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1949年5月,鄖陽全境解放後,在鄖陽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1950年2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1965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6縣。

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原鄖陽行政區域圖

1967年,中央決定在十堰建設我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龍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置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及張灣、茅箭兩區至今。

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十堰市行政區域圖

張灣區原屬鄖縣管轄的黃龍區和茶店區的茅坪公社。1967年6月6日,湖北省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批准設立鄖縣十堰辦事處,上述一區一社由鄖縣劃歸辦事處管理(同時劃歸的還有十堰區),同年12月更名為鄖陽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領導。1969年12月1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決定成立十堰市,仍屬鄖陽地區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省轄市。

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茅箭區行政區域圖

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社建區成立張灣區(縣級),轄頭堰、紅衛、車城、土門4個街道辦事處。1986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十堰市的花果、白浪2個區公所,並將花果區公所管轄的全部和白浪區公所管轄的東溝、茅坪2個鄉與張灣區合併,成立新的張灣區至今。

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茅箭區行政區域圖

茅箭區的名稱是由茅箭堂村村名演化而來。古時,茅箭堂有一尖形土樑子,伸向河灣,形狀似箭,上面長滿茅草,故得名“茅箭”。據清同治九年(1870年)《鄖陽志》記載,“鄖縣塘汛二十有九……城南七十里茅箭陸塘”(“塘”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地方治安、傳遞公文,駐有武裝人員的機構),“茅箭陸塘”就設於現在的茅箭堂,民國初年撤銷,當時人們習慣叫“箭塘”,或簡稱“茅箭”,新中國成立前屬十堰區公所管轄。

十堰人你知道張灣區和茅箭區的來歷嗎?

十堰城區行政圖

1950年設茅箭鄉政府;1958年由9個高級公社聯合成立茅箭人民公社,隸屬十堰區,同年10月改區為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十堰區更名為五星人民公社,茅箭鄉隸之;1961年6月白浪、十堰兩公社合併為十堰區,下轄各鄉改建制為人民公社,茅箭鄉政府改為茅箭公社;1969年12月成立十堰市(縣級市),茅箭公社為其所轄;1971年撤區並社,茅箭公社為十堰市8大公社之—,同年茅箭公社駐地由茅箭堂遷往顧家崗;1973年十堰市由地轄市升格為省轄市;1984年撤社建區(縣級),茅箭公社更名為茅箭區(縣級),是2個城市區之一;1986年9月白浪區公所並人本區,1994年3月,白浪街道及其下轄的9個村民委員會和7個居民委員會共49.45平方千米面積,劃歸十堰高新技術開發區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