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演员请就位》开播了。

是一出导演选角真人秀,由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担任导师。

50名演员在节目设置的关卡中接受来自导演和观众的高标准考核,最终角逐年度“最佳演员”的称号。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有了第一期的热度和口碑发酵,第二期的水准上升了一个台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大于秀”的节目。

现在的综艺过于注重cp、冲突与炒作,热度上去了,口碑却直线下滑,因为他们忽略了真人秀的本质,即真。

《演员请就位》的这份真由三部分构成,即演员的真、导戏的真、导演的真。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演员的真。

包括对待演戏这回事认真,如不为自己找借口与敢于质疑,以及演技真,这是一个演员成熟的开始。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演员请就位》第二期同样是四组表演,只是表演人数为八人,分别为薇薇、徐洋、李滨、金靖、张云龙、陈小纭、朗月婷、牛骏峰。

当看到这八个人的演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亲爱的》、《情深深雨蒙蒙》、《海洋天堂》这四部影片的片段时,蛮揪心的。

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太经典,里面的角色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是对他们自身业务能力的不确信。

除了演文艺片出身的郎月婷和影帝李滨以及刚毕业的薇薇之外,剩下的五人,对他们的印象基本就是偶像剧出身,演技逃不脱面瘫,尴尬。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人生来都有具备所有性格的可能和潜力,只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性格才呈现出倾向性和唯一性,形成独特的个性和气质。

而作为演员最大的满足和挑战莫过于尽最大的可能充分挖掘并发挥这种潜力来拓宽表演。

但是由于个性气质、人生阅历、文化涵养、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极少有演员能做到这一点。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真。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李滨的真,在于他还热爱着演戏。

出道即影帝,而后通过《魔幻手机》火遍全国,26岁的年纪就已经尝到了流量的滋味,然而对他的记忆好像也就停留在这一年。

十一年过去,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在综艺上看他演的《亲爱的》,他用演技证明了影帝虽然会水,但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不会。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他饰演的是一个悲情父亲,孩子失踪,他和妻子已经找了多年,两人都已心力交瘁。

在一个平常的晚上,他接到了医生的电话,告诉他,妻子怀孕了,他的内心动摇了。

接受这个事实,有两种结果,不再找儿子与继续找儿子,无论怎么做对孩子都不公平,对父亲都是万分悲痛。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在进入客厅前,李滨的一个动作诠释了父亲的纠结。

挂掉电话后,他的眼神是空洞无神的,呆滞的样子传达出面对选择时的不知所措与无奈,而后转身整理了下情绪。

这两个举动,就算没有台词也能告诉观众他是个有故事的男人,即使没有看过《亲爱的》也能得到这个信息。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接下来是饭桌前,他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但出于对孩子和妻子的愧疚,一直不敢开口说出选择。

吃饭时,抬眼偷偷望了一下妻子,想看看她的情绪如何以便确认后续的动作。

就这一个眼神就把父亲内心的心理活动全部体现了出来,因为他的眼神中有疑惑、有内疚。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而后在妻子提出离婚与两人商量不再找孩子后,他跪在妻子面前,抱着她,痛哭流涕。

这一刻,一个父亲的伟岸成了一个男人的不甘。

他不甘这个社会为什么对他不公,他不甘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找到孩子,他不甘妻子为什么跟他过不了好生活。

这段演绎层次分明,逻辑合理,情绪由内部引起到外在爆发,极具感染力,所以说影帝不是白叫的。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朗月婷、牛骏峰的真,在于他们让大家知道克制的情绪最难演,但也最容易打动人。

两人演的片段是《海洋天堂》李连杰和文章的角色,这场戏很有挑战性。

众所周知,演戏三不碰,动物、小孩和水,因为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很难把握,文章的这个角色(孤独症患者)就属于小孩。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但看过他俩的演绎后会情不自禁地被带入到他们的角色活动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产生共鸣。

这样的戏,很生活化,很接地气。

在电影电视中强调眼泪为最高演技的时候,郎月婷和牛俊峰在控制情绪,就像难过最好的状态不是泪流满面而是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不掉下来。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他俩的演戏状态也很松弛,该平实的时候平实,该崩溃的时候崩溃,该煽情的时候煽情。

四位导演的一致好评和其他演员的眼泪足以说明,虽然他们是年轻演员但他们的这场戏演的很成功。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能知道《海洋天堂》有多难演,尤其是牛骏峰演的孤独症弟弟。

因为一个正常人要演一个不正常的人,但是他面对的是正常且带爆发的情绪,极容易被带动。

但是他在克制,直到导演喊卡之后,他才哭出来,这样情绪的释放是必要的,毕竟演员要从角色中走出来。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张云龙、陈小纭的真,在于他们敢质疑却不是无理取闹和哗众取宠。

面对导演的否定袒露了自己对剧本存在的疑问和对导演观点的不认同,用破而后立的方式寻求表演上的进步。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情深深雨濛濛》以及小说《烟雨濛濛》对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小孩,太熟悉不过,张云龙、陈小纭也不例外。

不论对电视剧还是小说,两人都很了解,而且他们也明白超越前作是件困难的事儿,模仿前辈,到头也是跟风者。

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重新演绎陆依萍和何书桓,就是这一改变引起了争论,关于演戏与时代相随有了相左的意见。

其实,这是好事,理越辩越明,戏越演越真,只有不断创新出自己的路数才能走的长远。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他们的演技各有千秋,虽然离顶级演员还有一段距离。

顶级演员讲究的是“不破不立”,意在让自己藏在角色后面,观众记住的从来都是角色,每次出演都会给观众“整容式”的体验。

也会让观众感受到呼之欲出血肉丰满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人,而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脱离生活的理想化形象。

可他们都在朝这条路前进着。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演员表演之外,引发了一个问题,表演是迎合观众还是引领观众。

我想,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磨砺好演员的魅力才有资格去谈。

否则,即使把这个问题分析的再透彻,也只是迎合市场,使利益最大化的产物,当市场周期过渡到平稳期时,还是会被舍弃。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演员的魅力有三种表现:

一是演员自身的气质对观者的吸引;二是演员风格化的独特表演对观众猎奇心理的满足;三是演员塑造的角色带给观者的生活体验和共鸣。

他们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风格迥异的题材,有目的有选择地塑造与众不同的角色,所以可以在银幕上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可以胜任各种题材各种角色。

当然,这必须是建立在具备超卓表演天赋和深厚生活积淀的基础上;他们不会顾及自己在观者心中树立的形象以及明星效应。

只关心自己的表演是否真实可信,角色是否能与特定环境融为一体,所以这样的演员表演贴近生活,引人共鸣。

这样的角色来源于生活,众生百相,形态万千;这样的表演来源于对生活的捕捉和积淀,厚积薄发,浑然天成。

《演员请就位》要做的,就是选择这种有魅力的演员。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导戏的真。

不同于郭敬明的言辞犀利,陈凯歌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但对待演戏这件事却很认真。

他的点评总是一针见血,对于角色的解析很透彻,也很细致。

不去拽很多学术名词,堆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普通的语言让演员立刻明白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在教导这方面,他真的在付出和不吝赐教。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除了调教演员,他对剧本和场景的不合理,也会尽其所能去改变。

如在排练时,他发现人物的性格不够深,便将《海洋天堂》中父亲的角色改成姐姐,把姐姐从边缘角色改成了中心人物,与弟弟形成了双主演。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在表演场景的布局上,去掉原来不必要的台灯之类,换成金鱼缸等可以辅助表演的道具。

尤其是对姐弟俩交心的改动,姐姐在前面撕日历,弟弟爬在地上捡,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上。

哪怕这一段表演没有一句台词,也能够从肢体动作上透出感情所在。

事实证明,陈凯歌的改动都成了点睛之笔。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在真实的片场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可见陈凯歌并未把它当作一场综艺做做样子就完事,而是以电影的标准去把控每一个环节,力求倾尽全力地提升演员,让演员把戏演好。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导演的真。

一是陈凯歌的真,为了留住都很出彩的郎月婷、牛骏峰,他打破了规则,一次性选了两个。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二是郭敬明的真,郭敬明哭了,但他这次哭,没有看到虚假、做作,反而是真实。

因为陈凯歌对郭敬明组演的《亲爱的》大加赞赏,他失声痛哭,他说自己很少受到表扬,但凯歌导演的话很暖心。

细细回忆一下,好像对于郭敬明的消息大都是以谴责为主。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作为流量导演和作家,他在观众心中的口碑不太好,导致人们只关注看他的负面,忽略了他本身有的素养。

其实放下偏见去观察他,可以发现他的成功不无道理,那我们是否可以接受他经历过彷徨、批评之后的进步。

至少执导李滨和金婧的《亲爱的》很不错,虽然演员和剧本有加成但郭敬明的指导同样不可抹杀。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或者换个角度去看。

在他的立场上,我们是不是成了隔岸观火,把火光当烟花的旁观者。

也许并没有参与舆论却助长了热度,这样算,好像我们也是「恶」的一员。

不可否认,有了郭敬明就有舆论,这是引起关注的积极面,可我们在口吐芬芳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他是流量型导演,但流量从来不是原罪,流量拍烂片还能获得高票房才是他们被喷的根本。

观众并不反感流量,只要是好作品照样会去买单,但是前提是你得有这份心和态度。

在他没有违法乱纪,反人类,反社会的前提下,好的地方就应该肯定。

这样「真」的综艺才配叫真人秀

在郭敬明的身上,摘下有色眼镜后,似乎看到了他对电影的敬畏心。

从《演员请就位》能够看到他的真,这对于华语电影也许是件好事。

因为,烂,少一点,好,就会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