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校園裡行走的文化符號

校長是坐在辦公室裡用大智慧搞大製作、做大文章的人。

校長的大智慧表現在對教育決策的發展趨勢和結局,有敏銳的洞察力、卓越的預測力和果斷的決策力。他之所以具有這些能力,是因為他有獨到的思想,有廣博的知識。獨到的思想和廣博的知識,決定了他的眼界、視野和胸懷,使他具備一種能力,讓他能在常人熟視無睹的現象中發現規律,在司空見慣的錯綜複雜中甄別亂象、辨別真偽;讓他能高瞻遠矚,認識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思路,看到潛在的力量;讓他反應靈敏、思路開闊、見解獨到,提出真知灼見為決策服務。校長的大智慧表現在對學校辦學理念的睿智經營上。他對學校的發展有深深的理性思考,他知道有什麼樣的辦學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活動,人才成長及學校發展的方向都是理念引導出來的,因而他會將先進的辦理念視為學校存在的核心與靈魂,並善於將先進的辦學理念轉化為師生的共識與行動,始終不渝地貫徹到學校的一切活動之中。校長的大智慧還表現在對學校文化戰略的運籌謀劃。他知道人才成長方向及學校發展既是理念引導出來的,又是文化戰略設計出來的。辦學就是辦文化,辦有寬度和深度的文化,具有寬度和深度的文化,會決定學校辦學的品格與品位,影響教育精神與教師情懷,甚至會決定學校培養學生的高度。為此,他會瞄準文化化人、文化立校的目標追求,用自己的智慧、豐厚的思想內涵、獨特的辦學思路,去孕育高水平、深層次、有品位的學校微型文化“場”,並引領師生詩意地棲居在它的懷抱裡,悠然地徜徉在它的氛圍裡,與它融為一體,共生共長。

校長是走進課堂,躬耕一線的優秀教師。

一名優秀的校長會從行政領導走向專業引領,他既堅持對學校的“思想領導”,又保持“行動研究者”的行走姿勢。管理實踐表明,校長走進課堂,才會有專業視野。一個既能在學校管理上能力表現非凡,又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靈動的校長,才是有人格魅力的校長,這樣的校長才是值得師生們豔羨的領導者。校長深知,教育最可怕的是“坐而論道”,最焦渴的是“做而論道”。於是,他會自覺走進課堂,躬耕一線,揮汗於學生中間,緊追課改的步伐。正因為他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廣泛領略教育前言的風景,所以對教育教學有了獨到的見解和創新做法,有了自己特有的“經驗”和“能量”,從而能為教師提供最直接的“支持”和“引領”。校長走進課堂,才會有草根情懷。當校長走進課堂,親臨其境,一路追追趕趕,獲得跌打滾爬的甘苦體驗的時候,他就能深切地瞭解一線教師上課的情況,體味到教師課改的困難,就會拉近自己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校長走進課堂,可以激發和喚醒教師研究和發展的慾望。校長與教師一起理解課程,把握課堂,改進教學,就能不斷豐富自身的實踐智慧。這樣,既有了卓越的實踐,又有了深刻的思想及厚實的理論,再來與教師一起討論教育教學改革的觀點,就會帶給教師一種專業的引領、一種學術的感化。相信,這會形成濃郁的教改教研氛圍,喚醒教師研究的精神覺醒和行為自覺,激發教師一種潛在的專業發展意識和對專業發展的憧憬及渴望。慢慢的,一個愛專業、愛思考、愛改革的教師隊伍就會形成,教師專業發展就會從“要我發展”變為“我要發展”,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學、教研文化。

校長是出現在校園走廊裡的令人最熟悉、最喜歡的人。

人們之所以熟悉校長,是因為校長能和師生打成一片,常與師生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交流,瞭解師生們的愛好興趣、困難疑惑、情感渴盼、心路歷程。人們之所以喜歡校長,是因為校長有樂觀的心態。有樂觀心態的校長能引導師生在迷茫中看到事物發展的希望。其實,如今的校園已經成了矛盾的多發地帶,矛盾與困難無處不在,危機或許已是生成的潛流,但在矛盾、困難及危機面前,校長不會怨天尤人、轉嫁危機,不會讓師生陪著他一起嘆息。他有激變時的從容,有與眾不同的胸襟和心態,在困難與危機面前,總能表現出一種睿智,這種睿智叫藐視艱險。人們之所以喜歡校長,是因為校長懂得真誠的溝通。深諳管理之道的校長,不僅善於掌管紅綠燈,而且善於構建各種形式的“高架立交橋”。在管理中,他會以人為本,開放情懷,倡導自由開放的學校教育精神。發現問題他不會以壓制、強制為價值取向的制度去對抗師生,而是會賦予制度以教育性和倫理性。他會用心血擦拭人的眼睛,澆灌人的心靈,真誠地、智慧地實現思想與思想的交流,情感與情感的溝通,生命與生命的對話,努力去形成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規訓”走向“教化”的制度文化,從而讓師生養成自律的習慣,生成追求的激情。人們之所以喜歡校長,是因為校長有真摯的博愛。洞明管理之理的校長會懂得關心、懂得發現、懂得鼓勵。他知道校園需要愛的陽光的普照,這種愛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愛,還有校長對教師的愛。一個有真摯博愛的校長,往往會有一顆細膩的心,他會敏銳地發現生活、工作、學習有困難的教師,然後會不動聲色地給予幫助和關懷。他的這種幫助和關懷常常會體現在細枝末節上:有時是一次成長中的指路,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讚賞的話語,一份溫暖的體貼,一回失誤時的寬容……這些事雖微不足道,但卻是一份份可以長長久久伏在教師心底的溫暖,足以滋潤教師的身心,使教師能真切地感受愛、理解愛,暖暖的愛意,滿滿的情味,都會讓教師感奮不已。

校園是文化的滋生地,而校長則是校園裡行走的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有一種無形的綿長的吸引力,當它似雨潤物般地“浸潤”學校環境,“浸潤”管理細節,“浸潤”師生的心田的時候,便會成為一種超常的向心,一種內生的力量,如此,就能合力聚生文化磁場,學校優秀也就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


來源:文章發表在《教書育人》 2018年第23期,版權歸作者(張世明,江蘇揚州市八里中心小學)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