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行業發展及市場行情分析

“十二五”後,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把感應器嵌入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設備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監管力度;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節省時間、物資等資源;提高安全保障,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在“物聯網”普及以後,用於動物、植物和機器、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籤及配套的接口裝置的數量將大大超過現有設備的數量。物聯網的發展將會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驅動力,為產業開拓了又一個潛力無窮的發展機會。其中,無錫建立中國最大的傳感網中心後,將在物聯網人才引進、資金、稅收、土地等方面對相關企業進行大力支持,吸引了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企事業單位在無錫設立機構。按照目前對物聯網的發展勢頭,在近年內就需要按億計的傳感器和電子標籤等發展潛力巨大的趨勢,這將大大推進信息技術元件的生產,同時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築物,而另一方面是數據中心,個人電腦、寬帶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芯片、寬帶以及機械電子設備等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運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