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好模样"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河北师大党委书记戴建兵(中间)慰问黄家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检查指导扶贫工作。(摄影 刘志新)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张家口市市长武卫东(左一)、宣化区区长费再宏(中间)在黄家梁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摄影 刘志新)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河北师大党委常委张士欢(左五)看望驻宣化扶贫队员,并在黄家梁与扶贫队员一起包饺子。(摄影 刘志新)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张家口市宣化区区委书记张聪(左一)到黄家梁检查指导原生态旅游民宿环境基础工程,并与驻村第一书记李 辉进行研讨。(摄影 刘志新)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驻村第一书记李辉(中间)到黄家梁的山泉水水源地查看情况,并与寇家沟老支书张淼交流水源情况。(摄影 刘志新)

师大扶贫工作队: 甘泉流进黄家梁 扶贫扶出

黄家梁村新容新貌(摄影 刘志新)

黄家梁,是黄羊山的一道梁;黄家梁村,是山梁上的一个村。山梁小村,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曾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曾经的张家口宣化区黄家梁村到处是黄沙地,下雨天,泥泞不堪,出行困难;刮风时,黄沙漫天,满地狼藉;特别是村子的中心,有一道天然大坑,深达八九米,严重影响了村里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治理好这个天然的大坑,也是村民们多年的心愿……

现在的黄梁山村,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近闻松涛阵阵,远见山泉潺潺,宛若人间的仙境;新建的池塘里,蛙声一片,中心的广场上,欢声笑语;村里的百姓们,不再靠着墙根晒太阳,而是在整洁的道路上散步,在宽阔的活动广场上跳舞。整个黄家梁村,沐浴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黄家梁村的变化,让邻村的村民们羡慕不已,尤其是那些走村串巷、见多识广的外村小商贩,他们见识过黄家梁的前世和今生,对黄家梁村的变化赞不绝口,感慨万千:"这些年,黄家梁村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牢记使命 带着感情去帮扶

黄家梁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要从三年前说起,正是河北师大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翻开了黄家梁村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时间见证了工作队三年来的付出,也记载着他们的收获。在河北师大第一任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的大力推动下,先后帮助黄家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了利康富硒畜牧养殖公司和韵亮服装厂,实现了贫困人口的稳定增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多方筹资修建了6.5公里的水泥路,连接了大街小巷和村内村外;申请修建了安全管道,各家各户吃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沿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从此村民不用再打着手电出行;修建了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们的艰辛付出,为2018年黄家梁村的脱贫出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3月,新一届驻村工作队到村换防扶贫工作。入驻伊始,驻村第一书记李辉便带领全体队员,积极运筹,精心谋划。扶贫先扶志,如何更好的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是他们最先考虑的问题。在北兆光伏公司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设立了公益性岗位,再加上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健康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等,贫困户在生活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然而,如何实现稳定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我们下一步该做些什?

面对队员们的疑虑和困惑,第一书记李辉掷地有声地说:第一,继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导致贫困户返贫现象。第二,将工作视线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延伸,带着感情走访;第三,我们要谋求长远发展,不急于一时之功,一定要打造绿色环保的产业,造福全体村民,壮大村集体收入,一定要对得起黄家梁的全体老百姓!

驻村工作队开始了走访,很快就摸清了全村的家庭情况,将家中有难事大事的农户作为重点关注户,防止出现新的贫困人口和返贫现象。两年时间里,河北师大驻村工作队帮助解放前老党员换尿袋氧气瓶34次,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医院就医8人次,为患大病儿童发起水滴筹爱心捐款,募集资金2.7万元,发动河北师大全体师生爱心捐赠3次,重大节日走访和不定期慰问19次,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村里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都知道,有许多河北师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默默地关心着他们、帮助着他们。

精准施策 依托资源谋发展

黄家梁村被丘陵包裹着,无数个清晨,李辉和驻村队员会来到村边,吹山风,看村貌,讨论下村里现在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深思熟虑后,驻村工作队决定发展黄家梁原生态旅游民宿业。黄家梁村资源优势明显,后有风景宜人的黄羊山,山上还有7010军事工程遗址,前有一览无余的宣化古城;村里有甘甜的山泉水,还有整齐的梯田;山上有野生的中草药,还有美丽如画的发电风车。这些都是原生态旅游民宿业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

心动不如行动。李辉书记带领队员们迅速行动,统筹协调各项事宜。河北省某公司老总专程坐飞机来村里考察,设计了村中心大坑的改造方案,出具了工程图纸。驻村工作队紧锣密鼓地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当报告摆上宣化区扶贫办主任的案头时,主任不由击掌叫好:"好想法!好方案!黄家梁终于要脱胎换骨啦!扶贫办大力支持!"主任的一句话,让李辉书记彻底放下心来。接下来就是办理各种行政审批手续……

8月28日,终于等到了基础工程开工的那一刻。工地上铺撒了施工白线,设置了围挡。全村老少全围到了大坑边,树荫里、墙头下,密密麻麻地都是人。有老人在赞叹:没想到还能看到黄家梁这么大的变化!还有人说:这是黄家梁几百年来从没有过的大事啊!铺地下管网,建济民桥,俢接引山泉水的小湖泊,建蓄水防洪的大湖泊,最后修建广场,移栽树木……黄家梁村一片齐心协力、并肩奋战的热闹场景。

驻村工作队员看到此情此景,激动不已,欣然提笔写下"西江月—黄家梁",词中写道:"山下机器轰响,梁上新建正忙。风云突变暗千嶂,钢钎叮当照常。一卷宏图在胸,任尔山阻水长。扶贫月圆谁共赏,农妇巧舞红装。"

加强党建 实绩处处贴民心

2018年10月,这是一个黄家梁村需要铭记的时刻。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2018年10月,经过崞村镇党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新的一届村两委产生了。有魄力、有能力,做事公道,深孚民望的共产党员被选进了村委会,成了村里的领头人。

新的两委产生后,驻村工作队在李辉书记的带领下,利用"两会一课"对村两委进行了传帮带。新的村党支部很快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要用新的工作成绩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用村支书樊海的话说:驻村工作队抛家舍业来帮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他们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也不能落后!

说干就干,新的支部书记樊海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率领机械人马顶风上山,下决心既使冒严寒也要把另一支山泉水,直接引进自来水水窖,彻底解决人们吃水难、吃水贵的问题。

很快,找到了泉眼的位置,铺设好了取水的设施,接通了泉眼至水窖的管道,试压正常!水流正常!免费的山泉水终于自流流进了水窖,又通过管道流进了家家户户……

新的村两委班子的亮相动作,完美漂亮!人们喜不自禁,热泪盈眶。万万想不到的好事一桩桩一件件呈现在眼前,八十多岁的老聂说:"都是没想到的大好事啊,真的是感谢你们啊!"

巩固提升 产业扶贫塑未来

2019年新春伊始,黄家梁村再次沸腾起来了。准确地说,是正月十七的清晨,村委会的高音大喇叭又播报了一项重要通知:有意愿出租闲置房产的农户,马上到村委报名。

这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辉精心设计的时间表,目的就是要让村民过完元宵节,再掀起一个兴奋、幸福的小高潮。

征集闲置房产,目的就是要在整治了村容村貌后,再整合房产资源,发展旅游民宿业。坐在家中就有现钱流入,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旅游民宿业就可以帮助村民实现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现在,房屋还没有开始修葺,已有多名河北师大的教授报名预定房间……好事接二连三,黄家梁人祖祖辈辈的愁眉到了该舒展的时候啦!

"花卉种植业"是驻村工作组的另一自选动作。日前,已组队远赴辽宁凌源市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结果理想,正准备着手实施。恰在此时,有消息说省委正在组织安排"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项目。李辉书记激动不已,连忙组织人力积极申报"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项目,正式把黄家梁村的花卉种植业推向了前台!

扬帆恰遇东风起!李辉书记的激动难以言表,但,一个意愿变得更加坚定,那就是,再苦再难也一定要做好巩固提升,不辜负党和黄家梁人民的期望!(武东晓 通讯员 刘志新 郑淑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