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農民工再也不用擔心拖欠工資的問題啦!

“農民工打工有三大痛:痛點一:農民工按期、足額領工資難;痛點二:小微分包商找錢發工資難;痛點三:農民工工資實名制、分賬制的政策落實難。”建設銀行公司業務部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重磅消息|農民工再也不用擔心拖欠工資的問題啦!

用工糾紛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如何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讓科技變得有溫度,幫助農民工能夠按期、足額領取到自己的血汗錢,成為金融科技的一個新使命。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攜手建信開太平在廣州正式發佈了“民工惠”產品並重點推介“農民工普惠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旨在緩解企業融資難、民工工資發放難問題。按照計劃,建設銀行將於未來三年為1億農民工提供工資款區塊鏈服務,為1000萬農民工提供工資款融資,農民工告別工資被拖欠和討薪難不再是夢。

已發放2831.68萬元工資

農民工之於城市,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據統計,全中國大約有2.87億農民工,他們為中國的城市建設付出了智慧、辛勞和汗水,但由於種種原因,部分農民工的生存狀況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改善。

“建築行業拖欠農民工薪酬的情況非常普遍。按月足額髮放工資的情況,我出門打工這20多年來幾乎沒有出現過。”廣州一家建築公司的鋼筋工楊師傅表示,“平常每個月只發兩三千元生活費,每隔兩三個月不夠錢了,再適當支取三五千元,剩餘的七八萬元工資一般要到過年才結清。現在由於有勞動法保護,老闆惡意捲款跑路的情況已經不多了,但是想要按時足額髮放確實很困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建設單位對工程款結算通常分為兩種模式,一種為按工程進度結算;一種為按工程節點結算。但不管哪一種結算方式,一般都需要總包方或者分包方墊付部分啟動資金,這也就造成民工每月只能領取2000到3000元基本生活費的情況。在每年9月即中秋節前後和春節兩個時點,或相應項目完成後,才會集中領取工資的所謂“行規”,形成了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和討薪難的問題。

如何從源頭治理、過程管控等方面下功夫,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建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以農民工普惠服務平臺為例,其以供應鏈金融為基礎,通過將勞務分包商對建築企業的應收工資款提前變現,在不增加農民工任何費用負擔的前提下,實現工資全流程、全線上定向發放、及時到賬。

“通俗點講,勞務公司憑建築總包企業的電子付款承諾向建行申請提前變現,建行保障資金支用,並按工資發放明細向農民工進行工資代發。”據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信開太平勞務管理信息平臺上,通過線上實名制登記和線上線下考勤數據,全流程監控勞務費現金流,保證農民工工資分賬制管理。平臺還引入了“刷臉”打卡智能考核,根據出勤信息對工資發放明細進行智能審核。

截至目前,建行廣東省分行已為2327名建築民工發放2831.68萬元工資,為佛山、江門等8個地市多個建築工地農民工解決了過去最長6個月的勞動報酬。按計劃,未來三年,建行將為1億農民工提供工資款區塊鏈服務,為1000萬農民工提供工資款融資。

“我們還是很歡迎這個產品的,一是該產品的利率不是很高,在企業的承受範圍內;其次則是以前建築承包的產業鏈很長,層層分包,如果中間有一節出現問題,拖欠農民工薪酬,農民工最終都會找到總包企業,給總包企業也帶來很多不必要麻煩,所以我們也很希望直接穿透到農民工。”一家總包企業的財務負責人表示。

技術實現分五步走

建信開太平的首席技術官陳利表示,利用供應鏈金融為農民工解決發工資問題,在技術上實現分為五步。首先是建信開太平系統,根據人臉識別以及員工打卡等方式,對農民工進行考勤信息管理和工程進度管理,月末自動生成工資發放明細;第二步工資發放明細將會發送分包商確認;分包商確認後,總包商進行核對確認。上述三步都沒有問題之後,分包商申請工資款支用;最後,受託金融機構進行工資代發。

與此同時,農民工普惠服務平臺的數據會無縫對接到政府管理平臺,切實落地國家實名制管理要求。而平臺還構建了工資預警、工作記錄和工人評價等體系,以有效提升工程項目的勞務管理水平。

重磅消息|農民工再也不用擔心拖欠工資的問題啦!

廣東建行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民工惠”基本執行普惠金融的利率標準,一年內貸款利率在5%左右,當然也會根據客戶資質的情況有所調整,但是普惠的方向不變。銀行向勞務公司融資,勞務公司支付貸款利息。

“銀行之所以願意幹這個事,一是政策的大方向,今年下半年開始,民營企業一定程度上成了‘香餑餑’,各家銀行對於民企的貸款都要求‘雙增’,一是貸款餘額增,另一個是貸款家數增;其次農民工基數龐大,也算是一個藍海市場,誰先切入,誰就具有先發優勢。”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無獨有偶,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農民工打工場景中的機構不止一家。近期,雄安集團也出臺建設者工資保障金管理辦法,在應用區塊鏈管理工程資金的基礎上,設立建設者工資保障金,採用“雙保險”方法保障建設者勞動報酬權益,從源頭上杜絕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

農民工進城務工時通過自己的手機將工作時間、地點、介紹人、工資等信息填入相關係統中,系統將數據打包傳入鏈上,自動為農民工保存了相關信息,有利於在之後的維權過程中供法院查詢,如此可有效減少過去證據不足導致的敗訴風險。

區塊鏈與僱主保障金機制相結合後,當區塊鏈平臺顯示僱主未按約定發放工資,一小時後平臺將自動觸發僱主工資保障金代付機制,由僱主預先設定的工資保障金賬戶,自動穿透式代付至民工指定工資卡,實現僱主“無感”狀態下的工資支付保障。區塊鏈與僱主保障金機制相結合後,對於未按約定發放工資的僱主企業,通過“黑名單制度”,對各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記錄與評價,評價將直接影響企業今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其他項目競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