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鹹平四年,十月。

遼軍再一次南下侵犯宋朝邊境,宋遼之間的戰爭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此時宋王朝已經歷經三代帝王,可是三代帝王仍舊在戰火中苦苦掙扎,這些年無休止的征戰,讓宋王朝的邊境之地的百姓深受戰爭之苦。

此次南下的遼軍由先鋒軍將領耶律隆慶統領,遼軍南下第一戰,直向長城口逼近。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當時駐守在長城口的是宋將張斌,張斌聽聞遼軍拿下,遂率先在長城口西翼兩地增設伏兵,準備伏擊遼軍。因為從以往遼軍南下進攻的路線來看,長城口是遼軍的必經之路,在這裡設防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果不其然,在張斌安排好伏兵之後,遼軍果然逼近長城口,在長城口附近埋伏的宋兵瞬間衝殺出來,當時恰逢天降大雨,遼軍的皮弦弓箭全部鬆弛,失去了作用。

宋軍拼死血戰,擊退遼軍,遼軍一路朝著涿州方向退卻。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這些在長城口埋伏的宋兵怎會放棄這等大好時機,迅速出兵追擊已經敗退的遼軍。他們不會想到剛剛追擊到涿州邊境上,竟然湧出一股遼軍,戰局瞬間逆轉,這些宋軍又開始南撤,逃回了長城口。

宋軍大勝之際突然敗退,讓宋真宗趙恆頗為憤怒,他火速下令在鎮州、定州、高陽關、莫州構築防禦據點,幾乎形成了一條弧形的戰略防線,防止遼軍順利南下進攻。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在宋軍做好防禦之後,遼軍南下追擊的軍隊竟然撤兵了,原來這些遼軍大多為騎兵部隊,大雨過後,整個華北平原上到處都是泥濘之地,行軍極為困難,他們只能下令撤軍,結束了此次的南侵計劃。


鹹平五年,四月。

宋王朝邊境之地四處燃起戰火,蜀地、西北邊境到處都是戰火,宋王朝開始在各個邊境之地疲於奔命,四處交戰。

等到宋王朝真正的平定蜀地叛亂,穩定西北佔據之後,遼國又開始大舉南下進犯。

宋遼之間常年交戰不休,戰爭在一步步的荼毒著交戰區的百姓。

此時宋朝邊境上的眾多良田已經成為了荒地,因為那裡的百姓原本期冀種地為生的希望已經成為了虛空一夢,走投無路之下他們只能選擇投軍,成為宋遼邊境上的一名士兵。

這年的四月,遼軍南府宰相耶律諾袞、南京統軍使

蕭撻凜帶領遼軍南下侵犯。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遼軍南下並沒有在長城口糾纏,而是直接從東翼一側進軍,將南下進攻的目標對準了定州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鎮州在定州的宋遼邊境統帥王超,他在聽到遼軍南下的消息之後,迅速下令讓鎮州、高陽關

兩地的守將帶領前來定州集結,防止遼軍攻破定州


可是,在這種關鍵性的時刻,高陽關守將周瑩卻不聽從指揮,這高陽關守將周瑩不僅僅是高陽關的軍事統帥,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

三路都排鎮使!

這三路都排鎮使所管轄的區域正好是定州、鎮州、高陽關三地,我周瑩憑什麼聽從你的調遣?

在王超發出命令之後,僅僅有鎮州守將桑贊引兵前往定州。

王超無奈,只能重新安排部署:

  • 先鋒軍隊:王繼忠帶領軍隊前往望都防守
  • 主力大軍:王超、桑贊帶領大軍後續跟進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王繼忠的先鋒軍隊誰先在望都城外和遼軍展開激戰,與此同時,王超也帶領著主力大軍迅速趕到,宋遼軍隊很快廝殺在一起,雙方鏖戰數日。

深夜之中,戰鬥終於停息。


王超主張全軍深夜退回定州防守,伺機再戰。可是撤軍消息傳出之後,王超的主力大軍已經順利撤回

定州,先鋒軍統帥王繼忠並沒有安然撤離戰場,反而被遼軍牽制,王繼忠只能帶領軍隊遊走。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等王繼忠走到望都東北的康村,意外碰到了遼將耶律諾袞。兩股勢力再次交戰在一起。遼軍為了能夠徹底包圍這股孤軍,派遣一部分軍隊從王繼忠的東翼悄悄繞行到了軍隊的後面,如此一來,王繼忠的後路不僅被遼軍強行掐斷,就連運糧路線也會全部掐斷,這股宋軍徹底成為一支孤軍。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王繼忠只能帶領大家冒死突圍,好不容易衝到了白城,再一次被遼軍圍困。此時他的手下幾乎已經全部戰死,僅僅剩下了幾名宋兵,王繼忠終究寡不敵眾,兵敗被擒。


遠在汴京的宋真宗趙恆聽聞前線戰報,迅速重新調整作戰部署,徵調十五萬大軍屯集在了定州,以此來守護定州,防止遼軍進一步南下侵逼。

不僅如此,此次宋真宗還重新在邊境設防部署:

  • 主力大軍:沿唐河兩岸駐守,防禦遼軍
  • 遂城:宋將魏能、白守素、張銳統兵六千駐守
  • 保州:楊延昭、張延禧、李懷巴統兵五千駐守
  • 北平寨:田敏、張凝、石延福統兵駐守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對於宋軍而言,遂城、保州、北平寨這唐河三大前沿據點,它們的作用並非正面對抗遼軍,而是故意讓遼軍衝破防線,與其主力大軍對抗。這個時候,這三大前沿據點的守軍就能夠在後面直接包抄過來,掣肘遼軍,一方面切斷遼軍的退路,另一方面則對於遼軍的物資運輸線進行干預。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不僅如此,宋真宗趙恆還在這些據點的南翼再一次構築防線:

  • 寧邊軍:孫全照、王德鈞、裴自榮統兵八千駐守
  • 邢州:李重貴、趙守倫、張繼昊統兵五千駐守
  • 莫州:石普統兵一萬駐守
地圖上的戰爭:遼國兩次南下攻宋,宋軍防守嚴密,遼國無奈撤軍

宋軍此次對於河北地區的防守嚴密程度遠遠超過過前兩代帝王,甚至在以往和遼軍大大小小的數次交戰中,未曾打造如此精心佈局的防守線,宋真宗趙恆對於戰局的重視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這一次,遼軍的態度再次讓宋真宗趙恆詫異,這遼軍竟然又撤兵了,遼軍此次意外撤軍人,宋王朝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是一臉茫然,他們想象不到為何在這等大好時機下,遼軍竟然主動撤兵。

也許,正是因為此次宋軍亙古未有的防守線讓遼軍不戰而退,總而言之,遼軍真的退兵了。

宋遼戰爭已經歷經三朝,無數的戰火、硝煙在宋遼邊境瀰漫,無論人們以怎樣的心態和視角來看待宋遼之間的戰爭,也無論人們對於宋王朝是何等的鄙夷,總而言之,宋王朝立國之初強敵環伺,橫掃四方的壯舉仍舊不能被我們所忽視。

畢竟,曾經的宋帝也是滿懷理想,飽含激情,希望能夠為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建立一個真正濟世安民的大一統王朝。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