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馬背民族契丹,遼國,西遼,後西遼,三朝之後,無影無蹤!

想必大家對中國宋金遼三國演義也是耳熟能詳,作為五代和宋時期和漢民族對峙的最著名的少數民族政權。

1066年建立的大遼國,其全盛時期也是當時的東北亞霸主,領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南到河北省南部,也算是盛極一時。

替代契丹就不能不提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書中最著名的英雄任務喬峰就是契丹人出生,可惜在書中契丹和宋朝估計是百年世仇,雖然有一個持續百年的有好合約,但是互相的稱呼還是充滿了鄙夷,比如宋朝稱呼契丹為“契丹狗賊”,契丹稱呼宋朝為“南朝蠻子”。

頑強馬背民族契丹,遼國,西遼,後西遼,三朝之後,無影無蹤!

才有雁門關外,英雄喬峰為了和平,以自己生命為籌碼,斷箭自盡的悲劇發生。

也因為在書中的演繹,契丹人彪悍的性格形象躍入眼簾,也成為一種標誌深入人心。

真實的歷史上契丹人也是如此,作為一個馬背民族。他們崛起於草原,創造出燦爛文明。

鼎盛時期和宋王朝南北對峙,並將傳統的絲綢之路壟斷,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亞洲歐洲其他國家甚至以為中國就是契丹,也因此才有了現在斯拉夫語言中契丹翻譯為中國的因果。

契丹原本意思為“鑌鐵”,這樣的一個民族,已經深入東西方文化之中,卻在明朝之後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那麼契丹人到底去了哪裡?

頑強馬背民族契丹,遼國,西遼,後西遼,三朝之後,無影無蹤!

據史料記載:公元1125年,契丹建立的遼國被女真滅亡,之後的契丹殘餘勢力分化成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數目大約有十萬多,在契丹族英雄耶律大石領導之下。繼續西行,遠征西域之後,建立了哈喇契丹即“西遼”。

剩下的另外一部分,則繼續生活在原有的契丹故地,被金國統治。

時間過了一百多年,崛起的蒙古開始征伐之路,命途多舛的契丹人建立的西遼也被蒙古人滅絕, 但是頑強的契丹人還是在貴族八剌黑率領下,遠走今天伊朗南部克爾曼地區,並建立了心的王朝,名叫起兒漫王朝,只不過受制於蒙古伊兒汗國。就連王位都需要蒙古人承認。

高傲的契丹人不甘心如此,於斯開始反抗,最後被伊兒汗國吞併,這個國家史稱“後西遼”。

他們的後裔子孫在起兒漫王朝後西遼被蒙古伊爾汗國吞併之後,幾乎就銷聲斂跡,從此不見蹤影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蒙古人、回鶻人同化了。

頑強馬背民族契丹,遼國,西遼,後西遼,三朝之後,無影無蹤!

以上是遠走西方的契丹人結局,那麼居住在原本遼國故地的契丹人又如何?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開始接受女真人金國的統治,因為國仇家恨,他們可以說備受欺壓,在金國日子過的那是很不好,也因為在蒙古族崛起之後,本著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傳統,契丹人最後和蒙古人聯合,共同抗擊女真人。也因此原本居住於契丹故地的契丹人在蒙古人獲得統治權之後,受到了優待,生長於漢族聚集地區的契丹人,被視作漢人,但是卻比普通漢族人待遇更好,被稱呼為“漢人八種”之首位。

而生活在靠近蒙古人地區的契丹人,則被視作蒙古人。

以下為正史官方記錄:

《元史·世祖十》就曾有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定擬軍官格例的規定,即“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真、契丹生長漢地,同漢人”。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統治,恢復漢家江山之後,這部分人的命運也是二級分化。

和蒙古人一樣的契丹人,最後跟蒙古人一起北遷,並最終成為了蒙古人。

而原本生存在漢地和漢族交融深厚的契丹人,則在洪武元年詔令禁止“胡姓”後,紛紛改漢姓,融入漢族。

就此之後,契丹人的命運,就此完結。

西征西域的契丹人,建立西遼之後被蒙古滅掉,頑強的又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後西遼)也被蒙古伊爾汗國滅掉,最後融合進蒙古人中亞人之中。

而居住遼國故地的契丹人,則在明朝初年,部分隨蒙古北逃,最後融入蒙古。部分改漢姓最後融入漢族。

從那以後,史書中再也找不到描寫“契丹人”的文字和語言了,一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就此消失無蹤,成為史書上的一段段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