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頻發 西班牙怎麼做?

【歐洲時報記者林碧燕、邵依妮報道】2019年,西班牙校園霸凌事件頻發,馬德里發生多起中學生自殺案,而罪魁禍首直指“校園霸凌”。究竟什麼是校園霸凌?對學生會造成什麼傷害?當今社會對這個問題是否已有足夠的重視?又存在什麼樣的認知誤區?而家長、學校、政府以及學生自身應該怎麼做,才能預防這個問題呢?

“校园霸凌”频发 西班牙怎么做?

11月8日為法國反對校園霸凌日。(圖片來源:法新社資料圖)

觸發厭學情緒,輕生只在一念之間

近幾個月,西班牙的校園霸凌事件不斷。

《阿貝賽報》報道,2018年12月,馬德里比利亞韋德區(Villaverde)一所中學的20名學生(年齡在14至16歲之間)把兩位同班同學(一對兄弟,年齡分別為13歲和15歲)堵在家門口,並朝他們扔石頭和瓶子。其中15人被捕。據悉,這一對兄弟因長期遭受校園霸凌,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去上學了。

《馬拉加觀點報》報道,2019年2月,馬貝拉市(Marbella)一名13歲的女中學生因承受不住校園霸凌,在家中吞服60多顆藥丸試圖自殺。

《世界報》報道,2019年4月,馬德里烏塞拉區(Usera)一名16歲的中學生跳樓自殺身亡,涉嫌長期對其進行校園霸凌的一名16歲中學生被捕。

《西班牙人報》報道,數日後,馬德里孔特德奧爾加斯(Conde de Orgaz)地區一所私立學校內,一名中學生從教室跳窗自殺,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校園霸凌。

《先鋒報》報道,西班牙教育部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西班牙發生了5557起校園霸凌案件,其中70%的案件中,校園霸凌的持續時間長達數月或數年,而且一半以上的受害者幾乎每天都在遭受霸凌。在所有報案中,僅有3.8%是未成年人,79%為受害者的父母。46%的受害者年齡在10歲至13歲之間,17%的受害者年齡更小,在8歲至9歲之間。受害者在性別方面沒有明顯差異:49%為女性,48%為男性。

在校園霸凌者(以下簡稱為“校霸”)方面,30%的霸凌者年齡在11歲至13歲之間。霸凌者的性別比例差距較大,39%為男性(個人或團體),25%為女性。從校園霸凌的方式來看,在心理霸凌領域,最常見的是電話辱罵,佔39%;在肉體霸凌領域,最常見的是毆打和推搡,佔64%;在網絡霸凌領域,最常見的是網絡辱罵和嘲笑,佔78%;在社會霸凌領域,最常見的是不讓受害者參與某項活動,33%的未成年人曾遭受此對待;在性騷擾領域,一半的受害者曾遭侮辱或猥褻言論,40%曾被恐嚇或被碰觸身體,11%曾被性侵。

報道稱,在西班牙教育部反校園霸凌諮詢熱線所接到的12799個電話中, 25%的校園霸凌問題已向父母反映,22%已向老師反映。約50%的受害者在遭遇校園霸凌時感到害怕;40%表示感到焦慮;36%表示感到悲傷;30%出現消化問題;26%出現睡眠問題。另外,一半的受害者出現社交問題,產生厭學情緒,其中四分之一的學生學習成績會下降。

“校霸”的身心健康同樣受損

校園霸凌不僅對受壓迫未成年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還會對“校霸”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同樣的傷害。

《省報》報道,德國教育心理學家阿內特·沃爾加斯特(Anett Wolgast)和馬提亞斯·多納特(Matthias Donat)近日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對受害者和“校霸”的影響可歸為以下三點。

第一,雙方在成長至青春期時,都會做一些有風險的舉動或沾染上壞習慣,比如抽菸、喝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數千名學生所做的長期調查顯示,“校霸”和受害者所經歷的問題非常相似。

對此,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Universidad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法醫心理學小組成員諾爾沃也表示:“‘校霸’心理上受到的傷害與受害者類似。他們焦慮、沮喪、衝動,會做出反社會和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他們在其它環境中也有類似行為,且出現職場霸凌和性別暴力行為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以上。”

第二,雙方都存在社交問題,缺乏與朋友、家人之間的溝通。諾爾沃表示:“‘校霸’受到的影響並不小,甚至會發生自殺舉動。”

第三,雙方也會因為心理問題而影響到生理健康,出現胃疼、頭痛、背痛等情況。沃爾加斯特表示:“女生會更易將問題隱藏於心,因此,她們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會更多。”

“校园霸凌”频发 西班牙怎么做?

圖為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名兒童。(圖片來源:新華社)

《省報》報道,儘管校園霸凌對“校霸”同樣產生負面影響,但我們不能因此將他們受害者化。諾爾沃表示:“‘校霸’的行為有缺失,他們的個人心理情感特徵會對其以後的行為有所影響,但他們不是受害者。他們做出霸凌行為,是因為這樣能得到權力和控制權。”

諾爾沃還表示,通知家長是阻止校園霸凌的措施之一。“有些‘校霸’的家長以為校園霸凌行為只會對被欺負的學生造成傷害,所以不上心。但當他們知道這對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同樣有害的時候,他們就會更有責任感。”另外,沃爾加斯特和多納特也建議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促進學生和自己朋友之間的交流,這對“校霸”和受害者都有好處。

跳出認知誤區:最好讓孩子自己解決?

儘管校園霸凌會給未成年學生帶來嚴重影響,甚至造成永久性創傷,但很多時候,此問題卻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先鋒報》報道,心理學博士兼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Universitat Oberta de Catalunya,簡寫:UOC)犯罪學教師艾琳·蒙蒂爾(Irene Montiel)表示,當今社會對校園霸凌的概念還存在許多認知誤區,而這對減少或快速有效地處理相關問題而言是不利的。

那麼,大家都存在哪些認知誤區呢?

誤區1:“只有牽涉到肉體傷害或暴力的行為,才叫霸凌”。實際上,校園霸凌也同樣可以是辱罵、嘲諷等口頭行為,或一些涉及社交關係的行為,如“我邀請所有人到我的生日聚會,但就是不邀請你”“你不能跟我們坐一起”等等,其目的是形成社會孤立。

蒙蒂爾指出,非身體暴力的校園霸凌行為往往更難被發現,許多青少年甚至認為這不是霸凌行為。

誤區2:“校園霸凌一直存在,只是小孩子的事情!”實際上,這並非小孩子的事情,我們也不應接受它。而“現在的孩子啥都忍不了”“沒人會因這個死掉”等聲音,也只是隱藏實際問題的幫兇,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蒙蒂爾指出,這些聲音在成人世界中很普遍,很可能讓人忽視問題的嚴重性,然而問題一旦加劇,很可能導致受害者自殺的悲劇。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西班牙,自殺是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誤區3:“校園霸凌使人更堅強。”大多數青少年都很堅強,具備一定的心理彈性,能克服所經歷的創傷。但很多情況下,校園霸凌受害者所承受的是慢性壓力,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而且這些創傷不僅侷限在青少年或兒童時期。

不少科學調查表明,部分遭受過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在成年後,會有抑鬱或社交恐懼等後遺症,也更有可能成為其它霸凌行為的受害者,如被伴侶毆打等。

誤區4:“所有未成年人之間的衝突都是校園霸凌。”這是不對的。只有在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未成年人之間的衝突才算是校園霸凌:1、霸凌者有意傷害被霸凌者;2、霸凌者對被霸凌者的傷害行為具有重複性和系統性,並不是某一次突發攻擊;3、霸凌者擁有高於被霸凌者的力量,包含社會權力、體力等。

誤區5:“如果孩子懂得保護自己,就不會遭受校園霸凌了。” 蒙蒂爾表示,這種觀念太普遍了,甚至許多家長都會責怪孩子說:“你是傻子嗎?都不懂得保護自己。”的確,掌握一定社交技能的青少年遭受校園霸凌的可能性會低一些。家長們也應教孩子如何應對這類情況。但未成年人不知如何應對校園霸凌行為很正常,畢竟換做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處理得好,就像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霸凌行為一樣,我們同樣可能會不知所措。

誤區6:“若孩子遭受校園霸凌,總會說出來的。” 事實證明,在許多情況下,“沉默法則”佔據上風。蒙蒂爾表示,在遭受校園霸凌期間,受害者感到越來越孤立,他們開始認為連家人都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而且,他們會擔心,如果告訴家長和老師,會被當成叛徒,導致霸凌加劇。年齡較大的學生也可能會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沉默。

另外,還有一種選擇沉默的可能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校霸”和受害者的身份互換了。今天的受害者很可能是以前的施害者。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未成年人會因為擔心不被理解、害怕被指責,而選擇不告訴家長他們的問題,從而失去被幫助的機會。

誤區7:“家長和老師很難察覺到校園霸凌行為。”的確,家長和老師由於不跟學生分享社交網絡平臺,的確較難發現網絡霸凌。但蒙蒂爾表示,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校園霸凌行為,至少在班裡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師還是可以相對容易地察覺到異樣的。家長們若多與子女交流,也能儘早發現問題。

誤區8:“最好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家長們置身事外並非最好的方法。蒙蒂爾表示,成年人應適度介入,與“校霸”、受害者和目擊者溝通交流,“‘校霸’那樣的態度總是有原因的”,而校園霸凌受害者和目擊者只有把情況說出來,問題才能解決。

老師、家長:適度介入,做出正確示範

當然,光是正確認識、瞭解何為校園霸凌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家長們還需要幫助孩子預防此類問題,並在問題發生後,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克服心理障礙。

【進行預防性教育,給孩子正確示範】

蒙蒂爾表示,老師、家長們應該多注意孩子的一些反常症狀,比如學習成績下降,行為改變,害怕上學……,及時發現問題。尤其是家長,要多與孩子們進行情感交流,讓孩子們明白自己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無論如何,也不要評價他們,或懲罰他們,在必要時候,可尋求學校或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如果沒有觀眾,沒有能夠忍受校園霸凌的人,那麼校園霸凌就不會存在。蒙蒂爾表示,校園霸凌受害者和目擊者在遇到這些行為的時候,應該要譴責這些行為或者進行適當提醒。但是要讓孩子們做到這一點,家長們首先需要告訴孩子們遇到這些事情時應該怎麼做,給他們正確示範。

【問題發生後,適度介入並保護孩子】

另外,如果校園霸凌問題已經發生,家長們應該採取必要措施來解決問題。

蒙蒂爾表示,適度的校園衝突有助於讓學生學會如何應對和調解矛盾,但把學生們置於校園暴力中是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會導致嚴重後果。家長和老師們不能袖手旁觀,等著學生自己處理好這些事情。

有不少青少年在遭遇校園霸凌後,能夠有彈性地面對和處理問題,從中吸取經驗,將其轉化成一段積極的人生經歷,甚至能用自身經歷幫助其他受到校園霸凌的人。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遭受痛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受到傷害,只是他們能夠積極面對問題,併成功解決問題而已。

“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勇敢而負責任地行事,我們便不能要求孩子做到這一點。而且,他們的安全和幸福是我們的責任。他們在這個年紀,要探索世界的運作方式以及自己所處的位置就已經夠忙的了。” 蒙蒂爾強調。

因此,成年人要承擔監督、保護、幫助和捍衛孩子的責任,通過教導讓孩子明白自己有權不受到校園霸凌,有權尋求幫助,並不會因此就被視為“告密者”或叛徒。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們要因此為孩子排除一切困難。畢竟,逆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要學會直面並克服困難,但是這類困難也不能太大。蒙蒂爾解釋稱,一旦超過了某個界限,就沒有辦法回頭了。就像適度的壓力是好事,可以讓人提高警惕,但是長期壓力則會損害健康,校園衝突也是如此,所以家長要把握好介入的度。

校園霸凌受害者:學會自衛很重要

除了家長、老師應重視校園霸凌問題外,校園霸凌受害者也應該正視問題,勇敢解決問題,不能一味逃避、妥協。懂得保護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阿貝賽報》報道,西班牙預防校園霸凌協會(Aepae)主席安立奎·佩雷斯·卡里略(Enrique Pérez-Carrillo)也是教授Yawara Jitsu(一種側重於個人防衛的武術)的教練。他表示,近15年來,西班牙共有約4000名學生因校園霸凌問題跟他學習防身術。

他表示,自己的教學工作主要集中在馬德里,馬德里的校園霸凌事件較多且情節嚴重,他有一個學生才4歲,就在學校裡被同學排擠。同學們嘲笑他、踢他、推他……得知此事後,他父母因從小教育孩子不能打架而感到內疚。其實,教育孩子要平和並沒有錯,“但孩子們必須知道他們有權自衛。如果他們知道怎麼應對,是可以對抗校園霸凌行為的。”卡里略強調。

孩子們不但要學習如何自衛,也要學習如何跟同學建立友好關係。在課堂上,卡里略會教孩子們如何應對被抓頭髮、胳膊、衣服等情況,並教育孩子們在成功擺脫牽制後,要向對方表明態度說“不要再來打擾我了”。如果遇到更暴力的情況,如被摔到地上時,孩子們也要懂得在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的頭部,並運用掃腿等方式進行適當反擊,將對方踢倒。在控制住場面局勢後,孩子們應伸出手將對方扶起來,說:“你願意成為我的朋友嗎?”這樣將有助於雙方建立友好關係。

政府出臺新法令:第三方不能袖手旁觀

頻頻發生的校園霸凌問題引起西班牙政府的重視.但由於此問題的敏感性和難察覺性,目前政府針對此問題的措施並不算多。

“校园霸凌”频发 西班牙怎么做?

圖為葡萄牙小學生。(圖片來源:新華社)

【教育部反校園霸凌諮詢熱線24小時在線】

《先鋒報》報道,西班牙教育部反校園霸凌諮詢熱線的電話號碼是900 018 018,是免費、保密且匿名操作的,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由社會工作者和律師等專業人士支持。

在諮詢過程中,會有心理學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校園霸凌受害者進行心理輔導,告知他們與學校溝通問題的步驟,如果問題嚴重,或者學生在與校方溝通後未能獲得校方支持,則會通知教育監管部門或警方,採取適當行動保護學生。

【知情不報者將被懲罰】

《世界報》報道,2019年4月,馬德里自治區政府委員會首次在學生規範法令中規定,學生在得知其他同學受到霸凌的時候有義務向教師彙報,如果知情不報,就會受到懲罰,如:被取消課間休息時間或被停課6日。

西班牙教育部表示,該法令 “允許校方自行選擇一種合適的辦法來處理衝突問題”,另外,如果發生了校園霸凌事件,校方應該指定一名教師來收集所有信息,並向事故學生的家長彙報。在18日內,該教師需要提供一個解決辦法。

新法令中還細化了對校園霸凌行為的處罰方案,並添加了與網絡霸凌相關的法令和懲罰辦法。

報道稱,如果發生情節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如通過任何方式和手段錄製並散播攻擊、侮辱、折磨他人的內容,學校可以採取懲罰措施來約束“校霸”,如在短時期內禁止該生參加課外活動、強制退學等。

新法令還規定,如果教師沒有向學校管理部門如實反映存在的校園霸凌和性別暴力現象,那麼校方應根據情節嚴重性上報至檢察院或相關管理機構。除了教師,校園的管理和服務人員,如:食堂員工、保潔員等,同樣受到該法令的制約。

此外,新法令中還提到了“預防和消除校內外霸凌現象和網絡霸凌”的內容,也就是說,新法令建議校方糾正學生不當的行為。

西班牙教育部總結稱:“馬德里自治區政府希望通過這項法令來應對新的社會形勢,建立一個監管框架,使學校能夠自主制定校內的學生管理規範,預防衝突和解決矛盾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