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夫:缺手缺腳但不缺“鈣”......

朱彥夫:缺手缺腳但不缺“鈣”

郭樹合 杜燕


朱彥夫:缺手缺腳但不缺“鈣”......


圖為位於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朱彥夫事蹟紀念館前的朱彥夫事蹟雕像。

他14歲從軍保家衛國,血灑疆場;他歷盡坎坷,留下無數壯舉,卻從未向命運屈服;他退伍後,拖著重殘之軀帶領鄉親建設家園,並將自己的經歷體會寫成小說,用堅強意志和為民情懷書寫著自己的“極限人生”……他就是“時代楷模”“全國模範傷殘軍人”“全國道德模範”“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朱彥夫。

1957年,朱彥夫擔任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他拄著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到田間地頭查看生產,逐門逐戶察訪民情,帶著鄉親們幹了一個又一個工程,用25年時間,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建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

生命不息,衝鋒不止。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後,朱彥夫用嘴銜筆、殘肢抱筆,歷時7年,七易其稿,創作完成了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遲浩田為其題寫書名並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

“清正廉潔不是一項榮譽,也不是做給誰看的。要通過務實勤幹、埋頭苦幹,讓群眾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經常掛在朱彥夫嘴邊的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長達幾十年的奮鬥歷程中,朱彥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進事蹟不同,但貫徹始終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殘志堅、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高尚品格。

心裡裝著群眾,唯獨沒有自己。朱彥夫的大女兒朱向華出嫁時,村裡打井修渠正到關鍵時刻,朱彥夫把手裡的錢都貼到工程上,沒給女兒一分錢嫁妝,甚至連件新衣服也沒給女兒做。很多受過朱彥夫接濟的鄉親想借機還人情,但他一份禮錢也不收。鄰居看不下去,偷偷將兩元錢塞到朱彥夫妻子手裡。他知道後,硬是讓妻子把錢退了回去。就像這樣,朱彥夫6個兒女結婚,從沒擺過宴席,沒收過一份禮。朱彥夫把這種本分、清廉的品格融入到家風中,他的子女們也秉承了這樣的品格,個個踏實做事,清白做人。

黨員群眾這樣評價朱彥夫:他缺手缺腳,但從不缺“鈣”;他渾身是傷,渾身有病,但就是沒有“軟骨病”。他是永遠的時代楷模!

山東省沂源縣檢察院檢察長王波說—— 朱彥夫生動詮釋了我們這個民族歷經風雨卻始終生生不息昂揚向前的精神,無論是其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還是無私的奉獻、勇敢的擔當,都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近年來,我們沂源縣檢察院根植沂蒙革命老區沃土,不斷汲取優秀紅色基因滋養,在朱彥夫精神的感召下,堅持公正司法、廉潔從檢、文明辦案,讓每一起案件都能經得起考驗,連續多年榮獲全國檢察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被評為山東省檢察機關優秀基層檢察院。

邁入新的偉大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需要我們像朱彥夫那樣高揚理想信念的大旗,以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攻堅克難,以求真務實的精神開拓創新,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更加滿意的檢察答卷。

(本報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杜燕)

如果您有相關法律問題,請通過本平臺私信詳細的提出,小編將為您解答,解答意見僅代表小編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