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5月6日在青岛作《你离人民有多近,人民对你有多亲》报告,是否有所指?

相声演义


又找到一个为了黑而黑的。


我都怀疑郭德纲是不是在这入股了,包月花钱请人写东西来带他名字。


但凡说相声,必提到郭德纲。

这出来个说相声说的好的,评论底下来个说,说肯定没有郭德纲说得好。


这来个相声团队要商演,那边肯定有人说了,商演都是学的德云社郭德纲。


这出来做个宣传演讲,这不,马上有被害狂想症的患者说了,肯定又是说郭德纲不好想挤兑死老郭才安心。


就连美食博主,炒菜的厨子,路边卖煎饼果子的,出个视频都得带上郭德纲,说这道菜郭德纲吃了都说好。

郭德纲这三字就这么好用?


郭德纲比WiFi还招人喜欢?


但凡是个事情,都能扯上郭德纲?



这次别说,这个问题


问的还挺含蓄


是否有所指?

指谁?


还装模作样的问呢


问啥,肯定是指郭德纲啊


这又是一场主流相声团体蓄意谋害和挤兑德云社和郭德纲的大型宣传现场。



唉……



能不能别过分解读?



我看了看其他人的评论和看法。


又是老生常谈,什么姜昆代表的主流相声不行,德云社让相声活了过来,郭德纲是救世主,姜昆不行了,郭德纲拿观众当人,姜昆眼高手低光说空话等等。


累不累。


郭德纲早就说过,艺术这东西,本身就是文无第一,谁也不能说谁的艺术造诣和水平就一定比谁谁谁就强。


处在什么位置就说什么话。



你在体制内工作,拿着国家的工资和津贴,那就应该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该慰问慰问,该宣传宣传,该讲课讲课,这是正经的工作和事业。

而郭德纲这样的体制外的民间闲散艺人,上有老下有小,为的就是有口饭吃恶不死,就是商演,开剧场,跟观众打成一片,说观众爱听的,骂观众想骂的。


早年郭德纲戾气非常重,谁欺负他他就往死里骂谁,没办法,自己没背景,不狠点就混不下去,所以郭德纲跟天斗跟地斗,跟同行斗,处处诉说自己委屈遭遇,处处争锋相对。


这是当年郭德纲的生存之道,观众也应该心疼支持。


但现在郭德纲混起来了,早就不需要见谁怼谁了,跟同行,也没必要睚眦必报,钱没少赚,名气也有了,徒弟也能上春节晚会舞台,还有什么不满意。


郭德纲这些年,自己都放开了,观众有什么放不开的?

姜昆作为曲协领头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早年间的成败对错暂且不提,起码现在也是为了相声事业兢兢业业的努力,培养新人,宣传文化。


怎么,咋就人家出来宣传演讲一次,就又不对了?


《你离人民有多近,人民对你有多亲》


这句话说得有问题?



你们到底,在骂什么?


四斤


从这份报告的题目就能看出,姜公已经彻底把自己和人民划清了界限。

或许视自己为领导者、艺术家、掌门人,或许真把自己当作某诚心目中神一样的存在,反正没把自己当作人民中的一员。

正是因为一直高高在上,所以偶然想起来,也要时不时地放下身段和姿态,弯下腰,低下头,这样才能显得离人民近一点。

或许兴之所至,还要拍拍人民的肩膀,摸摸人民的脑门,小鬼……以此体现出他对人民的谆谆教诲和人民对他的崇敬爱戴。

可是有些刁民,偏偏要和姜公做对,唱反调,不识时务,愚不可及。姜公说相声在走下坡路,可他们的演出偏偏热闹红火;姜公说相声要高雅,他们非要搞三俗;姜公说相声要教育人,他们非得要搞笑;姜公说相声要创新,他们非得讲传统。实在可恶,果然是刁民,刁啊,刁啊……

似这样,大家都有工资拿,都有奖金发,有晚会大家一起上,有饭局大家一起造,不好吗?平时没事儿,写写字儿,画画画儿,做做报告,开开会儿,旅旅游儿,有机会了再出国转一圈儿,多舒服,反正都是文艺圈儿的事儿,只要有发票曲协都报!

姜公维护着这种规矩和秩序,怹容易吗?怎么就不好呢?干嘛非得靠演出挣钱?介不吃饱了撑得嘛!你们有病吧?还给母们起了个名字,叫尼玛主流相声演员,主流怎么了?这叫与时俱进,紧跟潮流!

还讽刺母们不会老玩意儿,什么太平歌词,什么贯儿口,什么小曲儿,那都是糟粕,我们说的是新相声,师傅压根儿就没教!

神马叫创新?哪个叫与时俱进?你得上网知道吗?不信你瞧,论讲网络笑话儿,谁能比得过母们,网上一个字儿都不带改的……

归根结底,母们才是中国曲艺的正规领导,母们才是相声非遗的传承人,不给面子不讲规矩的,就是牛鬼蛇神,就是低俗庸俗,就是流氓下三滥,就得neng死他,neng不死的,也要在道德上打死他……

嘻嘻嘻嘻嘻嘻……


五楼十二城主


姜昆主席作为曲协主席的这次报告,无疑从理论高度上说明了群众路线在曲艺界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了人民群众在历史潮流下的巨大作用。此次报告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它彰显了国家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视,并从官方的角度阐述了文艺界未来应走的道路。

在现今的相声界,无数次的演出成功向世人证明了在人民心中,尤其优秀的青年同胞们心中,人民最亲的是德云社、百姓最爱的是郭德纲。毫无疑问,郭德纲和他带领的德云社走的是群众路线,做的是服务于劳苦大众的艺术。德云社的爆红不是偶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曲艺界的胜利,德云社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只有牢牢地和群众在一起、演群众之想看、说群众之想听才能使传统艺术焕发新春。

我们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为宗旨,必须合理考虑到劳动人民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与时俱进、随潮流而走,绝不能故步自封,以保护传统艺术为名、行封建官僚之实,更不能以开会宣传为名行公款旅游之实。望各地文艺工作者理解姜主席的讲话精神,远离夸夸其谈的文艺座谈会、拒绝吃喝吹牛的“慰问交流”,走到剧场里去,走到人民群众中间,从基本功做起,重振曲艺雄风!


不出名的陈导1


曲协又开会了,真是闲得慌,有这功夫多搞一些相声曲艺演出多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多带给老百姓笑声,也不枉费每年占用那么多纳税人的钱。

传统曲艺的继承是用实干来践行的,不是靠开会和喊口号。多跟袁隆平老先生学习,觉得老百姓粮食不够吃,就研究出杂交水稻。

姜昆既然觉得现在相声作品缺乏精品、品味、高度,就带领曲协一众人等创作出好作品,让“三俗”相声无处遁形。开会、鼓掌、发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三俗”相声依然在满坑满谷的卖票。

“是否有所指?”这话等于白问,一句话用了七个“缺乏”,想表达的还是“反三俗”的话题,只是这次不明面说,换了件马甲穿上。因为姜昆知道,“反三俗”这个词已经臭了街了,反复提只会招惹观众厌烦——连“纲黑”都会腻。

“你离人民有多近”——这些年姜昆离老百姓够远的了,“反三俗”就不说了,新作品没写出来,演出也极少。偶尔上台说一段,还是新锅炒剩饭,观众不笑自己先笑,当年那个笑星的影子荡然无存。

何为亲民?站在三尺舞台、不断拿可乐甚至寓教于乐的好作品让观众笑、悟,这就是相声艺人该有的亲民姿态。一年到头,没在舞台见过几回,在“讲台”和研讨会上倒是常见——还是在电视里一闪而过,何来亲民?

英勇的士兵是在战场上洒热血,可敬的艺术家是在舞台上倾情演出。马三立大师八十多岁还时常登台逗观众开心;侯宝林大师七十三岁还率团赴河北演出,自己一天就要演三场;李文华老先生即使检查出喉癌依然坚持演出。

而现在的曲协和掌门人,早已经没有艺人的基本素养,在财政圈养下已经忘了前辈们“刮风减半、下雨全完”的日子,就知道开会、研讨。哪一天相声灭了,他们依旧在高谈阔论。


岑詮


平心而论,个人感觉这次的报告还算比较务实,没有之前的那些高谈阔论。

相对郭德纲而言,他们两个像是两个极端。郭德纲披荆斩棘,自力更生,硬生生的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姜昆,带着体制内的相声人也算是下基层,走乡村,虽然作品可能差强人意,但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他们两个的理念和信仰完全不同,奉行的原则也极具差别。回头再看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就差不多理解了。

再谈谈姜昆的报告

不缺笑料缺品味”有点牵强

品味是在笑料之后的。先要有笑料才行,可现在姜昆的很多作品基本没啥笑料,品味再好,再高深也没多大用。

不缺继承缺创新也欠妥。

现在纵观整个相声圈,创新的作品远比继承的作品要多。这在《相声有新人》中郭德纲的一场考试中就能看出。很多人的基本功不熟练或是早就忘记了。这些参赛的选手不敢说多好,但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他们中间还有功底很差的,更何况全国这么多的相声从业者。

最后看到是给高校学生们做的报告,感觉要求有点好高骛远了。

不管以后他们是否从事相声这个职业,最重要的是当下,是把该继承的继承了,该熟练的熟练了。要求太高,起点太高,有时也不会太好。




沾化的冬枣熟了


我怎么有种酸葡萄的感觉!!!自己沉寂多年,为相声做过什么?郭德纲在最艰难的时期,你们除了挤兑人家,就是拆人家的台,你们还做了什么?是弘扬了相声,还是让老百姓更喜欢相声了。都没有!相声在那几年时间都快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郭德纲一点一点靠自己把相声做到大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且做的风生水起。你们又开始阴阳怪气,像个怨妇来着撒泼,真是可笑死了!你要想做相声界的领袖,你就拿出领袖的大家风度,出来说点人话,传递点正能量,别阴阳怪气的,让人反感。现在人都不是傻子好吗?请你自重!


鱼34107



“你离人民有多近,人民对你有多亲”,这就话当然有所指,指的是所有的曲艺工作者。

姜昆作为如今主流相声界的掌舵者、当家人,他所代表的可以说是所有的曲艺工作者。当然这种代表只是在某一方面,在更多的当年他是代表不了所有人的,尤其代表不了非主流相声的代表郭德纲以及德云社。


不过,这一次姜昆是在曲艺联盟专业素养提升班中所讲,下面听众是部分曲艺工作者和曲艺爱好者,所指的就应该是所有的曲艺工作者。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作为一个曲艺工作者,或者说作为一个相声演员,本就应该走近观众,没有观众们的支持和喜爱,就不会有曲艺工作。


“你离人民有多近,人民对你有多亲”,这句话说的虽好,但姜昆显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中的真谛。

这些年,每一次提到姜昆,就会让人想到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之争,就会让人想到他与郭德纲的矛盾。郭德纲从一个毛头小子,走上了非主流相声的代表人物,又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主流相声界,甚至改变了整个相声界的格局。靠的就是郭德纲充分的认识到了上面这句话的含义。


郭德纲将相声带回了剧场,扎根到最基层的观众当中去,真正的走近了人民走近了观众。他时常说的一句话“观众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也真的做到了对观众的亲。而观众才真心喜欢他、支持他、亲近他。


反过来说到姜昆,虽然话说的很好,但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已经脱离了观众,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时常的喊出“反三俗”,可是在提倡高雅的过程中,已经分不清真正的雅和俗了,甚至说已经不知道观众和普通老百姓喜欢什么了,忘记了“观众认可的才是好的”这个硬道理。

其实,比起那些所谓的“研讨班”“交流会”,更重要的是相声人和相声作品本身。只要主流相声人能够深入观众中去,了解观众喜好,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真正的让观众亲近。


雨天论娱乐


不要理论+理论+理论……,深入老百姓了解老百姓多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能够在大小剧场演出老百姓喜欢听的相声,即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又丰富了文化市场,传承了相声艺术,更能够通过演出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功德无量🙏的好事应该以行动去完成,作报告讲理论永远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相声届的乱象与你这个牵头人的无能有直接的关系。自己反省一下吧,留个好名声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


JN江南君


好多人就没看明白,人家姜昆说的是:

我们不缺XXX不缺XXX不缺XXX不缺XXX不缺XXX……

说到底,就是缺观众。

你说你相声多搞笑,多精品,多有情怀,多创新。然后1毛钱一张票,可分期付款,观众扭头就走。

……

没办法,让相声演员吃上饭,才是相声这个行业能活下去的根本。

其他的,没了。


酒骑风


又开始批评郭德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