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廣水市,湖北省東北部縣級市,隨州市代管。位於桐柏山脈東南麓,大別山脈西端。東部與大悟毗連,南部與安陸市、孝昌縣相鄰,西部與隨州曾都區交界,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鄂北門戶”。東西57.5公里,南北長78.75公里,總面積為2647平方公里,人口104萬。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轄1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管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駐地應山街道。包括:

街道辦事處:應山街道廣水街道十里街道

鎮:武勝關鎮、平林鎮、長嶺鎮、陳巷鎮、楊寨鎮、關廟鎮、餘店鎮、蔡河鎮、吳店鎮、郝店鎮、馬坪鎮、

鄉:興隆鄉、城郊鄉、李店鄉、太平鄉、駱店鄉、寶林鄉。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因有中國八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而名揚四海。自南北朝置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徐家河、三潭兩大4A級景區及中華山、大貴寺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是鄂豫物資重要聚散地,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湖北省地圖

廣水市是湖北省轄縣級市,隨州市代管。位於湖北省北部偏東,地理座標為東經113°31′-114°07′、北緯31°23′-32°05′。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地處桐柏山東南、大別山西南,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低山區,海拔400~800米,佔全市總面積30%;中部和南部為丘陵崗地,海拔50~200米,間有小塊河谷平原。最高點為北部大貴山,海拔907.8米;最低點為西南平林溳水河床,海拔37米。河流東有澴河支流廣水河與應山河,西有溳水及其支流餘店河、龍泉河。礦藏有螢石、石墨、磷、耐火材料等。特產有夔面、應山蒜砣等。京廣鐵路、107國道、316國道過境。景點有武勝關、平靖關、黃土關、三潭瀑布等。

湖北廣水經濟開發區位於廣水市東北部,地處全國十大名關之一,號稱鄂北門戶的武勝關下,北接河南省信陽市,南臨廣水市楊寨鎮,東連湖北省大悟縣,西靠廣水市廣水辦事處。國土面積216平方公里,耕地36773畝,山場面積22萬畝,轄26個行政村和社區,人口4.5萬餘人。交通條件優越,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聯絡線、京廣鐵路縱貫南北,10號省道橫穿東西,廣水新火車站座落其中。電力、供水、通信等服務設施齊全,有從11萬變電站架設的供電專線和日供水能力2.5萬噸的供水公司。程控電話用戶2600多戶,有線電視用戶6000餘戶。毗鄰國家風景名勝區---雞公山,境內有黑龍潭、將軍寨、千姑寨、牛跡山、武勝關、孝子碑等多處人文及自然景觀。礦產資源豐富。石墨、大理石、石英石、稀土等礦產資源極富開採價值。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近年來,湖北廣水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發展立區鎮、招商興區鎮、工業富區鎮、農業穩區鎮、黨建活區鎮”的工作思路,各項事業取得較快發展。201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75.91億元;其中農業產值達到6.18億元;工業產值達69.73億元;財政收入達92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22.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6萬元。成為廣水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駛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為了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戰略機遇,廣水開發區已經積極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接融入試驗區。目前已有“風機制造、電子電器、塑膠製品、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雙劍牌”鼓風機暢銷全國,銷往海外;迅迪公司的鋁電槽模控制系統榮獲國家科委“金橋獎”及國家級新產品證書,大洋系列產品2011年榮獲“湖北名牌產品”稱號。

【地形地貌】廣水市地處桐柏山脈南麓、大別山脈西端 , 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崗 地、沿河小塊平原,依次分佈。山地佔總面積的30.1%,丘陵佔67.4%,平原佔2.5%。山地主要分佈在西北和東北部,一般坡度為30°至45°,最高處大貴山海撥907.8米,相對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間。崗地主要分佈在中部、南部及東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塊河谷平原主要分佈在中部、西南及東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最低處平林市 水河床海拔37米,地勢以鄂豫邊界為脊幹,以低山為屏障,丘陵崗地主體,由北向南逐漸傾斜,經橫坡河的切割,形成嶺谷平行並列的地貌景觀。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氣候】 廣水市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適中 , 冬幹夏雨 , 雨熱同季 , 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16℃之間,北部為13-14℃ , 中部為14-15℃ , 南部為15-16℃ , 南北溫差2℃。一年中,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2.3℃;最熱多在7月,月平均氣溫27.9℃。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6年1月30日,為-16℃;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59年8月23日,為41.6℃。平均無霜期在201至240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毫米之間。極端降水最多年出現在1980年,年降水量13303毫米,最少年出現在1978年,年降水量 497.7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083小時,最多年份在1978年,為2300 小最少年在1982年,為1713小時。

【山脈水系】境內山脈分屬桐柏山脈和大別山脈,因受地質構造控制和河流切割影響,呈北西一南東走向和北東一南西走向,可分為四個支脈,屬桐柏山脈的有四望山支脈、大 貴山支脈和中華山支脈,屬大別山脈的有光頭山支脈。四望山支脈主要山峰有二妹山、偏頭山、大頭山(與曾都連界 )、瞞箭垛、禹嶺崗、四望山、把齒巖( 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應山河以西,境內溳水流域和飛沙河流域諸山;大貴山支脈主要山峰有蝦子嶺、荒田坪、興旺寨、韭菜坡(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大貴山、蘆茅寨、打鑼包、黃土寨等小河流域諸山;中華山支脈主要山峰有牛脊山(與河南信陽連界) 、中華山、擂鼓臺、觀音頂、 刀把石、空山等應山河與廣水河之間諸山;光頭山支脈主要山峰有光頭山(廣水與大悟、河南信陽三縣市界山、廣水河發源地) 、老屋基、雞公山、望父牆(與河南信陽連界),以及香爐峰、 娘娘頂、萬泉寨等(與大悟縣連界),廣水河與大悟縣境灌水主幹之間諸山。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獅河、溳水、 攝水三大水系。北部以飛沙河、小河為主幹,由南向北經河南信陽境內獅河匯入淮河;西部以櫻水(吳店河)、徐家河為主幹,由北向西南流入溳水匯入長江 ;中部和東部以應山河、廣水河為主幹,由北向東南流入孝昌縣境內渥水匯入長江。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關隘】境內多山,且均為南北走向,形成多處關隘,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主要關隘有:

武勝關,古稱直轅,又名禮山關、武陽關,與平靖關、九里關 ( 大悟縣境 ) 並稱“鄂北三關”,古代稱“義陽三關”,號稱“中南第一關”,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位於鄂豫交界處,京廣鐵路、 107 國道由此通過 , 為南北交通咽喉。桐柏、大別二山脈 在此交匯 , 群山環繞 , 山陡峰險 , 雄踞楚豫 , 易守難攻 , 歷來為兵家用武之地。關南有狄將軍寨 , 相傳宋將狄青曾屯兵於此。

平靖關 , 古稱冥扼 , 又名恨這關、憾這關、石城山 , 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位於武勝關西 , 鄂豫交界處 , 信應公路由此通 過。這裡地勢險要 , 兩側群山對峙 , 道路狹窄險阻 , 歷代為中 原戰略要地 , 南北交通要道 , 曾在此設驛站或巡檢司。自春秋 以來 , 這裡戰事頻繁 , 皆為爭關踞險之利。吳楚柏舉之戰 , 軍 事家孫武曾率吳兵經此 , 奪關南下 , 幾使楚國遭滅頂之災。關 側有北伐戰爭烈士墓。

湖北省廣水市概況

黃土關 , 又稱自雁關 , 位於平靖關西南約15公里處 , 北去5公里進入河南境 , 為河南進入湖北重要通道之一 , 歷史上屢次在此發生戰鬥。這裡關口開闊 , 地勢平緩 , 易攻難守 , 清代築有城牆,建有城樓 , 東連黃土寨 , 西接狗絡嶺 , 民國初年毀於戰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