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年人最擅长的聊天方式有哪些?

趣农圈




在我的印象中,村中老人最擅长的聊天方式,当然是如乡村一样的自然随意。

老爷子们饭后走出院落,几个邻居碰到一块,便蹲在墙角,或席地而坐,边吸着水烟筒,话题便展开了……

大奶大婶们更是随便,路上走着相遇,有时站着就说起来,就聊起来;或是边走边拉家常,边张家长李家短。

最最引人注目的,是女人们在村子水井旁,边洗衣洗菜,边呵呵地大声聊,参与的人还众多。

瞧,大奶奶笑的牙要掉,老大嬷叽里呱啦乱说,风骚大婶打情骂俏,小媳妇羞红脸蒙嘴偷笑……

生产队公房旁,或队上的晒场上,更是热闹。吃过饭后的男爷们,不管老的壮的,纷纷从张家巷,李家巷,胡家巷……走了出来。

在等待生产队长来分工的空隙,一堆一伙,三五成群拢在一起,聊天,说悄悄话,大声吹牛皮便开场了……场景壮观,口沫横飞,水烟筒吸声像放炮,男人的大嗓门回荡在村前村后……

别小看了农民,他们的话题内容,不是极有人情味,就是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我长大后,似乎找不着昔日那种景象,听不出曾经那种感觉,看不到那份热闹……

也许,我多年不在乡村住了,也许,现在乡村的房子像钢筋石堡,把村民圈在房里,或是房里有电视看了。也许,现在乡村的风貌变了,受了城市冷漠孤傲的病……

再见不到,村里的人们聚在一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那聊天说地的动人景象……

这不由地让我忆起,村里的人们,尤其是老人们,三五成群,蹲在墙角,边晒太阳,边津津有味地谈天说地,一直谈到天上星星满天……

这,使我一一曾幼小的我充满好奇,并感染了他们的气息,长大后,我也成为像他们一样爱吹牛的人了。

哈哈!这些擅长吹牛的乡村老倌,既让我深深铭记,又让我也吹呗:


【小人物总爱谈论大事情】

小人物总爱谈论大事情 !

古人说:小事,大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可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了。

记得我年少时,虽然在乡村,常常看到,常常听到,村中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蹲在樯脚下,烤着暖暖的太阳,都用神秘的口气,谈论着国*家大*事。

有时,在做客的客堂里,几个相聚的长者,也会为某件大事,或某个风雲人物,在那里扮演着高深角色,一副唯他独知,知根知底的智者样子。

更有甚者,在大街小巷行走,常会听到一些激动而大声的争论,争那个国*家好,那个党*派强……那神态,那口气,仿佛他们是智者,能洞悉一切大事。那种争论,那种观点,一点不亚于某些著名智囊。

那种场面,那种小人物对大事的争论,关心,使少年的我很是好奇,并烙上了深刻记忆。

不想,我还是染上了前辈的习惯。小人物,也论起大事情,草民也讲起大道理。

我明白,人微言轻。不过,随便侃侃,勉得憋得慌,说对说错,说好说坏,请亲们谅之笑之!

几天前,在我们的X平台,突的杀出一匹俊马,那气场,那口气,一下吸住我。我对眼前事记忆特差,标题记不住,也一时没查到。但他的意思是:如把哇家乡交给他打理,人气会更旺,方方面面会更好。

虽然有楼友喷他,我到有点感动。勇气可佳呗!他爱家乡! 我呢,叫泥巴,是农民儿子。虽是农民儿子,但久不在乡村,更不会做农活。但我的心,总想着农村,我的梦,总在田园。
在我们家乡,像我这样,虽是农民,已不在田里刨食,而是在远离农村的行道求生。像我这样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已形成一个新的阶层。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生存?我们的后代怎样生存?我们的路在何方? 其实,我心里想这件事久矣!

自包产到户,淘弃了生产队。农民从土地中解脱,摆脱了土地,户籍等的桎缚,可以海阔天空,可以驰骋南北。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也给我们农民提出了许多思考!

三分地已不能养育我们!新一代农民儿女,对耕耘田垄再无兴趣!一些地方土地被渐渐蚕食,城中村不断扩大。

转变成新型农民后,农民们又该怎么办?怎样幸福的继续生存? 是做一辈子农民工?是苦苦的在小个体户行例滚爬?还是在致富领头人光环下,有一份殷实的收入,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有一生快乐的生活?!

能做大老板是幸运,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大老板呢!毕竞,我们农民儿女,受的教育低,条件很差。有些地方,眼前卖地分到一点,但去了房子,买了车子,又剩下什么呢?可能我们这一代,衣食可以无忧,但后代呢?

大老板可能越来越大,赚到的可能几代享不尽。但一般的农民呢?生活还是令人惆怅啊!

不久前,《南风窗》的李记者和我侃了几小时,他在研究农村。是啊!作为农民儿女更应该研究农村!

改革应越改越好,更使农村新气像!但大家看到,房子也许新了,外在也许富了,但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


如旧村改造,越规划良田越少。辛劳一生的农民,老后別说退休,就是养老都困难重重。他们的一生,不也像工厂的职工,为国*家献出!

仅因他们是农民,城里的是工人,是干*部!差别就不忍说了。

是壮大私有化?还是壮大集体?是让所谓致富领头人治理农村?还是让有良知,爱家乡,有抱负的人管理农村?

不管怎样,不要让恶霸横行!不要贫富差距巨大!更不要再废良田……

草民泥巴又高谈了,习惯,习惯,见笑,见笑!

结语:哈哈!看看泥巴聊天,竟与时具进了。现在农民聊天,最擅长的,不再是大门口,石凳上,墙角边,晒场上了;而是打开电脑,手机,网上吹喽!

是不是呀!小人物,人微言轻,吹了也白吹。吹错了,别扣帽子。他是爱家乡嘛!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


农村老人最愿意的聊天方式,无疑就是讲他们的经历过往,以及他们那个时代的人跟事。

我就是个农村孩子,小时候最喜欢听老人聊天讲故事,老人们也很喜欢逗我玩,讲旧社会的不容易,讲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最喜欢的还是听他们讲打仗的事,好几个爷爷都是当兵的,讲的战争故事贯穿整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只要他们聊天 无论在家里还是大街上都会围着一大堆人,听的入了迷,饭都会忘了吃,好怀念那个时候。

现在农村的现状,就只剩老人了,那就只剩老人互相之间的聊天了,有几次偶尔听到过他们的聊天内容,最多的就是某某岁数多大了,生什么病了,谁谁又去世了,受了很多苦,一辈子没享福之类的,很消极的,让人无限感慨。








沂蒙阿亮


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小时候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老人聊天的方式再熟悉不过了。


以前,三五个老年人一人一手旱烟袋杆子,烟杆子下面挂个装满烟叶的袋子,几人走到一起,靠着一棵树或一面墙,开始畅谈起来,一聊就是半天。

老奶奶辈就拿着针头线脑,戴着老花眼镜,几个人碰面,都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忙活,一边家长里短的说起来。

尤其冬天的下午,阳光照射最强的午后,村里的老人不约而同的找到一个向阳的墙角或麦秸堆成的草垛,半蹲或斜靠着,嘻嘻哈哈的瞎胡扯,谁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但心情高兴却是真的。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农村也只剩下老人守家了,偶尔晚饭后,还能看见老人们出来坐在自家门前,聊聊子女生活,谈谈电视见闻,以前那种肆意说笑的劲再也看不到了。

也许都是手机、网络惹的祸,不能乱说了,谈话就没有那么肆意了。农村老人你见过还有什么聊天方式吗?


80后农家小哥


我记得我小时候,村里有个老兵,他特别喜欢给我们讲他当年打仗的事情,他手臂上还有一道十几公分的伤疤,那时候他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带一把冰糖,当时一边吃冰糖一边听故事,感觉很幸福,后来再大一点后听到的就是战争格局,某国又去打其他国家了,为了抢石油什么的,哪个国家造了航空母舰,搞军事演习,再后来就是,国家的哪个贪官落马了,人民又能过上好日子啦,现在就是,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啦,现在在干什么什么工作,特别赚钱,


两只兔兔伴我行


小时候我们那里的人喜欢夜晚乘凉,我们一家人不是很喜欢讲故事聊天,而邻居(我爷爷的弟弟)他们一家人喜欢摆龙门阵,吃过晚饭,爸爸拿着一个簸箕和两个长凳子搭起来,我和弟弟就躺上去乘凉了,一边摇着竹扇看星星,一边听幺爷给我们讲那些过去得事儿了,印象最深的是讲我爸爸跟我幺爸是怎么上不了学的,我幺爸是顽皮得很,不喜欢读书,而我爸爸是因为爷爷的苛刻,念初中的时候,爷爷嫌我爸爸每天带的粮食多了,骂了他,骂了好几次,我爸爸一气之下跑去山洞里藏起来,藏了好几天,后来…就是我们想的那样了,爷爷干脆不让我爸念书了,爸爸也因此连初中都没有上完。

慢慢的我长大了,爷爷走了,幺爷也老了,但他依然喜欢摆龙门证,摆了很多爷爷的事,他一辈子很辛苦,每次逢场都是走路上街,买完东西就赶紧回来了,不管买多少都是自己背回来,也不喝一口茶,吃一个饼,这就是我爷爷;在家里是管钱的,一家人都得听他的,很多时候都大呼小叫的,尤其喜欢呵斥我奶奶,几岁的时候我就跟奶奶一起睡觉,经常半夜听见奶奶的哭声,因为我小,也没想过怎么安慰奶奶,这就是爷爷。

但爷爷并不是没有优点,他很勤劳,节俭,还是我们村的棉花技术员,每年上面都给他颁奖,发福利,有一年发了一年自行车,说是方便他隔三岔五去乡上开会用的,好像挺值钱的,因为我们村应该是第一辆,别的就不知道了,我很敬佩爷爷,虽然他让我爸爸没有念完书,让我奶奶半夜哭泣,但他始终疼我,始终是我爷爷,从来没有打过骂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好好读书!

我们一家人都不怎么喜欢爷爷,唯独只有我跟爷爷亲近些,他走的最后的那晚,家里包了饺子,他已经几天没怎么进食了,我还喂了他几口,当我们吃完饭去看他时,却是真的就这么走了,那晚我居然没有哭,一点眼泪也没有!

到现在,爷爷走了,幺爷也走了,再没人给我讲以前那些事了,只剩下无尽的怀念!


自由的神往


在农村,老年人最擅长的交流沟通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的压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生活压力主要是给孩子们减轻负担。可能农村与农村也有所不同。我们处在地级市的效区。小时候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墙根晒太阳,东家长西家短或者关乎庄稼的事。现在的老人们,大多很忙,要接送孙子辈们上下学,有地的种地,种点豆类植物,榨油,给城里的孩子送去,以及平时吃的面和菜,能不给孩子们添负担就不添。农闲,去城里打个散工,挣点礼钱,现在随礼也大了,总之,都是不想成为孩子累赘。当然,子女们混的好的,妈妈们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跳个舞,相互炫耀一下自己的孩子。子女们有出息的爸爸们,哪有会,去哪赶大会,听大戏,或者去市里的公园转转。闲的时候,识字的都会上网或者玩智能手机了。现在,几乎没有端着碗串门聊天的,也很少有大嗓门吵吵的。每家每户房子盖的越来越高,装修越来越好,闲暇之余,打发的方式越来越多。就连亲戚之间除了有事也很少走动了。你的家乡,老人们的聊天沟通方式是什么样呢?



不管怎样变化,希望天下老人都老有所依,生病了能及时救治,国家福利能让农民惠及到。


正益505


你们说的是最常见的,但不是最擅长的。我们那农村老人最擅长的聊天方式是伴随这几项活动。他们一边休闲一边聊,求人办事、家长礼短、讨论问题什么内容都可以有。

两个人单聊时最擅长的就是一边"搁老龙"一边聊天,"搁老龙"有知道的吗?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三个人聊天时他们最擅长的是一边斗"纸糊撸"(长牌)一边聊天,有时为增进感情还象征性的带点刺激。

四个人聊天时最擅长的就是边斗"骨牌"边聊天,骨牌可能大家都见过,猴子最大,下面分三门,常门有:天地人鹅麻仨板,还有妖门和点门。

五人以上聊天时最擅长的应该是是"推牌久"和"龛盖宝"。大概知道的就这些了,可能还有其他的,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五易三农


我认为农村老人最擅长的聊天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集体式聊天。常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农村老人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集合点,老人们大都集合于此,晒着太阳拉着家常,回忆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种种事情,谈谈国家大事。

第二,街坊式聊天。在农村闲时街坊邻居们都会走上街头,聊聊庄稼种植、粮食价格,柴米油盐价格等等。抱着孙儿辈儿以享天年之乐。

第三,老朋友聊天。老人们经常会找儿时的朋友一起聊天,回忆儿时一起调配捣蛋的事情,对比对比以前与现在的生活,感叹一下社会的巨变。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是老人们并不大愿意触碰这些,他们感到繁琐。

这是我的分析,欢迎朋友们留下自己的看法。




阿呆谈事


跟老人聊天无疑就是倾听,仔细倾听老人诉说。或聊聊往事,讲讲老人那个时候的事。老人往往较为孤独,需要有人陪他们讲讲话,谈谈国家大事,八卦。

老人聊天的时候,最好不要插嘴,在关键时刻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话,更容易取得老人的青睐。记住,一定要学会倾听。

如果聊着聊着突然冷场,就要多站在老人的角度,根据老人的经历,讲讲老人旧时的事情。这样不出意外的话,老人将会讲得十分开心。然后你就像前面说得那样,倾听就好了。


宝妈五月


城市有城市的交流方式,农村有农村的特点,但是我更喜欢农村老百姓的交流方式。一般来说,农村的老百姓交流会在茶余饭后聚集到一块儿,田间地头,谈拢在一起说说话,非常的真实、纯朴,也非常的慈祥、温暖。大娘大婶儿在一起打打牌,说说家常里短。大爷大伯们在一起说说地里的农忙,谁家的又发生什么事情等等。在农村的每一个村子里一般都会有一个自然而然形成的熟地儿,老百姓吃完饭或者没事儿都会走过来这个地方聊一聊,听一听,三五一群的,挺有趣的,这也是农村特有的一种交流方式吧,也是我们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