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互联网思考——谈谈竞争与品牌(2)

创业是做对了100件事,做错1件便可能是前功尽弃。周航,这个创业者里爱思考的典型代表,曾在2010年创办易到,首创了国内互联网专车行业模式,却在2015年签下了并购同意书。他用经验与教训写下了《重新理解创业》。创业,从来都不简单。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者和我一样是个互联网思考者。那么接下来这段时间的连载,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摘录和再编辑,希望能够激发你的思考。

关于竞争

从商业的角度看,任何行业的发展史都是一部竞争史。

避免先行者姿态和鸵鸟心态

成功会带来认知局限,过去的成功未必适用于下一次实践,甚至可能成为一种阻碍。

2012年出行领域的竞争开始,易到选择了自欺欺人,把自己定位于专车不去理会打车领域的滴滴、快的。而相比之下,大疆同样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领先者,面对竞争主动降价,用损失利润的方式打垮竞争对手。

竞争可能来自外部

如今互联网边界越来越模糊,要关注用户的本质需求。比如,专车、快车、出租车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解决从A点到B点的问题,体验好与不好只是表象。

创新窒息

一个小的创新在更大的创新脉年会窒息。比如,共享汽车最开始源自于分时租赁的想法,但是却比不过网约车模式。再如,团购当年打得火热,如今早就被到店消费线上结账所取代,业态会在发展中消亡。

全方位竞争

资本、资源总是像头部聚拢。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先扩大自己的规模,积累足够的势能,才有可能吸引资源主动上门。

关于品牌

建立品牌的4种出发点

1、占领心智。举例:瓜子二手车

2、炫耀。举例: 大logo,强调高端

3、满足自己。举例:不注重logo只强调品质感受。严选

4、精神需求。举例:猫王收音机、花点时间

做品牌要回归产品

好的产品要有辨识度。如:顺丰和其他快递

品牌的原则:

1、不把企业愿景作为slogan,不描述未来而关注当下,因为用户只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同时,最好能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反应,因为人是情绪动物。

2、避免用户产生过高预期。

| | 未完待续……

我是「星光小刺猬」,一个非常拧巴的90后双子座互联网思考者,旅行博主。奔三路上忽然醒悟,工作不过是让我们和世界保持同步的手段,却不是生活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