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的相聲水平是否被高估?

魔力俠曹操


在相聲這個圈子裡,有很多相聲演員的相聲被高估,也有很多相聲演員的相聲被低估。但這兩位相聲演員,他們是真真切切的相聲大師,他們就是侯寶林和馬三立。



被稱為中國的“相聲泰斗”的馬三立,其相聲藝術可不是被高估的,那是真正的真才實學的展示,相聲界的領袖級人物。

說起相聲界的藝術家人物,大家想到的當屬相聲藝術家侯寶林、相聲泰斗馬三立以及常家的常寶堃等人。

馬三立自然也是符合這個稱號的,或許很多人並沒有聽過他的相聲,又或是聽他的相聲沒有完全理會,而覺得他只是倚老賣老,仗勢著自己的高輩分罷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出生曲藝世家,從小就受到曲藝的薰陶

1914年出生於北京曲藝世家的馬三立,其祖父是著名相聲評書馬誠方,父親是“相聲八德”之一的馬德祿。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馬三立從小就受到曲藝的薰陶,特別是對相聲的“說、學、逗、唱”,基本功可是非常的紮實。



如此天賦,也註定這位相聲演員不平凡,後來拜“相聲八德”之一的周德山為師,經過不斷的學習,相聲功底紮實,早年就小有名氣。

從藝近70年,相聲演藝佳作無數

馬三立在1930年就開始他的相聲演藝,當年十幾歲的他,登臺演出,可以底氣十足,說的很多相聲段子都備受觀眾的認可。

從30年到2000年,馬三立從藝近70年,這些年間,我們聽到馬三立無數部作品,像《吃元宵》、《黃鶴樓》、《逗你玩》等等相聲作品,都可以說非常精彩。



馬三立他擅長貫口和文哏段子,他的風格迥異,但又有條不紊,在相聲的舞臺上,他表演的非常細膩,每當表演節目,他都會把該表演的節目反覆練習,在舞臺上的其他表演也是很有韻味。

馬三立相聲表演比較文雅,很多人或許覺得他的相聲沒有侯寶林的那麼有笑點,這也不完全是這樣。其實,馬三立的表演,他有他的幽默,他有他的風格,他的表演順應那個時代。

相聲中的“國寶”,相聲中的“泰斗”並非徒有虛名

馬三立在相聲可謂是擁有超高的輩分,他是壽字輩的相聲演員,侯寶林都比他小一輩。在現在的很多知名相聲演員,都得稱馬三立為一聲師爺啊。



而且,馬三立在生前的名氣與實力並非徒有虛名,曾經還被國家領導人稱為相聲界的“國寶”級人物,可見馬三立的相聲表演當時是多麼的受歡迎。

另外馬三立名下徒弟眾多,像尹笑聲、常寶豐、戴志誠等知名相聲演員都是馬三立的徒弟。當年常家也算是相聲名家,正因為馬三立相聲藝術了得,常家很多人員都還紛紛拜馬三立為師。




馬三立一生為相聲藝術做出巨大貢獻,他的相聲造詣更是極高的,相聲水平在舞臺就足以凸顯,那精緻的表演,早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

所以,馬三立的相聲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他的相聲“泰斗”之稱更不是徒有虛名!

歡迎留言討論、點贊關注,更多精彩娛樂資訊第一時間與您共享!

娛樂小練兒


當今相聲界,水平被高估的大有人在。

要是你問誰的相聲水平被高估了,算你是個行家,可你偏偏問馬三立,可見你不是外行,就是挑事兒。

不知道你聽過多少馬三立的相聲,或者說你聽過多少相聲。

再問得直接些,你覺得馬三立的相聲水平被高估過了誰?

相聲界能被稱為流派的只有馬家(雖然人家自己謙稱為“馬氏”),特點鮮明,藝術高絕,傳承清晰,學者眾多,影響深遠。馬三爺自己就是一部相聲史。

你聽馬三爺的相聲,除了包袱脆,尺寸準,氣口恰到好處之外,更難得的是能體會到人物。他塑造的人物兼具市井百態,他對被諷刺的人物的表演和塑造是一針見血式的,是畫龍點睛式的,這才是幽默,才是藝術。有些相聲演員對社會問題喊口號,也有些藉助舞臺和傳媒的話語權說狠話,這些能迎合一些人,但那不是幽默,充其量算表態和滑稽。

馬三爺為了塑造人物,不惜以古稀之年直接躺在舞臺上(練氣功),或者趴在舞臺上學射擊的姿勢(十點鐘開始)。這些都說明老人家對人物塑造的重視,對藝術的尊重。

馬三爺的文哏貫口百聽不膩,甚至不同的入活墊話都吸引著聽眾去搜尋各個版本回味。你明知道他在表演,卻又感覺不到他在演,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圓潤無比。

他能運用大段貫口文哏以饗觀眾,也能在返場時放下身段學一段鄧麗君的演唱,一句“別改我了”就能兜著四角兒的滿堂彩,估計只有他能做到。

晚年沒有捧哏的情況下,他老人家才有了“逗你玩”之類的小段兒,那是無可奈何之下的熱愛和回饋,可以說令人起敬。

另外對師傅,對徒弟,對晚輩,對同行,對合作夥伴,他老人家做得堪稱表率,人品貴重而低調難得。

馬三立的相聲水平可以說是登峰造極的,你可以理解不了,因為你站在二樓是看不到八十一層樓的高度的。


立冬254419565


這個問題外行到可笑,能提出這個問題的,都是從內誰才開始聽相聲的。馬三立的藝術巔峰是從解放前,一直延續到他和趙佩茹搭檔的階段,他的代表作絕不是《逗你玩》。相聲水平夠不夠高,絕不是隻有逗樂這麼簡單,說多了外行也聽不懂,內行覺得都是廢話。簡單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到今天很多相聲演員在說傳統段子時還是一字不差的揹著說,但是大師絕不這麼幹。你們去聽聽侯寶林的汾河灣,常寶霆白全福的珍珠衫,馬三立的文章會、黃鶴樓、吃元宵、賣五器……太多了,再對比普通的版本就知道藝術造詣高的人是如何在作品中加入個人色彩的。我個人最驚訝的一段是馬三立在天王廟入活前的墊話,說實話別人說這段我都聽不下去,包括張壽辰的,而馬三立的這段堪稱經典。天津無人不宗馬,我覺得學馬三立有點意思的有裘英俊,高峰,王自健,他們學的是馬三立的節奏感,不動聲色塞蔫包袱的特點。總之能與馬三立並肩的人,我能想到的,張壽辰,侯寶林,趙佩茹,常寶霆白全福,趙心敏(略勉強,畢竟留下的錄音太少),沒了。


儘量的不惑


馬三立的相聲跟其他很多名家的不同之處,是他的笑料深沉、不是一下子就能被認識的,有時候需要回味一會兒。而這個“回味”,或許對很多人就到此為止、根本不存在,於是就被認為他的相聲不好聽,沒法跟侯寶林、馬季他們相比。應該承認,侯寶林是中國相聲藝術的一座高山,幾乎無人能夠超過,包括他的徒弟馬季和徒弟的徒弟姜昆,都只能是一流半甚至二流的演員。但是有一個可以跟侯大師比肩的相聲演員,那就是馬三立。馬三立所以呼聲沒有侯寶林那麼高,一是因為他的作品相對少一點。而這第二點,就是他的作品是“後發制人”,需要經過回味才能體會到它的奧妙。而這後一個不利,或許正是他作品的高妙之處。


響箭6


馬三爺的父親是馬德祿,外公是恩緒,恩緒是旗人,有大量的文哏的元素在他的作品裡。所以說馬三爺的家庭造就這麼一個獨特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馬派相聲的發展凝結了中國相聲的總體歷程。您提到了馬派的貫口,這也是馬派相聲的代表元素,看起來波瀾不驚,細細品味在能感覺到馬三爺和少馬爺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淡定和從容,這樣的貫口才是氣斷意不斷的最高境界。很多朋友可能是從郭老師開始才大量的聽相聲的,郭老師自己也說過,他認為自己的貫口是短板,所以才把大保鏢和文章會弄在一起,搞出了《文武雙全》這個作品。甚至可以發展,郭老師在前期有很多東西是借鑑了馬派相聲的元素,直到真正拜了侯耀文先生才逐漸轉向侯派的風格的,這裡真的也要尊敬郭德綱老師的尊師重道。年代不一樣了,觀眾的審美必然變化,但傳統不能遺忘,經典勿要失傳。


操心俠


相聲這個藝術形式的時代感很強,郭德綱的相聲很具有現在時代的氣息,也是他把現時流行和相聲表演形式完美結合的好,再加上自己的藝術天賦,不火都難,馬三立大師在他的那個時代也有那個時代的標籤,不然常家作為相聲的霸主怎麼會讓家裡的蘑菇們都去拜馬三立呢。拿馬三立的《賣掛票》說吧,當時的觀眾坐在院子裡想不樂都難,那個火候,那個不動聲色的表演,不是一點半點的功夫演的了的,但是現在的觀眾肯定不行,你知道楊寶森嗎?你知道金少山嗎。你知道尚小云嗎?楊寶森,尚小云,金少山多大的名氣?他給楊寶森蹬三輪,金少山求他別演了,不然沒飯了,他和尚小云賣一樣的票價,這些個包袱馬大師信手拈來,一抖就響,如今觀眾就不靈了,郭德綱們改編後也是不靈了,這個《賣掛票》侯寶林大師就是因為馬三立演到頭了,所以候大師從不說這個段子,馬大師沒有柳活,所以也從不演侯寶林大師拿手的柳活段子,謹舉此例子,什麼《開粥廠》、《誇住宅》、《白事會》就不一一贅述了。馬三立大師藝術高峰無與倫比。


祈福平安11


馬三立被高估了?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出來的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提到馬三立在傳統相聲方面的功底,我覺得這是不全面的。馬老自己說過,生活無處不相聲,馬老是真的把相聲的各種手段化到了自己的身上了!關於馬老在傳統相聲方面的造詣,很多人都說了,可是,像《買猴》、《十點鐘開始》、《似曾相識的人》、《西江月》、《練氣功》等等等等,哪個不是經典?馬老對相聲段子的揣摩,不是單單揣摩有幾個包袱,他揣摩的是這個段子的一字一句,我在這也不想說太多的行話,但是,我只是兩個例子,一個是像《買猴》和《練氣功》這類的段子,一開始就把這個段子的底告訴你了,“通知寫錯了!”“張二伯因為混,他才死!”這類“翻瓤子”的段子太難了,可是,馬老偏偏就是對這類的段子最拿手!沒有功力是不可能做到的!還有就是馬老告別演出,上臺看著滿臺的鮮花,怹問了一句,“我值嗎?”觀眾真的是含著淚,鼓掌大笑,喊出一句“值!”這絕不是單單憑著怹自己的影響,這句話問的火候、語氣、速度那都是把握的不能再好了!馬三立!真正的大事!真正的泰斗!恐怕今後無人能望其項背!最起碼的來說,目前的所有相聲演員,無人能望其項背!


八大棍


馬先生的水平,沒有被高估,無論誰認為

在那個年代,能給大家帶來歡樂的,就是馬先生的作品了。甚至某界春晚開場特意上了一個先行的公車幽默短片。

這就馬先生的位置。

作為一個主單口相聲演員,在諷刺之外基於當時的社會情況還能帶來那麼多的真實笑點。

其個人專業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怎麼評價,都不高估。

至於輩分跟成就。他老人家也配得上。因為個人魅力,也是獨到的。


蒲牢吼電影


我繪製的水墨國畫肖像作品《馬三立老先生》



水墨肖像畫家李潮革


這不是在貶誰!這很有可能又是在抬誰,只不過墊腳的石頭越來越大,越來越老,幫手也夠拼的,活的不夠,死的來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