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中关村发展系”点赞!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8年度共有285个项目(人选)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已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重点发展领域产生了一批代表性获奖成果,推动高精尖产业加速发展。其中,多个“中关村发展系”的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也有幸获此殊荣,为科创事业贡献力量!一起来看看,究竟有哪些“中关村发展系”项目光荣上榜——

一、中关村软件园

在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单位)——入驻园区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中关村发展系”点赞!

▷12月24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中关村软件园成立。

2017年12月24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园区宣布成立,薛其坤院士当选研究院院长。建设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落实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历经改革开放40年伟大变革,步入创新发展新时代,北京科技创新迈向新的高度,一批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硬科技”成果涌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了北京力量。薛其坤院士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团队于2012年底首次实验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不需要强磁场的情况下,实现无能量损耗的电子运动。这是我国科学家从实验中独立观测到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也是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促成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也为拓扑绝缘体各种量子效应的实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

该项目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我国首条、世界上第二家万吨级铁基非晶带材生产线,彻底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并基于国产非晶带材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非晶配电变压器和非晶电机产业化技术,促进了我国输配电网的节能降耗。

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中关村发展系”点赞!

作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软件园成立于2000年,一直以来,园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建设,持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园区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聚集国内外680余家知名科技创新企业,2018年实现总产值逾2500亿元,成为我国大信息产业国家队创新主阵地。截止目前,园区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二、中关村协同投资

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名单中,“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项目榜上有名。中关村协同投资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单位)投资设立的子基金——南宁水木愿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的企业“品驰医疗”作为该项目完成单位之一,共同分享了这份殊荣。

“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

脑起搏器电极植入大脑,进行脑深度刺激,这是一种在国际上被认为颇为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方法,但这种治疗方法由于美国技术垄断,价格高昂,中国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项目一举攻克了这个难题。

2000年,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团队开始研发这一课题,并成功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脑起搏器,由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后续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北京天坛医院等众多医院临床应用。此举使我国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唯一能够研发、生产和大规模临床应用脑起搏器的国家,为我国该类疾病患者人均降低手术治疗费用十余万元,使疗法迅速普及,更多患者迅速受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中关村发展系”点赞!

▷全球首个质保10年可体外充电的变频脑起搏器系统图/清华大学

投资该获奖项目的协同子基金——南宁水木愿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总规模为4.35亿元,协同母基金出资6000万,引导放大规模达到6.25倍。目前,南宁子基金已投资14个科技项目。

除了南宁子基金以外,中关村协同投资公司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和模式,按照市场化机制管理运营,积极对接知名投资机构,吸收和引导社会资本,放大基金规模,投资设立了多个子基金——目前,中关村协同投资公司已累计完成十三支区域协同子基金立项、十一支区域协同子基金投资决策、实现六支区域协同子基金出资。直投子基金和区域子基金已投资52个科技创新项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子基金管理机构北京水木国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系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下设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资管理公司,用市场化手段、专业化管理推进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丰台科技园

此外,丰台科技园也有3家企业获奖——

北京汉能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风电装备变转速稀疏诊断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大人群指掌纹高精度识别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文已经提及的“国产非晶带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及工程化”项目,丰台科技园入园企业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其中。

“风电装备变转速稀疏诊断技术”

该项目围绕风电装备有效监测的挑战性难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故障模式分离-故障信息提取-故障定量诊断”的三位一体“逐层去扰”的诊断新技术,发明了频率跟踪加噪的故障模式分离技术、故障信息匹配稀疏提取技术和加权稀疏定量诊断技术,研发了专用测风仪、叶片声音传感器、一体化集成式监测采集器等相关产品和系统,并在风电装备上投入应用,解决了变转速诊断难题,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维护成本降低40%,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人群指掌纹高精度识别技术及应用”


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中关村发展系”点赞!

▷指纹方向场拓扑模型 图/清华大学

据悉,项目完成人历时10多年,发明了面向低质量指掌纹的特征提取、配准、比对等新方法,获授权发明专利29项(含美国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8项,形成核心技术专利池,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5亿;发表论文48篇,谷歌学术引用5024次。指纹识别算法在国际权威在线评测上排名第1。成果在我国电子护照、港澳通行证、身份证登记等重大工程中获广泛应用,占全国刑侦领域使用量的70%,近5年破案40多万起,其中命案2000多起,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