳务派遣制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国企用工矛盾,从解决就业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尽管劳务派遣制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招人用人的惯例,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劳务派遣制没有必要存在,希望它只是一种用工的过渡形式,早晚要被规范的合同制取代。

首先,劳务派遣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劳务派遣制尽管在解决国企用工矛盾中发挥了作用,但它的出发点就是一个怪胎。说它不必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它还是劳动合同制的变异品种。举例说明:企业用人,都是合同制。劳务派遣工也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用工形式不一样,劳务公司把人派遣到用人企业工作,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披着合同制的皮,干着不推卸责任、减轻负担的事。

其次,劳务派遣制是对合同制的伤害。第三方派遣,对谁有利,对谁有害,这是明摆着的。比如,企业用人,完全可以签劳动合同。用不好,或者用完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啊。但为何搞出第三方派遣呢?根本原因,除了国企的工资总额和定员限制,还有就是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管理负担。但是,用人单位不管,劳务公司应该管啊。但是劳务公司多是人头公司,就是只管人头,把员工派遣出去就行了,没有精力,也舍不得花钱去管理劳务工啊。比如说,劳务公司不太管员工的培训发展,反正劳务工是给用人企业干活。结果呢,劳务工,只是干活,成了两头不管的苦人儿。

再次,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用人单位不想把劳务工转为正式工。这是劳动法的一个盲点。比如,你跟企业签劳动合同,那么签两次,或者工作十年,就应该成为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工。可是,用人企业不想劳务工成为无固定期限的正式员工。就用劳务派遣制来逃避这个负担。

当然了,以上说的都是一些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制过程的不讲良心的做法。有些大型国企,劳务派遣制还是比较规范的。但是,这个制度的存在,无法解决劳务工的归属感和长期安全感,无法解决劳务工的幸福感,毕竟不是一家人,享受不到家里的福利待遇,总有一种二等公民的感觉。既然是给企业干活,为什么不好好对待他们呢?


职场火锅


很多通过劳务派遣方式上班的职工,都认为劳务派遣公司就是克扣工资,就是贩卖劳动力,都认为劳务派遣公司是吸血鬼,都在期望取消劳务派遣公司。

但是我要说,劳务派遣公司还是有必要存在,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立法,说明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用工是合法的,再者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用工,说明有这个市场存在!既然是合法的用工方式又有市场需求,为啥要取消呢?

当然,很多企业跟劳务派遣公司勾结钻法律空子,利用劳务派遣逃避相关责任,这是监管的问题,企业有违法企业,个人也有违法的个人,都一样,不能因为个别企业违法就把所有企业取消,也不能因为个别个人违法就不让再生娃娃,有闹的人心惶惶的地沟油,假药假医院等事件,难道把所有饭馆都关闭,把所有医院药店都关闭?肯定是不可能关闭的!

那么很多派遣工为啥要喊着取消劳务派遣公司,按照他们的想法,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没有身份,没有归属感,得不到升迁,工资比正式工低等,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是请想一想,取消了劳务派遣公司,这种现象就不存在了吗?假如真的取消了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该你没身份的依然没身份,该你没有归属感的依然没有归属感,不让你升迁的依然不让你升迁,干活多工资少的依然如此,请记住,影响你前途和收入的并不是劳务派遣公司,而是市场的需求和你个人的能力!


海纳百川158493579


我觉得就不应该存在,用人单位负担减轻了,但是员工的前途迷茫了,过了四十或者五十岁,精力不如从前了,被无条件踢出局,最好的年华都浪费了!我毕业后签了某央企的劳务派遣,一干就是8年,没有社保,一直渴望能转正,但是希望渺茫,承认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肯定不是最差的,眼看着一些工作能力差,有背景的都一个个签合同!后来转了人事代理,有社保,但是和正式员工还是有差别!后来觉得不是长久之计,一年后果断辞职,但感觉有点晚,耽误的时间太久了!


思念如风不回头


我就是做劳务派遣的,劳务派遣现在很多做的很优秀,比工人更了解企业,帮广大工友在老家就可确认面试和工作细节问题,免得工人跑到工厂才发现面试不通过,浪费时间和金钱。 另外劳务派遣可帮助工人定火车票,包大巴车,有的还报路费, 这些天好多工厂都是20几块钱一小时跟着劳务比直接去工厂每月多拿1500-2000元钱的。劳务派遣的工人第一次工资也是按时按工厂正式工标准发放的,是由工厂打工人工资卡的,这个大家尽管放心,完了劳务会按出发承诺工价给大家补发工资,也就是每月比正式工多的那部分工资。 比如这几天 泰州可胜都是24元一小时,成都富士康都是28元一小时,蓝思科技都是25元一小时,月上班300工时拿7000多工资的。比正式工划算。

另外很关键一点,我们还有专职驻厂工作人员为新工人提供接车 面试体检引导,大大提高工人的面试效率,以及后期岗位和宿舍调换等服务,甚至还能帮一些工人预付100-200生活费,是给工人外出异地打工提供了管家式的服务。大家好好想一想工厂人事部能做到这些不。

我们做劳务派遣,解决了工厂的用工荒,也给工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更让工人拿到了更高的工资,保险也为大家购买50万的商业险或者按要求缴纳社保。并且没有收取工人一分钱费用。

以上个人观点,用词不当的地方望谅解,我们至始至终都在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因为只有工人稳定下来工作,我们才能有回报;因为只有我们的工人都真正挣到钱了,后面才有更多的工人跟着我们。










好工作


说下我朋友的状态。从入职到现在,工作了两年,第三个年头。现在还没有辞职,今年6月份合同到期,现在整个人非常犹豫,觉得在这种单位呆下去一点出息都没有,另一方面现在辞职成本太高。一是工作现在比较难找。二是他全日制专科的学历有短板。三是他在的单位属于副县级,现在想考进来做个劳务派遣都是非常抢手的。四是他年龄也不小了,还没找对象,再没有工作,不敢想,太惨了。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辞职找工作很难。 跟我一起来的几个人现在走了有一半了,今年迎来了一批新的劳务派遣,基本都是关系户,能力差,但碍于关系人家不干活也不好辞了,我们这种没钱没势的,任人宰割吧。 目前的想法:有机会一定跳槽! 作为一个劳务派遣人员觉得很有必要答一下这个题。 毕业以后算是第一份比较正式的工作吧,一开始觉得劳务派遣挺好的,活不多,节假日也全。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他开始慢慢认清一些人的面目。 事业单位里的人,绝大多数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记住,同事就是同事!千万别掏出一颗红心来!!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天天闲的没事到处嚼舌头!嘴碎! 1。歧视。(这个要看领导的,没换这个领导以前没觉得歧视这么严重。)单位发工作手机,正式的一个样,领导们一个样,劳务派遣的没有。手机号,领导们和正式的99套餐还有家庭副卡,我们的45套餐,还得自己交15。体检,根本和我们没关系。 2。干工作。你干多少领导都觉得你干的不多,仿佛单位花了2000你就得干出8000的活,不然就是不干活。加班的时候一样加班,请假正式的制度上扣钱,实际不执行。劳务派遣,请假正常扣,加班白加。 3。工作常态。大部分人都是能推就推,真正干活的人很少,基本上单位内部都扯皮更别说群众办事了。很多人喜欢背后说别人,碎嘴,喜欢挑事。这种人不需要理他。有很好的人,但是不多,一个单位40个人里能有2个。15个领导里能有一个好领导。 4。学点什么。知道机关单位工作大概是个什么样,基本的材料能懂,实际用处不大。考试的用处也不算大。但是锻炼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磨炼性格,在这种单位都能活下去,其他的地方基本也没问题。不好处是领导如果不好,你也会被带坏。 5.他的现状。劳务派遣现在第二年,感觉已经干不下去了,跟第一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没有了工作的热情,疲于应付。看透了很多人,知道了很多事。心很累,对人很失望,对体制也很失望。 结合我的经历,如果想长期干下去,需要跟对领导选择好单位。其次,劳务派遣只能作为踏板,不是长远之计。最后,一年期最佳,两年尚可。要不进入体制享受正式待遇,要不离开体制,自谋生路。切不可如我一般夹缝求生!悔之晚矣!!


滕胖


劳务派遣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产物,从1930年左右开始诞生,在德国发源。当时德国是为了备战才发明展劳务派遣的,比如那些兵工厂的工人都是劳务派遣,后来美国也有样学样,二战结束以后,劳务派遣就传到了全世界,尤其是亚洲。

本来劳务派遣就是用在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岗位,像苹果公司的劳务派遣,就是员工食堂,清洁工,还有一些需要短期见效的项目,以及少数重复性劳动的岗位。

可是显然,我国的劳务派遣,它已经被滥用到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它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很多的领域,尤其是一些不该有派遣工的岗位,他也采用了大量的派遣工。

我为了保证这个帖子的存在,就不举例子了,如果非要举一点例子,那我就说,一些具有郑智属性的光辉岗位,是不能用派遣工的,要么你就给他转正,要么就不要用。

劳务派遣的滥用,真的会拖垮经济。我们知道,经济要增长,一个就是创造生产值,创造生产力,另一个就是让人去消费,可是劳务派遣造就了大多数月薪在1000~2000的人,请问这些月薪1000~2000的人怎么消费啊?

这些月薪1000~2000的人没有能力消费,更没有能力交税,他们对经济的贡献是微弱的。

好,我们再来看劳务派遣养活的那一些劳务派遣公司的吸血鬼是怎么消费的?呵呵,这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懒人(吸血鬼),他们去韩国消费,去日本消费,去澳门消费,就是不在内地消费。

一个小小的三线城市就有500多家派遣公司,活跃着的派遣公司可能有300家左右,几年前的数据显示,当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一共有6000多万名派遣工。这些吸血鬼吸的血已经够多了。所以,从2019年开始,最高层开始关注老百姓的疾苦,某些企事业单位已经取消劳务派遣了,而是改为跟员工直签!

社会已经开始变化了。

直签以后,员工的工资平均增加了1000多元,千万不要小看这1000多元,虽然跟正式工都没得比,但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他们已经不是劳务派遣工了,可是他们被劳务派遣了5年6年,7年,10年20年,他们需要时间去恢复,恢复他们做人的本来面貌,他们需要时间去舔舐自己身上的伤口,以及心灵的创伤。

我相信,过了这段恢复期,这些行业会慢慢的变好,我相信取消劳务派遣的这一些城市,他们的经济会变好,因为人们有能力消费了,这种消费能力也会带动很多产业的就业。

我们要充分的肯定这些城市的伟大成就,我们要大力去宣扬这种城市的正义,这些城市的部分企事业单位敢于取消劳务派遣,老百姓就要去拥护,就要去宣扬,就要去爱戴。

相比之下,那些一时没有取消劳务派遣的城市,我们就要花大力气去反映诉求,去催动它,让城市的管理层知道,发展经济,必须要让很多人的工资突破一个消费底线,比如三线城市到手月薪要达到3500~4500以上,这样才能消费得起。

想要搞好经济,把城市的大部分人的工资控制在月薪2000元是不行的,控制在1000元就更不行了。

还有一些少部分人抵制共同fuyu,抵制jingji发展,果真如此,你的格局就低了,今后的路也不是很好走,做人还是要心胸开阔,不要那么心胸狭隘,不要那么阴暗。


梦里澜涛


从法律角度讲,劳务派遣是用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新的工作岗位上,派遣时间不能超过半年。劳务派遣公司的资质也需要严格的审批流程。

而且劳务派遣也是要讲究同工同酬的。劳动者是和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同样享有休息休假、最低工资、社保等各项待遇。

劳务派遣作为用工形式的补充和丰富,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帮助作用的。

当然,理论和实际往往存在不一致的情形。

目前,多数劳务派遣都是长期工作于某岗位,而非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的工作。甚至于有些职工在单位工作多年,单位忽然找出一家职工听都没听过的派遣公司要求职工签劳动合同,以此规避用工风险。

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标准来判断,这些不符合劳务派遣“三性”的用工形式都不能判断为劳务派遣,即便劳动者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也应该认为该合同无效,劳动者与实际的用工单位成立劳动关系。但司法实践中,却并非如此。

只能说,制度是好的。

劳动者本人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单位拿给你一个东西,不要什么也不懂就签字,觉得没有什么。要知道,一旦走上法庭,你签过的字就是最大的证据,而你所谓的我签的合同根本就是空白的,是单位逼迫我签的等等,只不过是你的陈述,记住“口说无凭!”

各位劳动者们,记得工作中留个心眼吧,也许考勤表的一张照片能帮你要到加班费,也许一段录音能帮你证明那些有利于你主张的事实。谁都想老老实实上班,太太平平上挣钱。留存证据不是为了找单位麻烦,而是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有证据来维护。


劳动维权小百科


对于劳务派遣制度,我觉得要尝试从多角度来看:

  1. 从员工角度来看。劳务派遣公司可以说是一个剥削的存在。正规经营的劳务派遣公司在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将员工安置到另一家公司工作,工作的岗位大多也是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工资一般不会太高,提高收入的主要方式就是加班,社保都会正常缴纳,员工的一些基本福利也会都有。要是运气不佳遇到的是一家黑心的劳务派遣公司,在扣除了你的社保费用后,还不为你缴纳社保,工资可能也会以各种名义被扣除,最后被层层盘剥。

  2.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对于企业而言,劳务派遣公司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当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招工难已成为一大问题,企业生产高峰时,人事部门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招到大量的劳动用工,这是就需要劳务派遣公司,因为他们能在短时间之内招录大量的员工。并且随着企业员工的人数增加,企业自身用工风险也会增加,把员工放在劳务派遣公司可以降低自身的用工风险,同时也能节约用人的成本。甚至自身在出现一些用工违法行为时也能将锅扔给劳务派遣公司了。

  3. 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说。社会层面是一个很宽泛的层面,一方面劳务派遣公司的存在能解决很多人就业的问题,让更多刚刚来到新的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能第一时间招到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部分劳务派遣公司急功近利,克扣员工工资,侵吞员工社保,为了招工大肆扰乱市场秩序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诸多的负面效应。

综上所述,我觉得劳务派遣公司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企业需要。但是必须要进行自身的升级改革,保护员工的基本权益,重视员工的长远发展。

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的话,能做到第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存在太多劳务派遣公司随意侵占员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仗着部分务工者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肆意妄为。这更多的还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对这些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同时。劳动者自身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做好保护,不要到最后被卖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请叫我拉面桑


我们公司就有劳务派遣的员工,相同的工作强度下,他们的工资低,奖金低,还随时面临被清退的风险,且还经常被劳务公司吃钱,在公司找谁都不好使。


感觉就像是旧时代压榨劳工的地主,可为什么劳务派遣这样的用工形式在现在依旧会很多呢?


今年公司业务量剧增,人员老化,人手不够,就引进了一批劳务派遣员工。可能是因为今年效益会很不错,所以给予的待遇也远超过往派遣员工的水平。老派遣员工只能拿2000到3000不等的工资,他们这批新的派遣员工能够拿到4000+,且奖金还会给正式员工的一部分,虽然不多,一年奖金也能够拿到一万多两万了。


就苦逼的劳务派遣员工来说,这样的待遇已经是蛮不错的了,比公司好多后勤岗位都要拿得多。他们虽然依旧面临着随时被辞退的风险,但也拥有随时离开的权利。


公司的业务因为是野外施工,且因在大西北,冬季晚上的温度能到零下40℃,很苦逼,但是他们却可以选择躲开这一段时间,提前冬休,然后来年开春再签合同。我们自己的员工就得一年干到尾,多么艰苦都得顶上去。


其实有些时候,正式员工也会抱怨,本来冬天就已经够辛苦的了,劳务用工还要跑掉,这无疑增大了他们的工作量。


好吧,总而言之,劳务派遣公司本质就是输出劳动力,以应对部分企业在忙季需要人的情况。这个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业务量增减的情况,比招一个正式员工要划得来。所以,就以模式而言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但是正如题主所说,派遣制员工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可能是一个人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那里的人看你是花钱雇来的,根本不把你当人看,偏偏你在那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很是苦逼,这也是制度的缺失造成的。


说到底,一家好的劳务派遣公司是会为手里的员工争取利益的,因为公司存在的根本就是这些可爱的劳务派遣工们,所以,一家能够为员工考虑得很齐全、能够为员工争取权益的公司,是值得卖命的。


在外打工,谁都不容易,现在有一些黑心的劳务派遣公司,真的把人当作货物,扔给别人,然后收钱,压榨,什么都不管,这样的公司有一个查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