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明明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美國卻把大部分精力用來對付德國?

德國沙漠之狐隆美爾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計劃,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1941年12月7日是令世界各國領導人難以入眠的一天。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興奮了兩個人,惹怒了兩個人。英國首相丘吉爾得到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之後,非常開心,立即打電話給羅斯福,表示“慰問”。中國的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非常開心,中國終於等到了美國參戰。美國總統羅斯福顯然被日本的偷襲行為惹怒,但是他又有點開心,因為美國終於有足夠的理由參加二戰。徹底憤怒的那個人是日本的盟友希特勒。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破口大罵,大罵日本是豬一樣的隊友。德國發動二戰之後,儘量避免招惹美國人,生怕美國過早參加二戰。德國像對待祖宗一樣敬著美國,日本卻輕而易舉地把美國拖入二戰。德國人知道美國的戰爭能力,知道把美國拖入戰爭的危害。

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國會迅速通過了對日宣戰的計劃。1942年元旦,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組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國對德意日法西斯宣戰,不得同法西斯國家單獨議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之後,世界各國齊心合力共同對抗法西斯國家,美國成為盟國的戰爭大後方和戰爭兵工廠。美國製定了“先歐後亞”的方針,先集中優勢力量打擊德意法西斯,尤其是德國,打敗德國之後在集中全部力量打擊日本法西斯。

德國人非常鬱悶,希特勒更是一臉無辜地表示:冤有頭債有主,誰打你的你找誰去。日本偷襲珍珠港,你應該先打日本吶,你先打我幹什麼。美國人則面露狡黠的微笑著表示:反正你跟日本人是一夥的,要打就先打你。不服氣也不行。為什麼美國人不是集中力量先打擊日本,而是先打擊德國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歐洲的地位要遠遠超過亞洲。最起碼在美國人和英國人眼中,歐洲的地位遠遠高於亞洲。當時亞洲只有中國和日本能算得上大國,日本又是敵人,其他國家基本上不是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歐洲地區則有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等大國。歐洲的各國基本上都是獨立國家,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反法西斯四大盟國中,英國和蘇聯也處在歐洲。美國雖然是兩洋國家,但是當時美國的重點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美國跟歐洲的聯繫也更加緊密,美國實行先歐後亞的政策也符合其國家利益。

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中,德國的戰鬥力應該在100,日本的戰鬥力最多40,意大利的戰鬥力則是-1。日本的戰鬥意志絕對不比德國差,但是日本的武器裝備和士兵訓練程度卻遠遠比不上德國。德國在二戰爆發初期簡直是無敵的存在,一個國家橫掃整個西歐,打得蘇聯丟盔棄甲。德國面對敵人都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強國,比如法國、英國和蘇聯等。日本面對的主要對手是中國。當時的中國,國力弱、武器裝備極差,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日本都打得非常費勁。當時日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海軍,日本甚至沒有專門的空軍。日本的空軍隸屬於海陸軍,而且飛機老舊,性能極差。日本的單兵裝備也比德國差了一大截,日本單兵最先進的武器也就是三八式步槍,制式手槍可以堪稱二戰最垃圾的手槍,日本軍人連自殺都懶的使用的手槍。德國單兵裝備除了由步槍之外,還配有相當數量的MP系列衝鋒槍,被德軍淘汰的魯格制式手槍的性格都要遠遠好於南部式手槍。重型武器上的差距更大,德國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都是當時最先進的作戰坦克,日本的坦克都是中小型坦克,威力極其有限,而且裝備數量少。其他火炮方面日本更是沒辦法和德國相比。



美國製定先歐後亞的方針也是戰場情況的需要。當時二戰的局勢是,蘇聯和英國隨時都可能撐不下去,隨時都有可能被德軍擊敗。1941年,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全面抗戰也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中國軍民的抗戰,成功的把日本拖入了持久戰的泥潭,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軍民拖住了大部分日軍精銳部隊,使得日本既無法實現北進的計劃,南下的兵力又嚴重不足。日本無法北進,蘇聯就避免了兩線作戰。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美國就可以讓德國兩線作戰。日本派往東南亞的軍隊數量非常有限,而且還有諸多顧慮,日本無法專心南下。日本只佔領了東南亞,卻再也無力西進。日本在印度洋上和德國會師的計劃也就此破滅,美國也沒有了太平洋戰場上的顧慮。美國可以放心地在歐洲對付德國。美國掂量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之後,決定先歐後亞。

先歐後亞是美國的既定策略。其實不少人認為,美國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只不過美國人需要一個加入二戰的理由。國民黨的情報系統都能得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美國的情報系統不會沒有察覺。巧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夕,美國把停泊在珍珠港內航空母艦以維修為理由開出了珍珠港。種種跡象都表明,美國可能有意讓日本偷襲珍珠港,然後加入二戰,撈取戰爭利益。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羅斯福就和丘吉爾走得非常近,兩人還曾經在大西洋會晤,發佈《大西洋憲章》。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還修改了租借法案,把蘇聯納入此法案中。其實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就已經對戰爭有了一個全局的規劃,美國一直都把德國當成主要敵人。美國苦於找不到對德國宣戰的藉口,日本偷襲珍珠港正好給了美國一個理由,一個對德宣戰的理由。從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的表現來看,顯然美國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當然也做好了先歐後亞的準備。



先歐後亞的策略符合美國的終極利益。美國加入二戰的最大目的是攫取戰後世界的統治權。如果想在戰後取得世界霸權就一定要壓過歐洲或者控制歐洲。亞洲除了日本之外,不是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美國控制起來相對容易得多。所以美國一定要在歐洲戰場上有足夠的表現,只有在歐洲戰場上有足夠的表現,才能真正用實力鎮住歐洲各國。美國只有把大部分美援投放到歐洲,才能在戰後用這些美援牽制歐洲。事實證明,美國戰爭確實取得的相應的效果。二戰後,美國成功地控制了西歐各國,也完成了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控制。戰後的美國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即使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也會想辦法加入二戰。美國無論以何種形式,何種理由加入二戰,他的主要目標都會是位於歐洲的德國,而不是日本。所以德國人也沒有必要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日本人,日本人只是促使這一天早一點到來。


依稀說史


首先在這裡要糾正一下錯誤,美國並不是將大部分精力用來對付納粹德國,在太平洋戰場上與日軍作戰可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反觀西線戰場,從盟軍諾曼底登陸以後基本就沒多大的懸念了,以美國的戰爭潛力加之蘇聯在東線的反攻,德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實際上主要問題恰恰出現在太平洋戰場,從偷襲珍珠港一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抵抗到了最後,當時美國兩顆原子彈扔到日本本土時,盟軍依然做好了強行登陸日本的計劃,而且也做好了可能死傷上百萬盟軍戰士的心理準備,以應對日本“一億玉碎”的瘋狂想法。

準備一億玉碎的日本本土居民

在太平洋戰場上發生了二戰轉折點的中途島戰役,包括每一場與日本海軍的較量都對整個戰事影響甚大,而歐洲方面還是那句話,盟軍成功登陸後結局已經註定了。

再者是關於日軍偷襲珍珠港拉德國下水的事情,奇兵曾有一篇文章專門寫到,在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前1年,德國與美國在大西洋的鬥爭距離宣戰也只差一層窗戶紙而已,只是沒捅破(有興趣可以查看一下6.16日發表的文章)。也是因此,在二戰中美國針對了日本和德國制定了不同的策略和戰法。他們的敵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德國陸上力量強悍,日本海軍力量強悍,因此與日本戰鬥的多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與德國戰鬥的則是傘兵和陸軍。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比較清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德國對美宣戰。至於美國與日本作戰這很正常,而與德國作戰則是“醞釀很久”之後的事。最早在1941-1942年,蘇聯不止一次的要求盟軍在歐洲開譬第二戰場,以減輕自身的壓力,但是美英等國都已各種理由拒絕。直到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上才確定1944年的行動,不過在登陸場所上又發生分歧,好在美國同意從歐洲西岸登陸的作戰方案。出現這種情況也非常容易理解,英國一直將蘇聯視為最大的政敵,它有強大的海軍和英吉利海峽保護,它想著蘇德相互廝殺,自己看熱鬧,從英國的“巴爾幹方案”也可以看出它是想在二戰勝利以後要稱霸歐洲的打算。

到1944年,蘇聯發動了巴格拉季翁行動,徹底摧毀了東線的德軍。許多人認為在德國軍隊潰退後,盟軍還有必要發動D日(諾曼底登陸日)進攻來開闢第二條戰線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德軍的抵抗依舊非常頑強,蘇聯軍隊的傷亡情況依舊居高不下。

然而可以肯定,德軍已經失去了戰略主動權,許多精銳部隊在蘇聯土地上投降或被消滅。蘇聯在庫爾斯克的勝利鞏固了戰略勢頭。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德國已經徹底沒有機會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下來的事態就如同盟軍登陸諾曼底一樣,蘇軍剩下的唯一問題僅僅是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柏林而已,以及在德國投降之前,仍舊會有多少部隊傷亡及平民被殺。

盟軍在6月6日至7日強行進入諾曼海灘並向內推進。然而,在7月下旬,英美部隊仍然遠遠沒有達到預期在諾曼底登陸後頭兩週內達到的目標。後來盟軍相繼遭到了市場花園等行動的挫敗,但是已經佔據海空優勢的盟軍不會再有太多的失敗,隨著突出部戰役的結束,整個西線也就沒啥動靜了。從盟軍登陸到德國投降,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年時間,而美國與日本的血戰則打了接近3年。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當時美軍能騰出更多的部隊去對付德國還有更大的原因是由於當時中國戰場拖住了上百萬的日軍部隊,否則美國要在太平洋啃下所有日本佔領的島嶼,恐怕得換好幾副門牙。從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一直與日軍戰鬥到二戰結束,綜合作戰時間、風險、難度等情況,太平洋戰場耗費了美國更多的精力。特別註明,本文沒有盟軍在西線就非常輕鬆的意思,只是相比起與日軍作戰,個人感覺更加難以糾纏,二戰幾場關鍵的轉折點戰役也沒出現在美德戰鬥上,也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切。

二戰後期,美國海軍開始遭到日軍自殺飛機的攻擊。


戰武奇兵


我是七哥

近來在讀二戰史,對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比較熟悉。

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的戰略部署,日本的軍事部署兩方面的問題。

美國的戰略部署

1939年6月,針對日益惡化的國際局勢 ,美國製訂了陸海軍聯合基本作戰計劃。在這份計劃中,包含了5個方案:

彩虹1號方案,又叫半球防禦計劃,是這個計劃的總體大綱,即美國要防止背叛門羅主義的思想、行為,蔓延到大西洋中部,以及遠至夏威夷、威克島、薩摩亞等太平洋地區。

剩餘的四個方案,都是對第一個彩虹方案的擴充。

彩虹二號,假設英國、法國與德國交戰之後,美國要避免參戰,但要保護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

彩虹三號方案,是針對日本的桔色計劃的延續。假設菲律賓等地被佔領之後,美國要派遣軍艦收復這些地區,控制西太平洋。

彩虹四號方案,假定美國,日本矛盾不可調和,兩國在太平洋開戰 的情況。

彩虹五號方案,歐洲戰事急劇惡化,美國與英國、法國三國參戰,對抗德國的情況。

通過這份方案,我們可以瞭解到,美國已經比較全面地、考慮到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全球局勢的可能發展方向,但美國人的實際能力、情緒,讓美國選擇性地傾向了一些發展方向。

首先,美國此時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同時進行太平洋、大西洋兩洋戰爭。按照美國軍方1941年初的推算,美國要想具備兩洋作戰的軍事能力,至少還需要準備一年半以上的時間。

顯然,時間上不允許美國這麼打算,因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行動,在這一年的12月7號就發生了。

其次,美國更看重與歐洲的關係,因而太平洋的關係就居於次要位置。

美國從誕生,發展至20世紀40年代,都與歐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與英國的關係。

19世紀末期,日不落帝國英國開始逐漸衰敗。面對英國的衰敗,一些英國人開始拉攏美國,表示英國不再光榮的孤立,而是要與美國一道,建立起盎格魯薩克遜統治下的和平。

隨後,在英國的有意提攜下,以及美國自身擴張主義者的積極運動下,美國逐漸走上了帝國主義道路,開始與英國建立了所謂的特殊關係,即兩個帝國統治下的和平。

這種特殊關係,就使得“歐洲第一”的觀念,傳輸到了美國高層。自然,一旦歐洲發生動亂,美國必然會先支援歐洲,尤其是英國。這是西方觀念、英美傳統關係的一種具體表現。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也使得美國必須先考慮歐洲戰場,而且必須針對德國。

那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知道了,德國正在研製一種毀滅性武器的消息。

這種毀滅性武器的報告,由愛因斯坦簽字,送到了羅斯福的手中。隨後,美國成立了原子能顧問委員會,專門研究這種可怕的武器。研究的結果表明,這種武器是極有可能出現的,而且極有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如此一來,美國更加堅定了對德國作戰的信念。

這一點因素,往往是很多人分析這一個問題時,容易忽略的一點。但對美國政府而言,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有了這三個關鍵因素,自然地,美國就會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了歐洲,優先針對德國。而在太平洋地區,美國則採取防禦措施,儘量拖住日本。

日本的軍事部署

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軍就制定了嚴密的南方作戰計劃。

而此時的美國,彷彿夢遊的巨人,在夢醒的時候,被日本人的一套快速組合拳完全打蒙了,一時動彈不得。

1941年12月7號,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與此同時,南方作戰的龐大計劃,開始行動。

12月10號,佔領了關島。

12月21日,攻佔威克島。

12月25日,佔領香港。

1942年1月2日,佔領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2月6日,佔領拉包爾。

2月15,佔領了新加坡。

3月9號,結束了爪哇戰事。

4月,錫蘭海戰,重創英國遠東艦隊。

5月下旬,佔領了緬甸。

日軍從12月到次年5月,近6個月的時間,就攻佔了西太平洋上的幾乎全部重要位置,美軍、英軍等軍隊,連連潰敗。

幾乎連打了6個月敗仗的美國,此刻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應對太平洋戰事,不敢輕舉妄動了——

美國沒有這個實力了,偷襲珍珠港一戰,使得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變得虛弱不堪,不敵日軍;

菲律賓、關島、威克島等戰役,美軍接連失敗,面對此時的強敵日軍,美國也只能暫時防守太平洋,儘量拖延戰事,等待時機。

而在拖延日軍的同時,美軍也在不斷調整戰略,一方面加強國內軍工生產,派遣更多的兵力,參與太平洋戰爭,另一方面抓緊時間對抗德國,以便美國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對付日本。

本文發佈於“歲七夸父”,2019年10月12日我是七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一則精彩、有味道的歷史史實。

歲七夸父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被一掃而光,美國全國動員,成年男性積極參軍,所有工廠全面開工,全力生產武器裝備,美國軍隊陸續開始向軸心國發動進攻,但是日本偷襲的珍珠港,美國卻採取“先歐後亞”戰略。


在美國眼裡,日本國力弱小,武器裝備落後,只要美國工業生產能力全部轉化為軍工生產,日本必敗無疑。但是如果德國擊敗蘇聯,德國陸軍將打敗天下無敵手,美國恐怕擋不住德國。

二戰王牌飛行員排名前十全都是德國人,埃裡希•哈特曼以擊落敵機352架位居世界第一,德國軍隊產生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德國陸軍4周滅亡波蘭,6周擊敗英法聯軍,橫掃西歐。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進攻,戰爭初期蘇聯軍隊全線崩潰,當年9月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9月30日正式發動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行動”,1942年7月德國進攻斯大林格勒,也就是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期間,德國在歐洲戰場擁有主動權,如果德國擊敗蘇聯,歐亞大陸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擋住德軍。

法國投降了,英國困守孤島,僅能做到自保,不可能反攻歐洲,蘇聯如果戰敗,德國軍隊可以經高加索地區直下中東,獲取中東的石油資源,甚至可能與日本在中東會師,進而吞併印度。

蘇聯戰局決定了整個二戰走向,因此美國雖然沒有直接派軍隊進入歐洲戰場,但是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14000架戰機,12000輛裝甲車,32000輛摩托車,495000輛汽車,7900門火炮,10萬支衝鋒槍……

美國的援助緩解了蘇聯的壓力,幫助蘇聯打贏了關鍵的幾場戰役,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即使戰勝德國,也會付出更大代價,同時戰爭也會繼續拖下去。



相比於歐洲戰場的坦克大戰,拼刺刀仍然是日本陸軍的主要作戰方式,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陸軍的攻勢已經進行不下去了,而且面臨石油短缺,日本的戰爭潛力已經全部挖掘出來。

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曾擔任駐美國使館的武官,見識過美國底特律汽車城,深知憑藉日本的國力不可能戰勝美國,美國人也知道這一點。


美國雖然實行“先歐後亞”政策,但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海軍一直與日本海軍周旋,經過4年戰爭,美國海軍陸續佔領日本週邊島嶼,並不斷對日本展開空襲,迫使日本投降。德國兩線作戰,結果慘敗,美國兩線作戰,兩線均獲得勝利,國力才是根本。


視野新觀


珍珠港事件之後呢,確實有一個先歐後亞的這麼一個決議,但是實際上呢,美國在參戰前期,主要力量還是部署在了亞洲方面,而不是歐洲。珍珠港事件呢,給了美國一個非常好的藉口去參加二戰,加入了同盟國,給同盟國輸入一針強心劑。

美國參戰後不久,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華盛頓開會,確定了歐洲優先的這個戰略。在此之前呢,就有這樣一個共識,法國已經淪陷,德國已經拿下了大半個歐洲,美國雖然還未參戰,英美多次會面,制定聯合戰略,確定是先對歐洲方面進行打擊,儘早擊敗軸心國集團,遠東地區進行戰略防禦。

英國方面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將太平洋地區作為主要力量,蘇聯無法對德國造成更有力的打擊,希特勒可能會壓制蘇聯,而歐洲則就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丘吉爾就快馬加鞭飛到了美國,確保美國人能夠歐洲優先。他們認為呢,德國人只要輸了,日本意大利也不在話下。

但是美國這會兒面對的是亞歐兩方面資源分配的問題,他們認為,德國水面力量有限,暫時無法威脅到美國本土,而日本則是有能力進行打擊。另一方面,美國參戰之後,在太平洋上一直有軍事行動,而且,太平洋上,美國投入的精力則是非常多的,尤其是1942年和1943年,美軍在太平洋上和日本打的非常焦灼。

直到1943年12月,歐亞兩面分配才到一個平衡狀態,這個時候,在太平洋上針對日本的部署,美國派出了187萬人,7857架飛機,713艘軍艦,歐洲那邊美國派出181萬人,8807架飛機,515艘軍艦。這會兒,歐洲優先其實還沒實現,但是美國已經將中心挪到了歐洲。

而到了1944年,美國在各個戰場上的軍事行動都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美國在歐洲進行了諾曼底登陸,太平洋上又是瘋狂反擊,塞班島、關島、貝里琉島、菲律賓等地的軍事行動都是在這一年開始的。到了1945年,美國完全做到了歐洲優先,這會兒歐洲戰場上盟軍也在瘋狂反擊,需求量非常大。歐洲戰場結束的時候,美國陸軍在歐洲部署了47個師,太平洋上21個師的兵力,外加海軍陸戰隊五個師,另外70%的海軍也在太平洋。

其實美國軍事行動上是在太平洋上更多,但是另外對於同盟國的支援上,主要還是歐洲。租借法案中的物資,總共價值483億美金,300億給了英國,100億給了蘇聯,給委員長的都是人家不要的。其實可以這樣說,美國前期的部署主要都是針對日本的,而針對德國方面的,都是在準備登陸歐洲的時候,才開始向歐洲方向偏移。


軍武文齋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眾所周知美國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才正式捲入到二戰中的。可美國在加入二戰的戰團後卻並沒有把主要的力量集中用於胖揍日本,而是提出“歐洲第一”的戰略,將主要精力用於圍剿德國。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美國基於基於利益的考量。

歐洲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就成為了世界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而當時亞太地區除了日本外,剩下的國家和地區,無論是獨立的、還是被殖民的可以說都是比較的窮。

一邊是世界最為富裕的地方,另一邊是則塊“不毛之地”。那邊能攝取到更多的好處和利益不言自明。

對於美國來說戰爭就是一場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可以用投入和產出來衡量。因此產出利益更多的地方在資源分配上,自然是要受到更大的傾斜

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對立,美國和蘇聯可以說是一對天生的仇敵。雖然在二戰時期,美蘇兩國為了應對德意日軸心國的威脅而暫時聯合到了一起。但兩國的根本矛盾卻始終存在著。所以,美國在打擊軸心國的同時,也時刻提防著蘇聯勢力的做大。

就當時歐洲戰場的形勢來看,法國在二戰初期被德國擊敗元氣大傷;英國還頂著“日不落帝國”的名頭,但實力早就外強中乾,而且英國以及英聯邦軍隊在二戰中的表現也著實不咋地。所以一旦德國戰敗,歐洲大陸上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來阻止蘇聯的擴張了,紅旗插遍歐洲將指日可待。而整合了整個歐洲的蘇聯,實力將會一舉超越美國,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這顯然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

為了遏制蘇聯的擴張,美國必須要儘快干預歐洲局勢,以便將蘇聯的勢力膨脹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亞太地區,對日作戰主要有這幾方面人馬參加。美國、中國、英國、蘇聯以及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國家。

縱觀這些國家:英國、眾英聯邦國家實力不濟,沒有美國的幫助打不過日本;中國當時的海軍實力幾乎為零。除了本國和周邊接壤地區,沒有能力跨海作戰;蘇聯,在德國還沒有解決前,這個紅色巨人是沒有能力顧及遠東地區的。

如此數下來,就能發現,與爭奪激烈歐洲地區相比。亞太地區,基本上就是美國自己的獨食。既然是獨食,那早吃點還是晚吃點,都是一個樣。如此情況下,不如投入更大的力量到歐洲去,為美國在歐洲謀取到更多的利益。這樣才能使得美國的國家利益最大化不是。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首先美國從來沒有把日本當成一個世界強國,充其量就是有點軍事威脅存在,日本根本沒有能力吞掉美國,珍珠港事件確實一方面美國沒有想到,另一方面在中國的整個日本軍人可能都沒有想到,中國的戰役還沒有結束又去招惹強大的美國,是個聰明的軍人都知道兩線作戰很困難,何況還得防備北邊的蘇聯,可見這個昏招有多麼弱智。

在地理上,美國跟歐洲很近,而距離亞洲隔著很大的太平洋,美日之間的主要戰爭都是海戰,路上戰爭幾乎沒有。況且美國跟歐洲有很大的血緣關係,當時歐洲就只剩下英國在抵抗德國,蘇聯當時被打的節節敗退,根本無力跟德國對抗,倘若德國佔領整個歐洲,會不會跟日本會師於中東,到時候亞歐兩大世界強國對抗美國,那時候美國有打贏的把握嗎?,亞洲可以保住嗎?倘若歐亞落入德日法西斯手中,美洲可以保全嗎?。這是當權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美國作為世界上政治經濟軍事強國,他的貨物主要流向的是歐洲,歐洲是他主要的經濟貿易對象,而亞洲由於日本的封鎖,他的貨物或者經濟援助只有滇緬公路後來還被日本給封死了,所以美國的重心沒有放在亞洲。

第三從全局上來看,美國不認為日本可以吃掉美國,因為美日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而且在亞洲只有中國這一個幫手可以幫助美國拖住日本,可是在歐洲有世界上的兩大軍事強國在幫助美國,那就是英蘇,相信美英蘇三個國家可以很快將德國給消滅,到時候,日本的北邊有蘇聯,南邊有英國和中國,太平洋上有美國強大的艦隊。日本的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大魔王TUAN


日本“南進”實屬無奈,日本為了獲得戰爭資源,進攻東南亞,觸及了英美等國的利益,美國為了警告日本,凍結了對日貿易,別的還好,石油的禁運簡直要了日本的命。

沒了石油,日帝的戰爭機器就會面臨癱瘓的危險。加之同盟德國也要求日本配合對英作戰,孤注一擲的日帝,於1941年12月7日,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老巢——珍珠港,給炸了。



原本打算同一戰時一樣,想坐發戰爭財的美國遭此重創,再也坐不住了,宣戰日本,繼而向德意日同盟宣戰。那麼為何日本動了美國,美國卻將主要精力放在歐洲呢?



出於戰略利益的考慮

當時的世界中心在歐洲,亞洲尚未崛起。當時的日本,是全亞洲唯一工業化的發達國家。亞洲彼時與歐洲的比較,如農村和城市。美國的國家利益,主體部分正在歐洲。

這從二戰後美國對世界的佈局中,顯示的很清楚。遍佈全球的美軍事基地中,歐洲佔了大頭,經濟底子好,有大把錢賺的歐洲,吸引力要遠勝亞洲。只是戰後亞太地區的崛起,才引起其戰略重心的轉移。包括後來的韓戰,美國不願意繼續打下去,基於以上的原因也相當大。

戰爭的源動力是獲取利益,儘可能多的撈到好處,這一點美國看的很清楚。



反法西斯大局的需要

給當年德意日同盟做個排名,德國穩居老大無爭議,日本第二,豬隊友意大利行三。美國為何給當時的國民政府輸出援助?希望中國能牽制住在華日軍,是一個很大原因。這樣一來,美國與日本,只需爭鬥於以艦船航母為主力的太平洋戰場上,以美日的工業能力對比來看,日本簡直就是一盤菜。



而德國就完全不同了。當時的歐洲,除了孤懸大陸之外的英國,包括前蘇的歐洲部分,已都落入德國的控制中。整個世界戰場,歐洲部分才是最關鍵和最危急的地區。

而德國的軍工和科技,是可以匹敵美國的,能和大半個世界對抗,可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包括在戰後,美蘇對德國科學家的爭奪,就足以顯示其科技水平。戰勝了德國,就等於贏得了二戰的勝利。


史海尋蹤


歐洲是近代最發達的地區,工業化革命較成功。如果在歐洲戰場上失敗,英國要淪陷以後,美國就徹底沒有戰勝德國的把握了,這是一個戰略上的決策,更何況丘吉爾心急如焚,法國淪陷了英國在搖搖欲墜,牽涉到英國在北非利益。話還要說回來,美國與英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共同的語種情結及對大陸政策,其宗旨是不許大陸有低地大國。這符合英國和美國的利益。更何況,德國是如此的強大,真的把美英給嚇著了。與傷及美國本土的日本,美國首先,加緊籌備海上力量對付他,但對於一個島國來說,孤掌難鳴,資源匱乏,後備力量也不足以難成太大的氣候。更有一箇中國這樣有著戰略縱深的國家與之抗衡,陸軍以死死地拖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各國。

在歐洲戰場,蘇聯與德國正在如火如荼的戰爭,如果蘇聯戰敗德國,美國就被動了,蘇聯會橫掃歐洲,那將比德國更可怕,英國和美國早看到了這一點,從大的格局看,二戰的結果,美英達到了目的,戰後格局對美英很有利。

而對日本來說,正如美英意料的那樣,美國的強大的工業體系,戰爭機器運轉起來,日本人只有,捱打的份兒,多餘放兩顆原子彈,為戰後核戰爭、核威懾留下了無限隱患,讓地球上的三界眾生,總是籠罩在核陰影下生活。

總的來說,在戰略上德國要比日本重要的多,無論是在軍事上,科技上和地理位置上。


和諧攝製A


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水平非常強悍,由於希特勒稱霸世界的野心,所以德國在歐洲發動了世界大戰,並且很快變佔領了波蘭,打敗了法國,英國也被逼到了英吉利海峽附近,而此時的美國僅僅對歐洲進行了援助,並沒有參戰,1940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

由於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貧乏的國家,沒有外界的供應,戰爭根本就無法持久,日本之所以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主要就是因為美國對日本實施了鋼鐵和石油的禁運,和德國稱霸世界的野心不同,日本發動戰爭主要就是拓展殖民地,因為對外侵略之前,日本國內人口數量和土地資源嚴重的失衡,導致起義不斷,而戰爭是消耗人口最快的辦法

歐洲是美國人的老家,資源豐富,其實德國原本的計劃是先拿下英法等國,然後攻取蘇聯,統一歐洲以後和美國單挑,但是在德國和英法作戰時,蘇聯並沒有閒著,不停的在後方壓縮德國的戰略空間,德國大怒,轉而進攻蘇聯,美國同時也對蘇聯進行大規模的援助,但是德國還是差一點就拿下蘇聯,美國見勢不妙,於是一手導演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苦肉計,因為美國心裡也明白,如果讓德國拿下了資源豐富歐洲大陸,必然成為美國的心腹大患,不僅之前美國對歐洲的援助打水漂,到時候,美國還真不一定打得過德國,所以趁德國在歐洲大陸立足未穩,美國由大規模援助變成了直接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