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棒奔霸


我是小魚,我來回答。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小魚自小土生土長在農村,也見慣了各種婚喪嫁娶等事,在農村辦喜事一般都是以熱鬧為主題,熱鬧就需要人多!!!在很多人看來哪家辦喜事去的人多了那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特別是提前去幫忙的人,更是非常受人親睞。畢竟在農村辦酒席一桌子菜也花不了多少錢,多辦上幾桌也就一兩千塊錢,但是一輩子能辦幾次這種喜事呢?

相較於這一兩千塊錢,更多人選擇是的牌面,想要街坊四鄰一起來熱鬧熱鬧。

就拿我自己家的事兒來說,前段時間我姥姥88歲大壽,在飯店辦了十來桌酒席,都是提前說好不要任何禮金、禮物,只要能來吃飯就是給面子。當天也來了很多老街老坊,在一起陪老人說說話樂呵一下也是挺好的。而且還接連三天一直在放電影,為的不就是一個祝賀嘛!

俗話說人情世故禮尚往來,人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喜宴,本事就是一種支持(個別人除外),一種祝賀,如果說主家為了這一點點飯菜糾結,未免格局太小的。如果說真想省的話乾脆告訴別人只收禮金不待客不就行了。。。當然這只是一種調侃。

所以說歸根結底辦喜宴講究的就是高興、熱鬧。來的人多了一起樂樂呵呵的把喜宴圓滿結束就萬事大吉了。

我是小魚,如果感覺我的回答還可以,歡迎大家回覆討論,更希望得到你的一個關注!!!


小魚想吃肉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在農村,辦酒席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兒子結婚了,要辦酒席;女兒出嫁了,要辦酒席。蓋了房子,要辦酒席;房子裝修了,要辦酒席。兒子考上大學了,要辦酒席。可以說,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酒席,酒席無處不在。

那麼,在農村辦酒席,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人還很高興呢?

對於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來說,這個問題似乎不可理解,但是對於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卻很好回答。

城裡人會說,客人包了紅包後,帶上全家去主人家吃飯的話,不是會吃得很多嗎?那這樣一算的話,主人家豈不是太吃虧了。這就太不理解農村人的真實想法了。

沒錯,農村人辦喜事,要大擺宴席,請客吃飯,往往收到的紅包還不足以支持辦酒席花的錢。但是農村人辦酒席,圖的並不是賺多少錢,而是一個熱鬧。客人開開心心地吃,快快樂樂地走,對主人來說,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再一個,農村請客吃飯,主人會下請柬,之後會估計一下會有多少人參加酒席,最後再確定辦酒席的桌數,買菜的分量啥的。而絕大多數情況下,主人準備的酒席桌數和菜的分量,要遠遠滿足實際來的客人人數。

原因則很好理解,主人下請柬,有的人家裡因為有事,並不一定會來,而有的人卻會不請自來。主人準備的酒席桌數和菜的分量要是不夠的話,到時候會多麼尷尬呀。農村人可是很好面子的,他們才不願意看到尷尬的一幕。

所以呀,客人帶著全家去吃的話,主人會很高興,這意味著他們準備的菜不會浪費,也意味著自己足夠受歡迎和重視。在農村的話,要是兩人關係不怎麼好的話,客人是不會帶全家都去吃飯的,一來會不好意思,二來怕人說閒話。

就拿我那邊來說,主人準備的菜,一定是會有剩餘的。那麼,剩餘的菜怎麼辦呢?倒掉嗎?這是不可能的,農村人那麼省,壓根不捨得浪費。那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我說出來大家可能不會信,那就是分給親朋好友以及客人。

呵呵,在農村辦酒席的話,主人不怕你吃得多,就怕你吃得太少,不怕你帶的人少,就怕你不帶人。

那麼,這樣的回答,大家還滿意嗎?

農村生活故事大全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全家都去吃,為何主人還很高興?

記得我太爺爺前年過九十大壽的那天早晨,家裡來了很多很多的客人,甚至有一些人連我都不認識。當時我父親早早的就在學校旁邊的農家樂裡預訂了八桌的酒席,本來以為八桌就已經差不多足夠了。結果那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八桌酒席還是遠遠的不夠,後來沒有辦法只好又增加了三桌酒席。



後來爺爺說這就是我們那邊的一種習俗,每逢家裡辦喜事的時候總是希望兩邊的親戚朋友來的越多越好,最好是一家幾口人全部都來。其實這是對主人家的一種尊重與肯定,讓主人家感覺到特別的有面子。如果你家辦喜事的時候來的客人非常的多,那就說明你家在當地混的還不錯,算是個有頭有臉人物顯得非常的有面子。


說到份子錢我們那邊可能和大家有所不同。一般家裡辦喜事親戚朋友最低都是五百、六百甚至上千上萬的都有。同村的那些隔壁鄰居可能包的份子錢會少一點,但至少也在兩百或兩百以上。如果少於這個數目的話大家都感覺拿不出手,感覺一點面子都沒有。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各地辦喜事的習俗不一樣,這隨禮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像咱們老家和湖南交界,我姐就嫁去了湖南,這兩地相隔不到百里,這辦喜事隨份子錢差別就特別大,我姐那辦喜事,對主家來說,只有虧沒有賺,客人隨禮大多200,也不算少,但回禮重,一般頭天晚上吃一餐,第二天中午還有一餐,每次都要給客人回禮,少說要60,這樣一算,等於客人只來了80,要再算上拖家帶口的,只有虧沒得賺。

隨禮回禮這是一點,還有一點,我姐那一帶,酒席的菜十分的豐富,不管什麼菜,都是用盆來算的,並不是當地人吃的多,而都是打包的,菜一桌就人手發袋子了,打包用,吃完倒是省了撿菜的事。

主家本就沒打算辦個酒席還得靠接份子錢發家致富,在當地的習俗,辦酒席就是給大家熱鬧的,街坊鄰居都一樣,習俗也一樣,所以,像來200全家都去吃的,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回禮重啊,主家也不會因為這個不高興,因為大家擺酒都一樣的。

似乎是這麼個理,我姐那的人,特別喜歡多生,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似乎不用錢養一樣,我姐就生了三個。

可百里之外,咱們村這一帶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主家辦酒席就很精打細算,菜上的很豐富,但量不一定夠,你筷子稍微慢點,可能都不夠分一塊,當地更沒有打包的習慣,吃完也就走了,剩下的菜,主家會撿菜分類,給家裡的親人們一人分一點。

精打細算體現在哪裡呢?主家發出去邀請函後,會粗略的計算一下人數,預計好桌數,接份子錢的時候,心裡也會很在意,似乎感情的深厚此時都在紅包裡了,你要是來200全家人來吃,你要不是幫主家幹活的,多半事後遭人口舌,被認為貪小便宜,不懂事。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很少有人隨禮200,就全家去吃飯的,全家去吃飯的,都是幫著做事的,又隨禮又幫著幹活,主家哪有不開心的呢?


農人解說


在我們廣東,主家辦喜事,客人隨禮,都是很隨意的。你只要給個小紅包,然後人過來吃飯就好,而且來的人越多,主人家會覺得越有面子。有喜事,辦酒席,本來圖的就是熱鬧喜慶,而不是客人的份子錢。

像廣東佛山順德,那裡吃酒席,主人家更是一分錢都不收。把紅包接過來,然後又還回去。如果客人,硬是把紅包塞給主人家,東家還會不高興的。

在東家看來,我請你來是為了熱鬧,吃酒席的。你能來吃我酒席,這已經是給我東家面子了。而且多幾個人來,更熱鬧,我更加有面子。那我還怎麼好意思拿你紅包呢?

如果你硬塞東家紅包,那就是你看不上東家的意思了。以後,咋們的感情就要生分了啊。

在親朋好友中,除了近親和自家兄弟外,那些遠親和朋友的,都不太會一家人來吃酒席的。大多都是派一個代表過來湊個數的。

現在大家的生活變好了,對於大魚大肉在自己家都已經吃膩,不會像過去那樣為了吃一頓好的而全家去吃酒席了。

在農村,去吃酒席,路程比較遠,農村路又不好走。而且去吃酒席要的時間又長。不像城市,只是吃一頓飯,一兩個小時就走人。

一般農村的酒席都是一去,就要去一整天的。年輕人們,都是不太願意去的。平時家裡有肉吃有酒喝,不太會為了一頓吃的,而浪費自己一天時間的。

我發現,在農村裡,去吃酒席的,都是老一輩的多,他們是不得不去。不去會傷面子和感情,所以老一輩的,才派個代表去參加酒席的。

像近親和自家兄弟,他們就是因為和你家熟,和你家親,有血脈關係,才會一家人很歡喜地來吃酒席的。

而且,像那些近親,如舅舅家,姑姑家的,他們一家人來吃酒席時,給的紅包一般是到場的親朋好友中,比較多的。

以現在的物價,除非一些真得家庭情況不好的,才會給一兩百塊。這種情況下,作為東家的,都會體諒的。

別說他們已經盡力給紅包了。要是給一塊錢紅包,東家也不會介意的。畢竟這是自己的血脈至親。

就像,你舅舅來你家吃飯,需要給錢嗎?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說,東家看到那些只給一點份子錢,而全家來吃酒席的客人,不會不高興,還會很歡喜。


村哥小凡


我是大坊,為你分享生活點滴。

這個應該是老一輩的風俗問題,像我老爸那一輩,親戚請我們全家去吃飯,我爸就是封100塊錢讓我們全家都去吃的,我們家有喜事,他們也是封100塊的,不用封多,就是一個意頭,一般是101或者108,然後全家人去吃,還特別開心。

但是到了我這一輩,我同學或者朋友,前幾年還是100多的,現在都升到200了,還不是特別熟的,我媽就說,哪裡用封這麼多,但是好像不封200,拿不出手的感覺。都是心理在作怪啊!

其實像老一輩的,我覺得挺好的,不用多,大家都是固定金額,也不會說不好意思,有個意頭就好了,你們覺得呢?


大坊聊生活


今天我結婚,邀請你呀,不用隨禮

農村舉辦婚宴,各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有的地方會跟據親疏遠近的關係隨禮,近親多隨,遠親少隨,也有的地方會規定隨多少。也有的地方是不論關係如何,隨不隨禮都無所謂,只要人能來,就是給了主家面子,全家都來,那是最大的面子,主家嘴巴都能笑到裂到耳朵後面。


我的家鄉是廣西梧州那邊的,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的,習慣都不一樣,但是好客是一樣的。

二十年前,農村婚宴是三天,分為:齊人、大宴、散宴。因為當初交通不發達,有的親戚來一趟非常的不容易,會在大宴前的一天來到主人家家裡,菜簡簡單單的,吃頓便飯,是等人齊聚一堂的意思,所以叫:齊人。

第二天是大宴,賓朋齊聚,熱鬧非凡,這一天就上硬菜了,白切雞1只、香芋扣肉1大碗、鳳梨炒鴨肉2碟、酸甜炸魚1條、木耳炒瘦肉2大碗、蓮藕燉豬腳2大碗、荷蘭豆炒魷魚2碟、淡菜蝦米粉絲2碗、雞雜腐竹黃花菜湯2碗,哪種吃完了,再添。



這一天,鄉鄰都是一家人都來的,若是不來的話,主人家會一家一家的去再三請,特別是老一輩的人,那到場了是對這場婚姻最好的肯定,最高的祝福。

第三天吃完中午飯就開始慢慢的有人散席了,路遠的先回去,近鄰會在散完之後幫忙收拾東西,打掃衛生,也帶一些剩餘的飯菜回家。


禮金?我們不在乎的,多的50元,少的10元,20元,錢包有紅紙裡就喜慶,圖的是個吉利,熱鬧,也讓老人可以見一見親戚家的後生。

現在不同了,交通方便,人也沒有當初那麼缺乏肉食,所以來的都是一個,兩個,但是也是會問怎麼其他人不來?紅包也是不計較多少的。

我覺得吧,婚宴還是人多熱鬧喜慶比較好,隨禮並不那麼重要,你們那邊的婚宴是什麼樣子的呢?


西憐宮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現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村裡各種酒席也漸漸多了起來,過個三天兩頭不是這家辦酒就是那家辦酒席。在農村人們都喜歡趁年底辦酒,這樣可以圖個熱鬧,二來年底了農民大都回家了,辦酒席可以多一個幫手。



在我們廣西農村,在村裡辦酒席也是像主人家說的隨禮兩百,而且關係一般的隨禮一百都行。辦酒席前一天,人們就會提前預算要購買的酒菜以及準備的桌子、凳子、鍋頭等等,最後由主人家或者主人家親戚到街上購買,最後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前來幫忙,婦女洗菜、切配,男人準備柴火、炒菜等等。



農村人大都比較熱情,現在能在村裡辦酒席的家庭其實條件都是不錯的,按照我們這邊的風俗,如果在村裡辦酒席都要吃個兩三天,而且也像題主說的人們隨禮200元,一家老小都來吃。這個是沒有什麼的,既然主人家能主動邀請別人前來,那麼主人家就不會在乎這點錢,而隨禮也只是禮尚往來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在乎錢多少。



如果一些農村主人家人緣不好的,即使辦酒席也不會有多少人前來,這會讓主人家很尷尬,這樣的事在我們那裡也發生過。記得我們隔壁村就是有一家人紅白喜事從來不參與,後來到了自己家親人去世,很多人都沒有去他們家幫忙,看著主人家可憐的樣子,即心疼又憤恨。所以人生在世,做好自己,不要斤斤計較,要樂於助人。

關於上面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鄉村波比


出生在農村,現在每年也會回幾回老家參加老家本家的紅白事,在農村如果不是很特殊的關係,我們老家那邊隨禮基本也就是兩百左右,甚至記得前幾年在我老家隨禮只隨10元錢,10元錢的行情已經很多年了,最近幾年才漲到了一兩百,有時候隨禮10元錢都有一家人去吃的,不僅吃還拿著,有些人還打包,這也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 ,那麼為什麼主家很高興呢?給大夥分析一下。

一:禮多禮少只是個來往,誰家沒有個喜事,你給別人隨禮,別人也有一天會隨回來,我的老家就比較淳樸,隨禮比較少,這樣反倒是不會構成攀比性,不會給人太大的壓力,有時候隨禮太重了到了大日子有時候一個月工資都不夠隨禮的。

二:喜事越熱鬧越好。新人需要祝福,一般農村的喜事也好在城市辦婚禮也好,都想熱熱鬧鬧的,尤其在一些地方人場比錢場還要重要,人去了熱熱鬧鬧的參加婚禮,主家也開心,新人也開心,有時候陣勢越大主家越有面子,畢竟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喜事又不是年年有,所以有時候就損算是多花點錢,只要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也願意。還有些“土豪”邀請別人來參加婚禮,不但不要錢,來者都給紅包,這也是因為有時候人場比錢場還重要。

三:民風淳樸,隨禮只是一個心意,開心最重要

這是一個利益至上的社會,可是也要分場合,對於結婚這件事大多數地方都是圖個吉利與開心。人來了,就是給足面子了,隨禮只是一個心意。而且有些地方隨不隨禮都無所謂,如果你隨的禮過大就是對主人家的鄙視,最後祝天下的新人百年好合。


野釣大全


這個要看是那裡了,廣東是包兩百來一家人,但酒席很普通,沒煙,沒白酒,就是兩瓶可樂和啤酒,菜,肉菜少,蔬菜多,所以收禮也少辦的很普通,四川廣元我老家就不一樣,請你是全家,那就是全家去,要不是也就去一個人,禮金結婚都是兩百起步,當親叔的和舅的,那就是幾千到萬,酒席每桌是玉溪煙一條,兩大瓶飲料,十罐加多寶,一瓶好白酒,啤酒隨便喝每個人兩個水果,青菜沒有肉類為主,最後一個菜結束就是豆芽菜…回禮兩個大饅頭。吃兩餐,晚上是主席第二天早上還有一席,紅白喜事都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