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买 相信市场很快走稳!大震荡后A股怎么走?最新解盘来了!

五一节后市场出现罕见“大震荡”:沪指周一狂泻5.58%创下超3年最大跌幅后,持续下跌近400点跌破2900点,直到周五市场才出现历史性“深V”反弹全天涨幅超3%。

去年底的市场预期一致是很悲观的,但是基于流动性较好和估值偏低,大致可以判断今年行情不会太差,慢牛可期。

但是年初以来,特别是春节后,市场的快速上涨远远超出慢牛的合理范畴,叠加一季度的保增长力度偏大,综合导致投资者的预期提升太多,仓位普遍不低。而遇到新的利空信息,例如货币宽松力度略微减弱时,市场的抗压能力很弱,形成了集中式减仓。

我仍然认为低估值确立了权益的中长期配置价值,但基本面的修复需要较长时间来实现,因此投资者预期波动太大反而不是好事,3、4月市场涨得太好时基本面并非没有瑕疵,而现在基本面也没有投资者预期的那么差。结合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新增长动能不断培育,都将有助于夯实A股的中长期基本面,继续支持慢牛行情。

近期市场的震荡,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来自市场内在动力,年初以来在社融和M2企稳反弹、减税刺激消费等政策方向引导下,市场对经济触底回升抱有期望,实际基本面也有一些行业企稳复苏,因此估值和业绩预期反弹,都反映了经济复苏预期和流动性好转预期,但实际上大部分行业基本面还没有好转,流动性催生的科创板行情也受到了一季报业绩的打击。

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变化,政策导向重提“绝不大水漫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导致市场和去年一样,对未来经济走势重现担忧。

未来在我们看好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其中我们长期坚持的消费肯定是重要方向,中国消费占GDP比重自2011年劳动力人口拐点以来持续高于GDP增长,未来30年还会延续这一趋势。另外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也是政府支持的。这里我们重点讲讲消费的结构性机会:

一是长期从需求端看,未来几年我们认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有三四线消费、老龄化消费、15岁以下幼儿消费。因此,渠道下沉三四线完善、受益老龄化和幼儿人数增加的行业和公司,我们尤为重视。

二是从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和公司质地看,我们中长期偏好白酒、家电、零售等竞争格局良好的行业,质地优良的公司目前估值在40-60%分位,能够赚到业绩成长的钱,但短期估值弹性已不大,作为底仓配置。

三是从短期行业趋势来看,汽车批发销量已经持续负增长10个月,如果后续持续负增长,实质性的政策支持有望在年内出台。稳汽车消费是今年稳经济增速的重要抓手之一,产品周期向上的汽车龙头有阶段性机会。但中长期看,要保持清醒,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商业模式一般。

四是医药行业长期受益于老龄化,但“4 7”集采使得仿制药竞争格局和定价模式打破,我们更看好创新药及其服务产业链,以及不受集采影响的部分仿制药、OTC和医药商业。

目前看通胀整体可控,国内政策采取相机抉择既不紧缩也不过度宽松,所以问题大概率出现在海外。要强调的是,即使出现了相关的风险也只是短期情绪影响为主,A股实际上已经大部分反映了外部因素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未来一年的风险点在国内利好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对冲力度,能否能如期稳定投资和消费信心,这也是我们需要持续评估的。

风险点主要在于通胀,经济企稳叠加部分行业供给冲击,可能让物价上涨幅度超出预期,从而可能引发紧缩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