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1992年5月18日成立。2002年10月25日,由中國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雪鐵龍公司的合資合作提升為與法國PSA標緻雪鐵龍集團的合資合作,合資企業的中文名稱不變(本文中簡稱“神龍汽車”)。

目送朋友老魯和他的東風標緻207匆忙的消失在街口,逐漸融入到滾滾車流中,這兩年路上有些年頭的207已經不多見了,兩廂車也越來越少。聊天的時候老魯還在唏噓,為什麼好好的標緻店關了呢,怎麼就關了呢?!今年老魯的207已顯老態,想升級再換輛標緻車,可發現附近的標緻店關張了。其實,像他這樣想同品牌升級的人不少,經過多年的接觸對產品有了更多的瞭解,各項服務、對接的工作人員和流程也熟悉,所以計劃換車的時候第一個想法還是換輛同品牌的車,省的麻煩。不過,這回老魯可能要失望了,不但他附近的標緻店沒有了,東風標緻品牌包括神龍汽車都處於生死邊緣,一個不慎就會全盤瓦解。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這兩年,神龍汽車受銷量下滑、人事變動等因素影響,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特別是銷量持續下滑從而導致合資雙方被口誅筆伐。最近神龍汽車董事長安鐵成離任,北上天津主政中汽研,神龍汽車再次被輿論關注,惋惜、怒其不爭、被看衰等各路負面指責一擁而上,到今天很多人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好端端的神龍汽車竟會落魄到這個樣子,這其中謎團外人參不透,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神龍汽車還有希望嗎?標緻、雪鐵龍還能買嗎?

咱吃瓜群眾關心的其實都跟老魯差不多,神龍這車還敢買嗎?要說這品牌是不是還有希望,得先回過頭來看看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當初怎樣在中國市場成長的,也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提到東風雪鐵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富康、愛麗舍,提到東風標緻則是206、307、308等車型,這些車型在國內市場都曾取得過輝煌的戰績,也在大家心中留下了厚重的烙印,是後續產品發展雄厚的基礎。這些車型的成功離不開時代背景,因為那個年代富康就是好車的代表,比同時代的奧拓、夏利要好上很多,是大家的夢之車,身居“老三樣”,堪稱富中國兩廂車的開山鼻祖。標緻206也是同樣,當時的地位和現在奧迪A4、奔馳C、寶馬3系差不多,擁有這樣的車,產品方面有足夠的自信,也倍有面兒。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放眼現在的中國車市,無論是東風雪鐵龍,還是東風標緻,沒有一款產品能有當年的風範,都過於平淡,缺乏亮點。反觀競爭對手們,大眾不但產品越來越多,產品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當年不起眼的自主生產線也湧現出像吉利這樣具有號召力的品牌。其他品牌在向前跑,神龍汽車卻原地踏步,差距已經拉開。現在追,只能靠好的產品。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在今天,"好產品“包含的意義更為廣泛,性能是基礎,還需要一定的科技含量、具有競爭力的性價比,要給其用戶人群帶來附加值,彰顯社會地位,好比當年的富康。做到這些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既要有腦洞大開的創意、也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得有好的運氣。除非PSA(標緻雪鐵龍集團)有什麼壓箱底兒的秘密武器,否則想迅速扭轉當下的局面很難。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回到更為現實的層面,無論是早期的產品,還是現在的車型,神龍汽車旗下產品本身還是可以的,在消費者心中也是被普遍認可的,只不過在對手們炫目的推新映襯下顯得有點弱,既然基礎還在,就找準定位搶市場。目前,一二線市場處於升級換代階段,對產品的綜合品質要求比較多,以BBA為首的中高端品牌大有壟斷之勢,現有車主換車大多有品牌訴求,對於相對較弱的品牌來說搶佔這些市場的難度很大,事倍功半;三四五線市場對產品需求更為實際,對性價比有更為強烈的需求,合資品牌可以利用品牌疊加性價比的雙刃劍,搶攻還是有機會的。雖然業內觀點認為,這樣會拉低合資品牌的內涵,對後續發展有很不利的影響,可生死關頭,哪裡的利潤不是利潤,只有活下來才能談以後。

神龍汽車,給我一個買標緻、雪鐵龍的理由

每個人生命中應該都有那麼一輛車,承載青春的夢想。

我的是富康,你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