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本地人怎么看待成都的房价?

Panny-小婧


2006年大学毕业到成都工作,当时的薪水为1200/月,当时苏坡立交内外的房价也就4000出个头。4个月能买1个平米。

2010年工作调整到了南边,当时薪水为3500/月,当时神仙树的房价为8000多/平米。3个月能买1个平米

现在通过奋斗,月薪已经到了20000/月,现在成都高新区的房价为20000/平米,基本上一个月可以买1个平米了。

不过2015年,已经攒够首付,按揭了一套房了,现在月供3000多,基本上衣食无忧了。

所以,对于成都的房价,我想说的是:不要急于一毕业就买房,多花时间去学习和努力,有了能力,自然也有拥有了房子。不是成都房价太高,而是大家买房太着急。

说一下我亲身的经历吧,我是典型的独生子,原本是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外加我在郭家桥住一套房,外公外婆和表舅在倪家桥一套房然后经常节假日串个门。后来大概是05还是06年我爸实在受不了每天一个小时以上坐公交去省医院上班然后同样时间回来于是不顾当时家里几乎所有大人的反对在光华那边买了个套二的房,好像是花了20万左右。后来成都的房价走势就不用说了吧,所以这里要说没有那种庆幸的心情那是不可能的,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当时买这一套房本来就是拿来住的,所以买下之后这套房多少钱就不重要了毕竟又不卖,之后还贷才是大事(而且在高三那年贷款还清)。我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和室友的一次平常谈话(下文会讲)之前对家里的房子有多贵都没什么具体印象的。

高三结束后大学选的是成都理工,也就是本地的大学,室友一个贵州的剩下全部四川的所以交流起来并没有多大隔阂。巧合的是有一个室友的父母正好就是在成都工作而且在寻求成都户口,按现在的说法可以说是蓉漂不过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叫法(因为严格意义上成都是不存在本地人的,我们家和他们家相比仅仅是早了3代到达这片土地罢了)。我一次谈话的时候把我爸不顾反对为了减少通勤买房的事给说出来了,接下来的对话就是差不多这样:室友“好羡慕啊,西2.5环的房子还是地铁房,真好奇当时反对你老爸的人现在什么感受” 我“也没什么感受,也就是地铁通了肯定比买那会贵一些但日子还不是照样的过” 室友“一些?我去我爸妈上周才去郫县那边看了房子,那里最便宜的都已经六七十万了,你那么好的地段接近90平破100W肯定没问题了” 我“有吗” 室友“我。。。”然后那个周末我回家顺便看了一下附近中介的展板,还真的80平以上的房子卖出的基本都是9字开头或直接三个数的报价了,至此才真正认识到成都的房价已经飙升到这个地步了,到达一个快要超出我认知的地步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首先有一点庆幸,毕竟无意间躺着赚了一笔想想还是很爽的,然后仔细算了算:我们家目前年收约8W净积累大概2W一年,按升值70W来算这升值的已经是我们全家这十多年来积累量的3倍不止了,这么算下来还真的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在这之前我还觉得努点力自己在成都远点的地方也能买一套房的(毕竟老爸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不过本人多数情况下对于成都的房价其实绝大多数是无感的,因为自家在成都已经有房所以心中不慌,我妈就是这种的典型,我那个周末和我爸妈提及这事的时候我妈就是这么说的:“你奶奶那边一套房子,我们这边一套房子,就算你外婆那套遭你舅拿起跑了你这边也有两套,反正迟早归你担心个锤子,而且现在交通都这么方便了只要工作不离开成都还担心啥子房价嘛。”说完这一句的时候明显听到了我爸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呵呵”(然而至今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我么,内心也是咖啡里边撒把糖——苦味里边混点甜,毕竟和室友的那场谈论的后续室友说出来了一句:“乖乖啃老都可以的还读什么大学啊”且不说这可不可行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的。

所以如果把题主说的“成都本地人”理解为“在成都定居且有对应户口的人”那这些人应该对房价其实不敏感,就像是我们家那样,买了房还了贷之后心安理得住下就是(更何况很多一开始就有房),房价已经不再是特别重要的生活参数之一了。


小许谈物流


成都房价差不多是这样子吧:

其实核心区域、好点的楼盘应该是在2-30000之间,次核心区域,1-20000之间,已经很难找到几千块钱的房子了,除非是郊区偏远地点、交通也不方便的地方。

其实,都是“涨价去库存”导致的。

我是2017年初买的,幸亏那时候房价还没有涨起来,还不算贵。

然后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当时买的房子几乎都是翻番了,即便是最近跌了些,其实也还是高了不少。

有房的肯定是高兴了,比如,我有朋友,成都四五套房子,就赚大发了,他给我说,算了下,这些年房子增值了四百多万,和他们夫妻挣得也差不多。

我也有同学,毕业第二年、第三年就陆续开始买房,之前买了两套,都在高新区、天府新区,所以,也还是大赚,可能升值的都比他这几年挣得多吧。

虽然我现在不算“刚需”了,但说实话,还是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最好再跌一点。

这样,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那么难受,我也好换房啊。

安居才能乐业嘛。

居住都没有定所,怎么能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呢。

大家觉得呢?


冯起升


2006年大学毕业到成都工作,当时的薪水为1200/月,当时苏坡立交内外的房价也就4000出个头。4个月能买1个平米。

2010年工作调整到了南边,当时薪水为3500/月,当时神仙树的房价为8000多/平米。3个月能买1个平米

现在通过奋斗,月薪已经到了20000/月,现在成都高新区的房价为20000/平米,基本上一个月可以买1个平米了。

不过2015年,已经攒够首付,按揭了一套房了,现在月供3000多,基本上衣食无忧了。

所以,对于成都的房价,我想说的是:不要急于一毕业就买房,多花时间去学习和努力,有了能力,自然也有拥有了房子。不是成都房价太高,而是大家买房太着急。


这个大叔有点暖741


怎么说呢,大多数无感但一旦提及心里还是五味杂陈的。

说一下我亲身的经历吧,我是典型的独生子,原本是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外加我在郭家桥住一套房,外公外婆和表舅在倪家桥一套房然后经常节假日串个门。后来大概是05还是06年我爸实在受不了每天一个小时以上坐公交去省医院上班然后同样时间回来于是不顾当时家里几乎所有大人的反对在光华那边买了个套二的房,好像是花了20万左右。后来成都的房价走势就不用说了吧,所以这里要说没有那种庆幸的心情那是不可能的,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当时买这一套房本来就是拿来住的,所以买下之后这套房多少钱就不重要了毕竟又不卖,之后还贷才是大事(而且在高三那年贷款还清)。我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和室友的一次平常谈话(下文会讲)之前对家里的房子有多贵都没什么具体印象的。

高三结束后大学选的是成都理工,也就是本地的大学,室友一个贵州的剩下全部四川的所以交流起来并没有多大隔阂。巧合的是有一个室友的父母正好就是在成都工作而且在寻求成都户口,按现在的说法可以说是蓉漂不过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叫法(因为严格意义上成都是不存在本地人的,我们家和他们家相比仅仅是早了3代到达这片土地罢了)。我一次谈话的时候把我爸不顾反对为了减少通勤买房的事给说出来了,接下来的对话就是差不多这样:室友“好羡慕啊,西2.5环的房子还是地铁房,真好奇当时反对你老爸的人现在什么感受” 我“也没什么感受,也就是地铁通了肯定比买那会贵一些但日子还不是照样的过” 室友“一些?我去我爸妈上周才去郫县那边看了房子,那里最便宜的都已经六七十万了,你那么好的地段接近90平破100W肯定没问题了” 我“有吗” 室友“我。。。”然后那个周末我回家顺便看了一下附近中介的展板,还真的80平以上的房子卖出的基本都是9字开头或直接三个数的报价了,至此才真正认识到成都的房价已经飙升到这个地步了,到达一个快要超出我认知的地步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首先有一点庆幸,毕竟无意间躺着赚了一笔想想还是很爽的,然后仔细算了算:我们家目前年收约8W净积累大概2W一年,按升值70W来算这升值的已经是我们全家这十多年来积累量的3倍不止了,这么算下来还真的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在这之前我还觉得努点力自己在成都远点的地方也能买一套房的(毕竟老爸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不过本人多数情况下对于成都的房价其实绝大多数是无感的,因为自家在成都已经有房所以心中不慌,我妈就是这种的典型,我那个周末和我爸妈提及这事的时候我妈就是这么说的:“你奶奶那边一套房子,我们这边一套房子,就算你外婆那套遭你舅拿起跑了你这边也有两套,反正迟早归你担心个锤子,而且现在交通都这么方便了只要工作不离开成都还担心啥子房价嘛。”说完这一句的时候明显听到了我爸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呵呵”(然而至今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我么,内心也是咖啡里边撒把糖——苦味里边混点甜,毕竟和室友的那场谈论的后续室友说出来了一句:“乖乖啃老都可以的还读什么大学啊”且不说这可不可行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的。

所以如果把题主说的“成都本地人”理解为“在成都定居且有对应户口的人”那这些人应该对房价其实不敏感,就像是我们家那样,买了房还了贷之后心安理得住下就是(更何况很多一开始就有房),房价已经不再是特别重要的生活参数之一了。不过一旦他人提及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就像我这样苦甜皆有,具体比例么看TA保留多少自尊了。


逸凡722564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新成都人”,大学毕业后把户口落到了成都。

从自身来说,对于房子这个事情,我必须得感谢我老爸,在我在成都上大学的时候,打了一辈子工的老爸不知道是受什么影响,突然开窍了说要在成都买套房子(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拿出了好几年打工的存款:整整13万的巨款作为首付以四千多的单价买下了我现在住的房子(现在一万二),大学毕业后我开始自己工作还房贷,毕业一年后这套房子已经翻了一倍,我和老爸都是高兴且庆幸的;这时候距离买房过去了几年,老爸又给我说存了点钱还想买一套,首付16万(几年时间存了点,向朋友借了点),很幸运刚好在成都限购前几天,在离现在的房子远一点的地方买了我们家第二套房子(现在又翻倍了)。

这两次恰好的时机和果断的出手,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的家庭轨迹,不然到现在也不可能在成都买得起房!

在我接触的成都人当中,有一套房的有恃无恐进可攻退可守,有几套房的日子安逸舒适,喜迎房价上涨,没有房的虽说对房价上涨心有不满,但也在努力赚钱买房,相信要在一个城市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买房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我,努力挣钱加油买房,不要只知道抱怨国家、社会。自身不知道努力的终将被社会淘汰。我要努力准备换套更大的房子,加油吧,所有奋斗的人!

欢迎各位扁桃体踊跃发言


9亿少女的梦y


答:从另一角度看问题也许别有一番风味,

这儿本地人是指祖籍三代及以上就定居在这里的人,就是爷爷辈就开始定居算起,我一个多年前的同事是老本地人,我曾经问过她,如何看待房子问题,结果如下:

1、在本地人眼里、成都的钱都被外地人赚了,以前真的发展很慢,她们小时侯吃东西很困难,一个星期才吃一顿肉,买不到吃的,住的是那种盖瓦的房子,当然他们和农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房子瓦烂了,社区专门要组织人来捡瓦,但每家每户要给钱,她小时候见到的成都仅指天府广场-春熙路这一圈,走远一点儿就叫农村,90年代中期,95年时电视购物二环路基本都是庄稼地,电视购物送货都不包括二环路,仅限于一环路内,而且她们本地人叫成都仅仅指春熙路,其他地方都叫农民进城,她娘家就住二环路某小区,夫家住一环路武侯祠某小区。

2、在本地人眼里,一个城市的发展几乎是外地人的天下和打拼,她们从小就是生活在这里,吃穿住行,生老病死,所以本地人很淡定,没有强烈的欲望赚钱,也不会挖空心思去追求财富,因为她们没有那个意识,她们与外地人不一样,要靠拼搏才能立足,她们不拼搏也能立足,因为这儿是她的家,祖祖辈辈的家。但是她们感觉最明显的是,外地人一来,物价就要涨,她们支出就会变多,本地人感觉是外地人来成都投资做生意,越做越大,而且把一个地方物价提高的,招商引资都在不断的引,真正的本土人很少做大生意。

3、在本地人眼里房价很高,他们虽然不买,但他们感觉房价都涨的不正常,根本没钱来买,都是外地人惹的祸,也不知道外地人哪里来的钱,一个地方的炒房98%是外地人抄来抄的,因为本地人都有安置房,而且从小都生老病死在这里,她们没有特别的感觉,没啥新鲜感,每个地方她们都能讲出故事和以前的样子,她们不知道可以问父母,父母不知道可以问爷爷奶奶,所以她们不需要百度和网络去查找相关信息,她们自己就是活地图,活历史。她们对本地信息不需要上网看评论,她们自己心理就是标尺。

4、回归主题,成都本地人看房价都很高,说不高的都是假本地人,至少爷爷奶奶辈不是生根在本地的人。其实这个现象,任何地方都一样,远香近臭原理而已。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去,你问当地人物价,房价怎么样,他们都说贵,贵与不贵都是相对的,外地人投资客是动态看问题,所以觉得成都房价比其他地方便宜所以不贵,本地人是静态看问题,反正看到比她小时候贵多了,收入没涨,所以太贵了。一句话,房价是被外地炒房客抄高的。


尘都迷路人


回答成都房价是否合理前,首先需要科普两个知识点:其一是成都目前限购,有钱也不一定可以在成都买房;其二是成都即将实行积分落户制,也就是说买了房未来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在成都落户。

然后进入正题来聊一下成都的房价是否合理,到底是高了还的低了呢?

目前成都核心区域的房价在1万多到2万多,次核心区域的房价在1万元左右,非核心区域房价还在3千到7千的样子。

作为消费者,肯定是期望房价越低越好!不过也需要给出一些客观的评价,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它的房价其实在所在城市级别中偏低,这就是说成都的房价依旧还有上涨空间。

随着成都出台了房价调控相关政策,特别是限制了新房的购买、一手房的倒卖,这说明成都的房价依旧会上涨,但近期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以笔者为例,笔者三年前在温江区购房时的房价为4千多元,如今周边商业配套已经趋于完善,数个新建小区交付后商业开始趋于成熟,目前周边房价已经涨至8千到1万多的样子。

这一时间不光是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高新区等地的房价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其中高新区内的房价上涨最快,目前高新区的房价也是成都地区最高的了,而几年前这里可能还是荒地。

这是成都房价大幅度上涨的一个特殊时期,当时买房炒房的人应该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如今虽然我们明白成都房价上涨已放缓,但成都房价还有上涨空间是事实,因此成都依旧是理想的置业地点。

目前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成都向南发展是大的趋势,着重发展天府新区已非常明显,因此如果还有购房意愿,建议在天府新区、高新区极周边城区如温江、龙泉驿、双流等地区购房,未来这些区域依旧还有很大幅度的涨幅空间。


这里是成都


我觉得成都本地人[我所理解的是一直生活在成都的人]应该是分两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成都人对于成都市的房价会有不同的看法。房子本身具有“保值增值”的概念,“看涨”的态势两种人都不会发愁,不信你们看看。

第一、有房且有多套房的本地人。家庭条件较好,生活优渥,对于房地产市场也比较了解,对于房地产政策[比如哪里又要修建重要配套等]所以会不时的下手,对于成都市东南西北的房产进行购买。买来干什么,第一位当然是改善居住条件,其次是拿来租赁投资,再次是职业“以房换房养房出房”。对于成都市的房价,会以“平常心”对待,不管房价怎么持续涨,心里不会太大波动,因为手握“不动产”,只要有机会还会继续买买买。所以从均价7500涨到均价15000,甚至有些房子到了两三万[限价房除外],只要有机会一样可以下手,当然职业买房人也会变成职业卖房人,他们一样能看准市场机会,房价不会阻碍什么,生活还是满意的。



第二、有房但有且只有一两套房的本地人。本身这套房子是一家人生活的场所[这里不论面积大小,房子年限,当然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占少数,在成都的本地人至少都不只有一两套房],成都的房价上涨,对于他们来说,开始是着急的,但是最后不用着急,为什么。因为有政策在那里,如果居住面积不够的,可以申请购买限价房[只有成都市本地户口可以申请]。居住环境差的,有可能面临拆迁返房或赔偿,还有就是“针对本地户口的保障房”,现在也有“廉租房过度”等等。所以虽然对房价开始是不满的,但至少结果还是不错的,生活上的压力也会少一点。



以上就是一种单纯的看法,没有管“新成都人”[比如刚刚人才落户的大学生,应该很多都还在买房的过程中]他们我没有算作本地人,并不是带有其他的“陌生”色彩,而是觉得对比下来怎么也不会公平[各人的家庭条件不一样,有的已经买了,有点寻寻觅觅,有的是国家提供的人才公寓,有的还在租房生活],但是一样的态度应该都是觉得“房价上涨过快”,“买房压力过大”,“希望房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题外话:最后想说,有房好好生活,没房也要好好生活,买的起就照合适的买,买不起就不要硬买,买不了大的买小的,不要想着一步到位,特别是年轻人,要有投资的眼光,但还是要把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我是我知道房子很重要(结婚成家,扶养儿女赡养父母等中国传统),生活质量也很重要,量力而行,看需求吧,祝顺利!

我是大内密探达康,谢谢!

大内密探达康


作为半个成都人,对于成都而言已经可以说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是关于房价的问题,成都真的有点过于“温和”了,而且这是我和很多四川或成都土生土长的人聊天后得到的一致看法。

从2008年入行至今,成都的房价在十年内也只是增长了不到1.5倍而已,当然这是因为成都受限于地处内陆,交通和经济发展相比沿海城市相对较慢,但是作为西南重镇之心,成都的房价必然会在未来5-10年内完成价格突破的,个人观点如下:

1、成都属于中国西南重要城市,且是西南政治、文化、经济及交通枢纽的中心;

2、成都作为天府之国一直以宜居休闲著称,素有“少不入川”之说,在没有“抢人”之前,成都的人口增幅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当然现在已有3000万人口基础,西南“一哥”的地位无法动摇(重庆不算哈,不抬杠);

3、成都整体规划非常周正且长远,成都的进步是像我这样的新成都人感知非常清晰的,东南西北各方向都有各自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基础;

4、这些年也有幸去过很多其他城市(不点名,别误会),很多城市都表现出来的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也不乏一些四川周边的城市,成都的活力是强劲的,成都的活力是内到外的;

5、作为成都从业房地产10年的“新人”,成都房价的缓慢上涨历历在目,对于一个资源(教育、医疗)不对等的城市,成都的资源已经开慢慢匮乏,在抢占城市优质资源的同时,房价是不应该“拖后腿”的;


以上是个人薄见,欢迎讨论!

我是爱说大白话的亞東


亞東有房


首先,成都房价在上一轮涨价(前17年)确实相比于其他同量级的城市偏低,这是事实,不信去查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17年以前的房价。再加上去年的限购,限售,变相限价和本科落户的政策,成都的房价在去年一年翻一翻或者更多,这是事实。

对房价敏感的其实是刚需一族,刚毕业或者买房结婚在成都首次置业的人,对于已有房产的成都本地人来说,只是多了茶余饭后摆龙门阵的谈资而已,对于涨价高的天府新区,老成都人认为那都是郊区,又一次打车去那边,出租车师傅一路上说,成都地人是不会来这面住和生活的,当然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总之,成都房价的上涨对买一套房子的刚需族影响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