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味馬王街


韻味馬王街

馬王街位於芙蓉區,南通都正街,西接織機街(因修人民西路已拆),北通吉慶街(今已併入馬王街),西接東茅街,東接東門捷徑,原是一條南北走向全長150米的街道。馬王街東邊有桂花井、古稻田,西邊是小贏洲。

馬王宮所在地

馬王街上曾有座馬王廟。馬王廟因五代時楚王馬殷及其子馬希範等而名。後唐天成二年(927),朝廷正式冊封馬殷為楚國王。馬殷乃仿就天子體制,改潭州為長沙府,作為國都,並在長沙城內修宮殿,築園林,置百官,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王國,成為五代時期10個封建割據國家之一,史稱“馬楚"。

馬王宮就建在今馬王街所在地。馬楚滅亡後,後人又在馬王宮舊址上建起了馬王廟,馬王街也因此而得名。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百年修業育英才

講到馬王街肯定要介紹修業學校,該校於1903年(清光緒29年)由從原明德學堂退出12名的青年學生同盟會員周震麟、何積烺等創辦,校名“修業”,取“修德敬業”之意。修業學校還曾以“湖南私立修業學校”“長沙航立修業學校”“桂花井完全小學”命名,文革時又叫星火學校,1969年恢復修業學校校名。

韻味馬王街

學校成立之初在南城高碼頭租民房建校,1904年學校遷五堆子,1905年遷水風井胡家花園租民房辦學,1907年又遷福星街,1908年遷到瀏正街。1910年才租馬王街馬王廟遺址為小學部校舍,佔地面積898平方米。至此漂泊不定的校址才算基本上固定下來。

修業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辛亥革命先驅黃興曾在此校任教。“五四”時期,毛澤東、徐特立曾在修業學校任教,並從事革命活動。毛澤東在修業創辦了著名的《湘江評論》,徐特立曾在此斷指血書、喚民眾。

韻味馬王街

修業學校自創辦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年的風雨歷程,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傑出類的英才。有中顧委常委王首道,革命烈士毛澤覃、歐陽立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作者田漢(原名田壽昌),政協委員沈醉,全國著名擊劍教練文國剛,湖南省文聯副主席篇小說《第二次握手》的著名作家張揚等。歸國華僑劉庭懷老師為省和國家輸送了不少體操人才,如文佳、周小玲、夏燕飛等,展示了中華兒女颯颯英姿。

結緣修業學校

七十年代初我第一次轉學來長沙,原本首選學校是馬王街的修業學校,因為學校名聲在外,是湖南省重點文物單位。但當時父母帶我來校看沒有一棟樓房,全部是平房和瓦頂,十分破舊,與我原來在廣州就讀的學校落差太大,最終就近選在家門口的人民小學(東茅街小學)。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七十年代讀中學時,許多同學來自修業學校。馬王街、吉慶街都是我們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記得當年在馬王街口,對面省人民醫院圍牆外的拐彎處有兩位擼鍋補鍋的師傅,一位手拉風箱燒著焦碳爐,另一位一手用石棉布上墊些耐熱砂託在鍋中破漏處,另一隻手端起乘有鐵水的坩鍋將鐵水到入,然後迅速拿耐熱的手柄將鐵水按開按緊,直至鐵水硬化。每次放學都會有許多同學駐足觀看許久。黃興路步行街的長沙民俗銅雕塑,就反映了那個年代的情景。

韻味馬王街

省人民醫院圍牆外的拐彎處擼鍋補鍋位置 康明慧供圖

二十多年後,我又隨父親搬到與修業學校僅隔一條街的桂花井(巷)。那時修業學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孩子在這裡出生成長,在修業學校小學畢業。每天在家裡都可聽見學校的鈴聲,做課間操、眼保操的廣播,還有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

吃在馬王街

民國時期馬王街就是鬧市區,街上有蕭乾盛米廠、吳寶珍麵館、王柏壽藥店、吳佑文糕點廠、汪茂盛豆腐店等,商業十分發達。

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街上原煤店的位置上,建起了商住樓。原馬王街糧店房子位置還在,只是租賃他人開店。我的小學同學楊剛強和初中同學張利萍都曾在糧店工作過。


韻味馬王街

馬王街糧店位置 康明慧供圖

現在的馬王街上,依舊熙熙攘攘一片繁忙的景象。人們每天早上在這裡買早點,呷面嗦粉,到小贏洲菜市場買菜。夜晚夜宵燒烤攤生意也十分紅火。如今這裡店鋪眾多,除了美食店,還有毛線店、洗衣店、小商店、打字社、賣兒童玩具的便利店等,每一家店都帶著老街的印記。

榮華齋是長沙老字號,這裡有長沙包點的白案大師、掌門,但卻沒幾個人曉得,他們都比較低調。因為是專業包子店,肉包子有正宗的老長沙口味(幹筍子肉末陷),燒麥也是特色之一。天晴時,茶客們常常拿凳子坐在店外對面街邊扯四季卵彈(扯談),兩個包子配一杯茶開啟長沙早茶模式。雖然,此店有些破舊,環境也差,但高中老同學還是喜歡選擇在此聚會,喝茶呷包子,韻老長沙味。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湘北新貴津市名小吃黃記燉粉,是一家清真風味的老字號,以滷牛肉碼子和常德的燉粉見長。連鎖加盟總店的老闆是我津市學校的老同學,來長沙開店創業有五六年了,也開起幾家連鎖加盟店。馬王街加盟店的店主是小贏洲市場的一位賣肉的攤主。

彷彿與街對面江湖米粉、號稱小李廣花榮的陳記麵粉館打起擂臺,在馬王街上還有4家米粉店,像津市牛肉粉、原味粉館、正宗津市牛肉老粉店、張記粉面,可見這條老街的生意紅火。

韻味馬王街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王胖子炒貨行的第一家門店於2001年在馬王街成立,是一家個體經營店。由創始人周衛方帶領,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積累了不少成熟技術,專業水平很高。現在有幾十家連鎖門店,年營業額過億元,以實力和質量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原來在街道旁的紅胖子檳榔店,店名很尋常,檳榔卻叫“究腦殼”,滿滿的老長沙味。檳榔得自己挑殼子,可選剖成對半,或三瓣,點桂子油。店家是一位老娭毑,她自己做了幾十年檳榔,如今兒子把店搬到書院路口那邊。

長大後,年味越來越淡,對過年也不再那麼期待,但看到古稻田的拐角處還經營著南食、滿地香店,銷售那些我熟悉的桃酥、小花片、雪棗、貓屎筒等糕點,還是喚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四面環碧小瀛洲

小瀛洲位於芙蓉區,西起豐盈裡,東止馬王街,相傳為五代馬氏宮廷園林,與馬王宮相連。唐代時此處曾為潭州刺史楊憑的園林“東池”。清饒智園《十國雜事詩》注:雲城內玉帶溝側有小瀛洲……按馬殷仿唐太宗十八學士登瀛洲故事,今城內馬王街有馬王廟祀殷。傍有方塘,塘中有小島名小瀛洲,居人植柳,四面環碧,麓山送青,風景絕勝。

清道光年間,順天大興人王璋被分發到湖南,歷署永順、沅陵知縣,頗有政聲。道光中年,以目疾告退,卜居省城,購得小瀛洲地,置造園林。園內水塘廣寬數畝,清流似鏡,可以通舟,旁植花竹,交相掩映,一時稱為勝境。王璋沿用“小瀛洲”之名,自謂居此,如神仙中人。

韻味馬王街

長沙大戲院的位置 康明慧供圖

19世紀70年代後,這裡歸清湘軍將領、貴州布政使席寶田所有。1889年席去世後,改建為席少保祠,時與曾文正公祠、左文襄祠齊名。1902年善化縣官立小學設此。

民國時期,此處設有酒家、遊戲娛樂場等,為娼妓雲集之區,故有稱"小淫洲″。後又建有長沙大戲院,有2200多個座位。1937年3月16日,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先生應戲院經理蕭石朋之邀在此演出,連演10天,場場爆滿,長沙城一度出現“萬人空巷看梅郎”的局面。

那時,小瀛洲仍見林泉木石之勝,小島猶存,尚有石橋可通。園內設普天春酒食館,經常食客盈門。

20世紀80年代後,小瀛洲成為菜市場,2000年修建蔡鍔南路拆除街的西頭,今存東頭百餘米。

韻味馬王街

*康明慧供圖

隨著城市的改造建設規劃,馬王街以西,蔡鍔南路以東,人民路以北,東茅街以南這片(包括小贏洲)早在三年前就公示了城市改造紅線圖。如今老街還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街名校承載著歷史的記憶。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整理發佈,作者 | 康明慧,編輯 | 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文中標題為編者所加,未註明出處圖片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