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实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后诸侯才开始造反,而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河苦


分封的问题,其实不止西周和汉初,关于分封的存废,这个争论延续的时间更长。今天借着这个问题,系统说说。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曾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Histories make men wise(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古人对“以史为鉴”也深有体悟,如唐太宗曾有名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北宋神宗为司马光等编撰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取名《资治通鉴》,就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评价。然而,“以史为鉴”是否是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周秦汉魏晋历代统治者对分封制的认识、鉴戒和反复的史实而言,此断言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周代分封制的实践

西周原是僻居西北一隅的姬姓周族建立的朝代。原本弱小的周族战胜了强大的商朝,取而代之,成为中原大地新的统治者。如何有效的实行统治?西周初统治者周武王、周公、周成王选择了建立在血亲、姻亲等亲缘关系基础上的分封制。

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受封者或为周王兄弟子侄,《荀子•儒效》:“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或为异姓功臣姻亲,如吕尚封于齐;或为古代圣贤后裔,如舜后封于陈,禹后封于杞;或为臣服西周的方国首领,如南方的荆楚等。

西周分封制要有效的运转,一是宗法血缘亲缘伦理关系的强化,《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一是西周中央政府要拥有强大的力量,尤其是武力,对分封的诸国,才会拥有控制力和威慑力。

西周覆灭,周室东迁。周天子虽名义上为天下共主,然其对诸侯国的控制,几乎丧失殆尽。争权夺利的诸侯国遂彼此攻伐,割据混战达五百余年,即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二、秦朝对分封制的否定

周代分封制的经验教训,给秦朝统治者以深刻的鉴戒。故秦朝统一伊始,统治集团在地方行政体制问题上,就分成以丞相王绾等所持的沿袭周代分封制,和以廷尉李斯为首的否定分封制,力主推行郡县制两派,并展开激烈争辩。

《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秦始皇最终采纳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分天下为36郡。

三、汉代兼采分封制与郡县制

秦末暴政,激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多地反抗秦朝起义的武装力量的领导权,都掌握在六国旧贵族或其后裔手中。国家体制,有回归六国割据并立的趋势。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最终取得实际领导地位的项羽,在率领诸路义军灭亡秦朝后,重新实行分封制,既有对六国割据体制的沿袭,也是对当时各地方实力派事实割据的一种无奈默认。

楚汉相争,最终刘邦胜出。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实行分封制,据分封主体和分封意愿的不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一是刘邦被迫分封楚汉战争中隐然割据一方的将领,如韩信、彭越等为诸侯王,即所谓“异姓王”。

刘邦统治逐渐稳定后,逐步铲除“异姓王”。

鉴于秦不实行分封制,皇室孤立无援,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的刘邦在铲除“异姓王”后,不但没有象秦始皇那样废除分封制,唯行郡县制,而是大肆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即所谓“同姓王”。

刘邦还赋予这些“同姓王”巨大的权力:如其封国职官,官名与职责,均与中央政府相同;除丞相由皇帝任命外,其余职官,均由诸侯王自行选任;诸侯王职掌本国财政、司法、军权等权力。

刘氏宗王在惠帝、吕后时期,确实承担起维护刘氏皇室的重任。如吕氏欲篡夺皇位,改朝换代;全赖刘氏宗王攻于外,元老功臣政变于内,始未得逞。

汉文帝时,若干诸侯王,已有不臣觊觎皇位之野心。零星的谋反叛乱,开始发生。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痛陈诸侯王权力过重,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提出“众建诸侯少其力”的对策,即将一个大诸侯国,肢解为若干小国,削弱其势力。

汉景帝时,鉴于诸侯国势力严重威胁皇权,采纳晁错“削藩”建议,激爆吴王刘濞(汉高帝刘邦侄)为首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被汉朝中央政府武力镇压后,汉景帝即凭借战胜之威,大规模剥夺诸侯王的权力。如将王国丞相改称相,王国职官均由中央任命等;剥夺或削弱诸侯王治国治民的各项权力。

汉武帝即位后,继续采取诸如“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阿党法”等手段,肢解诸侯国,禁止或防范诸侯王招纳贤才,与王国官吏沆瀣一气,结党营私等。他更是巧妙地利用汉文帝时颁行的《酎金律》,剥夺了大量王、侯的封土或爵位。王国对皇权的威胁,在汉武帝时代,基本解决。

汉武帝虽比较彻底的解决了王国对皇权的威胁,但王国势力虚弱,却导致汉末外戚王莽篡夺皇位时,近10余万人的刘氏宗室,除少数人奋起反抗外,大多沉默、旁观,甚至不乏助纣为虐者。

东汉建国后,始终对王国有严厉的控制、防范措施。因而,东汉一代,几无诸侯王谋反篡位事发生。

四、曹魏苛禁宗室

建安中后期,曹魏虽未正式立国,但随着曹操地位的上升与巩固,他开始谋划篡汉。其中一个重要步骤,便是借汉献帝之名,策封诸子。《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建安)十六年正月,封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即令封侯诸弟皆离开京师,居于封国。黄初三年三月,魏文帝诏曰:“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侯彰十一人皆为王。”

曹魏虽有分封制,但对受封宗室诸王,百般防范。魏晋之际人袁准论述道:“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司马氏夺权之前,曹芳在位,曹爽执政时,宗室曹冏对此深感忧虑,因此上奏,大声疾呼“今魏尊尊之法虽明,亲亲之道未备”。他遍引秦汉历代废除,或削弱诸侯王权势,弊端无穷,“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无辅弼,何以相救?”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时,卒如曹冏所忧。

五、西晋分封制与“八王之乱”

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对曹氏速灭,宗室诸王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的历史教训,深有体悟,故晋朝建国,大行分封之制。《晋书·宗室传》:“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磐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

出乎晋武帝意料的是,当他去世后,司马亮等八个诸侯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展开长达16年的激烈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导致统一三国,一度繁荣富庶的西晋帝国,国力虚弱不堪,在异族攻击下,坠入万劫不复的亡国深渊。

文史君说

对于周秦汉魏晋历代最高统治者而言,分封制可谓一把双刃剑:控驭得当,分封的宗室诸王,可以成为皇室的坚强屏障,毕竟“血浓于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若过度削弱,严厉防范,则异姓权臣擅政、篡位时,宗室子弟只能束手无策,毫无作为。若失驭,受封诸王则赤裸裸地暴露出他们对权利、财富的贪婪和渴求,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弱肉强食,割据混战,严重者,甚或将整个帝国推向灭国深渊。这个“度”,无论是雄才大略之君如秦皇、汉武,还是平庸之君魏明、晋武,都难以精准拿捏。因而,在分封制存废问题上,周秦汉魏晋历代统治者虽重视“以史为鉴”,以为只要反前朝之道而行,即可避覆车之险,但结果却往往背离初衷,甚或给最高统治者,乃至国家和社会,造成致命伤害。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5年。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浩然文史


周朝的分封制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是比较完美的制度。但其实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周朝自身实力不强,无法靠自己一国之力治理诺达的疆土。周朝能灭掉商朝也是钻了空子的,当时商朝主力都去平定东夷了,都城朝歌守备力量薄弱。所以等周朝大军打到朝歌时商纣王只能武装奴隶来抵抗,结果奴隶临阵倒戈了,商朝就败了,但商朝的遗族在中原地区和山东等地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实力的,周本来就是一个小国,没有实力完全吞并这些地区,所以不得不实施分封制。

周武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姬姓宗室、上古君王后裔、灭商功臣等等。为了安抚殷商遗民,周武王还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夷分封为诸侯来管辖商人,不过周武王留了一个心眼,在武夷封国的周围又安排了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合称“三监”,监视武夷以防其犯上作乱。

周朝能灭商朝很多其他部落也是出了力的,若周武王取得天下后不分封这些部落也于理不合,所以说到底还是周朝实力不足,无法独自掌控那么大的国土,才实行分封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周初边境的夷狄实力很强,中央无法顾及四周边境,只能靠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来抵抗夷狄,但如此以来就导致封国实力越来越强,处于中央的周朝实力越来越弱,到东周礼乐崩坏后,周天子再也没有能力管辖各诸侯国。

不过在春秋战国诸侯乱战前,西周也是发生过诸侯叛乱的,而且就在周武王死后不久。武王虽取得了天下,却只当了三年天下共主就死了,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幼,无法处理政务,就有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但这引起了“三监”的不满,毕竟大家都是武王的弟弟,凭什么你能摄政我不能。于是武夷就趁机拉拢他们并联合其他东方诸侯反叛周朝,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立刻率领“六师”前去平叛,结果并不意外,周公旦诛杀了武庚、管叔,放了蔡叔,贬霍叔为庶民,最终平定了三监之乱。此一战让周公旦看到了分封制的不足,随后他就将商朝遗民进行分割,周公旦的鲁国分商民六族,武王弟弟康叔封的卫国分商民七族,周成王的周国分商民十族,剩下的为宋国,此举稳定了周朝的统治,使得西周延续了两百多年。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个无比强大的秦朝,却被自己的小儿子胡亥两年内败光了国家数百年的基业,秦朝灭亡。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吸取西周和秦朝的教训,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既分封诸侯国,又设立郡县。但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周朝的分封是多层分封的,诸侯下面有卿大夫,卿大夫下面还有士,并且有相应的礼乐制度约束他们。到了汉朝,是一层分封的,诸侯王直接统治封国,拥有较大的权力,而且礼乐制度早在东周时就崩坏了,更何况几百年后的汉朝,没有了约束诸侯等实力强大后都会想着坐到皇帝的位置。刘邦当皇帝后也知道封国对中央是个威胁,所以他接连灭了所有的异姓诸侯王,但他没有收回这些封国的土地,反而还将这些土地封给了刘姓宗亲,自以为自家人就不会有威胁了,可谁知在皇权的诱惑下,没有亲情。所以几十年后西汉就遭受了“七国之乱”,而周朝却可以通过繁琐的制度和完善的分封体系稳定几百年。


风尘讲历史


周朝的分封不是四百年后诸侯才造反,姬发死了诸侯就反了;刘邦的分封也没到几十年后,在刘邦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好兄弟卢绾就反了。哪用等那么长时间,只能说之后还有反的。

1、周公东征

周武王姬发在灭了商朝后,将其旧地分为四块,一块由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管辖,其他三块分别由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管辖,因为三人承担监督、监管商人的任务,所以也称“三监”。

(牧野之战)

这套模式很好,不好的就是在灭商后,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弟弟周公摄政,辅佐年少的成王。

东方的诸侯对这个不满意,在成王元年,四家联合东方各国与各地蛮夷起兵反周公。

(三监之乱)

周公亲率“六师”东征,周军装备精良,行军迅速,出其不意灭掉四家。之后周公扩大战争,击败东方各地诸侯,将周朝的势力开拓到海边。

(周公东征)

也将鲁地纳入自己的地盘,作为周朝的东方模范基地建设。

这一次军事征伐,相当于把天下再打了一次,为周朝的天下稳定了二百年。在周厉王时代,危机已经重重了。

(周公)

2、刘邦的削藩与分封

刘邦的天下是诸侯一块打下的。刘邦登基不是在长安,是诸侯们在定陶推戴的。

当时的主要诸侯有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齐王(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

(汉初诸侯分布图)

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在刘邦登基五月后就造反,三个月就兵败了。

韩信在开国后被封为楚王,几年后被刘邦带走,降为淮阴侯,之后被杀。

韩王信在开国后被迁徙到马邑,之后与匈奴联合起兵,在被征讨中斩杀。

赵王张敖是张耳的儿子,是刘邦的女婿,被废。

(汉初平定异姓王)

淮南王英布在诸侯相继被杀,直接起兵,斩杀汉军统帅刘贾,最后在与刘邦作战中战死,刘邦也受了重伤。

梁王彭越被找理由杀掉。

在平定燕王臧荼后,燕地偏远,需要人镇守,刘邦的小伙伴卢绾担任燕王,之后也起兵造反,兵败后逃入匈奴。

可以说刘邦起兵后的前半段在为打天下而奋斗,后半段在为削藩而奋斗。

至于他的同姓王亲,到了第二代已经淡了,七国之乱就是时间问题的。

(刘邦末年诸侯分布)

周代的层层分封,相对制约的要素多,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安稳;汉代的是一级分封,诸侯王统辖的是郡县,纯粹靠感情维系,自然难以长久。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周朝时期社会尚是以奴隶制为基础,当时社会生产力太低下,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将权力下放给诸侯,诸侯再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这就构成了西周的统治阶层。


早期周天子还是很有权力的,分封制也规定了诸侯们的义务:

即必须服从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四方,还要向天子交纳赋税,定期必须入朝觐见天子。

诸侯之间有什么冲突一般也会请周天子出面调停,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家长的角色。

而诸侯之间的造反冲突也远没有等到四百年以后那么久,同样对天子权威的质疑也不是突然爆发的。

比如周昭王时期,鲁幽公被弟弟姬沸所杀,自己当了国君。但西周实行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姬沸的作为是在公然挑战天子权威,但当诸侯们等待周天子的诏令时,周天子竟然不闻不问,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天子的权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更是式微,但天子毕竟是天下共主,谁也不敢公然挑衅。后世的齐恒公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但他的目的只限攘夷而非尊王,只是打着周天子大旗占得大义的制高点,各诸侯之间对此也心照不宣,只是达成了一种上不得台面的共识。

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进行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与周天子名义的天下共主不同,秦始皇是有真正实权的天子,天子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提高,分封制也被郡县制替代。



等到刘邦推翻秦朝后,考虑到秦朝动乱时,皇族子孙手中没有兵马无法平乱,于是采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共存的制度。

但刘邦的分封制和西周又有所不同。

西周所封诸侯除了宗室外还有有功之臣,但刘邦却规定非刘姓不得封王,所以汉朝的诸侯王都是刘姓子孙。但这问题就更大了,大家都是高祖子孙,凭什么天子就可以高高在上,诸侯就得俯首称臣?


就像项羽当初见到秦始皇时曾言: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这种心理的不平衡以及人的野望在诸侯国初立时就存在着。

总的来说,西周时天子主动下放权柄,而汉朝时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中央想集权,地方要自治,两边互相不对付又互相忌惮。矛盾终是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时终于是爆发了七王之乱。


历史就在那里


周朝和汉朝的诸侯造反是因为分封制引起的?

从周朝和汉朝制度上来看,并不能说明周朝的制度要优于汉朝,一个朝代一个制度,只有适合当时社会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西周有四百多年历史,西汉同样也有四百多年历史,所以汉朝的制度不会比周朝差。为什么汉朝诸侯造反这么快呢?其实,周朝造反的速度也不慢,周武王去世没多久就造反了!著名的“管蔡之乱”就是第一次大规模的造反。

西周整个时期确实比西汉要稳定

西汉时期不断的有诸侯跳出来造反,甚至有人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就开始造反了。而西周时期在周公旦平息管蔡之乱以后,基本是安稳的度过了很长时间,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就是在这个时期,不得不说周公旦的管理能力确实非常强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朝和汉朝的底子不一样,周朝在周文王时期已经深得民心,武王伐纣的时候众诸侯都非常乐意的追随武王;而刘邦创业的时候天下刀兵四起,百姓基本上是谁强大就跟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追求物质需求,精神层次的追求几乎没有。

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周朝还是汉朝,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都是两个字:人性。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千方百计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得到后又觉得不如想象的美好,又会继续去追求。周朝靠《周礼》成就了盛世,但西周后期也不断的暴露出人性的贪婪。从成康盛世到周穆王时期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到设置了三千多种“肉刑”的罪,这都是发生在西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思想会发生改变。到了汉朝时候“仪礼”显然不能再约束人的贪念,所以才会不断的有诸侯造反,但汉朝时候的各种制度都可以很好的维持当时的统治,并不会比周朝的制度差。


水煮汗青


提问者所说的刘邦分封才几十年显然不是指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叛乱,大概其应该是指的吴楚七国之乱吧。那么,为什么周天子分封数百年之后才出现诸侯造反(造反似乎也谈不上,实际上矛头指向周天子的军事行动并不多,或者说很少,基本上还是诸侯之间的攻伐、吞并),而刘邦分封仅仅过了几十年,后世子孙们便有人开始造反了呢?



首先是历史背景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前,夏、商时期一直就是方国林立,各自为政。作为所谓中央政权的夏、商,实际上也只是处于相对或绝对优势地位的大方国而已。各方国之间并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臣属关系,即诸侯尊夏后、商王为天下共主,纳贡、称臣。但是,行政上并不受夏、商管辖,最多也就是大政方针接受夏、商指导而已。对于这种指导,是全盘接受还是阳奉阴违,各方国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权。周武王灭商后,对诸侯进行了重新洗牌,重新分封了许多姬姓诸侯和一些异姓诸侯。但是,实际上对于夏、商时期中央政权与诸侯方国原有的这种关系并没有作出太多改变。因此,周天子及其分封的诸侯,并没有后来那种大一统的观念,周天子自身实际管辖的地域也仅仅只是周天子的直属领地。周天子吞并诸侯、或者诸侯取代周天子的愿望都不强烈。



刘邦的分封不同。刘邦的分封是在大一统的秦政权出现之后,是把原本一个完整的国家,分出几个郡给某位刘姓诸侯王作为封国(之前的异姓诸侯王实际上也是同样的情形)。这样的封国,名义上是国,实际上还是汉王朝的行政区。对于诸侯国,汉王朝的中央政权是有管辖权的,而这个管辖权的直接体现就是由中央政权向各诸侯国派驻国相(当然,还有更下一级行政区域郡、县的行政官员),主持行政工作。只不过,不同时期诸侯王和国相的实际权力配比有所不同,分封初期诸侯王的权力更大一些而已。因此,汉朝中央政权对于诸侯国是有实际管辖权的,汉初的诸侯王在封国之内虽然拥有较大的实权,但是却受到了中央政权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掣肘的。为了取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而反叛、以期自己能够取代中央政权统治者——皇帝,对于诸侯王而言是有重大利好和实际意义的。同时,大家都姓刘,都是刘邦的子侄后代,诸侯王是有取皇帝而代之是有宗法理论基础的。



其次是封国的实力不同。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在春秋战国大规模相互吞并发生之前,实际上封国的面积是非常小的。周初的封国面积,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实际上各封国的面积都非常小的,因此才有了八百诸侯之说。即便周公旦摄政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诸侯封国的面积,但各诸侯封国的实际面积依旧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在分封制的大前提下,诸侯方国内部往往还要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的内部分封。因此,诸侯国实际上实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与彼时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对抗。更何况,众多诸侯国之间还存在一个平衡问题,没有谁敢公然站出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打破这个平衡局面。这一切直到周平王东迁、诸侯大规模互相吞并、周天子实力衰弱之后才慢慢改变。但是,在没有形成一家独大之前,依然没有谁敢公然站出来让周天子下台。



而刘邦分封之时,各封国的面积都是非常大的。以刘邦庶长子刘肥封地而言,齐地七十三城尽归齐国。其侄子吴王刘濞的封地也非常之大,直到海边。汉初,各诸侯王的封地的总面积实际上占据了全国的一半。这是周天子分封分那些诸侯们所无法相比的。因此,汉初拥有广袤地域、强大经济实力的诸侯国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实力。



再其次是中央政权对待诸侯国的态度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后,与诸侯国长期保持相安无事。周天子既不想吞并诸侯,诸侯亦无力取代周天子。直到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吞并到仅剩七国,周天子几乎沦为摆设。但是,因为各国实力总体均衡,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仍然有一定利用价值。强大的诸侯国依旧没有威胁到周天子名义上天下共主的地位。直到秦国成为一家独大之后,形势才最终改变。



但是,汉朝不同。刘邦是鉴于异姓诸侯王叛乱、政局不稳,这才以自家人取而代之,非刘姓不王。但是,刘邦死后不久,同姓诸侯王的弊端就已经显现。不仅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财政收入(诸侯国财政自入腰包,不用上交中央),拥有强大经济实际并实际拥有军队的诸侯王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以齐藩为主,诸侯国军队参与诛灭诸吕时,齐藩及众诸侯国的实力已经强大到让后来的汉文帝寝食难安了)。因此,自汉文帝起,汉朝中央政权便已经开始着手削藩,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首先是增强国相权力,继而又削弱诸侯王对封国军队的控制。没有了行政和军队的控制权,诸侯王基本上就只能任人宰割了,这也是后来诸侯王们反叛的原因之一。



此外,吴王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还有一个偶然原因。汉景帝还是皇太子之时,因为口角,一气之下竟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刘濞的王太子。杀子之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汉文帝在位时,对于诸侯王的削弱尚属于温水煮青蛙,加之吴王刘濞还需要时间积蓄实力,并不敢过于放肆。汉景帝即位后,听从晁错之言,开始对诸侯王大规模动手。刀已经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加之杀子之恨,刘濞反叛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这个题目有些搞笑啊。历史事实是,周代从一开始,就有诸侯造反了。

周武王刚死,就爆发管、蔡之乱。

周室取代商后,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弟叔鲜于管;封弟弟叔度于蔡。在这几个嫡系诸侯中,管、蔡两国负有特殊的使命,这两个诸侯国分布在殷邑附近,管叔鲜、蔡叔度的职责之一,便是监视殷商旧贵族,预防他们造反。这四人里,周公旦并没有呆在封国,而是留在中央辅政。

然而,周武王做梦也想不到,他刚去世,几个兄弟就同室操戈,新兴的周王国陷入极其严峻的危机之中。原因是周公旦立了周成王后,自己居然当起摄政王。

周文王有十个儿子,其中排行前五的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长子伯邑考死得早,次子周武王去世后,按排行管叔鲜是最年长的。但是老四周公旦居然自己当了摄政,实际上成为周政权的真正统治者,这惹起管叔鲜、蔡叔度等兄弟的愤怒。

要知道周公旦一直得到周武王的器重,甚至不让他去封国而留在朝廷,这个恩典是其他兄弟都没有的。在周公旦的兄弟中,有许多人对他早看不顺眼,认为是武王偏心,心里很不服气,如今对周公旦摄政更是不满。

周公旦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是这样说的:“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担心天下诸侯听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后发动叛乱,他不能把政权交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摄政。

然而周公旦这一解释实在无法令人满意,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凭什么他有权力超越诸兄弟之上呢?凭什么他是摄政王,而不是其他兄弟呢?显然,这里就牵扯到权力斗争的问题。

在诸多兄弟中,又以管叔鲜最为不满,他愤愤不平,当年周武王把行政大权交给周公旦,而自己却只能在殷邑监视纣王的儿子,很明显被剥夺了权力。管叔鲜纠集蔡叔度等人,共同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就是说,周公旦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辅佐年幼的周成王,而是想篡位称王。

管叔不断纠集反周公旦的部落联盟,这些同盟国多数来自朝廷鞭长莫及的东部及东南部,包括淮夷、徐戎诸部以及一个颇有实力的诸侯奄国。

面对管叔鲜的挑战,周公旦毫不退缩。他争取到召公奭(燕国)及姜太公(齐国)的支持,当然还有自己的封国鲁国。

管叔鲜终于率部叛乱了。

叛乱的人,包括管叔鲜和他的两个弟弟蔡叔度与霍叔处。这几个人,都是周公旦的亲兄弟,同父同母,如今上演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剧。这场叛乱又称为“三监之乱”,所谓的三监,指的是管叔鲜、蔡叔度与霍叔处,他三人的职责是监视殷商旧部,故而称为“三监”。参与叛乱的还有武庚的殷商旧部以及东方一些诸侯及蛮夷部落。

然而,此时距离武王伐纣不过才七年的时间,周公旦的军队,都是参加过伐纣战争的旧部,作战经验丰富,堪称精锐之师。管叔、蔡叔、霍叔的乌合之众, 如何是精锐政府军的对手呢?

周公旦的军队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这场实力完全不均等的战争很快便以政府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对待自己的亲哥哥,周公旦却毫不留情,他坚持将管叔鲜送上断头台。一起被处死的,还有纣王的儿子武庚。蔡叔被流放,霍叔贬为庶人。

在三监之乱平定后,周公旦并未收手,又镇压当初支持管叔的诸势力。他先攻打淮水、泗水一带的夷部,消灭了十七个部落。而后集中兵力攻奄国,此时的奄国已经没有同盟军队的支持,孤军奋战,当然不是周师的对手,都城最终被攻破。

综上历史所述,可以看出,周朝的历史,并非如题主所说,过了四百年才有诸侯造反。实际上,西周灭纣后只七年的时间,就出现大规模的诸侯之乱了。


君山话史


之所以说,同样是分封的周朝和汉朝,一个能够安稳持续四百多年,才出现内乱,一个却只坚持数十年就开始作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时代性质不同了,这才是他们最根本最核心的区别,那么他们的时代性质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了呢?


首先,周武王姬发建立起的周王朝,他虽然说是王朝,但是主体还是以部落首领形式的一种松散联盟罢了,当然他的这种联盟相对于之前的商朝,更多了一层血缘纽带来维系,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以一种联盟共主的模式存在,而之所以这种并不牢固的联合能够持续很久,是因为在那个时期,部落氏族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无法依靠单个实力进行绝对的一统,并且这种形式的联合普遍为人所接受,成为了一种习惯,而且在那时候这种分封还算得上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随着个体部落,诸侯的实力不断地兼并,强大,自然周代商,其余诸侯代周,而随着这种思想的盛行,也促使诸侯势力更加的膨胀,壮大,当单个实力足以强大到一统的时候,自然人的思想就会发生转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还算先进的分封制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代表,尤其是在秦始皇一统之后推出的更加先进,更符合统治者心理的郡县制之后,分封制就完全成为了过去,这也是后来无论是项羽的分封,还是刘邦的分封都无法长久的原因所在了。


另外,当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之后,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就再也无法接受这种国中之国的分封制度,在更为直接有效的郡县制度面前,分封无疑是一根横亘在帝王心中的一根刺,不除不快,所以说,原本的分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相互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只要你名义上听我的,时常供奉,必要时出兵维护我就可以了,而到了汉朝分封则是,我不放心你,你也防备着我,你一心想要费除掉我,我也想要不破不立,拼死一搏,自然这种分封是得不到长久的,而且也是为时代所废弃了。

所以说,二者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时代不同了,原本先进优秀的制度但他并不是就适合后面的发展,毕竟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总有更新更好的东西来替代之前的东西,而一位的复古,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现实无情的鞭挞,毕竟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走的。


Y一花一世界YB


首先,问题中的结论就有违史实。

长期以来,史书对于西周初期就有着不少美化之处。比如,《史记·周本纪》就说:“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以说明周初时的教化天下之功。但实际上是否真是如此?

考古学家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师旂(音旗)鼎。

师旂鼎的铸造时间是在西周初,属于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师,是西周军队官职名称;旂,是铸鼎者之名。师旂,是伯懋父手下的将领;而伯懋父,则是周成王时期的王室大将。(《西周史》许倬云 著)在师旂鼎铭文中,就记录下一件发生西周军队中的稀罕事情。

据铜器铭文记载,在周王室准备前去讨伐“方雷”时,师旂属下“众仆”集体“罢工”,都拒绝服兵役。师旂用尽了一切命令、威胁、恐吓等等手段,下属们都丝毫无动于衷,不肯从命。万般无奈之下,师旂只能求助于上级,向周王室执政大臣伯懋(音毛)父告发此事。

周王畿之地,居然有人敢煽动集体逃避“兵役”,这简直是等同造反!人人都拒服“兵役”,周王室还凭什么去打击异族恐怖主义活动?还怎么去镇压那些不听话的诸侯?所以,伯懋父一听到师旂的告发,大感震惊:这些目无法纪的顽固抗法分子,绝不可姑息迁就!他立刻给出批示,对于这些不肯服兵役的人,依法就应该——处以罚款!

集体拒服兵役,周王室的处罚居然如此之轻,已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是,更令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目无法纪的“众仆”们,居然连罚款也拒绝上交!师旂的命令,部下们都视若无物,这让他根本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之下,他只有再次向大将伯懋父求援。伯懋父听闻此事,对目无法纪分子如此冥顽不灵表示高度震惊,对此类不法行为予以最强烈的谴责。他严厉地指出,对这种拒绝服兵役之人,依法就应该驱逐出境!但是,现在正值国家用人之际,特地从轻发落、法外施恩,只要能把当初王室定的罚款上交,那就……算了!

周王室出征,居然有人敢逃避兵役,而且从铭文“众仆”分析,这还是一次集体逃避兵役的重大事件;不仅仅是拒服兵役,他们甚至连周王室开出的罚款也敢拒交!更加令人意外地是,伯懋父最终给出的处罚,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颇有些息事宁人的味道。

拒绝服兵役的“众仆”,有学者认为,应该通于“众附”,即指众附庸国。(《对西周铜器“师旂鼎”中的几个问题探讨》陈曦 著)所谓“附庸”,是指那些领土面积狭小的方国。说是“国”,实际上也许就只是一座城。《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附庸于诸侯。”这意味着,师旂鼎所提到的“众仆”,实力甚至连最低等级的诸侯国都不如。但是,“众仆”们却因王室的徭役负担过重,敢于联合起来,公然抗命、不听从周王室调遣!

从周武王到周公旦再到周成王,周国“国父”、“国叔”所推动建立起来的分封制(封建制),运行才不过几十年。因为《史记》有“成康之际,刑错四十年不用”的说法,很多学者因此质疑师旂鼎的年代,把它定在了西周中期。但是,师旂鼎中伯懋父在成王时期的其它青铜器铭文中也时常出现,那么它属于成王时器当然更具说服力。

成康之际,连小小的附庸国都敢公开违抗周王室法令、不听从调遣,那些势力更为强大的诸侯国,调动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师旂鼎的铭文,真实地反应出西周建国以来,周王室权威每况愈下的残酷事实。

所以,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制实施了不到几十年,中央集权都已经遭遇到来自分权势力的挑战。只不过,西周王室应对这种挑战是采取容忍退让的策略;而西汉皇室则采取了更加激化矛盾的对抗策略。这就是西汉“七国之乱”陡然爆发的原因,并不是西周分封制比西汉分封更加高明。

然而,即便西周王室如此容忍退让,到周夷王时,仍然出现了“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的现象(《史记·楚世家》)。这表明,天下诸侯方国已隐隐有不臣之心了——而此时距离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也不过才一百多年!

因此,西周不过是因为有了“刑错四十年不用”的光环效应,让后人对西周教化之功更为仰慕;但社会和历史有其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不会因朝代的不同就出现差异。所以,不会出现西周分封制维持了四百年而西汉分封制仅维持了数十年的本质差异。


欲云谈史论今


因为周和汉的分封看起来一样,其实天壤之别。周的分封,是空口说白话,承诺一个合法的统治权,但是具体的地盘,还需要诸侯自己去打。比如姜太公的封地是齐国,我们看看太公是怎么去的封国: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说姜太公在去自己封国齐国的路上,行人说:“时机稍纵即逝,您睡的这么安稳,恐怕不是赴国上任的人啊!”姜太公听了之后,连夜赶路,终于在黎明时分来到了营丘,刚刚安顿好就碰到了莱人攻城。这里莱人就是蛮夷,如果太公那一夜没有连夜赶路,恐怕就要做一个没有国都的齐侯了。

姜太公尚且如此,那些偏远的比如燕、晋之类,更是要在枪林箭雨中博一个基业出来。所以周朝的分封只是画大饼,具体要诸侯王自己去努力,诸侯有了发展的空间,还要指望周天子主持公道,所以可以相安无事很久。

而汉的分封,则是中央把现成的土地割出去,交给诸侯王去管理。汉能胜楚,依赖于韩信、英布和彭越等异姓诸侯王的死力,所以刘邦不得不裂土分封。中央朝廷分封本身就是形式所迫,是拿现成的土地去酬功,故而心不甘情不愿,又担心他们会造反。而刘邦分出去之后,这些诸侯也没有任何扩展的空间,和中央朝廷互相猜疑,于是在韩信、彭越死后,韩王和九江王就不安分的造反了。

封建制度主要适合开拓时期的王朝,给领主很大的激励去自己征伐周围的蛮夷,而不适合守成的、大一统的朝代,所以自从汉朝之后,就再也没有如此大规模、自由度极高的分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