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皇后送給劉伯溫“一梨兩棗”後劉伯溫就告老還鄉了?

Amber955


美麗口袋:談起歷史上厲害的女性,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武則天,因為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有勇有謀,聰慧過人,她的存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要說智慧,歷史上的馬皇后絕對可以上榜,正是她的聰慧才讓朱元璋沒有犯下滔天大罪,也保住了明朝的開國元勳劉伯溫。



瞭解過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從一個貧窮的放牛娃,到沿街乞討的乞丐最終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一生,除了他本人比較有謀略之外,還離不開劉伯溫等人的輔佐,他們稱得上朱元璋生命中的貴人,也是明朝建立的重要功臣。不過朱元璋功成名就後卻想要除掉這些功臣,因為功臣勢力太大勢必會影響到他的權力。雖說馬皇后也曾暗地裡勸阻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還是一意孤行。


於是朱元璋準備宴請群臣,想要藉機除掉他們。雖然大臣們對這次宴會充滿疑惑,但是不得不來。宴席結束,劉伯溫等人準備離開皇宮,這時馬皇后卻送給了他一個籃子,也正是這個籃子救了劉伯溫一命。原來籃子裡裝著一個梨,兩顆棗,劉伯溫看到這“一梨兩棗”就明白了馬皇后是讓他早早離去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他離開皇宮或者其他地方而是讓他離開朝堂回老家的意思,於是劉伯溫就主動上書告老還鄉了。至於為什麼劉伯溫會這麼理解,我想還是那場“鴻門宴”的緣故。因為這場鴻門宴處處透露著殺機,先是這場宴席太張揚,又不是什麼重要節日,讓人滿肚子疑慮。再者就是這上的菜,就暗藏了朱元璋的對這些大臣的警醒。剛開始上的都是一些非常素的菜,連尋常百姓家都吃得起,不符合皇室的風格,所以更讓人懷疑朱元璋的心思了。接著又連上了幾道稀有又鮮美的肉菜,一些人才慢慢放下了戒備。但是劉伯溫卻參透了其中的意思,原來這三道菜分別是紅燒狗肉,紅燒兔肉和燕窩,菜是好菜,就是寓意深刻。因為有句俗語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劉伯溫心裡多少明白點朱元璋的意圖了,再加上馬皇后送的東西,劉伯溫就確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測,於是就回老家了。
所以說劉伯溫之所以明白馬皇后的意思,還是和這次宴席有著很大的關係,不過不得不說馬皇后真的是一個有智慧又善良的好皇后。


美麗的口袋


馬皇后最經典的一句話便是:

“天下安否,國母焉可不問!”

她送給劉伯溫的“一梨兩棗”含有很大的玄機。



馬皇后是誰?她是朱元璋的原配結髮的妻子。馬秀英、馬大腳、明朝開國皇后,都是她一人。她生於1332年八月初八,她的生日和朱元璋的名字“朱重八”非常巧合,他們之間的愛戀更是曠世千古。

馬秀英12歲時被她爹的生死之交郭子興收養,21歲時在他義父的包辦下嫁給了紅巾軍領袖小朱,這是自古以來包辦的最完美最和諧的婚姻。馬秀英陪著小朱度過15年的戎馬生涯,感情深厚,曾5次救小朱死裡逃生,在生活中一次次讓小朱感激涕零。


她做了許多事,令朱元璋感激敬重

郭子興為人心胸狹窄,愛聽信讒言,對朱元璋經常疑忌,有一天郭子興的兩個少爺因為妒忌朱元璋的才能,在自己父親面前告狀,說朱元璋要謀反。郭子興一聽立刻把朱元璋禁閉了,他的那兩個黑心小少爺想弄死朱元璋,就對下人安排,不許給朱元璋飯吃,餓死他。馬秀英知道了,心疼焦急,她瞅準機會,趁人不注意偷了一個剛出爐的熱餅,立刻藏在懷裡。連忙給小朱送去。一路上那滾燙的餅子燙的馬秀英眼淚要掉下來了,她都沒有拿出來。她怕拿出來被人發現,告訴那兩個小黑心,小朱更遭殃;她寧願燙死也不捨得扔掉,怕她的小朱餓死。就這樣咬牙堅持,等見到小朱,把餅子拿出來時,胸部皮肉被燒焦。《明史》:

“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身上的疼痛怎比她內心的煎熬與牽掛!小朱的靈魂在顫抖,痛哭流涕發誓: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一世榮華!


朱元璋在前方領兵打仗,馬秀英親手為將士縫衣做鞋。一次,朱元璋的死敵陳友諒兵臨城下,人心慌亂,大局將不穩。馬皇后鎮定非常:“盡發宮中金帛犒士”。戰士們士氣高昂,鬥志飽滿,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所蘊藏的戰鬥力,為朱元璋獲得勝利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明書·懿文皇太子紀》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對戰時,受重傷被狂追,馬大腳背起朱元璋腳下生風拼命地跑啊跑,朱元璋保住了小命。老朱的兒子朱標為此繪有圖像,一直放在懷中。每當老朱追著打他時,朱標就故意把圖像遺落在地,老朱每撿起圖像,就會扔掉手中的鞋子、棍棒,痛哭一場。

基於朱元璋對她深厚感情,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讓老朱對其百依百順。

發自內心的善良,如一場春雨於無聲處滋潤萬物,各種手法救大臣,她活成了傳奇!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秀英為皇后。


朱元璋當了皇帝,無人敢監督和約束他,他變得驕橫霸道,一顆心也變的冰冷堅硬。多虧馬皇后婉轉地勸說,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老朱的文官,郭景祥擔任和州知州時,因得罪小人被告密,說郭景祥的兒子手持長槍要殺父親郭景祥,朱元璋大怒,當場表示要處死這個逆子。馬皇后說:“郭景祥只有一個兒子,傳言也許不可靠,殺了他的兒子恐怕就斷了郭景祥的後代了。”朱元璋聽了馬皇后的話派人調查,果然是謠言。如果不是馬後的勸說,郭家就家破人亡了。


學士宋濂,因為長孫宋慎牽連到胡惟庸案而獲死罪。馬皇后竭力勸說,老朱不聽。馬皇后在侍奉朱元璋吃飯時,全部是青菜,不見肉星。朱元璋問原因。馬皇后回答說:“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放下筷子,起身離開。第二天免了宋濂的死罪。

同樣她也去救劉伯溫,只是方式不同

劉伯溫,叫劉基(1311—1375),字伯溫,浙江青田人,朱元璋對他敬稱“老先生”,他精於謀略,擅長兵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民間廣泛流傳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傳說。


他聰慧過人,童年“神童”,讀書過目不忘,背誦如流,12歲中秀才;青年“學霸”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是熱愛非常,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23歲一舉考中進士。26歲在元朝當官位居正八品,剛正不阿,打壓豪強惡霸,懲治下層貪官汙吏,深受百姓愛戴。因得罪仇人太多辭官隱居。

1360年朱元璋把他的這位“老先生”請到應天(今南京)委任他為謀臣。曾多次招入內室密謀大計,劉伯溫的致勝奇招層出不窮。他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在種種活動中他就是朱元璋的大智囊,貢獻巨大堪稱一等。


然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後,封劉伯溫為伯爵。位居第三等。一等是國公;二等是侯爵,這些位子都是朱元璋的子孫、親人和他“淮西老鄉團”的。一等開國元勳竟受這待遇,劉伯溫心裡哇涼。

老朱對丞相之位有擔憂,他認為丞相制度不利於自己以後的統治。從此功高震主者的日子不好過。劉伯溫,老朱對他猜忌日深,有一次,老朱又密室召見劉伯溫。想借伯溫的口,廢除宰相制度,順便試探下劉伯溫。官場套路深!



朱元璋問:現有一丞相之位,老先生看誰當最 合適?

劉伯溫答: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可選。

朱元璋問: 胡惟庸如何?

伯溫答: “譬之駕,懼其僨轅也。”(胡惟庸 就像一匹烈馬,將來他一定會擺 脫韁繩!)

朱元璋說:這位子只有你坐最合適。

劉伯溫答:“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 且辜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 主悉心求之。”

劉伯溫最後一句的意思是:我當然知道自己可以當宰相,但我嫉惡如仇,天下有才人多的是,皇上慢慢挑選吧。這句話說的讓老朱非常非常不爽,“嫉惡如仇”“惡”指朱元璋說的,“又不耐繁劇”(想廢丞相制度直接廢了吧)演那麼多繁文縟節的戲幹嘛!

君臣“深厚的友誼”結束在這次談話上。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親自下書給劉伯溫,炒了他的魷魚,勸其回家養老,但是養老也養不安生。他被胡惟庸隨便一個罪名給告了,除去了養老金。腦回路與一般人不同的他竟又回到了京城,也許是送上門讓老朱方便監視吧。



馬皇后出手相救,無奈迴天無力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劉伯溫生病了。他收到了一個水果籃,裡面有兩個棗,一個梨子,這是那個善良的馬皇后派人送來的。對於料事如神的劉伯溫來說,不難猜出其中玄機——早早逃離!然他知道在劫難逃!

隨後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視劉基,胡惟庸隨身的醫生給劉伯溫開了藥方。劉伯溫吃了藥後,病情越來越重,不久死去,馬皇后痛心不已。

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選了胡惟庸做左丞相,不久一場巨大的血雨腥風……

朱元璋勤政、愛民,對百姓愛民如子,可其對待手下的官員只能用“毒辣”來形容了。

1382年(洪武十五年)51歲的馬皇后病重,卻堅持不服藥,朱元璋急令太醫醫治。馬皇后對他說:“死生,是命運的安排,醫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藥不能見效,恐怕會因為我的緣故而降罪各位醫生吧?”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死了,享年51歲。她用自己的死,免除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殺戮,保全了太醫上下家族的性命。

朱元璋失聲痛哭久久不止,從此,再也沒有冊立皇后。


小姐姐講史


明朝立國之後,朱元璋為了政權的穩定開始屠殺有潛在威脅的人。在這一過程中,馬皇后救下了很多的人,比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大明首富沈萬三。除了這些人之外,傳說中,馬皇后還救下了神機軍師劉伯溫。



相傳,朱元璋創立錦衣衛後,對文武百官日夜監視,只要有人說自己一句壞話,立刻下令處死。久而久之,很多官員被逮捕入獄。

時間長了,朱元璋認為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對自己有所不滿,於是他準備將所有的功臣一網打盡。為此朱元璋花費重金建造了一座慶功樓。

某天上朝,朱元璋對文武百官說;“如今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皆賴眾位愛卿的功勞呀。所以朕準備為大家慶功,地點就在剛剛建好的慶功樓內。”

眾位大臣一聽,皇上要請客,所以個個是滿心歡喜。



劉伯溫聽到朱元璋請客,又看到了大明江山穩固,心裡產生了疑慮,知道了這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圈套。於是劉伯溫在當天向朱元璋辭職了。

朱元璋看到劉伯溫辭職,說了幾句客套話後賞賜了一些金銀。之後還親自把劉伯溫送出了皇宮。

劉伯溫出了皇宮直奔徐達府。在徐達的府上,劉伯溫百感交集,交談了一會兒,向他辭行的時候說:“兄弟,記住,在慶功樓宴會上要時刻跟隨皇上,不論皇上去哪兒,你都要不離左右。”



慶功樓那天,功臣畢至,所有人都開懷暢飲。正在大家喝的開心的時候,朱元璋站起來說要去方便,這時徐達也迅速起身跟了上去。

朱元璋問徐達為何跟著自己,徐達反問朱元璋:“陛下真的一個也不留嗎?如果是這樣,我立刻返回,不過請陛下照顧好我的老母和妻兒。”

朱元璋聽後大驚,知道了事情敗露,於是讓徐達跟了上來,兩人離開慶功樓後便燃起了熊熊烈火。

徐達死裡逃生,朱元璋很納悶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想來想去他想到了劉伯溫,於是命令錦衣衛去探查,果然查到劉伯溫臨走前拜訪了徐達。



好你個劉伯溫,竟然早已經看穿了我的計謀,堅決不能留著你。正在朱元璋自言自語的時候,馬皇后從宮外經過時聽到了一切。

馬皇后心想,劉伯溫為大明江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能讓朱元璋把他殺了。於是派親信給劉伯溫送去了一個果籃,果籃中只有一個梨、兩個棗。

劉伯溫收到果籃後,看到了果籃中的棗和梨子,瞬間明白了馬皇后的意思,那就是“早早離去”。就這樣,劉伯溫馬上收拾行李,離開了京城,回到了老家。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傳說,實際歷史中並沒有火燒慶功樓事件。劉伯溫也並不是主動辭職,而是因為和李善長的黨爭失敗才告老還鄉的。後來又因為胡惟庸的誣告而返回了南京城,最後死在了南京城。


我是越關


一梨兩棗是諧音“早早離”,馬皇后勸劉伯溫早早離開,免得遭朱元璋的毒手。

這個“一梨兩棗”典故,具體是什麼?

咱們中國人做事真的是曲線思維,禪機重重,很多事情都不明說,總是喜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極其的含蓄。哪怕做狠事,也非常的委婉,比如三國時,曹操想弄死荀彧,不直接下達命令,只送了個空盒子給荀彧,讓荀彧自己領悟而自盡。

馬皇后送劉伯溫一梨兩棗,是委婉的間接告訴他趕緊離開朝廷,晚了,可能會遭到朱元璋的殺害。但是俗話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以劉伯溫的智慧,我覺得他是能察覺到朱元璋的想法的,只是馬皇后也熱誠,深知劉伯溫的功勞巨大,不忍心劉伯溫被害,就間接地告訴他離開。

朱元璋這開國皇帝,過河拆橋,總是擔心開國功臣謀了他的位,下得了狠手,絲毫不念這些與他出生入死的元老們的功勞,而且殺害手段也是令人瞠目結舌。

比如從小與朱元璋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徐達,一路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功勞可謂巨大。但大明建立後,朱元璋明知徐達有背疽的病,這病忌吃鵝肉,他偏偏故意賜鵝肉給徐達吃。徐達無奈,吃了鵝肉後不久歸西。

眼看朱元璋又要對劉伯溫下狠手,馬皇后本人以仁慈寬厚聞名於世,也深知劉伯溫為人剛正不阿,不可能會造反,更不會威脅到大明的統治,就有了惻隱之心,要救劉伯溫一命,但又不方便明用語言告之自己老公的險惡用心,於是就有了一梨兩棗的典故。

劉伯溫借又病又老之故,告老還鄉養病,但朱元璋依然派人來探試。

以劉伯溫的智慧,知道此刻伴君如伴虎,聰明的以病、老之故請求回鄉,朱元璋應允。但是,劉伯溫在家,時不時會有朝廷官員過來“慰問”,他何償不知道這是朱元璋的狐疑。劉伯溫晚年對朱元璋的所作所為極其心寒。

在他病深之時,告誡兒子,不得再看奇門遁甲之書,他也把這些書籍給燒掉了。不久之後,劉伯溫便病死了,一說是被朱元璋毒死,但都沒有正史的記載。

還有一說,是劉伯溫早年遊學,曾跟一道士學到一些道法,可以七天不呼吸。劉伯溫故意讓兒子對朝廷上報他已“死亡”,然後用道法不呼吸躺在棺材之中,而且還在棺材板中故意挖一個洞。

果然,朱元璋派人來試探他真死假死,見棺材中的劉伯溫沒有了呼吸,棺材板上還有洞,以為是假死,然後把洞給塞上,再蓋上棺板,過幾天再看,確實劉伯溫已沒有了“呼吸”。

劉伯溫後來就逃過此劫,隱名埋姓,當然這些都是野史的撰寫,真實與否,無從考據,但人們的美好希望,都是希望良臣都有好結果。


我就是竹韻


得國之正,莫過於漢明。漢朝和明朝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得國最正的兩個大一統王朝,兩個布衣提三尺劍南征北戰登上九五之尊,但是這兩個開國君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殘殺開國功臣,劉邦除了韓信英布彭越,朱元璋也殺掉了大破北元的藍玉,殺掉了論將之功當屬第一的傅友德,李善長等人。狡兔死,走狗烹,為他家賣命打天下,九死一生換來的榮華富貴卻也如同過眼雲煙,這種鳥盡弓藏的行為雖然從臣子的視角來看很是寒心,認為此開國皇帝是一個過河拆橋,無情無義的人,但我們若從皇帝的角度去看此行為,卻又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因為到了和平年代,這些功高震主的跋扈老將,確實於朝廷而言並非好事,而是一個隱患,畢竟為戰爭而生的他們一旦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重啟戰端,武夫亂國的例子歷史上也有不少,因此將軍本是太平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不外乎如此!

劉伯溫,這位歷史上著名的謀士,沒有他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朱元璋不可能十幾年就可以一統天下,可這個在亂世之中被朱元璋屢屢佩服的謀士,到了天下大定時,朱元璋對他心裡的忌憚,也不是一丁半點。開國之後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一時間鬧得是人心惶惶,劉伯溫也害怕那天皇帝就要了自己的小命。眾人是如此,劉伯溫更是如此,擔心總歸是擔心,可若劉伯溫不顧朱的猜忌冒然離開,皇帝便一定會懷疑他的,但若是不離開,皇帝一定會對他下手,所以,走或是不走一時之間成了兩難的問題。就在劉惶惶不可終日時,他接到了馬皇后的禮物,一梨兩棗,當他看到這個東西時,他很快就明瞭,當即激流勇退告老還鄉。你們一定會問,為何馬皇后送來這個東西后,劉就會離開,別急,且聽我分析。

一,熟知皇帝的品性

作為皇帝的枕邊人,馬皇后可謂是熟知皇帝的性格,所以,她可以從皇帝的一言一行之中推算出皇帝的所思所想,從而判斷皇帝下一步要做什麼,會怎麼做,從而防患於未然。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馬皇后是不會突然造訪,更不會無緣無故的給劉送禮,因此,劉從馬皇后的禮物中推算出自己大難將至,必須遠走高飛。

二,馬皇后的個人魅力

作為一國的皇后,馬皇后沒有那些後宮婦人的目光狹隘,相反她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女子,在皇帝征戰期間,她一直幫助皇帝搭理好後方,不僅如此,她還時刻勸諫皇帝要收斂自己的性格,不要暴躁,多疑,所以,在朝臣的心中馬皇后有著極高的地位,是一代賢后。

尤其是在開國之後,馬皇后的表現更是讓朝臣讚歎有加,除此之外,馬皇后還極其愛惜人才,所以,她勸劉快些跑必定是不忍看劉慘死於刀刃之下。

三,此物本身的意思

梨顧名思義是通離開,而棗通早,兩個棗加一個梨的字面意思是早早離開,這樣的解釋也不是沒有依據的。

在古時,雖然物資匱乏,但為高權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豐富的資源,不論是米麵,還是說蔬菜瓜果,雖然皇宮也有賞賜,但一般來說都是很貴重的水果,而且量都比較大,不至於說是一個或者兩個,一個是為了不失皇家風度,一個是為了彰顯對於臣子的重視,所以,一般不會用梨或者棗來賞賜人,所以,更別提只拿一個梨和兩個棗這樣小家子氣的東西了。劉是跟著皇帝南征北戰數十年的老人,所以,他熟悉皇帝的脾性,而且他還是個足智多謀的人,聯想起身邊這麼多的前車之鑑,以及皇帝的所作所為,一定會造作防範。

所以,當皇后送給他這些東西時,她一定是知道了些什麼,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的舉動。


木劍溫不勝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是後人對於劉伯溫最高的評價。


劉伯溫生活的年代,正是黃河肆虐,民不聊生的元朝末年。


朱元璋崛起於群雄之中,在他一連串豐功偉績的背後,我們始終都能看到劉伯溫的身影,也正是如此,後人總是將劉伯溫與諸葛亮做比較,這在那個時代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


但是,在描繪著過去的史書中,我們會發現,封建王朝歷史上的許多開國功臣,多數都逃不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厄運。


明朝也是一樣,當朱元璋坐上皇帝寶座之後,他便將自己手中的鋼刀利刃,指向了那一群開國功臣。


以“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為導火索,對此前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勳貴,進行了瘋狂的屠殺。


根據史書記載,僅“胡惟庸案”被牽連人數就高達3萬多人,其中開國功臣李善長、陸仲亨等開國元老都未曾善終,由此可見朱元璋在登上皇位後的殘暴嗜血。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劉伯溫算是這一干臣子中,最為幸運的。



說起劉伯溫的幸運大逃亡,一定要先說一個人,她是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


曾經在朱元璋創業的時候,馬皇后就一直默默的支持著朱元璋,兩人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創建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稱帝后,馬皇后一直堅守著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的職責。


不斷的提醒著朱元璋,要控制好暴怒的性格,收斂亂殺無辜的行為,應該說馬皇后對整個王朝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


歷史上的馬皇后,是一位難得賢德的皇后。


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朱元璋就娶了她。


因為兩人是一起從貧賤中走過來的,陪著朱元璋打江山,品性善良,懂得民間疾苦。


後來得天下了,貴為皇后依然保持過去的儉樸作風,平日穿洗過的舊衣服,破了也不忍丟棄。並教導妃嬪不忘蠶桑的艱難。


遇到荒年災月,她帶領官人吃粗劣的菜飯,以此來體察民間疾苦。


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逝。


臨終囑咐朱元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並願“子孫皆賢,臣民得所”。


朱元璋常將馬皇后的賢德與長孫皇后相提並論,足以見馬皇后的賢良淑德深入民心。


1382年(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馬皇后病逝,年51歲。


同年農曆九月葬於明孝陵,諡號孝慈皇后。



再說劉伯溫,

實際上劉伯溫心中非常清楚,儘管和朱元璋一起吃苦闖天下,但是朱元璋是不願意與他人一同分享這來之不易的成功果實的。


所以,朱元璋稱帝后,劉伯溫並沒有像其他功臣一樣,去爭功奪勞,而是選擇默默無聞。


雖然他想過辭官回家,歸隱山林,安度晚年,但是卻被朱元璋拒絕了。


而且馬秀英皇后對劉伯溫也是體恤有加,所以便將心中的想法壓制了下去。


但是,朱元璋對自己手下的大臣要求越來越嚴苛,甚至出現一點誤差都可能掉腦袋,這讓劉伯溫心生忌憚,不知如何是好。


實際上,朱元璋心中一直在計算著劉伯溫,總是想找機會除掉劉伯溫。


然而,劉伯溫做事滴水不漏,不但事事小心,甚至都不敢與其他大臣共事,朱元璋實在是抓不到他的把柄。


一日,劉伯溫突然收到了馬皇后貼身丫鬟送來的水果籃,本來皇后關心老臣是分內的事,但是劉伯溫打開水果籃後卻大驚失色。


籃子中只有一個梨和兩個大棗,劉伯溫一瞬間就明白了馬皇后的心意,於是立馬像朱元璋呈遞上了辭職信,辭官還鄉了。


因為這一梨兩棗的含義恰好是“早早離去”的含義,也正是這樣,劉伯溫逃過了一劫,成為了少數朱元璋手下逃脫的功臣。


歷史總是這樣的,歷朝歷代的誕生,總是會伴隨著些許的殺戮,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不斷的上演著,也使我們對於能臣干將的認識應該換一個角度。


不僅是以文治武功來看一個臣子,更多的時候也應該看這個人是否擁有明哲保身的大智慧。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馬皇后送給劉伯溫“一梨兩棗”這個故事裡面牽扯到三個關鍵性人物: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即朱元璋,二馬皇后,即馬秀英,劉基,三即劉伯溫,我們一一表來。

朱元璋其人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

朱元璋幼時貧窮,放過牛,當過和尚。他在位期間,獎勵墾荒;興修水利;他徒富民,抑豪強;解放奴婢等,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以擅權枉法的罪名處死了丞相胡惟庸和有關的官員,不再設丞相。

1382年,朱元璋成立錦衣衛,一個軍事特務機構,並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由皇帝直接掌控。 錦衣衛俗稱“詔獄”,詔獄裡採取廷杖、剝皮等酷刑。

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由吏部審訊,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殺死,爾後,就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胡、藍兩案,前後共殺四萬人。



朱元璋沒有像宋朝皇帝趙匡胤採取平和的杯酒釋兵權的策略,導致人心惶惶。朱元璋甚至對從小一起玩大,功勞大大的徐達,朱元璋都下得去黑手,置之死地而後快,就別說其他人了。

劉伯溫何許人?"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劉基(1311年-1375),字伯溫,明朝開國元勳。 劉伯溫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基一身正氣,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民間,劉伯溫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說。

中書省都事李彬——李善長的私寵,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故請求從寬發落,劉基不聽,並派人騎馬速報太祖,得到批准,劉基便在祈雨時,將李彬斬首。 吳元年(1367年),天氣大旱,太史令劉伯溫請求處理久積冤案,朱元璋當即應允,大雨也就從天而降。



朱元璋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太祖說:"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於你,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

劉基叩首說道:"這怎麼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

馬皇后其人: 給劉伯溫送一梨兩棗的主人公就是馬皇后。

馬皇后(1332年一1382年),孝慈高皇后,又名馬秀英,安徽宿州人。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把養女馬秀英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

馬秀英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冊後以後,仍親自帶領後宮刺繡和紡織。她自己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



為何馬皇后送給劉伯溫“一梨兩棗”? 朱元璋有殺劉伯溫的意思,馬皇后非常著急,她在想一個完全的策略。或許之前她已經勸過朱元璋好多次,讓她善待功臣。但這次勸說,顯然效果不好。怎麼辦呢?馬皇后不想放棄,正巧劉伯溫病了。

馬皇后派人給生病的劉伯溫送去了一籃子桃,裡面還放上了一個梨和兩個棗。意思是什麼呢?兩個棗就是“棗棗“(早早),桃(逃),一梨(離),連起來就是“早早逃離(棗棗桃梨)”。



不得不佩服馬皇后的聰明才智,沒有隻字片語,就不會授人以柄,只通過幾個水果就把自己所要表達的話語進行的非常完美的傳遞。 馬皇后一心向善,不想傷害任何人,尤其是那些功臣們。

故此,劉伯溫辭官回家了。


歷史漫談君


馬皇后是誰呢?朱元璋又愛又怕的婆娘!

劉伯溫是誰呢?朱元璋的開國第一功臣!



馬皇后送劉伯溫水果?這是什麼情況?為何還故意“一梨兩棗”?這就要從大背景說起了!

朱元璋稱帝建大明,成為了萬萬人之上的存在!封建社會講究家天下,朱元璋就想著朱姓天下能世世代代傳下去!朱元璋年事已高,他怕自己的兒孫降不住一起開國打天下的功臣們,就拿起了屠刀,伸向了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們”!下手之狠,牽扯之廣,讓人不敢直視!

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為導火索,開始了大範圍的瘋狂屠殺。史書記載,僅“胡惟庸案”被牽連殺害的人數就高達3萬之多,其他許多開國功臣也均為善終!開國皇帝中,朱元璋殘殺功臣的暴名堪稱之最!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劉伯溫在一干臣子之中屬於幸運兒,幸運的擺脫了朱元璋的屠刀!原因之一是自己的聰明才智,另一個原因就是馬皇后的援助之手,那送來的“一梨兩棗”!

劉伯溫在建國當初,就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可以一起吃苦闖天下,不能一起享成果的人,於是,在論功行賞之時,劉伯溫沒有像其它功臣那般爭功奪勞,而且選擇將自己隱藏!

在朱元璋揮刀霍霍之前,劉伯溫就有著退隱山林的打算,不過被朱元璋拒絕了!劉伯溫知道,朱元璋伸出屠刀那天起,遲早有一天會輪到自己頭上,他雖心生忐忑,卻是毫無辦法!

後來,朱元璋果然拉開了清算功臣的序幕,劉伯溫每天小心翼翼度日,生怕出現差錯,惹禍上身!劉伯溫與其它大臣刻意保持距離,下朝後往往閉門不出!

某日,劉伯溫因病未上朝,收到了馬皇后遣貼身宮女送來的慰問水果籃子,劉伯溫表示感謝!待宮女離開,劉伯溫打開果籃,愣住了!只見果籃之中只有一個梨和兩顆棗!



聰明的劉伯溫思緒萬千,他明白了馬皇后想表達什麼!他明白,朱元璋要對自己下手了,他不得不離開這個吃人的京都!

兩個棗就是“早早”,一個梨就是“離”,馬皇后要他“早早離去”,離開京都這個是非之地,離開朱元璋!

次日,劉伯溫向朱元璋再三請辭,請求告老還鄉,因此逃過了一劫,在家鄉病逝!

歷史就是這樣,江山本是將軍定,將軍不能享太平。陪君如伴虎,唯有離開不伴或許才有一線生機,選擇功成身退,才能善終!只可惜,太多人在名利之中迷失了自我,最終天降橫禍!


瀚海說史


世人都知道朱元璋的老婆外號“馬大腳”。

當時就有人畫過一個大腳女人懷抱西瓜,暗諷她“淮西婦人好大腳”,可是要不是這個淮西婦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朱元璋手下。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齊嚇煞。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上黃金甲。”

這是朱元璋還在郭子興手下時,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模仿黃巢的菊花詩,但意境差了很多,只是一股野心和殺氣撲面而來。

朱和馬:


在紅巾軍內部起了矛盾,孫德崖和趙均扣押郭子興,要殺了他之時,朱元璋救下了郭子興,郭子興便把乾女兒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

馬秀英也許和朱元璋有緣,朱元璋小名重八,而馬秀英的生日恰好是八月初八,兩人真是天作之合馬秀英從此跟著朱元璋,用她的一雙大腳隨朱元璋丈量天下,協助朱元璋幹出了一番偉業。

據《明史·后妃列傳》說: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忌恨朱元璋,在郭子興面前告朱元璋圖謀反叛。

郭子興把朱元璋關了起來,這兩個小子就告訴人不給朱元璋飯吃。

馬秀英知道以後,在廚房偷了剛烙好的燒餅放在懷中偷偷給丈夫送去。

剛出廚房,恰巧與郭子興的夫人張氏撞個滿懷,馬秀英忙將燒餅放在懷中,張氏看見馬氏神情慌張,就故意與她閒聊,馬氏只得勉強應答,後來疼的說不出話來,張氏把馬氏扶進屋裡,仔細詢問。

馬皇后:


馬秀英伏地大哭,說明原委。張氏趕忙叫馬氏解開衣服拿出燒餅,那燒餅還熱氣騰騰,粘著皮肉,好容易將燒餅除下,肉差點燙焦了。

張氏一面命馬氏敷藥,一面叫人速送食物給朱元璋。當晚,張氏便在郭子興面前說朱元璋的好話,郭子興這才放了朱元璋。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冊封馬秀英為皇后,他對群臣說:

“昔光武受命,嘗回思滹沱麥飯,以勞馮異;唐德長孫後,以能周旋於隱太子之間。今皇后同朕起布衣,閱歷憂患,每不憚灼肌膚,懷熱食飼朕,此不止麥飯也。至郭氏猜嫌,幾羅叵測,後卒能多方彌縫,以脫朕於難,其與長孫之周旋險易何等?語曰:妻者,齊也,又曰:家貧思賢妻,非後德齊一,安有今日?其敢以富貴忘貧賤哉!”

朱元璋雖然對手下功臣下手狠毒,但對老婆還是很好的,沒有忘記當年馬秀英懷餅救他的事,而且他真的在以後的日子,不以富貴忘貧賤,與馬皇后非常恩愛。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馬皇后深居皇宮,每當與人相見,總是用裙子將腳嚴嚴實實地遮蓋起來。

有一次,馬皇后乘轎到街頭遊覽,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將轎簾掀起一角,馬皇后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腳縮了回去,可人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於是這件新鮮事傳開來,轟動了整個京城,因為是姓馬的露出了腳,“露馬腳”一詞便流傳到今天。

朱元璋是不許後宮干政的,但對馬皇后是例外。

經常朱元璋下朝,皇后都要問:

“天下民安乎?”

時間久了,朱元璋也有點不耐煩,有一次就回了一句:“此非爾所宜問。”那意思,這事不是你該管的。 馬皇后回答道:

“陛下為天下父,妾為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

朱元璋一聽有道理,竟然無從反駁。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便開始大殺功臣,馬皇后總是設法相救。

太子的老師宋濂被人誣告牽連進胡惟庸案,朱元璋便要殺宋濂,太子求情都沒用。

宋濂:

馬皇后便讓當天的御膳房準備全素席,吃飯的時候朱元璋很奇怪,便問今天怎麼沒葷菜?

馬皇后說:

“尋常老百姓對先生都會禮遇一生,宋先生盡心盡力教誨太子,有功無過,我這是為他祈福吃素。”

朱元璋體會到馬皇后的良苦用心,便放過了宋濂。

劉伯溫是朱元璋的智囊,他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為大明江山立下了大功。

由於劉伯溫過於精明,威望又高,朱元璋將他當作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打天下時:


馬皇后非常著急,她知道朱元璋殺意已決,絕對不會聽自己的勸阻,但她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忠臣被無辜處死,可是朱元璋對自己也已有了防備,不讓自己去救劉伯溫。

怎麼辦呢? 也是該當劉伯溫命大。過了沒幾天,劉伯溫病了。

馬皇后聽說此事,便讓太監送去一個籃子,裡面是一籃子桃子,還有兩個棗和一個梨。

劉伯溫多聰明的人啊,一看就明白了,原來是讓他早早逃離(棗棗桃梨)。

結合最近朱元璋對自己的態度,他明白老朱要下對自己毒手了,便在第二天向朱元璋告老還鄉。

劉伯溫:


朱元璋本來不同意,但馬皇后在一旁給劉伯溫說好話,總得給皇后一點面子,就放劉伯溫回鄉了。

這位歷史上有名的軍師得以逃脫虎口。 洪武十五年農曆四月,馬皇后突然病逝,終年51歲。

她死之後,朱元璋再無顧忌,開國功臣三十四人,被他殺了三十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殺人狂。

不過朱元璋對馬皇后還是很有感情的,馬皇后病逝後,朱元璋再也沒有立過一個皇后。

歷史上能真正母儀天下,或許也就只有馬皇后了。

參考:《明史·后妃列傳》


剛日讀史


歷史上有許多賢后,比如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劉秀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偶遇豪門“小姐姐”陰麗華,一下子驚為天人。

“賢惠、善良、漂亮”是陰小姐的強項。劉秀感慨道:“當官要當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到後來,劉秀終於迎娶了陰麗華。

在劉秀推翻王莽的統治時,由於人單勢孤急需“軍閥”真定王劉揚的支持。陰麗華為了顧全大局,毅然把皇后位置,讓給了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為了丈夫的事業,陰麗華犧牲了自己的幸福。

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她簡直是老李的“紀檢”秘書,當老李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時,她總是在旁好言規勸,李世民每每如沐春風,接受批評隨後改正之。



比如,有一次,魏徵鐵面直諫,李世民很生氣,回到家恨恨地說,“早晚我要把魏徵這個鄉巴佬殺了,太氣人了!”長孫皇后聽了李世民的嘮叨,然後對老李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老李有點納悶,“喜從何來?”,長孫皇后道:“有魏徵這樣的忠臣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大唐江山得以永存,難道不值得賀喜嗎?”

李世民一聽這是皇后在規勸自己,於是打消了殺魏徵的念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老婆馬秀英也是這樣的賢后。

馬秀英有個外號叫“馬大腳”,這個外號反應出她是一個平民皇后。她是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從諡號“孝慈”二字,相信大家能感知馬大腳的為人吧?




馬大腳是紅巾軍起義首領郭子興的義女。

原來郭子興和馬大腳的父親是拜把兄弟,大腳的父母早亡,郭子興於是就把孤靠無依的馬大腳收為了乾女兒。

後來,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起義,由於作戰勇敢,逐漸成了郭子興的嫡系將領。郭為了籠絡朱,於是把乾女兒馬大腳許配給他。朱元璋稱帝后,封馬大腳為皇后。

朱元璋的臭脾氣大家都知道吧?動不動就瞪眼殺人,而馬大腳則有一顆仁慈之心。

比如老朱稱帝后募捐修南京城牆,江浙富商沈萬三主動請纓,承包了修南京城牆2/3的工程。

大家不要想偏了,沈萬三修南京城牆是賠錢的買賣,想從朱元璋身上拔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沈萬三沒指望掙錢。修南京城牆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名——“他想揚名立萬,青史留名”。

再者說了,沈萬三不差錢,傳說他有一個聚寶盆和搖錢樹。

沈萬三很快完成了任務,比朱元璋修的又快又好。

老朱很高興,宴請沈萬三,酒席上“沈百萬”不知不覺喝高了,大著舌頭說要犒賞老朱的軍隊,每人十兩、兩銀子……

老朱心想:“乖乖,我有百萬大軍,一人十兩銀子將需要千萬文銀。”

“假如沈萬三謀反……?”朱元璋想到此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一拍桌子道:“大膽沈萬三,竟大言不慚,犒勞天子三軍,實屬圖謀不軌,來人,把沈萬三給我拿下!”朱元璋準備要殺掉老沈。



就這樣,沈萬三稀裡糊塗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

這時在後宮的馬大腳聽到了消息,急忙勸朱元璋說:“老沈出了不少力,別殺他了。再者說了,法律這個東西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蒼天必然會降災禍給他,陛下又何必再殺他呢?”。

朱元璋不聽任何人的話,但對老婆的話言聽計從,於是沒殺沈萬三,把他流放到雲南去了。

朱元璋為什麼會對馬大腳的話相信無疑呢?

這就是愛的力量。想當初朱元璋因功受到郭子興的嫉妒和打壓。有一次,郭子興找茬把朱元璋關了禁閉。三天不給他吃喝,分明是逼死朱元璋的節奏。



當時還是朱元璋戀人的馬大腳。不顧少女的羞澀,竟然把熱餅揣在懷裡,偷偷帶給朱元璋吃。當她從懷裡拿出熱騰騰的餅時。朱元璋看到差點哭了,原來馬大腳白皙的皮膚被燙焦了一大片。

試想這樣的女子誰不愛?朱元璋當即表示:“假如我有一天君臨天下,必許你一生富貴!”

雖然歷史上朱元璋和馬大腳的性格截然相反,一個嗜殺暴力,一個寬大為懷。但二人是歷史上帝后相親相愛的楷模。據說馬大腳死後,朱元璋此後未再立皇后。

馬大腳不但對丈夫深情厚愛,對大臣們也極盡呵護、保護、袒護之責

比如,在馬大腳生日宴上,她看到丈夫為群臣上了三道硬菜——滷煮兔肉、紅燒狗肉、冰糖燕窩。



馬大腳隨即讀出了丈夫的心聲,這分明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的含義。馬皇后看出丈夫要甜言蜜語把這些功臣一鍋端。

為了提醒軍師劉伯溫,第二天,馬皇后提著一個籃子去了將軍府,見到老劉後,說,“先生昨天生日宴上喝了不少酒吧?今嫂子給你送來了“兩個棗一個梨一個桃,先生吃了醒醒酒吧!”

馬皇后故意把“醒醒酒”三字加重了語氣,說完,馬皇后告辭而去。

此時劉伯溫陷入了深思,馬皇后為何臨走時指了指“兩個棗一個桃和一個梨呢?難道……?



劉伯溫不愧為神算子,他一拍腦門,這分明是皇后讓我“早早逃離”的意思。老劉聯想到昨天老朱的表現和上的三道硬菜,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老劉望著遠去的馬皇后拜了又拜,“感謝馬皇后及時提醒讓我及早脫身”。沒過多久,劉伯溫告老還鄉了。

結語:馬皇后的仁慈大愛得到了群臣的尊敬,她去世後朱元璋停朝七日,群臣無不垂淚。她用獨特的辦法使劉伯溫倖免於難,可惜馬皇后死得太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