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合肥之戰,絕對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東漢建漢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曹魏大將張遼坐鎮合肥,在逍遙津大敗吳軍,險些生擒吳主孫權。此戰之後,張遼名震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不敢啼哭。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不過,歷史上的合肥之戰,不算曹魏與東吳之間那幾次,還有一次。這次合肥之戰,發生於公元506年,既北朝魏正始三年,南朝梁天監五年。

這場戰爭的背景,還與東吳有關。三國時,東吳佔據長江南岸以及長江北岸的狹長地帶。魏吳邊界,距離長江南岸的吳都南京近在咫尺。當然,以吳軍的實力,魏軍一時半會是很難過江的。但是魏軍始終控制著淮河與長江之間的軍事重鎮合肥,是東吳的心腹大患。

淮河與長江之間地勢比較低平,魏佔合肥,可以隨時進攻東吳狹長的江北防線。換言之,魏吳之間的戰略主動權,是掌握在曹魏手中的。這也是東吳為何不惜代價,數次重兵進攻合肥的原因。

到了東晉,合肥依然是國都南京在長江北岸的戰略重鎮。之後的南朝宋齊梁陳(太建北伐時收復合肥),十國時的吳國與南唐,南宋,甚至是明朝洪武年間,合肥都是南京的門戶重鎮。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南朝前期,南朝始終控制合肥。但到了南朝齊末年,南齊皇帝蕭寶卷亂政,國內殺來殺去。守淮河重鎮壽陽(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的豫州刺史裴叔業為自保,獻壽陽給北魏。之後,北魏趁南朝齊之亂,又攻下了合肥。

南朝齊內部混亂不堪,雍州刺史蕭衍又起兵於襄陽,向東進攻。這種情況下,根本無人管合肥。但當蕭衍消滅蕭寶卷,建立梁朝時,他發現一件事。合肥被北魏控制,對國都南京造成了巨大的戰略災難。

淮河防線對南朝當然重要,但壽陽距離南京還有一段距離。北魏控制壽陽,還不足以對南京產生致命威脅。合肥就不一樣了,距離南京實在是太近了。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北魏佔據合肥,向東可越北硤山,兵臨長江西岸(安徽境內的長江呈南、北走向)。魏軍可選擇在當塗附近的採石磯過江,從背斷掉蕭衍的後路。即使魏軍不過江,在江北來回跑馬,也能把蕭衍嚇個半死。而且,魏軍還控制著另一座要塞——小峴。小峴(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以北)在合肥以東,距離採石磯特別近。魏軍東有小峴,西有合肥,對梁朝的威脅,就相當於俄羅斯軍隊駐在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安大略湖。這是什麼概念呢?安大略東南不遠,就是美國的經濟中心紐約。

另外,南京在長江北岸東線的軍事重鎮廣陵(江蘇揚州),距離合肥並不遠,兩地之間也沒有險山。如果魏軍大舉進攻揚州並得手,魏軍就可以從東線威脅到南朝國都,蕭衍此時就該考慮跑路了。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合肥向西,是廬江(安徽舒城)、郢州治所江夏郡(湖北武漢)。這些地方與合肥之間主要有大別山,但以魏軍的實力,跨越大別山並不困難。魏軍要佔領這些地方,南朝的荊襄之地就難保了。荊襄要是丟了,魏軍可從新佔不久的漢中要塞南下地勢低平的四川盆地。荊襄、四川盆地都丟了,南朝還剩下什麼?

所以剛建國不久的蕭衍,不惜代價也要奪回合肥。蕭衍派右軍司馬胡景略率兵攻合肥,但始終沒拿下。蕭衍只好祭出另一招——南北朝最頂級的名將之一韋睿出馬。

韋睿生於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至公元506年,韋睿已65歲(虛歲)了。韋睿治軍甚嚴,但處事公平,將士樂為之死,所以戰鬥力非常強。韋睿先進攻合肥旁邊的小峴,拿下小峴,合肥的魏軍孤立無援,一戰可下。韋睿率軍很快就攻下了小峴,接下來就是總攻合肥了。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合肥是魏軍在淮河以南的軍事重鎮,置有重兵,梁軍雖勇,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也不是韋睿能承受起的。在這種情況下,韋睿就採取對梁軍損耗最小的辦法——水攻。所謂水攻,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派人用沙石堵住通向合肥的肥水。但魏軍絕不會輕易放棄合肥,派大將楊靈胤率兵五萬來救合肥。楊靈胤雖然被梁軍打敗,但魏軍依然有能力給梁軍造成威脅,襲殺上千梁軍。不過,當韋睿完成了對肥水的圍堵後,合肥已在韋睿掌中了。

戰事很慘烈,但過程並不複雜。肥水已和合肥城牆一般高,梁軍大艦乘水直衝合肥,一戰收復合肥。

歷史上合肥發生的戰事很多,它對南京有多重要?

​合肥重歸南朝,南朝國都南京的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合肥以東的揚州,合肥以西的江夏諸郡,同樣提升了安全係數。而北魏雖然還控制著淮河南岸的壽陽,但由於丟掉合肥,魏軍在淮河以南已不佔有主動權了。而收復合肥,梁朝就有了向北收復壽陽的機會,至少打斷了魏軍企圖依靠壽陽南下掠淮南之地的企圖。梁普通六年(公元526年)十月,梁朝收復壽陽,盡有淮南之地。而梁軍能收復壽州,沒有合肥這一戰略跳板,是不可想象的。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