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的初中生,老是偷家里的钱。还偷别人手机,要怎么教才能杜绝这个问题?

3-Smile191971163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在他年龄小的时候家人没有正确引导,在他还区分不开“偷”和私自“拿”的界限的年龄阶段,大人们没有重视这个问。或许至今他都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叫“偷”。而大人呢也不可轻易给他的行为戴上“偷”的帽子。孩子在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自己个人爱好的阶段,把自己喜爱的别人的东西拿回来,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个情况时必须及时引导教育,让孩子头脑里形成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这么一个概念,而且还得经常地持续地引导,一直到他真正自觉杜绝这种行为才行。

像这个孩子的行为,目前“偷”的范围还仅仅限于手机、拿钱买手机,都是与手机有关,目的是玩游戏,因此更不能把他的行为归为“偷东西”。既然他有这个明显的特征,那就给他来个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先“打入敌人内部”获得他的信任,让他把暗地里做的事正大光明地做出来,然后再给他讲道理讲法规讲危害讲后果,直至他自觉约束。

你发现他玩手机的时候不妨和他一起玩,甚至可以和他一起问家长要钱、一起想办法挣钱来买一个“好”手机、平板来玩游戏,目的就是让他懂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必须自己想办法挣钱来买,不能拿别人的钱来买。如果是必须需要的钱可以向大人要,而不能问别人要。如果是用于玩的钱,就得自己挣。而不经同意去拿别人的钱或东西就是偷,是犯法行为,是要被抓去坐牢的。让他形成畏惧感。这样时间久了,年龄大了,懂的道理多了,坏习惯就会改掉了。

同样,玩手机游戏一旦成瘾也是一个危害很大的问题。不仅影响学习成长还会造成健康问题。他都14岁了,强制戒瘾也很难。你也可以用这个办法,帮他从玩游戏当中走出来。


伊尔山溪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这个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还发展到了拿别人东西的程度,这个问题发展到现在应该算比较严重了。

可以理解孩子的家长如今心情是多么焦灼和无助,明白孩子如果再不及时教育会导致无法预估的严重后果。但孩子已经14岁了,又处于叛逆期,打和骂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那到底该如何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奏效的教育呢?

有人提议要给孩子来一次深刻的教训,只有痛彻心扉才能痛定思痛,可如何才能给孩子来一次深刻教训?生活不是拍电视剧,生活的导演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剧本,无法设定一个剧情让孩子经历,因此企图以某一件事来让孩子经历进而顿悟,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事。



在此,我给家长提四点建议,家长可以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严重的毛病。

建议一: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家长说教更有效

阅读可以让人成长,书籍中凝聚了很多人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孩子可以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爱阅读的人自然懂得如何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则,懂得如何适应这个社会,懂得做人的道理。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买一些有益的书籍推荐给孩子。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可以多把孩子带去图书馆或书店,那里有很多爱阅读的人,有阅读的氛围会促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建议二:联系自己的警察朋友,让专职人员来给孩子普及法律知识更有威慑力,或者让孩子旁听庭审现场,参观教管所等。

孩子每一次“偷窃”都被家人原谅,拿了别人的手机也是因为家长的周旋而让孩子轻易获得了原谅,孩子并未因此而承受过惩罚的代价,或许最大的惩罚就是家长的打骂,这些代价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孩子的“偷窃”习惯并未得到遏制。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让警察叔叔来告诉他偷窃是违法的,并且告诉他违法的代价有哪些。找机会让孩子到庭审现场旁听,看看违法犯罪的判决现场。若是能联系到有关部门让孩子进劳管所看看,视觉和心灵冲击会更大。



建议三:有些偷窃行为属于“病理性偷窃”,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有些孩子家里不缺钱,但他就是喜欢偷窃,他能从这种偷窃行为中获得某种刺激,这种追求刺激的行为可以称为“病理性偷窃”,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建议四:家长可以和孩子来一次深层次沟通,与孩子达成协议,彼此间搭建信任的桥梁

责骂已经不奏效,那么家长就应该尝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果能达成协议则会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好的约束。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事例。同事的孩子小斌也是经常偷拿家里的钱,同事的钱通常都是放在房间抽屉里且从不上锁。当同事发觉抽屉里的钱少了的时候,小斌已经从那里拿了不下10次的钱,少则几十,多则几百。



同事开始抓住小斌就是一顿狠揍,直把孩子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本以为孩子会记住教训不再偷钱,放钱的抽屉也上了锁。可没想到防住了家里却防不住孩子在学校偷钱。小斌趁着班里的同学去上体育课,他偷偷拿了同学书包里的钱......



同事多次被老师叫到学校,孩子一遍遍被责骂,同学们也开始孤立小斌。但这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效果。

最后,同事找了个适当的时机和小斌来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过程中同事了解到了小斌内心的真实想法,原来小斌反感同事对他的零花钱的严格管控,开始他是想拿钱给同学买生日礼物,得逞一次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总感觉手头紧......

同事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也对孩子进行了教育,最后达成了共识。同事增加了小斌每月的零用钱,并放了一千元在抽屉里不上锁,旁边放着一本记账本,当小斌有急用的时候可以从那里支出,但要写明金额与用途。不过,小斌一旦启用了应急基金,就必须按一小时10元的劳动等价偿还。通过劳动让小斌切身体验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通过双手劳动来挣取,而且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自那以后,小斌真正改掉了偷窃的习惯,同事的经验告诉我们,信任是沟通的桥梁。

综上所述,孩子偷窃的行为应该及早制止,方法多样,家长需要针对孩子行为特点和原因进行教育。


我是许多分老师,欢迎大家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关注许多分老师,在多分老师的图文和视频中分享了很多关于中考数学的专题课程。


许多分讲教育


14岁初中生,老偷家里钱,在谈如何杜绝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根据你的描述剖析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产生的影响。

行为一:“弟弟14岁,老偷家里的钱去买手机,出去玩,抽奖。”

行为心理动机和影响:

①弟弟没有偷窃,只是以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他之所以偷钱后可以心安理得地花,就是他不认为自己是偷,他只是拿了自家里的钱。②教育心理学上认为,6岁到青春期发育之前,绝大多数孩子会出现偷窃行为,这时只要明确树立是非观念,引导孩子就可以了。你弟弟14岁,已进入青春期,现在引导更急切,以免养成恶习。

行为二:“偷父亲同事的手机,躲在被窝里玩,近视600多度”

行为心理动机和影响:

①这说明孩子对手机有需求,甚至沉迷于手机,但在家中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采用了这种极端偷窃方式。②孩子偷窃行为,长期被错误教育对待,比如简单粗暴的打骂,导致孩子低自尊人格,越来越放纵自己,所以会不惜赌上被贴“贼”“小偷”“手脚不干净”等负面标签以及眼睛的健康去偷父亲同事的手机。

行为三:“成绩不好,降一级也不管用,打也打过,道理也讲过,弟弟还是偷……”

行为心理动机和影响:

①孩子成绩不好,所以更容易被刻板印象给划分为品行不好,可是事实上,他成绩不好和偷窃并没有直接关系!②打也打过,道理也讲过,为什么对弟弟来说不受用?我认为你们家庭重视教育,但不懂教育,对孩子很多行为不是去了解,直接用主观意想去管理。结果和孩子心离得远,越教育越叛逆,情况也越糟糕。③整体描述看下来,你弟弟是很孤独的,要么太溺爱要么太缺爱,导致他心灵很干枯,偷窃是为了寻求快感,自己寻找存在感。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要如何来教育引导孩子改变呢?

第一,正视弟弟成长心理变化,不给他贴标签。当给他贴“小偷,贼,手脚不干净”等标签的时候,时间久了,他也会认为自己是那样的人。所以,学会正确看待弟弟偷窃行为,不片面认为他人格有缺陷。但要明确告诉他:我知道你只是拿,不是偷,但你要知道“不问自取”就会被误解偷,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

第二,理解弟弟对手机的需求,合理条件下满足他需求。当一个人合理的需求和欲望未被满足时,他就会冒险去做违背道德的行为。弟弟进入青春期,身边同学都有手机,或者玩某个游戏,大家有话题聊,可是他没有,他融入不进去。那种孤独和自卑就会让他去偷父母甚至外人的手机来满足自己。与其这样,父母不如主动提供手机,但要和孩子约定一周可以玩几次手机。具体的可以一起规划和商量。

第三,不要把学习成绩和人品划为等号。学习成绩不好,不代表人品有问题。教育心理学上一直提倡:育才先育心,成才先成人。所以不要歧视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再者孩子成绩不好有非常多因素,可能是家庭氛围不好,可能是老师授课方式不适合他,也有可能是他自身的问题,比如近视这件事。所以啊,不要把成绩和人品划等号。当然,要提高孩子成绩,可以请家教,上培训班。如果自己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辅导。



第四,给予孩子成长中健康的爱,多关注他,关心他。溺爱或缺爱这两种不健康的爱都容易诱发孩子行为问题。如果家庭里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氛围长期不好,孩子会缺爱和充满不安全感。如果家庭里父母对孩子事事顺从或无条件满足,那又会溺爱,导致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尽量给孩子适当的健康的爱。多关心和关注他,是指他的内心和思想,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

第五,青春期的孩子不要再打骂,给予该有的尊重,让他学会理智表达需求,父母会配合和满足。青春期的孩子,越打骂越叛逆,而且打骂多了,伤了孩子自尊心,他非常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请尊重孩子,把他当成朋友来对待。面对他出现偷窃的行为,要引导他理智表达需求,告诉他:以后别再偷,这种行为太不光明磊落,很不好。如果你有什么合理需求,你可以和父母提,我们会满足你。

第六,构建界限感,父母的不是你的。孩子会一次又一次的从家里偷钱,并心安理得。可能在他眼里,他只是拿了自家钱。也就是说,孩子在面对家庭关系时,没有界限感,忽略了父母子女是独立个体,将自我和父母绑定在一起。失去界限感,在教育中非常容易导致亲子悲剧。所以,请务必要告诉孩子:你是你,我是我。我的东西和钱财,不是你的,你如果要使用,要提出申请,不能直接拿,那不是你的。

最后,希望弟弟在一家人的引导下,可以走上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活出青春期孩子应有的活力和朝气,不辜负这大好年华。

我是星主,专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奇谈社会百态。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学习教育之道。

星主奇谈


我说下我的观点,紧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有不适,还请谅解。

14岁说小也不小了,但是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弟弟的心智还不成熟,法律意识基本是没有概念。

首先,告诉他偷是犯法的,不知道你是哪个城市的。每个城市对偷盗金额都有相应的规定,满多少金额是如何处罚。虽然不构成刑事案件,但是要告诉他,这是违法的,这是犯法的,派出所,公安局都是有权利给予拘留或者行政处罚的。(可以吓唬他说:有可能会在档案里留底的,影响一辈子,以后找工作,谈恋爱,结婚,买车买房贷款都会征信有影响,生孩子,孩子上学,考大学等等都是会有影响的,说的越严重越好,自己把握这个度)

虽然国家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把违法知识普及给你弟弟,让他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因为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14岁偷,不会承担刑事案件,18岁呢?到时候就要去监狱去探监了,一旦形成了惯性思维,就难以改变,觉得偷东西没事情,顶多就是被家里人骂几句,这种思想很可怕的。


其次,看你的问题,你弟弟应该是只对手机有兴趣,偷钱也是为了买手机。究其根本就是对游戏上瘾了,游戏上瘾是一件很难戒的事情,因为游戏我玩了十几年了,到现在也还戒不掉。

给他一个便宜的手机,反应慢的,让他玩,给他时间光明正大的玩。游戏对手机的要求还是高的,反应慢,玩的自然就不爽,而且游戏真叫你玩几天几夜的,你自然也没有那么上瘾了,因为偷着玩,躲着玩,才会越来越想玩,明白我说的意思吧。

给他个低配的手机,让他光明正大的玩。玩到他不那么上瘾了再谈。

你那么喜欢玩游戏,但是手机配置低,玩的不爽吧?想不想玩的更爽,哥给你换个好点手机啊,但是你学习成绩要上去啊,达到什么样的名次,考到什么样的学校我就给你换手机,这是利诱法。再者你用你的手机你的休闲时间跟他玩同一款游戏,找共同话题,一个游戏里面的基友,那可是无话不谈,共同话题多,只有先了解他心里的想法才会更好更有效的沟通。利诱法的变通其实很多很大,比如放暑假了,让他玩一个月每天玩够15小时,18小时不停等等,给他钱,或者其他东西诱惑他的东西,让他玩到吐。

游戏虽然上瘾快,但是每天持续玩,也会腻的,再者带他出去玩,旅游,找他的兴趣爱好,转移思想,在开导,生活这么美好,每天就在家里玩手机有什么意思,等等。。。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要对症下药啊。。

打骂,其实早就习惯了,一点作用没有,还会起到逆反心理,多关心他,多了解他。

相信你会做到的,加油。。


奥特曼不打小怪兽987


已14岁的初中生,这样的孩子算是不小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在重人眼里愉东西,习惯不好甚至比较严重。他们可能不这样认为。大人管不了看着心里特着急,孩子却无动于衷,或许他明白也不愿意去改变什么。像这样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觉得管不了,就让他去局里吃吃苦头或着某些机构去受教。需要正确的领导与教育这是一定的,但我觉得自己的孩子都不去超心,指望着别人来教好。只怕是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或者关系拉的更远。孩子之所以这样,我认为,一、孩子从小可能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二、父母可能太溺爱了,以至于惯坏了孩子。三、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比较少。四、父母以长辈的身份常时间的管教或压破孩子,导致孩子学坏。

14岁的孩子有独自的思想和见解,也是青少年的叛逆期。家长不能一味的要求他们怎么做,做什么。的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关注,跟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家长。也多与他们去互动,试着多带他们去看看学学正能量的东西。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




梅子短视频


孩子选择用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初步判断有两个原因,第一,生活中的愿望一直处于欠缺状态;第二,家长的关注度不够。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他们而言太有诱惑力了,欲望也会随着认知慢慢膨胀,在这种时候,一味的不满足会导致反效果,然而过度满足对孩子来说更没有好处。我认为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关系的,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获得奖励,分担家务可以获得奖励,坚持锻炼身体可以获得奖励,坚持阅读可以获得奖励,奖励以积分或金钱结算,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回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孩子的发展也回归正途,得来的东西也会更珍惜。

第二点,家长的对孩子的关注度需要提升,孩子想要钱和手机,他们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钱和手机分别是用来做什么,对于这个年龄孩子的管教绝不能一刀切,你想拿手机打游戏,我就是不给,这样会激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导致他用偏激的方式解决问题,逐渐走上不归路。可以多跟孩子沟通,适当的满足他的愿望,比如周末可以玩一会手机,一个月可以买一件想要的东西等等。归根结底还是要多跟孩子交流,就像做产品一样,你都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如何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正确了解用户意图,跟他们平等的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合理发挥自身优势,这会有助于你的成功。加油吧,生活也需要认真对待。


第二批团员


我们曾经因为教育失败(孩子曾一直都是佼佼者,后来他选择了放弃学习)走进家庭教育学习成长之路。成为了一位家庭教育导师,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才重新理解孩子的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密切关系。

我说一个类似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很多家长都将此行为归结为孩子品性有问题,却很少有家长去反思过这个行为产生的原因。 教育里最简单的回答:孩子诚实的行为会被惩罚,为了逃避就会自然选择撒谎! 那么再重新看孩子撒谎行为还单纯理解为孩子品性问题吗?显然不是。

关于你弟弟现在的偏差行为背后有某些特殊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是一定的。

建议父母及家庭成员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始深刻反省和弟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

另建议父母已到了必须被迫学习成长了,从改变家庭环境开始。

最后我想说,一切都来得及,祝弟弟早日找回那个自信的自己,也祝你们家庭和谐幸福!🙏🙏🙏


正能量39819676


从你的描述看,孩子有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了。这种原则问题提醒一次还这样,就要严厉管教一次,让他知道什么不能做,做了后果多严重。平时适当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支配,告诉他有需要要告诉家长,私自拿钱那是不对的。 偷东西的话,个人觉得你们应该找个外人(亲戚,朋友)狠狠的教训他,甚至动手打他,让他明白后果的严重(感觉外人的话比家人更有威慑力)。这样以后应该会害怕,不敢再偷了


丶四口之家丶


先送到儿童教育专业机构接受专业课题。你们打骂讲道理他都免疫了,不尽快治理,长大了会有种习惯,习惯成自然


农民领导者


结合家庭自身条件,进行教育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