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42.91° N, 89.19° E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吐魯番

在吐魯番,還沉睡著一處古城故地。兩河相交形成的一座島形臺地上,公元前的歷史還殘有痕跡。從吐魯番市區向西行走約15公里,荒涼的山坡下,綠洲簇擁的地方,至今旁邊還有一個同名的古村落。那就是西安時期,車師人建立的交河故城。

漢武帝經略西北,首先要建設的就是吐魯番,起初派兵攻打車師,車師上表投降,表示願意歸附,漢武帝達成目的退兵。漢軍撤退以後,匈奴騎兵進犯車師,車師抵擋不住,又給匈奴單于遞交了降書,表示願意歸附。歸附匈奴以後的車師改名為姑師,車師的這種反覆無常惹怒了漢武帝,於是武帝派遣鄭吉帶兵討伐,鄭吉攻下交河城,參戰的1500名士兵不走了,就地轉業屯墾。交河城的發展,至此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機遇。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進入交河的城門遺址

交河選址著重考慮到了軍事因素,在西域,屬於為數不多的易守難攻之城。公元450年,匈奴再次圍困車師,此次圍困長達八年,最後車師王無奈,只能棄城而逃。後來,崛起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進駐交河故城。交河城,在這個篤信佛教的王國手上也變成了一個佛國。在有限的城市空間裡,邁步出去,處處所見都是寺院佛塔。玄奘西行,自然也是與這個地方繞不開。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交河城遺址

交河留給玄奘的印象並不好,後來有學者考證說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高昌和交河城關係不好,玄奘與高昌國王拜了把子,帶著高昌國王寫的親筆信抵達交河城,而車師故地的交河城領導並不買賬。《西遊記》裡面的車遲國就是以車師為原型,走進交河故城,哪怕很多地方都已經淪為廢墟,但僅從遺蹟而言,你絕對不敢相信,交河城會是一個排斥佛教的王國。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交河城內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衙署遺址

從交河城的城門進去,穿過形似甕城的甬道進入內城。地圖上顯示,北部寺院區和塔區佔據著城市的核心位置。衙署是一座下到地下的套型院落。中心天井的四周分佈著不同功能的房間。這種房子的佈局,既充分利用了現場資源,而且可以發揮出冬暖夏涼的效果。這個衙署距推測,有可能是當年的安西都護府的辦公地址。衙署建築的主體框架都還保存完好,臥室起居的天窗既透光又透風。站在臥室的門口,熾熱的陽光下,能感覺到幽幽涼風。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北寺院

北寺院是一個宏大的建築,穿過居民區遠遠地就望見了寺院的圍牆,從階梯進入寺院的大門,大殿中矗立著一個佛塔,佛塔四周還有泥塑的痕跡。寺院的中心廣場很大,周圍都是僧房。不知道當年玄奘以佛弟子的身份在這裡掛單住的是哪一間。寺院後面是一個遼闊的空地,塔區供奉著寺院高僧的骨灰靈骨。塔區後面是交河城的貴族墓葬區,那裡出土過很多國寶級的文物。車師貴族的金銀首飾還有交河居民的生活用具。這座絲路要道上的城市,雖然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但是土層之下,依然還留著這座城市輝煌的過去。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塔中的泥塑殘跡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塔寺遺址

烈日下,交河故城的遊客並不多,但很多核心位置都留有文物部門的崗哨,站在城內的制高點像四周望去,吐魯番綠洲的樹木,遠山晾曬葡萄乾的房子都清晰可見。這是大自然和人類智慧共同創作的一個絕妙生存空間。當年,缺乏攻城經驗的匈奴騎兵只能將其圍住,八年也是束手無策。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倉庫區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城內的水井遺址

在城區通往北寺區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座城區的中心倉庫。這是一座戰略倉庫,倉庫裡出土了很多糧食遺存。車師人就是靠著這個倉庫和城中的水井,守著這座城與匈奴耗了八年。城防、軍事、民政、信仰融匯在這樣一個狹窄的河谷高臺,它存在了一千年,埋骨在塔區後面的車師貴族,依然還守著這一千年裡身前身後的故事。

有人說,交河城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它像斷臂的維納斯,在厚重的歷史長河中,存儲著古西域有關城市生活的記憶。

居民區

從居民區的建築佈局來看,交河城沒有那種寬敞的街道,這裡的交易並不十分活躍,多臨街鋪面,居民和往來僧旅可以購買生活所需。走進那些坊肆街道,風從故城的縫隙間嘶嘯而過,順著街道望去,你彷彿還可以清晰地見到紡織、釀酒、製鞋、賣茶等百家百業的店招掛滿了門牆,本地居民和路過的商旅在街上游蕩。街道設計不規整,第一次進入很容易就迷路了。築城時的設計者可能做了軍事上的巷戰準備,你就算是攻破了城樓,進入城市的腹地也不一定能夠最終取勝,各自獨立的院落將機關一鎖,反而會形成甕中捉鱉的態勢。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眺望遠山

交河城的衰落其實並不是源於軍事,這麼一塊寶地,再愚蠢的勝利者也不會刻意去破壞。其真正的衰落,與軍事無關,僅僅是因為其耐以生存的絲綢之路走向了衰敗。高昌退出歷史舞臺之後,這裡就結束了它的城市生命。當我們再次將目光投射到這裡的時候,差不多是千年之後了,城市已經變成了廢墟,文獻中那個富庶神秘的古國故地,在盆地的一角,沒落多時。但交河,卻也一直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印象裡。古從軍行裡有詩句說:“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出塞至此,故土是越來越遠了。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交河城外的水壩

從交河城出來,沿著那條小河向前行走,小河的下游築起了一座水壩。在滿目荒涼的世界裡,看見水就如同看見了生命,綠色與灰黃色形成生死之間的對比色,我們站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穿透生死,穿越時空,絲路的連接點上,東西之間,匆匆走來不絕如縷的探尋目光。

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重走萬里茶路,探尋行者精神

活動執行及負責人:洪漠如

茶路行者在于闐

接下來您可以在:

烏魯木齊、巴彥淖爾、包頭、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雁門關、大同、祁縣、太原、北京、承德、武漢、長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