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以前有个庄户人家,就哥俩,老大叫张金,老二叫张银。爸妈早死,哥俩相依为命。哥哥种地供弟弟念书。哥哥一心一意种地,精耕细作,按季适时,所以庄稼长势总比人家的好三分,收成也比人家的多两成。弟弟读书也专心致志,成天抱着本书,简直人了迷。后来哥哥娶了媳妇,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哥嫂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也真不易。

嫂子看弟弟只看书不干活,心里不痛快,便每天说道:“读书能顶饭吃,还是能顶衣穿?”“生就的搬土拉疙瘩的命,偏偏要充假斯文,鸡窝里还能飞出个金凤凰?”张银越寻思越不是滋味,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他顺着大道往前走,来到城里。他能干什么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身上带的两个钱也花完了,这才知在家日日好,出外事事难,只好靠摆字摊混饭吃。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说来也巧,就在张银摆字摊的对面,有家大买卖铺,叫“德胜隆”。这天,正好有个伙计回家不干了,铺里缺人,掌柜的就把张银叫到跟前问:“你摆字摊一天能挣多少钱?”

张银说:“连三顿饭钱都不够。”

掌柜的说:“到我店里来当个伙计吧!”

张银说:“行!”

就这样,张银在“德胜隆”当上了伙计。

到了年终,店里结账。这账,弄来弄去,就是弄不清。张银读的书多,能袖里吞金,就让掌柜的交给他算。掌柜的问他:“几个帮手?’他说:“一个也不要,自己一个人,就忙得过来了。”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掌柜的有些不信,伙计们却示意掌柜的让他弄。其实,大伙是想看他的笑话。张银接过账目,也不用算盘,小数心算,大数手掐,只一宿工夫,就把账目弄得清清楚楚,一条一款都工工整整地写在账本上,大伙对张银都服气了。掌柜的便让他当了二老板。

有一天夜里,张银正坐炕上在灯下看书!只听房门“吱嘎”一声响,进来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姑娘挺大方,进屋往炕沿上一坐,说:“这么用功,可别累伤了身子啊!”

张银说:“不碍事!自小养成的习惯,不知姑娘从哪来?”

姑娘说:“我是你东边的邻居呀!也是从小爱读书,只因爹妈死得早,现在和兄嫂住在一起,没人授教,想请你给当当老师。”

张银说:“授教二字我可不敢当,既然姑娘也爱读书,以后咱们就在一块学吧!”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打从这开始,姑娘就经常来和张银聊天,说说书上的事情。天长日久,两个人就有了情意,慢慢的姑娘就变成了天黑来天明去了。转眼就过了半个月,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掌柜的知道了,便到张银屋里去对他说:“我看你二十好几,也该成家了,你要是有相中的人,我就找媒人给你去提亲。”

张银见老板这么关心自己,就把邻家姑娘的事都照实说了。掌柜的说:“真要有事,就早点操办吧!不过,这东邻家有这么个好姑娘吗?”

张银说:“回头我问问她就清楚了。”

晚上,姑娘又来了,张银向她说起掌柜的事,满以为姑娘会高高兴兴,欢欢喜喜,谁知姑娘却皱着眉头不吭一声,问到末了,姑娘这才叹了口气说:“掌柜是一番好心,可要这么办,咱俩的缘分就算到头了。”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张银问她:“为啥?”

姑娘说:“哥嫂都想把我嫁给个有钱有势的,十有九成是不答应这门亲事的,那时咱俩的往来也就断了。”

张银问:“那咋办呢?”

姑娘说:“明天,你就对掌柜的说,婚姻大事你得回去问问你哥嫂,到时你把存放在柜上的银子支了出来,雇辆车,我在半道等你,然后咱俩一块走。”

张银犹豫不定,姑娘又接着说:“当初你哥嫂种地供你读书,只因嫂嫂说了几句闲话,你就赌气出走,这本来就不应该,如今你挣了上百两银子,发了,也应想到他们。天底下,就这‘情义’二字重值千金,为人要讲究情义,应该回去看看哥嫂。”

张银说:“理是这个理,只怕回去你和他们过不到一块去呀!”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姑娘说:“这事你尽管放心,我从小就和哥嫂住一块。”

第二天,张银便向掌柜的提出要先回趟家去征求哥嫂的意见,掌柜的也很赞同,于是就给支了银子,还替他雇了辆大车。收拾停当后,就启程上路了。出城没多远,姑娘果真在半道上等着,上了车,两人一路顺顺当当欢欢喜喜的就到了家。

哥嫂见兄弟回来了,还娶个俊俏媳妇,都很高兴。兄弟媳妇又让张银把挣来的银子交给了哥,买了三间青砖大瓦房,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妯娌俩也处得很好。没过多久,便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桌上摆上了月饼、香梨、大枣啥的,一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一直闹腾到半夜。嫂子刚眯了一觉,就听东屋门吱嘎一声响,侧着耳朵一听,好像是兄弟媳妇到院子里去抱柴火。

嫂子心想:明天虽然是该轮到兄弟媳妇做饭,可这前半夜大伙都没睡,自己也该起来帮兄弟媳妇一把忙。于是,她也就轻手轻脚地起了炕,到了外屋,往当院一瞅,她差点没叫出声来:怎么当院有只大狐狸正跪地上给月亮磕头呢?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嫂子大气也没敢出,悄悄地躲在锅台后头想看个究竟。只见狐狸拜完了月亮,就地打了个滚,竟变成了兄弟媳妇,然后去西墙根抱柴火。嫂子吓得溜回自己房里,把张金推醒,趴在他耳朵跟前说:“咱兄弟媳妇不是人,是只狐狸精。”

张金说:“半夜三更的,你胡说啥!”

嫂子把刚才她亲眼看见的事说了一遍,吓得张金忽地坐了起来,说:“那可咋办呢?”

嫂子说:“不要紧,我娘家兄弟专会捉妖,今头晌,我就去把他找来。”

第二天天刚亮,嫂子收拾收拾,说是过中秋节回娘家看看就起身上了路。到傍黑她娘家哥哥真的来了,还带的驴蹄子啦,黑狗血啦,桃木箭啦,好多家伙事儿。他一边嘴里叨咕咕,一边就在当院支起了桌子香案。张银的媳妇呢?却一边挑水,一边偷着笑。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嫂子娘家兄弟念了一通咒语,也没灵,张银的媳妇还是照样挑水。嫂子的娘家兄弟有些急了,正好这时张银的媳妇挑着水从他跟前过,他端着桌上的黑狗血就往张银媳妇身上泼了过去。这下可把张银的媳妇惹恼了,只见她把扁担一抡,那扁担就变成了一条长蛇,直冲嫂子的娘家哥哥窜来,当场就把他吓得瘫倒在地上。香炉、符贴、驴蹄子、黑狗血洒一地。张银媳妇瞅瞅哥嫂鼻子里哼了一声,就回屋了。

张银开头还以为是他哥嫂像平时那样,一年请人来家一次,做做道场,驱驱邪,避避鬼,求得全家平安。这下一看这阵势,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再过去一问哥哥嫂嫂,这才知道媳妇是狐狸精变的。他哪敢再回东屋,忙着帮哥嫂把人抬回西屋,就在西屋猫下。哥哥、嫂嫂、张银,再加上嫂子家的娘家兄弟四个人,整整商量了一宿。嫂子娘家兄弟说:“听说山南有座山神庙,庙里的老道专能捉怪,明天你们就说是串亲戚,把她哄上车,拉到山神庙去,让老道把她捉住。”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第二天一早,张银正在当院套车,媳妇过来给他披上夹袄,说:“张银,这段时间我待你怎样?”

张银说:“好!好!”

媳妇说:“既然待你好,为啥要找人来害我?”

张银说:“可你是。。是只。。。”

媳妇说:“我是只狐狸精,可我从来没想害你,也没想害哥哥和嫂嫂。我只想早点修炼,真正化成人身,和你白头偕老,可没有想到你竟这样无情无义,看来我们的缘分是到头了。”

张银说:“可这狐狸和人能过一块吗?”

媳妇说:“怎不能,这段时间咱俩不过得好好的吗?我看现在这世道,人呀,都是人面兽心。相反,兽呢?却还真有些人性呢!”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张银说:“这么说,咱俩就再在一块过,没事!”

媳妇说:“强拧的瓜不甜,缘分到了,勉强不行。”

张银说:“那咋办呢?”

媳妇说:“回头你就赶车送我一程吧!我也该回娘家看看了。”说着媳妇又来到西屋,给坐在炕上的哥嫂磕了个头,说:“哥、嫂,自从张银领我回来,你们待我也不薄,怪只怪我自己不检点。我虽是条狐狸,还懂得‘情义’二字,原只想和哥嫂一块好好过日子,没想到落得今天这个结局。也不用送我到山神庙去了,山神庙那老道,也是个没本事的骗子,我已和张银说好,让他赶车送我回娘家。”

嫂子说:“既然这样,大妹子,你就留下吧,只当我啥也没看见,都怪我多事。”

兄弟媳妇说:“嫂子,人与人之间要是犯了疑心,哪能再处好呢?这也是缘分到头了。”

民间故事:哥嫂请来老道捉妖,惹恼狐狸精弟媳

说完话,张银媳妇走到当院,接过张银手中的鞭子,让张银也上了车,她就自己赶着车走了。走到半道上,她把鞭子交给张银说,要下车到高粱地里去解澳,从这一去就无影无踪。只是到了第二年二月清明节那天,张银和他哥嫂一块给爹妈上坟回来,进屋一看,炕上正睡着个大胖娃娃。再一细看,娃娃的胳臂上套着一对当初张银给媳妇买的玉石手镯。三个人撵到房前屋后看了一遍,连个人影也没见着。

后来,张金一房没生孩子,张银也再没找媳妇,这孩子顶了两房,取了个名叫张里,意思是不忘狐狸媳妇的好处,只不过把狐狸的狸字那半拉带兽的偏旁去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