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太子死了,為什麼還排在秦國君王系列表上?

這兩位太子死了,為什麼還排在秦國君王系列表上?

在大秦帝國曆史上,從秦非子創建秦國到秦始皇帝統一六國,總共有三十八位國君,如果除去始皇帝不算,也就是三十七位,在這三十七位裡,其中有兩位當太子時就死了,可史書上仍然把他倆排在秦國國君系列表上,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兩位太子身上都發生了些什麼。

秦國太子秦靜公。秦文公作為秦國曆史上開疆拓土、開創刑罰治國的奠基人,他在位所作的貢獻,歷史上有目共睹,除了他虛心學習中原文化,並與西秦文化相結合,改革史官制度,對秦國臣民進行教化以外,他還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與神靈接觸最多的一個國君。

秦文公一生只有一個兒子秦靜公,秦靜公雖然立為太子,但他的壽命沒有他父親長,沒等到繼位就死了。老年喪子是人生一大不幸,好在秦靜公還有個兒子,秦文公就立孫子為太子,是為秦憲公。

這兩位太子死了,為什麼還排在秦國君王系列表上?

秦文公在位五十年,他死後,孫子秦憲公才十歲。所以在死之前,秦文公就安排了後事,兒子的死對他打擊很大,孫子這麼小世事不知,必須要有能臣輔佐才好。為此,秦文公提前就選好了輔佐大臣,為了防止一人獨大,他還特意安排了三人,免得亂了朝政,這三個人分別是弗忌、威壘和三父三個大庶長。

但秦文公親自挑選的這三個大臣,隨著地位越來越高,權力慾也越來越大。當秦憲公慢慢長大懂事以後,他自己也感覺活在三人的陰影之下不是辦法,於是自己也悄悄地培植了一些勢力,沒想到他的舉動觸動了三位輔佐大臣的利益,被他們謀害致死,死時才二十一歲。

為了繼續享受臣臨君上的權力,秦憲公死後,本來應該立他的大兒子秦武公繼位,但這三人卻改立憲公僅五歲的兒子秦出子繼位。由於秦出子母親王姬早就對丈夫秦憲公的死持有懷疑態度,秦出子又小,她就暗地培植勢力準備將三人排擠出朝政,結果事情敗露,秦出子被謀害,死時只有十一歲。

這兩位太子死了,為什麼還排在秦國君王系列表上?

當秦憲公的大兒子秦武公重新回到王位上時,他也才十四歲,但他已經通過父親和弟弟的死明白了很多道理,於是,他找了個理由把三位輔佐大臣治了滅三族之罪,總算是把託孤之亂給平復過來。

從上面介紹可知,後人把秦靜公列為秦國君王,一來是對他早逝的惋惜,如果他沒有死,也就不會有後面兩代國君的不幸;二來是對秦文公兒孫的紀念,畢竟他們對秦國都是做了貢獻的君王。

秦國太子秦夷公。相比秦靜公死後帶來的兩代麻煩,秦夷公的死,卻顯得非常平淡。秦夷公是秦哀公的兒子,當上太子後也是沒等繼位就去世了,結果他兒子秦惠公接的班。

從上述簡介不難看出,這兩位太子沒有當上國君的主要原因,都是他們的父親在位時間太長,秦文公繼位五十年,秦哀公在位也有三十六年,加上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壽命都不很長,能活到六十歲的人已經是很罕見了。秦文公對秦國做出的傑出貢獻,原因之一也與他在位時間最長有一定的關係。

這兩位太子死了,為什麼還排在秦國君王系列表上?

我們還從這兩個太子的不幸早逝可以看出,秦國在秦文公實施教化和刑罰以後,從皇子到百姓都能尊崇禮教。不像有的諸侯國,因為繼位問題發生的形形色色的奪權和宮廷爭鬥層出不窮,這也是大秦帝國最終能站上王者之位的因素之一吧。(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