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天飛機再獲突破!高速風洞試驗成功,或將2030年前全球首飛

目前載人飛船技術已經發展得非常先進和成熟,這也意味著航天航空未來的研究方向會趨向代表著航空、航天技術融合的空天飛機。空天飛行器最大的一個特色就在於不需要藉助火箭等外部助推器進入既定軌道,而是可以直接經陸地跑道起飛昇空,通過發動機形式的轉換實現太空入軌。

就在近日中國關於空天飛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兩級入軌空天飛行器風洞自由分離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組合動力飛行器首次試飛成功。

中國空天飛機再獲突破!高速風洞試驗成功,或將2030年前全球首飛

出品|國器

中國兩級入軌的空天飛行器風洞高難度分離獲得突破

兩級入軌空天飛行器從字面意思上也可知其由兩個並聯飛行器組成,這兩級飛行器的大小性能相差無幾。不過兩級飛機器在分離時流場很複雜,而且還會產生氣動力熱效應,影響此後飛行狀態。兩級飛機器的快速分離是空天飛行器的必要條件,所以雖然技術難度極高但是必須要攻克的尖端領域。而風洞自由分離試驗作為一種沒有支撐干擾的非定常試驗方法,讓科研人員可以更好的根據多種計算與試驗手段研究快速分離。此次試驗也讓科研人員成功找到了安全分離邊界,其數據的準確性也是非常可靠的。這意味著一種空天飛機先進技術手段即將誕生。

中國空天飛機再獲突破!高速風洞試驗成功,或將2030年前全球首飛

中國已經開展的騰雲工程目標在2030年前打造出空天飛行器

其實在我國空天飛機研究領域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騰雲工程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在近期第四屆商業航天高峰論壇開幕式中,騰雲工程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騰飛一號組合動力飛行器已經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據瞭解騰雲工程的主要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設計並製造中國首架可水平起飛、著陸且有著重複使用性質的空天往返飛行器。據悉此前騰雲工程已經完成了組合發動機模態轉換首次飛行試驗,這些實驗為空天飛機最後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空天飛機再獲突破!高速風洞試驗成功,或將2030年前全球首飛

自主起降技術和乘波體氣動佈局是打造空天飛機的基礎

而目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騰雲工程能夠取得如此佳績,其背後少不了航天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在3年前中國在高超音速無人機的自主起降上就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當時無人機的速度就獲得了全球首次五倍超音速的成就。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自主起降技術的突破。如此騰飛一號組合動力飛行器的載機平臺問題就得到解決了。而且此前根據錢學森理論製造的高超音速彈頭,運用到的乘波體氣動佈局也是空天飛機研發中的必用技術,如此空天飛機在大氣層內的飛行控制不再有難度,同時空天飛機在再入大氣層環節進行的抗高溫燒蝕工作也將更加容易。

中國空天飛機再獲突破!高速風洞試驗成功,或將2030年前全球首飛

錢學森提出的空天飛機概念將在現今的航天航空時代真正的實現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就開始了空天飛機的探索,其成功完成的X-37B飛機試驗讓世界各國都感到震撼,但是實際就整體性能來說該飛機並沒有達到空天飛機的標準,因此中國一旦成功研製空天飛機將成為國際上的第一國。中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期間就提出過火箭客機的飛行器,這就是空天飛機的原型,回國之後他也提出過空天飛機建設,遺憾的是當時中國並不具備足夠的條件,他只能選擇專注載人航天研究,所以現代航天人非常幸運的一點就是有條件親手創造空天飛機的歷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