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古詩詞中最絕望一首是什麼?

薄荷實時熱度資訊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是辛老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讀之淚下。

“少年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的愁,只是看著詩詞中那些風花雪月傷春悲秋,自以為知曉了愁,強自將它寫進詞中。而現在看來,那時候的纏綿心情,是多麼幼稚又可愛的少年時光。

如今,歷經百事,我早已嚐遍了愁苦,想傾訴,到了嘴邊,卻都只化為一聲嘆息。

都是命啊,身份尷尬,壯志難酬,朝廷黑暗。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原來如此。”

辛棄疾生來以上赤膽忠心,然而卻從一開始就發現了他建功立業夢想上的阻礙:他是“歸正人”。宋代稱淪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朱子語類》卷111:"歸正人元是中原人,後陷於蕃而復歸中原,蓋自邪而轉於正也。"辛棄疾的歸正人身份使得他在朝廷長期遭受排擠和猜忌而不得重用,他一生都沉於壯志難酬的悲憤,困於其中不得自拔。

因此辛棄疾的詞根本就是他一生歷程的寫照。他將一生行藏和心路歷程都寫進詞中,從他的詞中,我們總是能讀出來濃濃的愁苦。

這首詞中,幾乎涵蓋了詞人一生的無奈。從少年到如今白髮,從不知愁到識遍愁滋味,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和無可奈何啊。而且這不只是辛老自己的體悟,我們都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不就是如此嗎?



若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請給我點個贊哦~喜歡請關注我,亭林文學帶你體會專業文學的魅力。


亭林文學


下面這一首,不敢說是最絕望的,但其中的無奈心酸,令人動容:

自恨身為妓,遭汙不敢言;羞歸明月渡,懶上載花船。

寫詩的人叫嚴蕊,是南宋一個名妓。某一晚,有一個員外想請嚴蕊來家中歡好,由於這個員外給的酬金特別豐厚,嚴蕊身為風塵中人,也不想跟錢過不去,於是就去了。

但這個員外家比較遠,還隔了一條江,要過江,只有找船伕撐渡,錢能解決的問題就算不得問題,船伕很快找到了。

這位船伕,是個有力氣的男人,要不然也撐不走船了。船到了江水中央,眼看月白風清,江水泱泱,嚴蕊孤身一人,圓月光下,豔麗不可方物,船伕不由色心大起。於是,把船槳一放,就把嚴蕊按倒強行做了。

那時候,女子地位本來就低,更何況嚴蕊弱女子一個,又是風塵中人,被人欺負了也不敢說,去報官只會被當成笑話:你就是賣這個的,還怕這個?

所以,羞憤又無奈之下,嚴蕊當即寫了這首詩。

嚴蕊雖是風塵女子,但很有才華,她還有兩首著名的詞,比上面這首詩寫得還好: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風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待到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坐隱江湖


問題:你認為古詩詞中最絕望一首是什麼?


前言

凡事用“最”都不靠譜,沒有最好和最壞的詩,也沒有最絕望的詩詞,因為每個人經歷不同、感受也不同。老街以為相對來說,個人理想的破滅與家國傾覆的絕望可能最打動人心。我也列舉幾首詩詞,一家之言而已。

一、《國風·秦風·黃鳥》

不過,第一首詩,還是從人性出發,說說古代的陪葬制度。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去世,殉葬者中有奄息、仲行、針虎三位賢者。大家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我們一生勤奮好學、那麼努力的工作上進,結果卻像牲畜一樣被當作了殉葬品.....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同時被殉葬的還有一百多人。

二、劉琨 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西晉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音樂家,聞雞起舞的劉琨臨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 重贈盧諶》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劉琨在永嘉之亂以後,留在了北方,艱難百戰之中立志恢復中原,可惜最終也只能嘆息“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三、李煜和宋徽宗

李煜和宋徽宗經歷差不多,國破家亡,被俘北上受盡屈辱後死於他鄉。兩個人的作品都是血淚寫成。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代: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閒院落淒涼,幾番春暮。(閒院 一作:問院)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四、袁崇煥《臨刑口占》

明朝崇禎帝中了滿清反間計,將袁崇煥逮捕入獄,以“謀叛”罪“磔崇煥於市”。臨行之前袁崇煥口占一絕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片語不提自己的冤屈,仍舊是一片忠君報國之心。遺憾的不是自己被冤枉,而是“一生事業總成空”。袁崇煥死了14年以後,崇禎帝吊死煤山,不久以後,清兵入關明朝覆滅。

結束語

以上幾首詩,也不好說那首是最絕望的,老街以為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同休慼的人物理想破滅,在無可奈何中吟出的嘆息之聲,是最打動人心的詩篇,例如劉琨、袁崇煥。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古詩詞中最最絕望的莫過於此

世事無常,有悲有喜。要說古詩詞中最絕望的,那我們首先得知道對於古人而言何為悲何為喜。

南宋洪邁有詩《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其中“四喜”為:

久旱逢甘露,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而“四悲”則是:

寡婦攜子悲,

將軍被敵擒。

失寵宮女淚,

落第舉子心。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便直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要將古人的悲各個分析實在是太困難了,不如投機取巧,拋開“四悲”而從“四喜”的另一面來找尋絕望吧。

  1. 久旱逢甘露 古代小農經濟時期,農民占人口比例的絕大部分。風調雨順當然是靠天吃飯的農民們最期待的了。“久旱”之於農民是工作上的絕望,也是餓肚子的絕望,也便是最基本的初級生理絕望。

  2. 他鄉遇故知 古代的交通不夠發達,千里馬可不常見,最快的驛馬依靠接力才可達到日行600裡。神州之大,身在他鄉,即便不孤苦伶仃,偶聞鄉音的親切想必今時今日的“北漂”“滬漂”們也能感同身受。這個“身處他鄉”是安土重遷的中國人由於時空距離而產生的初級精神絕望。

  3. 洞房花燭夜 所謂溫飽思淫慾,退回到這寥寥數十載的人生有何意義上來說,娶妻生子、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就是吃飽喝好的生命自然而然的追求。洞房花燭是一個男人繼弱冠之後最重要的儀式了,那意味著他將獨立成家,成為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也意味著他將要有自己的孩子,那是他生命的延續。反過來,沒有“洞房花燭夜”,那不但是單身狗受到的“能力不足以成家”這樣對他能力的否定,更是他將無後的精神空虛,此為更高級的生理絕望和精神絕望。

  4. 金榜題名時 自隋朝有科舉制度以來,金榜題名就一直是窮書生改變人生軌跡的最重要最名正言順的方式,沒有之一。因為古時候人群階層的劃分長期為“士農工商”,出仕為官一直是炎黃子孫的最高追求之一,即便是魏晉時期也不例外。金榜題名能有多輝煌,落第的考生便有多落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和“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的差別也不過是那金榜之上是否榜上有名罷了。落第對於舉子而言是夢想的破碎,或許對於范進這樣的人來說中舉就已經是他的畢生追求了。夢想的破碎那便是最高級的精神絕望了吧。


將上述的四種悲總結一下,便是:

1.吃不飽穿不暖的初級生理絕望。

2.背井離鄉的精神孤獨。

3.來自社會的對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自己將絕後的悲涼。

4.傾其一生之力的追求、夢想破滅的絕望的無力感。

當然,這是我們投機取巧得出的絕望條件,並非“最絕望”的充分必要條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條件,一切都是退而求其次所得,因此只可作為參考而非絕對。


依據上述的四個悲,我分別想到了一首“歌”和一首詩和一首曲。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首詩詞的意境相信無需我贅言,這只是我的粗淺看法。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乃我的初步感受,望君參考。

喜歡我的回答的話,可以關注我哦!謝謝閱讀了!


只是常識啊朋友


這是我認為古詩詞中最絕望的一首,也最具美感。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悲憤之事鬱積於心,常常無法找到釋放的出口。情緒豐富的詩人們對悲歡離合有更深入的體會,那些感慨激盪在心中,最終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許多詩歌凝聚了詩人最深沉的迷惘和悲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strong>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以"無端"二字連接錦瑟與琴絃,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此句寫其悲。而這琴絃彈奏出的妙音在傳遞什麼呢?作者的思緒飄蕩著,不禁聯想到年華易逝,這絃音中寄託的正是對歲月的追思。此句非寫實,而是寫其幻。一悲一幻勾勒出迷離的圖景,而這圖景中蘊蓄著沉痛和悲哀。

第二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運用了兩個典故,但這些典故均在原意之外包蘊了作者的情感體驗。莊周夢蝶在《莊子》中本是表達"齊物我"的思想,《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這裡引用此典故,有人生如夢的惆悵和迷惘。"望帝春心託杜鵑"說的是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於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那聲音好像叫人"不如歸去"。回顧年華光景,那逝去的歲月如夢般迷離恍惚,而一片春心只能託與杜鵑,嘔出心肺來凝成一聲聲的悲鳴。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藍田才能生成良玉則如無法握住的輕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我們與回憶隔著無法跨越的時空,彼時彼地終究是永遠回不去了。全詩以"惘然"收筆,所有美麗的意象匯合在一起,融為一聲沉痛的嘆息。

關於這首詩寄託的內涵,古今文人都頗多不同的看法,或認為此詩為悼亡之作,或認為此詩追憶往事,顧影自憐,也有人認為此詩寄寓著政治上無法實現抱負的情感,因而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寫到"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然而不論是哪一種解讀,都無法繞開這首詩中包含的悵惘、無奈和絕望的情緒,這種情緒瀰漫在精美的詞句和華麗的意象中,使整首詩呈現出絕望的美感。因此,《錦瑟》堪稱是古詩詞中最絕望也最具美感的一首了。


一往文學


在我心中確實有那麼一首,仿若滴血穿透人的心靈,使我感受到無限的哀愁。每每讀一遍,就好像又一次深入其中,滿滿都是不能言說的絕望。這首詞出自於《紅樓夢》,乃是林黛玉所吟的《葬花吟》。



由“黛玉葬花”想到的

“黛玉葬花”在我看來是全本書最動人的情節,在我未諳世事的時候,有聽到過葬貓葬狗葬人的,就是沒有聽過也沒見過有人葬花。看到這一情節,我就在腦海中勾勒想象,黛玉妹妹葬花該是多麼唯美的畫面。隨著年齡的增長,“黛玉葬花”帶給我的已經不僅僅是美感了,而是一種濃濃的傷感。落紅本是無情物,黛玉妹妹懷著一份情,葬卻了滿地繁花。

這花又何嘗不是林妹妹的化身呢?生如夏花之絢爛,這是林妹妹的身世。她是孤傲的高嶺之花,卻為時代所不容,她的反叛被視為任性,她的多愁被當做矯情,她燦爛來過,璀璨奪目。只可惜,最後“花落人亡兩不知”。林妹妹凋謝了,她生前憐憫那些落花,死後也散為花塵,飄飄渺渺,塵歸塵,土歸土,就好像此花未曾世上開,此人未曾世上游。

林妹妹看到落花,吟起了令人聽起來肝腸寸斷的《葬花吟》,她歌的是花嗎?不,她彷彿從中窺到了自己的未來,也許就像這些花,死也無衣冢,身世淒涼之感化作點點詩思,玉成了絕唱《葬花吟》。



不知不覺胡言亂語寫了很多,但我對林妹妹這人確實懷有很多的疼惜之感。可惜伴隨花逝人早亡,空留念想在人間。

以下為原文: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最後的最後,我覺得陳曉旭真真是我心目中的林黛玉了,再奉上美照一張。


無庸文學


《玉碎宮傾,紅塵淚》

一庭煙雨一庭風,梨花若雪嘆匆匆。

韶華易謝,落英繽紛。

明月常有圓缺,一別再無重逢。

欲尋,千山萬水,雲阻路險,何處是歸程?

冷窗涼夜酒杯空,殘燭雙盞粉帳昏。

幾首離歌,淚染梅紅。

春秋又經幾度,最怕紅顏孤枕。

思君,百轉千回,做繭自縛,可曾逢夢魂?

月色空朦花影濃,無客早已閉重門。

欄杆拍遍,清寒不勝。

詩文枉讀萬卷,書劍空寄餘生。

問天,若有來世,三生石上,應把誰刻遍?


abc浴火重生


詩詞中絕望的的諸多,想來想去得從最絕望的人說起,我選擇了李煜,沒有比這個人更絕望的了,從一國之君,變成階下囚,最心愛的人被人奪去,忍辱偷生的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絕境。偏偏他還特有才華,留下了悽美的詞,在我們看來是一種享受,對他來說,卻是催命符,加速他的死亡。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美嗎?美的不可方物,現在讀來,只是寄託我們的憂愁,可是寫完這首詞,一個的多月以後他就被趙光義賜死了。這對他來說或許是最好的解脫吧。

——從容淡定生活


從容淡定生活


我讀詩有限,心得不多,記得前幾天看唐伯虎的傳記,唐伯虎臨終前寫了首絕命詩唐寅在臨終之際,寫《絕命詩》一首: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漂流在異鄉。

回顧唐伯虎的一生,他臨終這首詩毫無雕琢,樸實而真摯,讀來讓人潸然淚下。唐伯虎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年少便已名揚吳中,他胸懷大志,更揹負家族求取功名的重任,他十六歲便府試第一,二十八歲鄉試第一。可謂春風得意,令多少人羨慕嫉妒。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以鄉試第一的身份赴京參加會試。以他的才氣與名望,正是當年狀元的熱門人選,此時的他也志得意滿,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功成名就以一展心中抱負。然而,上天卻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唐伯虎捲入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科場舞弊案,徹底斷絕了他仕途的希望。一下子從人生輝煌的頂峰跌入低谷。回鄉的唐伯虎受盡了世人的冷遇與白眼,讓他看盡了世態炎涼。在這沉重的打擊之下他開始放浪與妓院酒肆,縱情酒色自娛。

正德九年,上天給了唐伯虎一個新的希望,他被寧王聘為幕僚。但是唐伯虎卻發現寧王找自己的目的竟然是要造反。命運怎麼就專門喜歡給唐伯虎開玩笑。他剛給凍得瑟瑟發抖的唐伯虎一點希望的小火苗,立馬又用一盆冷水澆滅了他。早知這樣,又何必給他希望。最後唐伯虎不得不靠裝瘋才逃離了這場漩渦。

經歷兩次打擊的他終於對命運徹底絕望了。世間再無那個志得意滿的少年。

幾年後,在冬季的肅殺之中,臨終的唐伯虎在他的桃花庵裡寫下了這首絕命詩。人間地府又有什麼不同,無論哪裡都再沒他的容身之處,無論在哪裡都沒有他的歸屬。那個世人眼中的風流才子,不過是個被命運拋棄的孤魂野鬼罷了。其中心酸與絕望只有他自己知道。



朱鐵平


如果你喜歡蘇軾,可以看看這個回答。

如果你還沒有喜歡上蘇軾,那麼不妨也看一看這個回答。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作者】蘇軾 【朝代】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最絕望。陸游一生,連做夢都希望收復失地,北定中原。“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可是終其一生也沒有看到國家統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更悲哀的是他的兒子,孫子,子子孫孫都沒有看到這一天。陸游在九泉 之下也是絕望的。

有一種悲涼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明知道征戰沙場有去無回,還是豪爽的飲盡最後一杯酒。恰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不知道為什麼每讀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便熱淚盈眶。悲涼嗎?有吧。壯觀嗎?有吧。也許兼而有之。正因為黃沙漫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所以才“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吧!

絕望與悲涼是文人騷客的情懷,他們有自己的孤傲,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他們“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